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从圆明园看清王朝的盛衰兴亡,及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1,引言:,圆明园的兴衰际遇,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自清以来的成败,通过对圆明园的考察,我们希望能从中看出国力的兴衰,总结出更多的教训与经验,更好的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2025/4/29 周二,圆明园简介,圆明园的兴建,圆明园的毁坏,转折,清王朝的繁盛,清王朝的衰亡,总结,对当今社会的警示意义,危机,3,2025/4/29 周二,圆明园简介,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里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但自,1860,年,10,月以来,圆明园相继遭到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圆明园堪称清王朝甚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园林,下面我们就以圆明园为缩影,通过政府财政状况,分析,清王朝,国力强弱的变化,。,4,2025/4/29 周二,5,2025/4/29 周二,圆明园的兴建,圆明园约始建于,1707,年,原是皇四子胤禛的御赐花园,康熙帝为之题写“圆 明园”匾额,并先后多次到该园游览进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的影响。圆明园的鼎盛时期,当始于胤禛继位的雍正元年。,盛时圆明园,从雍正元年,(1723),拉开序幕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到乾隆九年,(1744),,圆明园四十景全面竣工。次年,开建长春园,(,早期曾俗称东园,),。乾隆三十二年,(1767),,归并熙春园,俗称东园,也就是今天的清华园。两年后,又归并春和园,(,康雍年间为康熙第十三子 胤祥的赐邸花园,园名交辉,),,改名绮春园,俗称南园。乾隆四十五年,(1780),,再归并淑春园,不久改名春熙院,也就是今天的燕园。除此之外,圆明园福园门南边,绮春园西墙外的澄怀园,俗称翰林花园,在圆明园盛时,也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庐,其看守和修理事 项,都归圆明园总管大臣直接派员经理。在管理体制上,澄怀园当是圆明园的一座附属花园。,6,2025/4/29 周二,圆明园面积最大之时,占地,400,多公顷。其著名景点最多之时,超过,100,处,;,建筑总面积也有,20,余万平方米,超过了故宫。在园中,仅皇帝御制的各种牌匾就有,1000,余块,这也是历代皇家园林中所绝无仅有的。,圆明园代表了,18,世纪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被誉之为“中国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就园林规模之宏阔,风景之富美多彩,文化内涵之丰厚,乃至世界影响之巨大等多方面而言,圆明园都堪称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集大成之作。,1743,年,11,月,在京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从北京发出著名的致达索,(M.d,s Assaut Toises),函,向友人详尽而生动介绍并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称其为“万园之园”、“无上之园”。该函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引起很大反响。圆明园的美名,从此也渐为欧洲所知晓。,7,2025/4/29 周二,转折,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侵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对外敌入侵采取摇摆不定的政策,以致节节败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向北京城西北郊进犯,清军残部不战而逃,侵略军直扑圆明园。,10,月,7,日起,英法侵略军官兵涌入圆明园大施抢掠,亿万文物珍藏被洗劫一空,携不走者则击而毁之。正当清政府屈膝退让,并答应接受英法议和条件之际,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迫使清廷长期屈服,又节外生枝地借口其被俘虏人员在圆明园遭到虐待而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英军,3000,余名骑兵,连续两天在圆明园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一代名园惨遭焚毁。,8,2025/4/29 周二,圆明园的毁坏,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今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9,2025/4/29 周二,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1860年8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来,大量精美的圆明园文物多流散在国外,不计其数。其中以英、法、美三国收藏的数量最多、器物最精。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收藏文物1000余件,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2米高的金塔,通体镶嵌着绿宝石,与故宫珍宝馆金塔相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波士顿美术馆现藏有大量中国绘画。其中有多少圆明园文物,目前尚无记录。,10,2025/4/29 周二,大英博物馆,11,2025/4/29 周二,12,2025/4/29 周二,清王朝的繁盛,康熙时期(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抵抗并有力反击了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9,月,7,日,),,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清王朝的经济政策(如,“,永不加赋,”,),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国库收入,为圆明园修建提供了经济基础。,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了园额,“,圆明园,”,。,13,2025/4/29 周二,雍正时期(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而与此对应的,是政治的清明与经济上的富庶。,雍正皇帝勤于政务、生活俭朴。胤禛在位仅仅十三年,显得十分短暂。但是,他的政绩很可观,严禁朋党,整顿吏治,强调务实,多所建树,在不少方面实为超过康熙。,“,耗羡归公,”,、,“,养廉银,”,等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政治清明,,“,摊丁入亩,”,的政策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同时由于用人和理财有方,雍正时期进入了清朝最富庶的阶段,国库存银达六千万两之多。无疑这会促进圆明园的扩建。,14,2025/4/29 周二,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乾隆帝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称圆明三园。对圆明园的进一步调整扩建,正说明了当时国力的鼎盛。,据史料记载,乾隆帝即位后,在政治上改变,“,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起复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进一步笼络了各方力量,促进了清王朝的统一团结;军事上多次平定西部少数民族贵族叛乱,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和西藏等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但外交上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为大清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繁盛社会。在这个时期,圆明园经历了从创建到鼎盛的阶段。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然而这种浩大的工程,必然是出自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国,并且其社会背景必然是和平稳定的,而它如此快速的扩建,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较高的封建经济水平。到此为止,圆明园的形象都是辉煌而自豪的。,15,2025/4/29 周二,危机,疆域的扩大,经济的繁荣,人口的激增,手工业的发达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然而这一时期文化高压、闭关锁国的政策抑制了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为清王朝的衰落与灭亡埋下了伏笔。,根据清史档案,继康乾盛世之后,嘉庆皇帝继续扩建圆明园,并于,1800,年把从盐政中得到的,10,万两白银用于圆明园工程,广储司也曾拨给圆明园,5,万两白银作为储备金。仅,1809,年,绮春园完成了,173,间厢房、,260,条廊道、,6,座亭子的建造,总共花费,33,万两。,1830,年,道光用,25,万两白银再建造了新的寝宫慎德堂。从康熙建园到,1850,年为止,圆明园的建成共花费了白银两亿两以上。,但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存在许多危机,开始由盛转衰。国家的长期繁荣与和平,造就了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从,1741,年的,1.43,亿猛增到了,1850,年的,4.3,亿,而同期耕种面积仅增长了,35%,,使得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至,1.86,亩。同时,,“,摊丁入亩,”,使得国家正常赋税增长不多,加上大修圆明园,国库日益空虚。,16,2025/4/29 周二,鸦片走私也成为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祸源。据,估计,,16811827,年,,“,输入中国的银元和银块纯额约,7000,多万两,合银元约,1,亿,”,。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后,扭转了白银的传统流向。,1827,年起白银开始由入超正式转变为出超。到了,30,年代,白银外流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8301831,年,白银输出达,388,万两之多;,18331834,年,输出白银,434,万余两;最多的是,18361837,年,输出白银高达,1345,万余两,相当于当年清朝户部平均收入的,99%,以上。林则徐禁烟前,10,年,白银输出总数大约在,3000,万两以上。正是鸦片掠走了中国大量的白银,才导致了中国银源枯竭,银价上涨,给中国财政经济造成巨大影响。,1800,年前后,铜钱,1000,文,可换白银,1,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1,两。银贵钱贱,不仅使清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破坏,而且还深深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17,2025/4/29 周二,其间的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署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各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不仅瓦解了封建小农经济,还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是转嫁到劳动人们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这两次鸦片战争,让夜郎自大的统治者渐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过来,也让各列强看到了这样一个大国的软弱与无能,也注定了其后圆明园被毁的命运。,18,2025/4/29 周二,清王朝的衰亡,清王朝末期(,1860191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就是清帝国国运的缩影:从虚幻华丽的,“,盛极一时,”,到,“,一无所有,”,。政治上,清政府对内专制,对外软弱无能,再加上连年的战争赔款、军费开支极大地增加了国库开支,外来商品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对封建经济的冲击、吏治腐败等因素无一不加速了清政府的衰败,经济上的摧残更是如此。根据清代户部银库大进大出黄册及四柱册的记载,,1860,年户部进项为银,543,万两、钱,801,万串,而支出则高达银,728,万两、钱,1111,万串,亏空高达,340,万两。清代用于供奉中央支出的户部银库,其收入除少部分来源于捐纳房所收银两以及京畿旗地的旗租外,大部分来自各省每年的关税、盐税以及地丁、杂税解款。然而自太平天国军兴起以来,各省筹办军务自顾不暇,交通阻塞也使得京师铸钱的重要原料云南,“,滇铜,”,不能运抵,极大地提高了铸钱成本,各种私钱、小钱泛滥。银价上涨、货币贬值,清政府迫于压力,允许各省自筹响需,从而导致晚清重要的支柱性税收,“,厘金,”,诞生。,19,2025/4/29 周二,厘金主要是商品税,其征收范围从一开始的稻米扩大至几乎所有商品,从向商铺征收扩大至向行商走贩征收,从,“,值百抽一,”,到货物总价的,10%20%,,其结果是变相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同时,这种税完全由地方官员自定,各省虽然必须向中央奏销厘金收入,但既无统一定制,也无核实机制。通关同光两朝,此项收入在,1400,万两,1500,万两之间,与关税并等,但这远不是厘金征收的真实统计。地方督抚获取了前所未有的自主财源,进一步巩固了其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实力,对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清政府毕竟扩大了财源。道光皇帝本欲重修圆明园,无奈战事连连只得作罢。后来的颐和园,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远不及圆明园。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进一步丧失了关税甚至盐税自主权。再加上几乎永远还不清的战争赔款,让圆明园再无重修的可能。,20,2025/4/29 周二,总结,圆明园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从清朝初期到新中国的国力变化过程,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21,2025/4/29 周二,圆明园兴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次繁荣期,此时的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清王朝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营建大型皇家园林的基础,这一点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就可以看出来。而圆明园被毁坏的时期,正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与灭亡的时期。这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给了制度落后、吏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清朝以沉重打击。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不断减少,圆明园兴修的逐渐止息,甚至是被焚毁后没有真正重建的史实都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国力式微,已经由领先地位变为落后地位。,22,2025/4/29 周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圆明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得到了极大地推动。这背后有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的政府财政充足的物质条件,还有着执政者关注历史遗迹保护的意识。对比清王朝后期的无力修复,民国时期的不被重视,足以凸显出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国力的强盛。,23,2025/4/29 周二,对当今社会的警示意义,1,、,通过对圆明园坎坷命运的深入分析,我们得知,封闭自守的封建主义绝不能维持中国大国的地位,软弱无能的资产阶级也没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圆明园被毁,作为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页,教育提醒着一代代国民时刻不忘国耻,更教育我们要时刻不忘振兴中华,开创未来。,24,2025/4/29 周二,2,、,弱肉强食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只有我们腰板直了,经济发展了,我们才能不被欺负,不被小觑,香港回归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经济发展了,英国不得不考虑中国的经济实力,.,所以香港回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缩影,我们祖先留下的无数国宝,灿烂的文化遗存被英法的疯狂掠夺下被劫掠一空,被破坏殆尽,这群无耻的强盗,把我们的国宝摆在自己国家的博物馆,.,这些文物无声的在诉说自己的沧桑的记忆,.,收回圆明园被盗文物是我们中华几代儿女毕生的神圣使命,.,25,2025/4/29 周二,谢谢观看,26,2025/4/29 周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