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3-制定审计计划.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245900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6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制定审计计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1-3-制定审计计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1-3-制定审计计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1-3-制定审计计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1-3-制定审计计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3,制定审计计划,涉及的审计准则:,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221,号,重要性,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1,目录,审计计划,1.1,审计计划的概念,1.2,总体审计策略,1.3,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2.1,概念,2.2,重要性的应用步骤,2,新客户的接纳和老客户的续聘,制定审计计划,终结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评估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初步,

2、分析程序,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收入,循环,支出,循环,生产,循环,筹资投,资循环,工资,循环,3,审计计划的概念,概念:,p.73,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计划审计工作,利用其经验和见解,以提高计划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审计计划的作用:,p.69,4,广义审计计划,从广义上来说,初步业务活动也属于计划审计的内容,但在任务一(接受业务委托)部分已讲授,这里不再重复。,狭义的审计计划仅指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5,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

3、计划。,6,总体审计计划,(一)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包括向高风险领域分派有适当经验的项目组成员,就复杂的问题利用专家工作等;,(二)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包括安排到重要存货存放地观察存货盘点的项目组成员的数量,对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复核范围,对高风险领域安排的审计时间预算等;,7,(三)何时调配这些资源,包括是在期中审计阶段还是在关键的截止日期调配资源等;,(四)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包括预期何时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总结会,预期项目负责人和经理如何进行复核,是否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等。,8,审计资源配置影响审计质量吗?,有人利用对荷兰“五大”和非“五大”的,113

4、桩审计过程的调查数据,经过分析,他们发现,“五大”和非“五大”在投入的审计要素的数量上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两类审计师使用的审计时间大致相同,但在审计技术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体现在“五大”在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阶段投入的时间显著高于非“五大”,而在实质性测试和审计报告阶段使用的时间显著地低于非“五大”。,9,审计资源的配置,高质量要素:合伙人和经理,有人利用美国一家“六大”所的,249,桩审计的时间数据直接对审计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研究。他们将审计投入分为合伙人、经理、资深审计师和审计师四类,考察为了达到既定的审计质量,事务所如何根据客户的特征来配置四类人员投入时间的组合。,10,客户的规模、组织的

5、复杂程度、客户的风险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决定了要素投入的组合方式。具体而言,随着客户的财务杠杆(代表客户的风险)的增加,客户破产的可能性和进行虚假报告的可能性也增加,这导致合伙人和经理两类“高质量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总体审计策略范例:,p.85,1201,号审计准则指南的附注,1201-1,。,11,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一经制定,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策略的详略程度应当随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及该项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在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中,全部审计工作可能由一个很小的审计

6、项目组执行,项目组成员间容易沟通和协调,总体审计策略可以相对简单。,12,具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13,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p.75,(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为了足够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14,(二)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的规定,针对评估的认定层

7、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业务,需要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具体审计计划范例:,1201,号审计准则指南的附注,1201-2,。,15,审计计划的修改,计划审计工作并非审计业务的一个孤立阶段,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由于未预期事项、条件的变化或在实施审计程序中获取的审计证据等原因,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作出必要的更新和修改。,16,审计计划直接与风险相关,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就是根据

8、风险评估的结果作出的风险应对措施的规划。,图片来源:,2013,年中注协,CPA,考试审计教材,p.104,17,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注册会计师可以就计划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当就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中的内容与治理层、管理层进行沟通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谨慎,以防止由于具体审计程序易于被管理层或治理层所预见而损害审计工作的有效性。,18,判断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审计计划制定后,审计人员不得对审计计划进行修订和补充。(),2,审计人员可以同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就审计计划进行讨论和协调,共同编制审计计划。(),19,重

9、要性与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审 计 报 告,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年度的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20,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21,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

10、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22,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它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进一步解读:,p.76,。,重要性概念是在会计准则中定义的。它必须,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角度来理解,。,重要性的概念,23,重要性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对重要性的衡量通常是以

11、金额,来衡量的,这种金额被称为重要性水平。,重要性同样也要从,性质,方面来进行考虑。,24,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层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会计报表层次:指总体重要性水平,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被成为“可容忍错报”(,tolerable misstatement,)。,25,重要性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Materiality,(,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因为通过审计,需要将重大错报水平控制在重要性水平之下。,CPA,通过确定重要性水平来确定所需的审计证据的数量。重

12、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2,)在评价审计结果时,也要考量重要性水平,以确定审计后,错报水平确实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即达到了审计目标)。,26,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多。即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呈反向关系(。为什么?,27,确定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p.76,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的目标:通用报表审计还是特定目的报表审计。如,若报表将用于做出企业并购的决策,则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更谨慎。,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总之,重要性的确定要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

13、虑。,28,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水平,实际上,首先是要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这有两个要点:,1,、选用,合适,的指标作为确定重要性的基础。,2,、确定,合理,的比率计算重要性水平。何为合适?何为合理?这是一个判断问题。重要性水平是一个经验值(,p.72,)。很多审计人员,根据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惯例及自己的经验,,考虑重要性水平。,29,重要性的应用步骤,Step,1,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Planning,extent,of tests,Step,2,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30,Steps in Applying Materiality,Evaluating,results,Ste

14、p,3,估计各部分的错报总额,Step,4,估计报表的错报总额,将报表的错报总额与初步或修正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Step,5,31,对上图的解释,以上说明,在制定审计计划时,要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并将其分配到各个账户、循环以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此确定须进行的测试水平和由此所能收集到的审计证据(,Step 1-2,)。,在完成审计测试后,评价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也须以重要性水平为基准(,Step 3-5,)。,32,解释,-,续,审计就是收集并评价证据,以合理确定会计报表是否在重大方面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而收集证据和评价证据均离不开对重要性的应用。,在审计计划阶段,,CPA,应当初步确

15、定重要性水平,以决定应收集多少审计证据,收集什么样的审计证据。,33,解释,-,续,而在审计的实施和完成阶段,要以重要性为基准,判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是否将总体错报降低到了重要性水平以下。当然,随着审计的进展,,CPA,会调整重要性水平。,实际上,,1221,号准则规定:“,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第六条),34,解释,-,续,并规定:“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第九条)此外,还规定: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注

16、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重要性,,并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评价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否仍然合理,。(第十条),35,解释,-,续,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时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十二条),36,初步重要性水平的确定(,S1,),确定重要性时,应注意:,重要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例如,对于一个总资产为,6000,万元的企业而言,,1000,万元的错报是重要的,而对于通用汽车这样的巨无霸而言,可能就不重要。,在确定重要性时,需要有

17、合理的基准。通常要选定一个主要基准(,primary base,)。如净利润常被用来作确定重要性的主要,37,依据,因为净利润对很多报表使用者而言是关键的信息。但如果净利润波动性很大,则可能选用其他指标为主要依据。此外,还须考虑错报是否会对其他(可能的)基准的合理性的影响,如流动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流动负债合计和所有者权益等。,e.g.,,,CPA,确定净利润的重要性水平为,100,000,元,流动资产的重要性水平为,250,000,元,由于复式记账的关系,错报往往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同时造成影响,因此应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100,000,元。但如果属于将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混淆的分类错误,由于

18、其只影响资产负债表,则在执行相关审计程序时,要考虑将,250,000,元作为重要性水平。,38,重要性基准选择的考虑因素,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可作为重要性水平基准的报表项目: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和净利润等。,选择基准时应考虑的因素:,p.77,。,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错报)的确定及考虑因素:,p.77-78,。,39,重要性除了要考虑数量(金额)外,还要考虑性质。有些数量很小的错报因其性质特殊,也属于重大错报。例如:,涉及舞弊的错报比之于相同数量的错误是重要的。,涉及到合同或法律的规定的错报。,影响企业发展趋势的错报或漏报。,具体包括的情况:,p.78,罗列所有的情况

19、是不可能的。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回到重要性的定义上。即,只要,40,错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则它就是重要的。,41,由于重要性终究是一个判断问题,美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都不愿意提供具体的指引。我国的审计准则也是如此。,顾虑在于,,若给出特别具体的重要性指引,可能导致实务中的机械应用。各个事务所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42,某事务所对重要性的规定,【,例如,】,某事务所就重要性做出如下规定:,总体错报超过,10%,通常是重要的,低于,5%,是不重要的。介于,5%,和,10%,之间的,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决定其是否重要。,上述关于重要性的比例,是相对于适当的基准而言的。在确定重要性的基准时,可遵循以下

20、规则:,43,利润表。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通常应以净利润的,5%-10%,来确定。当某年的净利润异常时(极大或极小),以该年的净利润为基础确定重要性水平是不恰当的。此时,应以更具代表性的指标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例如,,3,年的平均利润。,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应当根据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总资产来确定。对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其重要性水平比例应为,5%-10%,。而对总资产,重要性比例应为,3%-6%,。,在确定重要性时,应仔细考虑错报的性质问题。,44,假定该事务所的,CPA,对,Hillsburg,公司进行审计,有关项目的数据如下:,项目,金额(千元),营业利润,7,370,流

21、动资产,51,027,资产总额,61,367,流动负债,13,216,试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45,项目,最小值,%,金额,最大值,%,金额,营业利润,5,368,10,737,流动资产,5,2,551,10,5,103,资产总额,3,1,841,6,3,682,流动负债,5,661,10,1,322,在无,性质,严重的错报时,若总计错报低于,368,000,元,报表是公允的,若高于,737,000,元,则是不公允的。若介于二者之间,需要仔细考量。,返回,46,将总体重要性分配到各部分(确定可容忍错报),S2,由于审计是按照业务循环(分成四个循环)或报表项目进行的,审计证据的收集就是在这

22、个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就有必要将总体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个部分(如账户),以评价对相关的项目是否收集到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师通常将重要性分配到资产负债表账户而不是利润表账户。因为复式记账原理,47,的应用,使得大多数利润表的错报对资产负债表有相同的影响,因此,既可将总体重要性分配给资产负债表项目,也可分配给利润表项目。但由于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表账户比利润表账户少,且审计中的大多数审计程序往往集中于资产负债账户,因此,将总体重要性水平分配给资产负债表账户是最合理的选择。,分配重要性时,要考虑到:有些账户比别的账户,更容易出错,;多计与少计均要考虑;审计成本的考虑。,48,重要性指南的有关

23、内容,指南,指出,在考虑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有的账户本身容易出错)。,49,项目,余额(千元),可容忍错报,现金,828,10(a),应收账款,18,957,442(b),存货,29,865,442(b),其他流动资产,1,377,100(c),固定资产,10,340,80(d),资产合计,61,367,Hillsburg,公司可容忍错报的分配,50,项目,余额(千元),可容忍错报,应付账款,4,720,180(e),应付票据,28,300,0(a),应付职工薪酬,1,470,100(c),应付利息,2,050,0(a),其他负债,2,3

24、64,120(c),股本和资本公积,8,500,0(a),未分配利润,13,963,NA(f),负债和所有者权益,61,367,1,474,续,=2737,51,NA=,不适用,(a),可容忍错报水平很低或为零,因为可以较低的成本对该账户进行全部审计,预计不会有错报(错报全被发现)。,(b),可容忍错报水平很高,因为账户涉及的业务量很大,审计时经常采取抽样审计。,(c),相对于账户余额而言,可容忍错报水平较高(近,10%,)。因为这样处理,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如采取分析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而若将可容忍错报水平定得较低,则需采用检查文件资料、函证等成本比较高的取证方法。,52,(d),较低水平

25、的可容忍错报(占账户余额的,0.77%,),因为固定资产不会经常变动,其余额与上年经审计的余额相同,不需另行审计。,(e),中等水平的可容忍错报,预期的错报较多。,(f),未分配利润是剩余账户,其错报受其他账户错报净额的影响。,53,上表中各账户可容忍错报是对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737,000,)进行分配的结果。在进行这种分配时,该事务所还有两条规定,:任何账户的可容忍错报不得超过初步重要性水平的,60%,(,737,00060%=442,000,)。所有账户的可容忍错报之和不得超过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两倍(,2737,000=1,474,000,)。,思考与讨论,:,规定(,1,)的意图是

26、什么?规定(,2,)为什么是合理的?,54,此外,注意到尽管应付票据的余额(,28,300,)与存货的余额(,29,865,)相近,但审计人员为其确定的可容忍错报水平却相差巨大(分别为,0,和,442,)。为什么?,提示,:,可考虑将,442,在二者之间平均分配,与现行分配方案进行比较。,55,规定(,1,)在于不允许将重要性全部分配给一个账户。规定(,2,)之所以合理,在于并不是所有的账户的错报恰好达到其可容忍错报水平,且账户的多报与少报可以抵消。,将重要性集中分配到存货,是因为存货的业务量巨大,如将可容忍错报水平定得过低(如,221,),则需要的证据就越多,审计成本就越高。而对于应付票据,

27、仍需要进行函证等程序,不如将应付票据的可容忍误差定得很低,相应增加存货的可容忍错报水平,这可以达到同样的总体可容忍误差水平(存货和应付票据),却可以节约审计成本。,56,当然,也可以按同一比率将总体重要性水平进行统一分配。,【,例,】,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统一分配的方法)注册会计师判断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总资产的,1,,为,140,万元,57,项目,金额,甲方案,乙方案,现金,700,7,2.8,应收账款,2 100,21,25.2,存货,4 200,42,70,固定资产,7 000,70,42,总计,14 000,140,140,重要性水平的分配,单位:万元,统一按,1,的比率,58

28、思考与讨论,与,Hillsburg,公司的审计案例,相比,本例中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有何不同?你觉得这两个方案各有何特点?哪个方案比较好?,阅读,p.77,任务资料,表,1-9,的思路和,Hillsburg,公司审计案例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59,另外,,指南,指出,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还需要考虑,:,60,估计错报并与重要性进行比较,S3-5,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更正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识别的具体错报,,推断误差(,p.74,),61,62,63,64,65,

29、估计总体错报水平并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估计总错报金额,初步重要性水平,4,000,20,000,36,000,50,000,0,12,000,31,500,43,500,N/A,6,000,15,750,16,800,0,18,000,47,250,60,300,可容忍,错报,错报,估计值,样本误差*,合计,账户,错报估计值,*estimate for sampling error is 50%,66,思考与讨论,:上表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三个项目的错报是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如果你是,CPA,,准备如何处理?,67,估计错报金额的方法,样本错报净额,$3,50

30、0$50,000,$450,000=31,500,总体数量,样本量,=,总体错报金额估计值,68,练习,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随机数表(部分)如下:,69,(,1,),(,2,),(,3,),(,4,),(,5

31、1,),10480,15011,01536,02011,81647,(,2,),22368,46573,25595,85313,30995,(,3,),24130,48360,22527,97265,76393,(,4,),42167,93093,06243,61680,07856,(,5,),37570,39975,81837,16656,06121,(,6,),77921,06907,11008,42751,27756,(,7,),99562,72905,56420,69994,98872,(,8,),96301,91977,05463,07972,18876,(,9,),897

32、59,14342,63661,10281,17453,(,10,),85475,36857,53342,53988,53060,70,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

33、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71,如果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第十五条,),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第十六条),72,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是否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并考虑通过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第十七条,),73,REM,概念,R,(,Risk,风险),E,(,Evidence,证据),M(Materiality,重要性)。,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是什么关系?审计证据与重要性是什么关系?,74,思考题,什么是重要性?审计中如何应用重要性?,什么是审计风险?解释审计风险模型。,解释,REM,概念。,试阐述如何根据风险和重要性水平的情况来制定审计计划。,7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