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调试手册.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245657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调试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五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调试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精品资料\建筑精品网原稿ok(删除公文)\建筑精品网5未上传百度 文件号: 0MF.460.008 版本号: 1.1 MY1.5SE风力发电机组 现场调试手册 发布日期: 4月 目 录 一.概述 1 二、 调试前准备 1 三、 初步检查 3 3.1 现场连接的电缆核对 3 3.2风机部件静态检查 4 3.2.1变频器并网开关现场交接试验 4 3.2.2 动力电缆的现场交接试验 4 3.2.3塔基及机舱变压器的现场交接试验 6 3.2.4 发电机的现场交接试验 7 3.2.5 偏航/液压/冷却系统驱动电机的现场交接试验 7 3.2.6 电控柜的现场交接试验 8 3.3通电的检查 9 3.3.1 通电前检查 9 3.3.2 通电测试 9 四、 系统初步连接及安全链测试 10 五、 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 11 5.1 安装光电转换器 11 5.2塔基柜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 11 5.3机舱柜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 12 5.4 风速仪、 风向仪的检查校准 15 5.5 液压系统交接试验 15 5.6 机舱方向定位 16 5.7 扭缆开关检测 16 六、 变浆系统初步检查及浆叶角度调零 16 安全准备工作: 16 步骤: 17 叶片角度的调零 17 七、 机组手动启动, 空转测试 18 八、 变频器测试 20 九、 机组自动启动, 升功率测试 20 十、 管理功能测试 23 十一、 监控系统接口测试 23 十二、 结束前的工作 23 附录1: 风机现场调试安全工作分析及解决方案 25 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5 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5 附录2: 复位安全链 27 步骤: 27 附录3: 风向仪风速仪的校准、 检查: 31 校准风向仪步骤 31 风速仪的检查 32 附录5. 各部件手动控制 35 附录6: 旁通桨叶限定 36 附录7: ACS800-67 变频器现场调试 37 1上电前的常规检查 37 2. 并网柜辅助控制回路通电监测( 上电前确保传动系统所有主回路及控制回路开关都处于断开状态) 37 3传动单元上电启动及参数下载 37 4 变频器网侧变流器本地启动及测试 38 5.变频器零速下本地同步检测 39 6 变频器非零速下的同步检测及并网测试 40 附录8: 机组手动控制 44 附录9 发电机额定转速值设定 45 附录10: 风机参数表 46 一.概述 本手册对MY1.5SE型明阳风电机组现场调试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 能够作为现场调试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本调试手册根据对控制软件的消化, 以及在机组调试中积累的经验而编写。手册描述了如何逐项对机组的各部件进行调试, 如何进行整机启动、 升功率等。 调试人员除了应该读懂该调试手册外, 还需对风电机组有深入的理解, 对各受控部件、 各部件接口、 控制系统的功能了解清楚。要做到每一个部件、 每一个信号、 每一根导线、 每一个参数等都已理解。 调试人员应该明白各项调试任务的责任, 每项调试结束之后, 都应该签字确认。 所有调试参与人员必须了解风机的一般安全规范, 以及在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必须执行的动作规范。这些规范至少包括: l 保护装置的穿戴, 例如头盔、 手套、 塔筒内具防坠落功能的助爬装置。 l 了解灭火器的有效性, 位置和使用方法( 允许扑灭中压系统的火灾) 。 l 了解紧急逃生绳索设备的有效性, 位置和使用方法。 l 了解急救设备的有效性, 位置和使用方法。 更多安全规范请参考附录1: 风机现场调试安全工作分析及解决方案。 危险! 所有调试手册中描述的步骤都必须小心遵守。如果有任何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要求, 必须停止调试, 直到找到原因并处理完毕。 二、 调试前准备 现场调试前全部吊装工作已经完成, 所有螺栓已经按照装配指导文件紧固, 电源、 供电线路以及通信电缆已经接好。 1) 机组装配完成, 并检验合格( 所有的机械部件、 电气部件及子系统, 包括风传感器、 航空灯等) ; 2) 所有传感器的接线及所有其它电气部件的接线完成; 3) 箱变与塔基之间的电缆连接完成, 并完成基本测试( 绝缘测试) ; 4) 塔基柜与机舱柜之间的电缆连接完成(电源电缆及光缆), 并完成基本测试( 绝缘测试) ; 5) 机舱柜与轮毂之间的电缆连接完成(经过滑环到变桨系统) ; 6) 所有主断路器、 熔断器、 空开都在断开位置; 7) 来自发电机-变压器组的690V进线电源接入变频器并网柜后的690V端子; 8) 机械部件的注油及注油脂等介质加注已完成 (齿轮箱、 液压系统、 三个变浆轴承的润滑、 偏航轴承润滑, 两处主轴轴承的润滑等); 9) 确保所有加热器接线都准确无误; 10) 确保转子锁定销处于锁定位置。 相应的工具已经准备齐全: l 攀爬的安全装置: 安全帽、 安全带( 带滑块、 钩子) 、 保暖鞋、 手套; l 专用调试笔记本两台; l 万用表一个; l 电流钳表一个; l 工具箱一个( 包含螺丝刀、 斜口钳、 扳手、 手电筒等) ; l 短接导线( 橘黄色) 1.5mm, 若干; l 对讲机三只( 用于塔基、 机舱、 轮毂的通话) ; l 光电转换器两个( 与风机中固有的跳线完全相同即可) ; l 调试用光纤跳线四根( 与风机中固有的跳线完全相同即可) ; l 以太网通讯线( 5米) 2根, 10米的1根; l 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l 双臂电桥 相关图纸及资料准备好: l 控制柜电气接线原理图; l 变桨系统图纸; l 变频器系统图纸; l 液压站图纸; l 风机外部电缆接线图; l 机组各部件、 传感器的相关说明书/手册; l 机组出厂测试记录文件复印件。 三、 初步检查 3.1 现场连接的电缆核对 有些部件( 如航空灯、 风向仪、 风速仪等) 和电缆( 如连接机舱内发电机与塔基处变频器的的动力电缆等) 必须在现场安装, 因此这些部件和电缆无法在出场测试时进行检查, 必须在现场调试时进行核对。所需核正确内容包括: 检查箱变、 变频器、 发电机、 塔基、 机舱之间的动力电缆、 信号电缆等电缆类型、 电缆数量、 电缆头制作、 接线工艺等。 需注意检查在现场新敷设、 连接的电缆( 信号) : l 箱变接地电缆; l 机舱接地电缆; l 塔基柜接地电缆; l 变频柜接地电缆; l 箱变到变频器的动力电缆; l 箱变电流信号电缆(功率测量); l 箱变温度信号电缆; l 从并网柜到塔基柜690V 电源电缆 l 塔基柜给变频器230V电源电缆; l 塔基照明、 检修电源电缆; l 变频器到塔基柜CANbus 电缆; l 塔基温度信号电缆; l 从塔基到机舱的光缆; l 变频器与发电机转子电缆; l 变频器与发电机定子电缆; l 变频器与发电机旋转编码器电缆; l 风向仪电缆; l 风速仪电缆; l 航空灯电缆; l 室外温度电缆; l 纽缆开关电缆; l 照明、 检修线路电缆; 电缆的标号请看调试报告。 3.2风机部件静态检查 3.2.1变频器并网开关现场交接试验 依据标准: 《GB 50150-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第11项 仪器: 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合格范围: 不低于0.5MΩ 测量导电部分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方法及要求: 在分闸状态下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 在合闸状态下测量每相导电部分对底座的绝缘电阻。 3.2.2 动力电缆的现场交接试验 依据标准: 《GB 50150-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第18项 项目: 测量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 仪器: 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合格范围: 不低于0.5MΩ 测量方法: l 测量对地绝缘电阻时, 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 其它两相导体均须接地。 l 测量相间绝缘电阻时, 需测量全部两相组合之间的绝缘电阻, 共需要测量三个结果。 l 由于每相有多根电缆, 测量前先用1.5mm2的导线将多根电缆短接在一起, 然后再测试。 l 兆欧表在工作时,自身产生高电压,而测量对象又是电气设备,因此必须正确使用,否则就会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使用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各种准备: (1) 测量前必须将电缆与所接的变频器和发电机断开, 决不允许设备带电进行测量,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 被测物表面要清洁,减少接触电阻,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3) 测量前要检查兆欧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主要检查其”0”和”∞”两点。即摇动手柄,使电机达到额定转速,兆欧表在短路时应指在”0”位置,开路时应指在”∞”位置。 (4) 兆欧表使用时应放在平稳、 牢固的地方,且远离大的外电流导体和外磁场。 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就能够进行测量了,在测量时,还要注意兆欧表的正确接线,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误差甚至错误。 l 当用兆欧表摇测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定要注意”L”和”E”端不能接反,正确的接法是: ”L”线端钮接被测设备导体,”E”地端钮接地的设备外壳,”G”屏蔽端接被测设备的绝缘部分。 注意: 兆欧表的接线柱共有三个: 一个为”L”即线端,一个”E”即为地端,再一个”G”即屏蔽端( 也叫保护环) ,一般被测绝缘电阻都接在”L””E”端之间,但当被测绝缘体表面漏电严重时,必须将被测物的屏蔽环或不须测量的部分与”G”端相连接。这样漏电流就经由屏蔽端”G”直接流回发电机的负端形成回路,而不在流过兆欧表的测量机构( 动圈) 。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表面漏电流的影响,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测量电缆线芯和外表之间的绝缘电阻时,一定要接好屏蔽端钮”G”,因为当空气湿度大或电缆绝缘表面又不干净时,其表面的漏电流将很大,为防止被测物因漏电而对其内部绝缘测量所造成的影响,一般在电缆外表加一个金属屏蔽环,与兆欧表的”G”端相连。 如果将”L”和”E”接反了,流过绝缘体内及表面的漏电流经外壳汇集到地,由地经”L”流进测量线圈,使”G”失去屏蔽作用而给测量带来很大误差。另外,因为”E”端内部引线同外壳的绝缘程度比”L”端与外壳的绝缘程度要低,当兆欧表放在地上使用时,采用正确接线方式时,”E”端对仪表外壳和外壳对地的绝缘电阻,相当于短路,不会造成误差,而当”L”与”E”接反时,”E”对地的绝缘电阻同被测绝缘电阻并联,而使测量结果偏小,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3.2.3塔基及机舱变压器的现场交接试验 依据标准: 《GB 1094.1- 电力变压器》 测试项目: 绝缘电阻测量 测试仪器: 1000V绝缘电阻表 初级绕组绝缘电阻测量 将变压器初级绕组U1、 V1、 W1端子短接; 次级绕组U2、 V2、 W2、 N、 铁心接地端子短接。用绝缘电阻表测量初级绕组和地间的绝缘电阻值。要求大于1000MΩ。 次级绕组绝缘电阻测量 将变压器初级绕组U1、 V1、 W1、 铁心接地端子短接; 次级绕组U2、 V2、 W2、 N端子短接。用绝缘电阻表测量次级绕组和地间的绝缘电阻值。要求大于1000MΩ。 直流电阻测量 试验仪器: 4数字万用表( 0~1000V) , 或双臂电桥 初级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由于初级绕组已经连接为角接, 测量该侧绕组的直流电阻仅为参考值, 用于评价绕组的直流电阻不平衡情况。 用万用表测量U1-V1间、 W1-V1间、 U1-W1间直流电阻值, 计算电阻不平衡率, 要求小于2%。 次级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用万用表测量U2-N间、 V2-N间、 W2-N间直流电阻值, 计算电阻不平衡率, 要求小于2%。 3.2.4 发电机的现场交接试验 依据标准: 《GB/T1032- 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测量前须先断开发电机定子侧和转子侧的所有外部连接线。 l 定子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 将转子侧所有三相端子对地短接, 然后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定子三相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或等于100M欧姆。 注: 若发电机定子绕组为星形接法, 且中性点接地, 则无法测量各相对地绝缘电阻。 l 转子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 将定子侧所有三相端子对地短接, 然后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转子三相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或等于100M欧姆。 3.2.5 偏航/液压/冷却系统驱动电机的现场交接试验 依据标准: 《GB/T1032交流电机试验方法》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测量前须先断开发电机定子侧和转子侧的所有外部连接线。 l 定子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 将转子侧所有三相端子对地短接, 然后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定子三相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或等于100M欧姆。 l 转子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 将定子侧所有三相端子对地短接, 然后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转子三相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阻值应大于或等于100M欧姆。 l 冷态直流电阻的测量: 用双臂电桥分别测量定子和转子的三相直流电阻, 其任两相阻值之差均应<2%, 阻值约0.002欧姆左右。 3.2.6 电控柜的现场交接试验 依据标准: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第23项。 仪器: 绝缘电阻测试仪, 1000V 合格范围: 一般均不应小于1MΩ 。在比较潮湿的地方, 可不小于0.5MΩ。 测试方法: 690V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测量: 将控制柜的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 合上所有的690V开关, 并断开所有其它的开关, 并用1.5mm2的导线将690V的ABC三相短接在一起。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690V开关端子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 400V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测量: 将控制柜的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 合上所有的400V开关, 并断开所有其它的开关, 并用1.5mm2的导线将400V的ABC三相短接在一起。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400V开关端子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 690V与400V回路之间绝缘电阻的测量: 将控制柜的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 合上所有的690V 和400V开关, 并断开所有其它的开关, 用1.5mm2的导线分别将690V和 400V的ABC三相短接在一起。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690V 与400V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 电机的转速至其额定转速( 120r/min) , 调节”测量标度盘”, 使指针稳定地指在红线位置, 然后即可读数为 接地电阻=倍率×测量标度盘读数 ( 8-3) ④如果测量标度盘的读数小于1, 应将倍率选择旋钮放在较小的一挡, 然后重新进行测量。 ⑤被测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时, 为了消除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 宜采用4端钮的接线。测量时将端钮p2和c2的短路封片引开, 分别用导线接到接地体上, 并使端钮p1接在靠近接地体的一侧, 如图( c) 所示。 3.3通电的检查 3.3.1 通电前检查 在给电控柜上电之前, 需要检查柜内的连线是否有短路现象、 机柜总进线电源是否有短路、 接地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 -- 用万用表确认供给电控柜的总电源已断开, 机柜无任何电源引入。 -- 合上机柜内的所有熔丝、 马达保护开关、 空开等。 -- 测量690VAC电源总进线端的相间阻值、 对地阻值, 并确认无短路。 -- 测量400VAC电源总进线端的相间阻值、 对地阻值, 并确认无短路。 -- 测量24VDC总电源端子的对地电阻阻值, 并确认无短路。 -- 分断柜内的所有马达保护开关、 空开。 注: 所涉及保护开关的编号请看调试报告。 3.3.2 通电测试 在完成4.3.1通电前检查, 并确认正常之后, 合上塔基柜总电源, 逐级、 逐个开关合闸, 并测量、 检查、 记录开关出口端电压。 -- 塔基柜690VAC总进线端电压 -- 塔基柜400VAC总进线端电压 -- 塔基柜24VDC电压 -- 机舱柜690VAC总进线端电压 -- 机舱柜400VAC总进线端电压 -- 机舱柜24VDC电压 注: 所涉及保护开关的编号请看调试报告。 注意! 机组上电之后, 需在带电部件上贴上 有电危险 警告标签。 确保进行以下操作之前转子锁定销处于锁定位置。 如遇到室外气温低( 低于0度) 情况, 需先打开塔基及机舱柜内加热器, 等待柜体温度升至0度以上再送24V控制电, 以保证柜体内的电气元件正常启动; 四、 系统初步连接及安全链测试 控制系统上电之后, 将首先检查控制系统所有线路连接是否正常, 程序是否能正常监视, 安全链是否能正常复位, 执行如下步骤: 1) 合上控制器及相关IO供电电源空开( 所有24V开关) , 合上变频器控制电源供电开关7Q2, 合上变桨400VAC( 204Q1) 、 220VAC(204F4)开关等。齿轮箱系统(222Q1,222Q1.1,222F4,222Q7,224Q1,224Q7)、 发电机系统(226Q1,226Q3,226F5,226F7)、 液压系统(228Q1,228F4), 偏航系统的电机主开关(230Q1)先不合闸; 2) 在触摸屏上观察塔基/机舱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 若能看到机舱柜传来的一些齿轮箱油温、 发电机绕组温度、 浆叶角度等数值则证明通讯正常) ; 3) 检查变频系统通讯是否正常: 进入变频器界面, 若能看到频率值为50Hz左右则说明通讯正常; 4) 检查PCH通讯是否正常: 进入振动传感器界面, 若能看到振动曲线则说明振动传感器通讯正常。此时风轮没有转动, 振动传感器曲线的幅值约在0.02以内; 5) 检查各安全链输入接点的状态, 复位安全链, 并测试各输入接点断开时, 安全链输出断开( 见附录2: 复位安全链) ; 6) 检查是否有在出厂测试未完成的项目, 并完成。 7) 调节塔基/机舱柜内温控器设定值保证跟图纸一致 五、 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 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是为了机组完成吊装, 现场各电气电缆连接之后, 进行机组各部件的调试和校准, 内容如下: 5.1 安装光电转换器 1.安装塔基柜光电转换器: l 用两根0.75的导线连接光电转换器的电源端子( 分别标有24V,0) 分别至XP2:1C和XP0\24:1C; 考虑导线的长度能够允许光电转换器卡在某个合适的导轨上; l 将光纤跳线方形接头端的1, 2号光芯分别接至光电转换器光纤接口的IN和OUT端; l 将光电转换器卡在塔基柜的一处合适的导轨上; l 将光纤跳线两芯的另外一头分别接至光纤接线盒( 其所接光缆是通往机舱柜的) 的3, 4号光纤接口; l 用以太网线连接光电转换器的以太网接口和PLC的任意以太网接口。 2. 安装机舱柜光电转换器: l 用两根0.75的导线连接光电转换器的电源端子( 分别标有24V,0) 分别至XP2:1C和XP0\24:1C; 考虑导线的长度能够允许光电转换器卡在某个合适的导轨上; l 将光纤跳线方形接头端的1, 2号光芯分别接至光电转换器光纤接口的OUT和IN端; l 将光电转换器卡在塔基柜的一处合适的导轨上; l 将光纤跳线1, 2号光芯的另外一头分别接至光纤接线盒( 其所接光缆是通往塔基柜的) 的3, 4号光纤接口。 l 用以太网线连接光电转换器的以太网接口和调试电脑的以太网接口, 进行调试。 注: 此项工作仅限于带电脑在机舱调试时需要, 正常情况在塔基调试时不需要; 5.2塔基柜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 序号 部件名称 相关开关 备注 1 柜体风扇10M3 10F2 用一字小螺丝刀调整50S3的冷却启动温度定值旋钮( 蓝色) 至当前环境温度以下, 令风扇启动。风扇应向柜内吹风。验证后将冷却启动温度定值调整至原来的30度 2 柜体内部加热器10R7 10F7 用一字小螺丝刀调整50S3的加热器启动温度定值旋钮( 红色) 至柜体温度以上, 可另柜体内加热器启动, 加热器风扇向上吹, 验证后将加热器启动温度定值调整至原来的20度 5.3机舱柜子系统的手/自动操作 1) 逐个合上下列各部件的保护开关, 手动启动各部件设备,检查部件能否动作, 动作是否正确(电机的旋转方向应与电机上标示的方向一致): 序号 部件名称 相关开关 备注 1 柜体风扇210M3 210F2 用一字小螺丝刀调整250S3的冷却启动温度定值旋钮( 蓝色) 至当前环境温度以下, 令风扇启动。风扇应向柜内吹风。验证后将冷却启动温度定值调整至原来的30度 2 机舱循环风扇218M1 218Q1 风应向外吹 3 发电机外部风扇226M1 226Q1 在发电机主轴接口处, 风向应向发电机内部吹 4 发电机内部风扇226M3 226Q3 在发电机顶部, 风向应向发电机外部吹( 注: 湘潭电机和南洋电机无内部风扇) 4 齿轮油泵低速222M1 222Q1 方向与标示方向一致, 压力为0.3~0.4bar左右 5 齿轮油泵高速222M1 222Q1.1 方向与标示方向一致, 压力bar左右为0.6~0.8 6 齿轮冷却水泵222M7 222Q7 方向与标示方向一致,压力为2.0bar以上 7 齿轮冷却水风扇224M1 224Q1 向机舱外部吹 8 液压泵228M1 228Q1 方向与标示方向一致 9 机舱柜柜体加热器210R7 210F7 用一字小螺丝刀调整250S3的加热器启动温度定值旋钮( 红色) 至柜体温度以上, 可另柜体内加热器启动, 加热器风扇向上吹, 验证后将加热器启动温度定值调至原来20度 10 机舱加热器227R 227F1, 227F5 用一字小螺丝刀调整253S2的加热器启动温度定值旋钮( 红色) 至机舱规度以上, 可另机舱加热器启动, 调整253S5的加热器停止温度定值旋钮( 红色) 至机舱至机舱温度以下, 可另机舱加热器停止, 验证后将两旋钮定值调回原设定值( 253S2为-5度, 253S5为5度) 手动控制方法见附录5: 各部件手动控制。 2) 把各部件切出手动模式, 投入自动模式。观察液压系统、 齿轮箱系统、 发电机系统等等是否工作正常。 齿轮箱系统: 当齿轮箱油温高于60度时, 齿轮箱水冷却风扇启动。 当齿轮箱油温高高于5度且高于室外温度+10度时, 油泵低速启动。 当齿轮箱油温高于35度时, 油泵高速启动。 齿轮箱水泵长期处于启动状态, 若因手动控制而停止, 5秒后也会自动重启。 当齿轮箱油温低于5度时, 齿轮箱加热器将启动。 当齿轮箱油泵停止时, 齿轮箱油泵加热器将启动。 当齿轮箱风扇停止时, 齿轮箱风扇加热器将启动。 注: 由于温度条件较难模拟, 因此暂时只检查调试进行当时条件下各部件的动作状态是否正确。 发电机系统: 当风机处于并网运行模式( 模式号码20) 时, 发电机外部风扇将启动 当发电机定子温度高于75度时, 发电机内部风扇将启动 当发电机定子温度低于5度时, 发电机加热器将启动 注: 由于温度条件较难模拟, 因此暂时只检查调试进行当时条件下各部件的动作状态是否正确。 3) 检查两个风速传感器数值的读取, 两个风向传感器的校准, 见附录3: 风向仪风速仪的校准、 检查。 4) 在液压系统能正常工作、 风向传感器已校准的前提下, 进行偏航系统的手自动测试。 n 首先测试偏航电机的电磁抱闸、 偏航的电机接线相序一致: 偏航电机的电磁抱闸: 按下386KM4的触点, 在四个偏航电机处应能听到咔嗒的声音, 则表示电磁抱闸动作了。 偏航电机接线相序: 所有偏航电机4根电缆的灰棕黑三芯分别依次接端子X2.10\690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 然后把机舱检修开关打到检修状态, 偏航进入手动模式, 合上偏航电机的马达保护开关。 n 手动测试偏航CW(顺时针),CCW( 逆时针) 方向旋转, 如果机舱不动, 或听到异常声音, 需立即停止( 拍急停) 并排除故障; 若旋转方向不对, 需检查线路, 并调整ABC相序。 n 若偏航时230Q1跳闸, 则很可能偏航电机的绕组接法错误。应该是星形接法, 若接成三角形接法则会引起过流跳闸。 注: 偏航顺时针指从天往地看时, 机舱顺时针方向转动。机舱顺时针偏航时机舱角度会增大; 5) 机舱位置调整, 见附录4: 校准偏航编码器。 注意: 机舱进行偏航时, 晃动很大, 需注意抓紧扶手, 以免跌到摔伤。 n 手动测试之后, 把机舱检修开关退出检修状态, 偏航切出手动模式, 投入自动模式。观察风向, 判断偏航的动作是否往对风方向动作。若听到异常声音, 需立即停止( 拍急停) 并排除故障。 n 调试完成之后, 把机舱检修开关打到检修状态, 偏航进入手动模式。 6) 转子刹车系统测试。 n 机舱检修开关在检修状态, 在柜门上手动操作按钮Close Rotor Brake manual, 控制转子制动器动作, 转子刹车夹抱死。 n 拍下机组急停按钮, 转子制动器应抱闸。 7) 航空灯信号的核对。 n 1号航空灯故障状态码: 02_13_001 n 当开关236F4闭合时, 上述两个状态码不出现; n 当开关236F4断开时, 上述两个状态码出现。 5.4 风速仪、 风向仪的检查校准 依次检查两个风向仪和两个风速仪的信号是否对应, 数值是否正确。 信号正确性检测方法: 1, 风向仪 打开偏航界面( Yaw Syatem, 界面图片见附录3) ,右侧中间的两个显示值CurrDirVane1Relative和CurrDirVane2Relative分别是1号和2号风向仪的读数。 分别转动1号和2号风向仪, 此时界面上的对应风向数值应有明显变化, 若数值无变化, 则可能是接线有错误或者是风向仪损坏, 需仔细排查后再继续测试。 2, 风速仪 打开偏航界面( Yaw Syatem, 界面图片见附录3) ,右上方Windspeed曲线右上方的两个显示值Ch1和Ch2分别是1号和2号风速仪的读数。 分别握住1号和2号风速仪, 使之停止转动, 此时界面上的对应风速数值应为0, 若数值不受影响, 则可能是接线有错误或者是风速仪损坏, 需仔细排查后再继续测试。 3, 风向仪0度角校正 当风向仪指向风轮方向( 此时表示风轮正面迎风) 时, 风向角应显示为0度。当风机控制程序初次运行时, 该值往往不是0度, 需要经过设定校正参数PAR_rOffsetVane1( 1号风向仪) 和PAR_rOffsetVane2( 2号风向仪) 来修正。 方法: 见附录3 5.5 液压系统交接试验 液压系统压力检测: 偏航未启动时, 偏航刹车处于刹车状态, 系统压力( 界面上显示的液压站压力) 应在140bar-160bar之间, 液压机械表接至170.3测量点时, 其读数也应在140bar-160bar之间。 自动偏航时, 偏航刹车处于半刹车状态, 液压机械表接至170.3测量点时, 其读数应为45bar,正常范围为25bar-65bar之间。 手动偏航时, 偏航刹车处于释放状态, 系统压力应在0bar-1bar之间, 液压机械表接至170.3测量点时, 其读数也应在0bar-1bar之间。 ( 注: 偏航刹车的全刹和半刹也可经过部件手动控制界面右侧的按钮控制来启动) 安全链断开且转子转速低于设定抱闸转速时, 主轴刹车应抱闸, 此时液压机械表接至172.2测量点时, 所测压力应为95bar,正常范围为75bar-95bar。 安全链闭合时, 主轴刹车应释放, 此时液压机械表接至172.2测量点时, 所测压力应在0bar-2bar之间。 5.6 机舱方向定位 见附录4。 5.7 扭缆开关检测 当机舱向同一方向偏航太多时, 可能会将连接机舱内发电机和塔基上变频器的动力电缆扭坏。为了防止这一事故发生, 在扭缆处装有扭缆开关。当机舱向同一方向偏航超过3圈时, 扭缆开关应该动作, 使安全链断开。该动作值经过改变扭缆开关标记钢绳动作长度的方式来设定( 北方型机组由于受环境温度的制约, 钢绳长度视电缆实际扭曲程度而定, 一般情况下调整钢绳长度使扭缆开关在机组偏航2.5~3圈之间动作) 。 六、 变浆系统初步检查及浆叶角度调零 安全准备工作: 将机舱柜的手动停止旋钮旋至停止位置, 手动维护旋钮旋至机组维护位置, 再将手动刹车旋钮旋至刹车位置, 此时主轴刹车应抱死( 如未抱死需检查液压站压力) ; 将转子锁定销锁定, 使主轴无法转动; 拔掉变桨通讯的Profibus插头 将EFC和BYPASS接至24V电源端子 步骤: l 检查变桨系统的电缆连接器的连接是否牢靠 l 检查400V电源进线接线是否正确, N线和PE线是否连接牢靠。 l 拆除轮毂与叶片间的防雷线上的黄绿接地电缆 l 清除变桨轴承内齿和变桨小齿轮上的杂物 l 给轮毂供400V电源和230V UPS电源 叶片角度的调零 转动1号桨叶, 使轮毂上的零位指针指向叶片上的零点, 将变浆编码器清零。转动桨叶到91度限位位置。 以同样的方法操作2号、 3号桨叶。 注意: 每次只允许控制一个桨叶动作, 调节一个桨叶时要确保另外两个桨叶的400V空开( 1F2, 1F3, 1F4) 处于分闸状态 确保所有桨叶编码器清零并转到91度位置后, 将之前拆除的轮毂与叶片间的防雷铜刷重新连接。 注意! 测试期间, 平均风速不能超过10m/s, 且主轴锁定销要处于锁定状态 当静止状态下的风电机组的所有必须测试都成功完成后, 调试总负责必须对所有的测试文件签名确认, 然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试运行测试。 七、 机组手动启动, 空转测试 注意: 测试期间, 平均风速不能超过15m/s。 第一次空转时, 必须确保紧急停止开关功能正常。 在空转期间, 只有具备资质的人员, 才能够进入到变频柜内依照规定进行相关安全测量。 在空转测试之前, 需要进行安全系统的动态元件的多项功能性测试, 而且确定塔筒的固有频率。为此, 风机必须以低速旋转, 一旦出现不确定或者不正常的情况, 能够经过此前检查合格的紧急停机和蓄电池操作来停止风电机组。 1) 按下主界面上的Stop按钮, 确保风机不会启动; 2) 叶片角处于91º位置, 复位安全链, 检查主轴制动已放开; 3) 偏航系统投入自动模式, 偏航自动对风; 4) 旁通桨叶限定, 桨叶回到90º; 5) 检查状态代码, 无刹车程序>=51的状态代码触发( 除stop引起的状态码之外) ; 6) 在LOGIN界面, 以权限为100或更高级别的用户登陆; 7) 在MAIN界面点击下方的EXPLORER按钮, 进入EXPLORER界面; 8) 按下界面左边的Manual Control按钮, 切换到手动控制, 进行转速闭环控制。 9) 点击”Generator speed Set value”设置转速设定值50rpm; 10) 点击”Blade angle Set value”设置桨叶角度限定为75 º; 11) 点击”Pitch speed Set value [90-0]”设定变桨动作90 => 0°速度为5°/s; 12) 点击”Pitch speed Set value [0-90]”设定变桨动作0 => 90°速度为-10°/s。见附录8: 机组手动控制。 13) 松开停机信号, 风机应该启动。若不启动, 需检查是否有状态代码触发刹车程序, 并将之排除。 14) 观察转速控制是否稳定, 变桨动作是否平稳, 机组振动值, 机组有无出现杂声等。 15) 转速设定值可逐渐升高到200rpm, 桨叶角度限定到65 º, 设定变桨动作90 => 0°速度为5°/s, 0 => 90°速度为-10°/s。 16) 机组正常时保持在这种空转状态几分种。 17) 最后, 发出正常停止指令, 变桨角度复位到90º。 18) 测试超速继电器动作: 把超速设定值分别调整到200rpm, 400rpm, 手动启动风机使之转速达到设定值以上, 检查超速继电器的动作值并记录。继电器动作后, 安全链应能断开, 机组应能紧急顺浆、 停机。 19) 恢复超速继电器的设置, 并检查确保无误。 注意: 当以上空转测试都成功完成后, 经调试总负责确认后, 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试运行测试。这是需在机舱测试的项目都已完成, 调试人员必须下到塔基进行接下来的调试。 20) 重新恢复安全链, 旁通桨叶限定, 桨叶回到90 º。 21) 重新手动启动, 进行转速闭环控制。设置转速设定值500rpm, 桨叶角度限定45º( 依据风速来定, 但应保证桨叶限定值不可过小) , 设定变桨动作90 => 0°速度为5°/s, 0 => 90°速度为-10°/s。 22) 观察转速控制是否稳定, 变桨动作是否平稳, 机组振动值, 机组有无出现杂声等, 并记录。观察机组各温度监控点, 确认温度无异常。保持风电机组恒速运行约10分钟。 23) 考虑到北方型机组在700~900转速为塔筒共振点, 机组振动较大( 一般都在0.8以上) , 故实际测试时应尽量避免机组在700~900转之间运行; 24) 设置转速设定值1100rpm, 桨叶角度限定35º( 依据风速来定, 但应保证桨叶限定值不可过小) , 设定变桨动作90 => 0°速度为5°/s, 0 => 90°速度为-10°/s。 25) 观察转速控制是否稳定, 变桨动作是否平稳, 机组振动值, 机组有无出现杂声等, 并记录。观察机组各温度监控点, 确认温度无异常( 各处的温度均未超出保护动作值, 没有异常状态码出现) 。保持风电机组恒速运行约10分钟。 26) 拍下急停按钮, 断开安全链触发紧急顺桨停机, 测试刹车系统。基于此, 就能够确定风电机组实际的刹车时间, 因此, 也就确定了风机每分种减少的转速。用秒表记录风机的刹车时间, 计算转速变化速度并记录。 27) 重新恢复安全链, 旁通桨叶限定, 桨叶回到90 º。 注意: 在启动风电机组或在两次蓄电池供电测试间歇时, 必须确保变桨系统的蓄电池均已经再次充电完毕。 28) 重新手动启动, 进行转速闭环控制。设置转速设定值1100rpm, 桨叶角度限定45º( 依据风速来定, 但应保证桨叶限定值不可过小) , 设定变桨动作90 => 0°速度为5°/s, 0 => 90°速度为-10°/s。 29) 观察转速控制是否稳定, 变桨动作是否平稳, 机组振动值, 机组有无出现杂声等, 并记录。观察机组各温度监控点, 确认温度无异常。保持风电机组恒速运行约10分钟。 30) 准备变频器手动并网。由变频器调试电脑控制变频器进行手动并网, 能够测试小功率发电( 30kw左右) 。 31) 到此空转测试完成, 可发出正常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