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索实践“一分五定”模式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019年8月18日)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老大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近年来,我们**县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务实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源头分类、定时投放、定人收集、定车运输、定额奖励、定点处理的“一分五定”模式,为改善人居环境趟出了新路。
一、 提升政治站位,坚决打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既是清洁环境工程,也是服务民生工程,更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工程。为此,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一”。树牢一个思想,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垃圾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三级书记上手,党政领导齐抓,党员干部共管,全民动员参与,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神圣职责。坚持一个统领,即乡村振兴统领。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动,统筹推进垃圾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彻底改变农村生活垃圾摆在路边、堆在村边、扔在一边的现象。锛住一个目标,即建设美丽**。打造田园养生示范县、建设美丽新**是我们的发展目标,环境优,目标触手可及,环境劣,目标遥遥无期,我们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突破口,集中攻坚、锛住目标、一抓到底,一座景城同建、生态绿色、康养宜居的小城正在悄然兴起。
二、 坚持综合施策,探索推进“一分五定”垃圾治理新模式
按照“户分类、村转运、乡处理”的途径,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源头分类、定时投放、定人收集、定车运输、定额奖励、定点处理的“一分五定”模式,加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源头分类。农村垃圾治理重在抓源头、控端头,引导农户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取消了试点乡镇垃圾箱**个,节省资金**余万元。定时投放。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袋、垃圾箱、垃圾堆都会成为“污染源”,垃圾收集车每天定点定时到责任村屯,农户听到提示音乐适时投放,做到了垃圾随产、随清、随运,消灭了“污染源”。定人收集。为了做到精准分类、投放准确,垃圾车设置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三个收集口,每台车固定一名专职司机兼卫生清洁员,专门指导监督农户分类投放,实现垃圾不落地,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定车运输。将试点村划分为**个责任区,投入**万元购置**台垃圾收集车,每个责任区固定**台专用车,收集垃圾后就近运送到乡镇垃圾处理站,不仅省去了送到县垃圾厂的运输成本,还减轻了县垃圾处理厂的工作负荷与处理成本。定额奖励。垃圾分类需要全民行动,为引导农户积极参与,采取“积分制”,发放“累计卡”,即每投放一次可获得一张,达到**张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鼓励农户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习惯,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定点处理。一改过去垃圾处理路途远、运距长、成本高的弊端,在试点乡镇投入**万元,建设占地面积**平方米、日处理能力**的生活垃圾处理转运站,辐射**个屯、**户农户,化整为零,就地消化,一劳永逸。
三、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新实效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点多、面广、线长,要取得实效、扩大战果,必须明责任、建机制、造声势、重监督,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推进。一是咬住咬紧责任链条。层层建立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领导组织,健全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三级书记直接抓部署、抓推动、抓落实,压荐推进,一抓到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靠落到位。二是对标对表督办推进。健全完善收集清运、督查反馈、定期通报、考评激励等制度,定期组织明察暗访、督办检查、考核验收,考核排名前三的乡镇进行通报奖励,排名末位的进行约谈问责,构建有奖有惩、奖惩分明的推进落实机制。三是共治共享全民参与。通过入户宣传、悬挂条幅、发放示意图、张贴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垃圾分类的主要内容,让垃圾分类治理的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 4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