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7.3,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知识结构图,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仓库库区功能分析,仓库作业区域设计,仓库区域设计,仓库平面总体功能分析,库房内部区域功能分析,仓库通路设计,仓库其他公用设施设计,仓储区设计,进出货区设计,拣货区设计,集货区设计,其他区域平面的设计,通道设计要点,通道类型,区域设计的原则,区域设计的程序,仓库几种典型的区域设计,通道设计方式,1,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影响整个物流中心的作业效率,还将对生产运作成本、资金占用等多方面产生作用,直接关系到物流中心的利益。库区平面规划设计包括仓库区域设计、库房设计、作业区域平面设计、货场及道路设计和其他公用设施设计等内容。,2,仓库库区平面规划即平面总体规划,就是根据仓库总体设计要求,科学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两大领域的布局问题,如,主要业务场所、辅助业务场所、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仓储作业的费用。,7.3.1 仓库库区功能分析,3,4,仓库平面总体一般可以划分为,生产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为适应货品快速周转的需要,在平面总体规划仓库布置时应注意适当增大生产作业区中收发货作业区面积和检验区面积。,生产作业区。,生产作业区是仓库的主体,是仓储的主要活动场所。,辅助作业区。,辅助作业区是为仓储业务提供各项服务的等。需要注意的是,,行政生活区。,行政生活区是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和职工生活的区域。,一、仓库平面总体功能分析,5,总体组成,各区构成要素,组成细节,说 明,生 产 作 业 区,储货区,保管区,库房,料棚,露天货场,合格品储存区占,通道占,待检区及出入库收发作业区占,集结区占,待处理区和不合格品隔离区占,非保管区,装卸设备通道,待检区,收发作业区,集结区,通道,主干道,次干道,人行道,消防道,主干道应采用双车道,宽度应在;,次干道为的单车道;,消防道的宽度不少于,布局在库区的外周边。,铁路专用线,库内铁路专用线应与国家铁路、码头、原料基地相连接,以便机车直接进入库区内进行货运。,码头,装卸平台,6,辅助作业区,设备维修车间,车库,工具设备库,油库,变电室,油库的设置应远离维修车间、宿舍等易出现明火的场所,周围须设置相应的消防仓库。辅助生产区虽然不直接参与仓储作业,但它是完成仓储作业所必须的,所以其布置应尽量减少占地面积,保证仓库安全。,行政生活区,办公楼,警卫室,化验室,宿舍,食堂,一般布置在仓库的主要出入口;,仓库的消防水道,应以环行系统布置于仓库全部区域,在消防系统管道上需装有室内外消火栓。消火栓应沿道设置,并靠近十字路口,其间隔不超过,100,,距离墙壁不少于。,总体组成,各区构成要素,组成细节,说 明,7,库房内部区域可划分为:待检区、待处理区、拣货区、不合格品隔离区、合格品储存区、暂存区等。,仓库内除设置上述基本区域外,还应根据仓储业务的需要,设置卸货作业区、流通加工区和出库备货区等。,二、库房内部区域功能分析,8,9,库房内部区域划分,区域标识,功能,1.,待检区,黄色,用于暂存处于检验过程中的货品,2.,待处理区,白色,用于暂存不具备验收条件或质量暂时不能确认的货品,3.,不合格品隔离区,红色,用于暂存质量不合格的货品,4.,合格品储存区,绿色,用于储存合格的货品。,10,7.3.2,仓库区域设计,仓库的区域设计就是根据物流作业量和物流动线,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各功能区域的相对位置,最后得到仓库的平面布置图。,11,一、区域设计的原则,1布局合理化原则,(1)功能区域的划分和作业区域设置要与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包装、运输等作业活动完全相适应。,(2)布局必须满足便于管理,能提高物流效益,对作业量的变化和商品形态的变化能灵活适应等要求。,(3)为保证内部布局合理化,应注重从宏观(总体方案)到微观(每个部门、库房、设施),再从微观到宏观过程的协调。,(4)应注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6)要重视人的因素,人性化设计,12,2作业标准化原则,3作业规模经济化原则,4作业能力弹性化原则,5技术设施适用化原则,13,二、仓库区域设计的程序,资料分析,作业流程分析,区域布置,区域关联性分析,总平面布置,方案评价与调整,最佳方案选定,活动相,关性分析,物流相,关性分析,相关性,检验,区域面,积调整,14,(一)资料分析,资料分析包括物品特性分析、储运单位分析、订单变动趋势分析等。,(二)流程分析,仓库的主要物流活动及其程序一般包括入库、保管、拣选、配送等活动。,(三)区域布置,作业区域的设置,一般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助活动区两大部分。在这两部分区域规划好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空间区域的布置规划和作业区域的区块布置工作以及标识各作业区域的面积和界限范围。,15,(四)作业区域关联性分析,仓库不同作业区域之间在作业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在进行仓库结构设计时,必须对这些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这对区域的布局至关重要。,(五)区域的布置设计方法,经过关联性分析之后,根据不同作业区之间的定性测量值(“接近程度”或定量测量值)即“物料流动密度”来配置各作业区的相对位置时,可以将整个平面布局的过程简化为算法方式的程序。,16,(,六,),区域平面布置的调整与确定,1,、相关性检验,按照各区域间的相关性,检查各种布置组合方式是否符合相关性原则,若有违反相关性原则者(如大流量的区域间活动经过太长距离),则进行调整,直到动线形态、作业区域布置与区域间相关性取得一致为止。,2,、区域面积调整与确定、,根据上述的步骤,可以逐步完成各区域的概略布置,然后再将各区域规划的作业面积置入相对位置,通过调整部分作业区域的面积或长宽比例,减少区域重叠或空隙,即得到最终确定的作业区域平面布置图。,区域布置规划完成后,往往会产生几个可行的平面布置方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之后,还需要对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详细设计,最终完成仓库内部各区域的详细布置规划。,17,三、仓库几种典型的区域设计方式。,I,型(直线型)布局(图,7-5),此种方式适合于出入口在库房两侧,作业流程简单,规模较小的仓库,无论订单大小和拣货品项多少,均要通过库房全程。,18,U,型布局,适合于出入口在库房同侧的仓库,可根据进出频率大小安排靠近进出口端的储区,缩短拣货搬运路线,这是目前仓库较常采用的动线形式。,19,S,型(锯齿型)布局。,通常适用于多排并列的库存货架区内。,20,7.3.3,仓库作业区域设计,21,一、进出货区设计,仓库的各项作业中,进出货作业是重要的作业项目之一,而码头的吞吐能力将是影响进出货作业的最大关键,因此完善的码头规划及设施兴建,可大幅提升进出货作业的顺畅性。,在对进出货区进行详细设计前,必须尽量准确掌握以下资料,包括:,进发货口是否共用、装卸货车辆进出频率、装卸货车辆形式、物品装载特性、每车装卸货所需时间、进货时段、配送时段,等。,22,(一)设计原则,1,进出货区的位置能使车辆快速安全地进出仓库,不产生交叉会车。,2,码头的车位数应保证车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货物装卸任务。,3,码头尺寸须尽可能兼顾主要车辆的规格,以期提供最有效率的作业服务。,4,选用适当的平台设备确保安全地装卸货物。,5,规划码头内部暂存区,使物料能有效率地在厂内及码头间移动。,23,(二)进出货码头位置设计,为使商品在仓库顺畅进出,进货平台与发货平台的相对位置是很重要的,将直接影响进出货效率。可根据作业性质、库房形式以及仓库内物流动线来决定码头位置的安排形式。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位置关系。,24,1,集中型:即进出货共用码头,这种集中型的码头规划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降低监管成本及有效运用仓管人员及设备。但管理困难,特别是进出货高峰时间,容易造成进出货相互影响的不良效果,适合于进出货频率较低或进出货时间错开的仓库。此类型码头外部货车作业空间,须以最大型的货车来规划。,2,分散型:进出货区分别使用平台,两者不相邻,。,这是进出货作业完全独立的两平台,不但空间分开而且设备也独立。优点是进出货与动线更加畅通迅速,但设备利用率较低,适用于厂房空间不足的情况。,25,(三)码头规划项目,码 头 规 划 考 虑 因 素,货车尺寸规格,码头设施,回转作业空间,进出道路,进出货暂存区,码头设备,货车长度,货车宽度,货车高度,货车旋转半径,码头面积,码头高度,月台数,月台宽度,月台高度,交通通道,遮雨棚高度,遮雨棚伸展长度,货车旋转半径,停车坪面积,排水设施,车道坡度,安全迅速,单向或双向,道路宽度,出入口位置,逆时针动线,作业管理控制程度,进货暂存区,货车装载容积,出货暂存区,尖锋出货量,码头高度调整板,货车高度调整板,车辆固定装置,缓冲垫,密封垫,26,二、仓储区设计,在储存空间布置时,首先考虑的是,储存货物的多少及其储存形态,,以便能提供适当的空间来满足需求。对于空间的规划,首先,必须先行分类,了解空间的使用目的,确定储存空间的大小,然后再进行储存空间的设施布置,。,27,(一)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1,作业路线最短原则。,从整个仓库业务流程来看,始终贯穿着商品、搬运装卸设备和人员的运动,合理布置作业区域可以减少设备和人员在各个设施之间的运动距离,节省作业时间。,2,有效利用时间原则。,合理布置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避免时间的浪费。合理布置可以使各项作业更加顺畅,减少各个环节上人员和设备的闲置时间,从而缩短整个物流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28,3,合理利用仓库面积原则。通过不同布置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减少仓库面积的浪费,提高储区利用率。,4,安全、卫生原则。有一定的防火通道,设有防火与防盗设施,符合卫生要求,考虑通风、照明和绿化情况。,5,柔性原则。,29,(二)仓储区作业面积设计,根据仓储区的储运量,可知,日常存货的数量,。,除此之外,在进行仓储区作业面积规划时,还必须事先了解,货物的尺寸、堆放方式、托盘尺寸、货架储位空间和通道宽度,等。,采用不同的储存方式,货物所需要的仓储作业面积是不一样的,,通常仓库货物的储存方式有地面堆码、使用托盘货架、轻型货架和自动化仓库等多种方式。,30,在规划要求不十分精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简单估算仓储区的面积:,-,仓储区作业面积;,第,i,类商品平均储存量;,第,i,类商品百该区域的面积利用系数。,其值取决于商品的类型、存放方式以及所采用的作业设备等,应根据经验和具体条件确定。,31,使用托盘货架储存货物,,在计算作业面积时除了要,考虑货物尺寸和数量、托盘尺寸、货架形式和层数,之外,还应考虑,相应的通道空间,。,通常采用,每货位存放两个托盘,的货架。,32,33,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是指对货区内的,货垛、通道、垛间(架间)距、收发货区,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正确处理它们的相对位置。,平面布置的形式有,垂直式布置和,倾斜式布置两种。,(三)仓储区布置形式,34,垂直式布置。,货垛或货架的排列与仓库的侧墙互相垂直或平行,具体包括,横列式布局、纵列式布局和纵横式布局,。,(1),横列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与仓库的侧墙互相垂直。,其主要优点有:主通道长且宽,副通道短,整齐美观,便于存取盘点,如果用于库房布局,还有利于通风和采光。,35,(2),纵列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的长度方向于仓库侧墙平行。,其主要优点有:,可以根据库存物品在库时间的不同和进出频繁程度安排货位;,在库时间短、进出频繁的物品放置在主通道两侧;,在库时间长、进出不频繁的物品放置在里侧。,36,(3),纵横式布局,是指在同一保管场所内,横列式布局和纵列式布局兼而有之,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点。,37,倾斜式布置。,倾斜式布置是指货垛或货架与仓库侧墙或主通道成60、45或30夹角。具体包括,货垛(架)倾斜式布局和通道倾斜式,布局。,(1),货架倾斜式,布局,是横列式布局的变形,它是为了便于叉车作业、缩小的回转角度、提高作业效率而采用的布局方式。,38,(2),通道倾斜式布局,是指仓库的通道斜穿保管区,把仓库划分为具有不同作业特点的区域,如大量储存和少量储存的保管区等,以便进行综合利用。在这种布局形式下,仓库内形式复杂,货位和进出库路径较多。,39,2、空间布置:也称为仓库内部竖向布局,是指库存物品在仓库立体空间上布局,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其形式主要有:就地堆码、上货架存放、架上平台、空中悬挂等。,40,三、拣货区设计,拣货作业是仓库内最费时的工作,因此拣货区作业面积设计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仓库的效率。按照,拣货作业量、出货频率以及商品特性,拣货区的规划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拣货区设计模式,作业方式,拣货量,出货频率,适用范围,拣货区与,仓储区,分区设计,由仓储区补,货至拣货区,中,高,零散出货、拆箱拣货,拣货区与仓储,区分区,分层设计,由上层仓储区,补货至下层拣货区,大,中,整箱出货,拣货区与仓,储区,合并设计,不另设拣货区,直,接在储位上进行拣货,小,低,少量零星出货,41,(一)拣货区与仓储区分区设计,这种方式,仓储与拣货区不是同一个货架,,,通过补货作业把商品由仓储区送到拣货区,再从拣选货架上拣取商品。,通常采用,流动货架,,适合于,以内包装或单品出货的商品,。,采用这种方式,拣货区作业面积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商品品项数、拣货区的储运量、商品特性、货架尺寸以及通道宽度,等因素。,42,(二)拣货区与仓储区同区分层设计,体积大、发货量也大的物品,适合这种模式。,通常这种规划方式,,仓储区和拣货区共用托盘货架,,一般是托盘货架的,第一层(地面层)为拣货区,其余层次为仓储区,,当拣货结束后再,由仓储区向拣货区补货,。,采用这种方式,拣货区作业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商品品项数以及仓储区的库存量所需的托盘数,。,43,(三)拣货区与仓储区合并设计,1两面开放式货架:,货架的,正面和背面呈开放状态,,两面可以直接存放或拣取商品;,或者,从一面存入,另一面取出,,如流动货架。,这种方式适用于进出货量较小、体积不大或外形不规则货品的拣货工作。,44,2,单面开放式货架:,商品的,入库和出库在同一侧进行,。在作业中要将入库和拣选出库,时间错开,,以免造成作业冲突。,45,3,积层式货架:,通常,下层为大型货架,采用箱拣货模式,上层为轻量小型货架,采用单品拣货模式,。,采取积层式货架拣货方式拣货,作业时,拣取位置不宜超过,1.8,米,否则操作困难。,采用这类拣货方式,由于仓储区和拣货区合并在一起,因此不单独计算拣货区作业面积,,46,四、集货区设计,在仓库的作业中,当物品经过拣取出库后再进行集货、清点、检查和准备装车等作业时,由于,拣货方式和装载容器的单位,不同,在,发货前的暂存和准备工作需要有一定的集货空间。这就是集货区,。,集货区的设计与仓库内拣选方式有一定关系。,47,(一)当,单一订单拣取,时,以单一订单用户为单元,拣取后的发货单位可能是储运箱、笼车,也可能是台车或托盘。,集货区以此为单位,设计暂存区,以待发货。,48,(二)当订单分区拣取时,以单一订单用户为主,根据拣货单位把储存区分成几个区,拣取之后的发货单元可能同时包括储运箱、笼车或托盘等组合。为此,可能有另外的拼装、组合或帖标、注记等工作。这样有利于装车送货员识别不同用户的货品。,这种方式要求,较大的集货空间,。,在设计时可分为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的集货区。,49,(三)当订单批量拣取时,这是多张订单批量拣取的服务方式。这种方式在拣取后需要进行分类作业。为此,需要有分类输送设备或者人工分类的作业空间,。,1,分类输送设备,。,按批量拣取的货品再按用户分类之后,组成发货单元,发货单元可能是以单品为主,也可能是以箱为主。最后在合并点再把发货单元装在储运笼车或托盘等负载装置上。,这种集货区空间设计,与单一订单拣取方式相同,。,50,2,人工分类。,人工分类适合于,发货的用户少,且货品种类及物性变化较大的物品,。,拣取货品以单品为主,经过批量拣取后再进行人工分类,并按车次在发货暂存区进行合并。为此,,需要有行走通道和发货平台前的暂存空间,。,集货区货位设计,,一般以发往地区为货区单位进行堆放,,同时考虑发货装载顺序和动线畅通性,在空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单排为宜,。否则,可能造成装车时在集货区查找货物比较困难,以至于影响搬运工作,降低装载作业效率。,51,在规划集货区空间时,还要,考虑每天平均发货订单、发货车次和出车路线,以及每天拣货和出车工作时序安排等因素,。,例如,有的工作是一天发货两次或夜间发货,拣货时段则在白天上班时间完成,在不同发车时序要求下需要集货空间配合工作,方便车辆到达仓库立即可以进行货物清点和装载作业,减少车辆等待时间。,52,有时也可以把集货区和发货暂存区放在一起,但是发货暂存区的空间常作装载工作之用。,如果拣出的货物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装车,则有必要把发货平台和发货暂存区分开。,53,五、其他区域平面的设计(一)分类区,设每日拣货箱数为n个,拣货方面数为N(每方面2m宽),拣货时间为7h,峰值系数为1.5,单位时间拣货数为1.5n/7,则,分类区的必要面积,A为,54,(二)流通加工区,设每人作业面积如图,7-11,所示,作业人员为,N,人,则流通加工区必要面积,A,为,55,(三)进货大厅,设每个车位宽度为,4m,,进货大厅共有,n,个车位,则进货大厅长度,L=nx4m,。设进货大厅宽度为,3.5m,,则进货大厅总面积,56,7.3.4,仓库通路设计一、通道设计要点,1,流量经济性。即是让通道中人和物的移动形成最佳的作业动线。,2,空间经济性。即用最小的空间占用率,有效发挥空间的效益。,3,设计顺序。应先确定出入货平台位置以设计主通道,再设计作业区之间的存储通道,最后设计服务设施和参观通道等。,4,大规模库房的空间经济性。即在库房面积较大的仓库,通道设计可以取得较大的规模效益,其通道占库房空间的比例远低于面积较小的库房。,57,5,直线原则。所有通道的设计应以直线为原则。,6,方向性。通常主通道与平台的方向平行,存储通道垂直或平行于主通道。,7,紧急逃生原则。在设计通道时要宽畅,以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的逃生。,8,电梯通道。电梯是楼层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电梯位置不能妨碍主要通道的交通。,58,二、通道类型,1,工作通道:这是物流仓储作业和出入库房作业的通道,分为主通道和存储通道。主通道连接仓库库房的进出口和各作业区域,道路最宽,与平台的方向平行;存储通道是连接主通道和各作业区域内的通道,一般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不应与库房墙壁临近。,2,人行通道:只用于员工进出特殊区域的通道,应维持最小数目。,3,电梯通道:即出入电梯的通道,不应受任何通道阻碍。通常此通道宽度至少与电梯相同,距主通道约,3,一,4.5m,。,4,其他通道:这是公共设施、防火设备或紧急逃生所需要的进出道路。,59,三、通道设计方式,所谓中枢通道,指主要通道经过库房中央,且尽可能直穿,使开始及结束在出入口,且连接主要交叉通道。,图中长方形库房的通道面积占用率约为,40%,,正方形库房约为,20%,60,通道设置方式,说 明,通道的面积占用率约为,20%,,通常用于堆垛存储方式。,通道的面积占用率约为,40%,。,通道的面积占用率为,30%,。,通道的面积占用率约为,35%,。,通道的面积占用率约为,50%,,直接仓库空间率。,61,四、通道宽度的计算和参考值,1,主通道,如图,7,一,14(a,)所示。,主通道供装卸运输设备在库内运行,其宽度主要取决于装卸运输设备的类型、外形尺寸和单元装载的大小。通常主通道的宽度可按以下方法计算:,主通道宽度,=2,辆叉车宽度,0.9,米,62,63,2,存储通道,如图,7,一,14(b,)所示。,一般而言,为了少占用作业区面积,存储通道尽量采用单向行驶,其宽度计算如下:,存储通道宽度,=,叉车转弯半径,且:存储通道宽度,1,辆叉车宽度,0.6,米,64,3,、人行通道,W,人行通道宽度;,V ,人员通过速度;,N ,单位时间通过人数;,D ,两人前后最短距离;,W ,平均每人身宽;,dw,每人在通道上所占空间。,65,例,7-3,设两人行走时需要的前后最短距离,d=1.5m,,平均人身宽度,w=0.76m,,一般人行走速度,v,53m/min,,每分钟通过,105,人,把这些数据代人上式,则,66,通道种类或使用设备,宽度(,m,),主通道,3.5-6,辅助通道,3,人行通道,0.75-1,小型台车,车宽度加,0.5-0.7,手动叉车,1.5-2.5,(视载重而定),堆垛机(直线单行道),1.5-2,重型平衡式堆高机,3.5-4,前置式堆高机,2.5-3,窄巷式堆高机,1.7-2,手推车,1,67,7.3.5,仓库其他公用设施设计,在进行仓库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规划设计仓库的作业区域及建筑设施外,也需要对仓库的公用设施进行规划。,一般来讲,仓库的公用设施包括,给水电设施、供热与燃气设施、消防设施,等。,对公用设施进行设计,除了,考虑仓库的实际需要外,还要与仓库所在地的市政工程规划相一致。,68,任 务(2),1、分析美特好仓储中心的库区规划,并计算各区容量和利用率。,2、根据所学内容,给美特好仓储中心设计仓库布局方案。画出仓库布局俯视图。,3、分析方案的特点,优势以及不足。,6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