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写材料用典】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41768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材料用典】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写材料用典】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写材料用典】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写材料用典】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例文】“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准确识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诸葛亮曾总结了识人之道:“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正如古人所说:“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中国纪检监察报得贤者胜自强者兴)【典故】出自唐代李世民金镜,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不黜,则为祸始。【释义】意思是,知道一个人有才能却不推举,就会失去人才;知道一个人有

2、害却不罢免,就是祸患的开端。【赏析】纵观历史,事业成败之关键在于用人。昔之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小亭长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就在于他唯才是用,善于用人。史记中曾记载他的这样一段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自古以来,知人识人都是一门学问、一件大事,乃治国理政的第一大难题,从来没有“最优解法”,只有长路漫漫的“上下求索”。战国时期李悝总结了“识人五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视其所不为,贫

3、视其所不取。”吕氏春秋提出了“识人六验法”:“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诸葛亮则概括了“观人七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用人导向关乎公平公正,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风政风,关乎事业成败。毛泽东曾说,领导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新时代新征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擦亮识才的眼光、垒筑用才的基石、完善爱才的制度,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法】主要适用于干部工作类讲话,侧重强调知人善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做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