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写材料用典】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41322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材料用典】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写材料用典】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材料用典】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例文】“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古往今来,许多人对待小事小节都是非常谨慎、十分检点,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大道理的法则、规律是由小的事物总结出来的,灾祸是由小的差错逐渐发展而成的,所以要在事物的萌芽状态就果断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中国纪检监察报《虑于微防于小》)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释义】意思是,圣明的人对细微的事也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赏析】古人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不在小事小节上慎重看待,就会在大事大节上不稳。对“小”能始终保持着极为清醒与智慧的认识,才不会任由小事逐步发展成大事,让事态变得棘手以至难以挽回。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离任返乡后发现,自己任职期间在天竺山取了两片石头,倍感羞愧,写了一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好友刘禹锡知道后劝他:“区区两块小石头,你何必放在心上呢?”白居易却说:“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玷污名声,倘若每个游客都带回天竺山石,哪里还有天竺山的秀美?”白居易对小事小节的审慎态度,让后人肃然起敬。慎独慎微是我国自古以来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精神,也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修养境界。领导干部自己不管住自己,别人再怎么管也难以管住,因为别人总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很多时候,难以发现的是“温水煮青蛙”的问题,不好提防的是“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现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严格自律,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 【用法】主要适用于警示教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慎微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将点滴小事做细做实,多积尺寸之功。 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