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编制使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信用评分制度,建立“红黑名单”和信用修复机制,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黑名单”退出机制,根据国家出台的45个联合奖惩备忘录,探索推进信用应用和联合奖惩。以“优、简、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市生态环境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优、简、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热情服务、跟踪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及时落地见效。持续优化布局、严把准入关。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向省厅争取支持,科学合理划定“三线一单”,在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为我市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将环境容量、环境总量优先向大
2、项目、大企业,新兴产业和优势行业倾斜,鼓励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落实规划环评准入条件,指导高新区、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梓潼、江油、安州、游仙4个省级工业园区区位调整和跟踪(调整)规划环评;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加强对重点项目和敏感项目自主验收的服务指导,完成18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持续简化程序、提高审批质效。进一步深化审批改革,提高环评审批质效; 进一步提升审批速度,在全省率先探索在已完成规划环评的园区,对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环评审批时间上再压缩50%;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对15项政务服务事项推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审批能力, 充实更新环评专家库
3、确保省厅下放的审批权接得住、管得好。严格执法、主动服务到位。依法依规文明执法,为守法企业营造和谐营商环境,把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服务发展体现在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指导和服务,将执法工作前置化,探索构建“先辅导再整改后执法”的行政执法流程,实行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坚决杜绝“一刀切”,对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容错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企业整改时限,对有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等情形的企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全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聚焦重点叫响“住建服务”品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
4、策部署过程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将进一步优化住建行业营商环境,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百姓就是服务民生”的意识、按照“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突破、宽容失误”的原则,叫响“住建服务”品牌,推动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政务环境的“头号工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将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36条措施落地落实。牵头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拟定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采取措施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
5、务总用时控制在88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力争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督促供水和燃气企业加强服务标准化工作改革力度,细化办理业务事项标准,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指导企业将供水、燃气报装及供水、燃气合同变更业务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尽快建立绵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跨部门互通共享,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支持企业转型和资质升级,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力争到2020年实现建筑业产值上千亿,成为省建筑强市;结合养老、体育、旅游等新兴行业,引导房地产企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鼓励成品房、绿色建筑开发;引导和支持勘察设计企业形成具有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的能力;通过整合、合作的方式,培育绵阳装饰企业“领头雁”,支持抱团发展。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