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1000题)
1、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之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______米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______执行。( )
A.3m,25%
B.5m,50%
C.7m,75%
D.10m,80%
【答案】 B
2、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同一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 )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1 年
B.2 年
C.3 年
D.1~2 年
【答案】 A
3、某建设项目处于渤海岸边3km范围内,经估算存在岸边熏烟,并且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进行进一步预测。
A.CALPUFF
B.ADMS
C.AEDT
D.AERMOD
【答案】 A
4、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涉及大量征用土地和移民搬迁,或可能导致原址居民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发生大的变化的开发区规划,环评中需设置()分析专题。
A.农业环境影响
B.土地利用变化
C.基本农田及土地环境质量
D.社会影响
【答案】 D
5、 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应当采取( )。
A.风险评估
B.风险管控
C.修复措施
D.阻断措施
【答案】 A
6、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为( )dB。
A.53
B.54
C.55
D.56
【答案】 B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D
8、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其水深布设水质取样点在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0.5m。
A.0.2
B.0.5
C.0.8
D.1
【答案】 B
9、下列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
A.场址与地表水域的最近距离为100m
B.场址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线以下
C.场址位于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区
D.场址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答案】 D
10、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ECPN为()的区域。
A.60d
B.70dB
C.80dB
D.55dB
【答案】 B
11、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 )所作的规定。
A.技术
B.技术规范
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D.技术标准
【答案】 C
12、规划环评中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的相容性分析。
A.环境容量
B.生态承载力
C.环境适宜度
D.生态适宜度
【答案】 D
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NO2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 )μg/m3。
A.40
B.60
C.80
D.120
【答案】 A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符合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原则的是( )。
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
B.为满足预测需要,可在评价范围内垂直于线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D.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且呈线声源特点时,受影响敏感目标处的现状声级均需实测
【答案】 D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应重点调查()。
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
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
D.主要生态问题
【答案】 C
16、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厚黏土层。
A.1m
B.2m
C.3m
D.1.5m
【答案】 A
1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
A.苯
B.三甲胺
C.二硫化碳
D.臭气浓度
【答案】 A
18、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距离的依据是( )。
A.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
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结论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结论
D.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具的确认函
【答案】 D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建设项目既拥有固定声源,又拥有流动声源时,应()。
A.只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只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只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C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
A.生态保护措施的工艺
B.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计划
C.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D.重大生态影响项目的长期生态监测方案
【答案】 C
21、根据GB18598—2019《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可进入柔性填埋场填埋的有().
A.根据GB/T15555.12测得浸出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
B.根据GB/T15555.12测得浸出液pH值在1.0-6.0之间的废物
C.有机质含量小于10%的废物
D.砷含量大于5%的废物
【答案】 A
22、(2017年)某建设项目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受噪声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答案】 A
23、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答案】 D
2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内容的是( )。
A.拟建生态保护工程设计的情况
B.区域噪声污染控制情况
C.已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情况
D.清洁能源利用
【答案】 A
25、某二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河口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丰水期
D.平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 D
26、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 )。
A.水环境质量标准值
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小时排放量
D.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答案】 D
2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保护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涉及地面漫流影响的,占地范围内应采取绿化措施
B.涉及盐化影响的,可采取排水排盐等措施
C.涉及盐化影响的,可采取提供地下水位等措施
D.涉及大气沉降影响的,可采取设置地面硬化、围堪或围墙等措施
【答案】 B
28、关于《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适用范围不正确的是( )。
A.产生危险废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B.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C.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
D.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从事的各类别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D
29、(2015年)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受稳态噪声源影响的边界噪声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测量昼间最大A声级
B.必须测量夜间最大A声级
C.必须测量昼夜等效声级
D.只需测量昼间.夜间1min的等效声级
【答案】 D
30、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 )。
A.施工期和运行期
B.运行近期、中期、远期
C.运行期和竣工期
D.施工期和竣工期
【答案】 A
31、(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
A.75%
B.90%
C.95%
D.98%
【答案】 B
32、某商住楼1~2层为大型超市,3层以上为住宅。超市内大型货梯运行时对3层以上住宅室内产生噪声污染。关于该商住楼住宅室内噪声污染执行标准和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B.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C.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D.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答案】 D
33、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避开废弃的采矿坑
B.不应选在农业保护区
C.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
D.应避开石灰岩溶洞发育带
【答案】 A
34、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新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建筑物( )m以上。
A.5
B.6
C.8
D.10
【答案】 A
35、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焚烧炉排放硫化氢应执行的标准是( )。
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B.《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C.《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
36、对于一级评价项目,气象现测评价范围( )条件下,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大于40km
B.小于40km
C.小于50km
D.大于50 km
【答案】 D
3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时,充分收集和利用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 )年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
A.1
B.3
C.5
D.20
【答案】 B
3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于2011年2月11日发布,自2011年()月1日起实施。
A.4
B.5
C.6
D.7
【答案】 C
39、PM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A.小于等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答案】 A
4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不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技术导则
B.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C.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答案】 D
41、非点源调查的原则是( )。
A.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进行现场实测
B.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须进行现场实测
C.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不进行现场实测
D.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答案】 D
42、(2019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燃煤锅炉应执行的基准氧含量是()。
A.3%
B.3.5%
C.6%
D.9%
【答案】 D
43、不属于各环境要素专项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 )。
A.建设项目工程时间
B.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
D.环境功能区划
【答案】 A
44、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
A.7个
B.5个
C.3个
D.2个
【答案】 C
4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规划的层次、相近程度。
A.高于
B.低于
C.一致于
D.不低于
【答案】 C
46、 以下信息不属于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规定的是( )。
A.技术术语
B.分析方法
C.代号(代码)
D.信息编码
【答案】 B
4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重点不包括( )。
A.事故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
B.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
C.事故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D.导致事故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方案
【答案】 D
48、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1993)规定,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要经过( )即可供生活饮用。
A.过滤加消毒
B.过滤
C.消毒
D.絮凝、混凝、沉淀、过滤
【答案】 C
49、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主要内容一般不包括( )。
A.环境现状描述
B.拟议规划的概述
C.开展公众参与
D.具体项目的工程分析
【答案】 D
50、(2019年真题)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 )。
A.TSP
B.氟化物
C.NOx
D.CO
【答案】 D
5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A.易泄漏
B.易燃
C.有剧毒
D.具有放射性
【答案】 D
5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B.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答案】 A
53、(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推荐的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中,中型车的总质量(GVM)为()
A.1.5t
B.2.8t
C.3.5t
D.12t
【答案】 C
54、某新建高速公路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经计算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60m处夜间噪声贡献值为50dB(A),距离高速路中心线280m的敏感目标处夜间噪声预测值为50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高速路中心线两侧( )范围内。
A.35±5m
B.200m
C.260m
D.280m
【答案】 C
55、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建设用地具体地块中污染物检测含量超过筛选值,但低于或者等于土壤( )水平的,不纳入污染地块管理。
A.风险筛选值
B.风险管制值
C.风险临界值
D.环境背景值
【答案】 D
56、垂向均匀混合,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A.零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河网模型
D.平面二维
【答案】 D
57、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进入Ⅰ类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同时满足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机质含量小于2%(煤矸石除外)
B.水溶性盐总量小于2%
C.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含水率低于60%
【答案】 D
58、土壤环境背景含量仅受( )输入影响。
A.非点源
B.非面源
C.非线源
D.点源
【答案】 A
59、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m。
A.6
B.8
C.10
D.12
【答案】 B
60、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使用多年水质分析资料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正确的评价量是( )。
A.多年几何平均值
B.多年算术平均值
C.多年丰水期几何平均值
D.多年平水期算术平均值
【答案】 B
6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资源、环境要素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规划,其环境影响识别可不考虑( )。
A.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环境功能变化
B.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主体功能区功能变化
C.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严重冲突
D.规划实施是否导致区域人群健康状况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 B
62、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隧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按项目()计算其评价等级
A.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B.快速路沿线通行车辆尾气
C.快速路沿线产生的颗粒物及通行车辆尾气
D.隧道主要通风竖井或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答案】 A
6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下列建设项目必须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是()
A.医院
B.核电站
C.碳素制品厂
D.年出栏生猪300头的养殖场
【答案】 C
64、(2015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锅炉。其烟筒最低允许高度是()
A.8 m
B.15 m
C.30 m
D.45 m
【答案】 A
6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
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补充监测
【答案】 A
66、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
A.对植物和环境有少量危害和污染
B.保持自然背景高水平
C.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D.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答案】 C
67、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对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进行( )。
A.定量分析
B.定性分析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D.数据分析
【答案】 B
6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下应该选择不同的扩散模式,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常用预测模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2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
B.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1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
C.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0.5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
D.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0.2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
【答案】 B
6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 )m。
A.500
B.1000
C.1500
D.2000
【答案】 A
7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说法,正确的是( )。
A.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B.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C.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机械噪声源、气流噪声源和电磁噪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D.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D
71、下列排放源中,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炼焦炉
B.生活垃圾焚烧炉
C.苯乙烯储罐
D.火电厂灰场
【答案】 B
72、以下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A.核建设项目
B.化肥厂氨罐扩建项目
C.火电厂供水系统改造项目
D.新建维修厂通风系统项目
【答案】 B
7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
A.一级、二级
B.一级、二级、三级
C.一级
D.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答案】 A
74、(2016年)下列废物中,其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
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
【答案】 D
75、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是根据( )计算确定。
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答案】 B
76、 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基本特征是( )。
A.标准管理
B.综合管理
C.定量管理
D.监督管理
【答案】 C
7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样品采集前,应采用潜水泵或离心泵对采样井(孔)进行全井孔清洗,抽汲的水量至少应为( )。
A.1倍的井简水(量)体积
B.2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C.3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D.4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答案】 C
78、(2015年)某企业外排含铜,镉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物采样位置,正确的是()
A.铜污染物在总排口,镉在车间排放口采样
B.镉污染物在总排口,铜在车间排放口采样
C.铜镉都在车间排放口取样
D.铜镉都在总排口取样
【答案】 A
79、风险事故情景设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不属于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内容。
A.环境敏感程度
B.环境风险类型
C.危险单元
D.危险物质和影响途径
【答案】 A
80、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 )。
A.排放范围
B.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
C.环境评价范围
D.现状调查直径
【答案】 B
81、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分类为Ⅱ类的土壤是( )。
A.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a
B.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的茶园土壤
C.矿产附近等地的蔬菜地土壤
D.化工厂污染场地土壤
【答案】 C
82、某项目已获取评价范围内多个长期监测点的评价基准年SO2年均质量浓度统计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处SO2现状年均质量浓度取上述统计值的(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中位值
【答案】 C
83、下列废物中,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2006年)
A.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废物
B.生活垃圾
C.易爆的危险废物
D.低热值的危险废物
【答案】 D
84、(2019年)某建设项目处于环境低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为轻度危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简单分析
【答案】 D
8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某项目位于敏感区,物质危险源属非重大危险源,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答案】 A
86、不属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是()。
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性质
B.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
C.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
D.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答案】 A
87、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情况,下列不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的是()。
A.DO
B.SS
C.CO
D.BOD
【答案】 A
88、环境影响预测总体要求:影响预测应考虑评价范围内()项目中,与建设项目排放同类(种)污染物、对相同水文要素产生的叠加影响。
A.已建
B.在建
C.拟建
D.已建、在建及拟建
【答案】 D
89、环境资料主要应收集有关拟建项目附近居民分布及敏感目标方位、距离、重要水环境和( )。
A.环境资料
B.生态保护资料
C.事故资料
D.项目工程资料
【答案】 B
90、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不属于环境敏感目标调查内容的是( )。
A.土壤盐渍化区域与工程的位置关系
B.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内容
C.有特殊价值的生物物种资源分布区域的位置、规模
D.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敏感目标的变化情况
【答案】 A
91、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
A.施工期
B.运行期
C.服务期满后
D.各生产阶段
【答案】 D
92、在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因子应根据()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A.气象条件
B.气候条件
C.环境因素
D.评价因子
【答案】 D
9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下列情形中,不能得出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结论的是( )。
A.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有个别点位超标,但采取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
B.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有多个评价因子超标,但采取措施后大部分评价因子可满足标准要求
C.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运行期可能加重土壤碱化,但采取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
D.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施工期可能导致土壤盐化,但采取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
【答案】 B
9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 D
95、以下不属于土壤理化特性调查内容的是( )。
A.阳离子交换量
B.氧化还原电位
C.土壤含水率
D.孔隙度
【答案】 C
96、在声环境预测过程中遇到的声源往往是复杂的,需根据( )形式简化处理。
A.声源的地理位置
B.声源的性质
C.声源的空间分布
D.设备的型号、种类
【答案】 C
97、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中,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属于( )。
A.0类声环境功能区
B.1类声环境功能区
C.2类声环境功能区
D.3类声环境功能区
【答案】 C
9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涉及声级保护物种的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现状调查应逐个说明保护物种类型、分布、保护状况等
B.生态现状评价应重点分析保护物种的生态学特征
C.生态影响预测应分析预测项目对保护物种影响的潜在后果
D.生态保护措施应优先关注对保护物种的补偿对策
【答案】 D
99、下列企业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炼油企业
B.纺织企业
C.造船企业
D.钢铁企业
【答案】 A
10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模型筛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区分重质气体与轻质气体排放选择合适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
B.重质气体和轻质气体的判断可采用导则附录推荐的理查德森数进行判定
C.采用导则附录推荐模型进行气体扩散后果预测,模型选择应结合模型的适用范围、参数要求等说明模型选择的依据
D.选用导则推荐模型以外的其他技术成熟的大气风险预测模型时,不需说明模型选择理由及适用性
【答案】 D
10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时,可以确定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 )。
A.土壤环境背景值
B.风险筛选值
C.风险管制值
D.风险平均值
【答案】 B
102、(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按其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分为()。
A.二类
B.三类
C.四类
D.五类
【答案】 C
103、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大于()dB(A)时,噪声测量值不作修正。
A.5
B.10
C.15
D.20
【答案】 B
104、(2012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第一类污染物排放,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与企业所属行业无关
B.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与收纳水体功能无关
C.第一类污染物排放监测点应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D.矿山企业第一类污染物排放监测点应设在尾矿坝出水口
【答案】 D
105、下列规划中,不适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B.省级人民政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C.直辖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D.企业集团发展规划
【答案】 D
106、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可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A.50%
B.60%
C.70%
D.80%
【答案】 B
107、 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基本特征是( )。
A.标准管理
B.综合管理
C.定量管理
D.监督管理
【答案】 C
108、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区域中,可作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备选场址的是( )。
A.城市规划的商业区
B.城市现有文化区
C.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的工业区
D.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的工业区
【答案】 D
10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对地面水的某些影响如感官性状、有毒物质在底泥中的累积和释放等,当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法时,可以采用()进行预测。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现场实测法
D.数学模式法
【答案】 A
110、(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关于建设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选取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B.二级评价建议优先采用数值法
C.三级评价应采用解析法
D.三级评价可采用类比分析法
【答案】 D
111、(2014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答案】 B
1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应按照()的次序提出。
A.减缓、避让、补偿和重建
B.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
C.减缓、补偿、重建和避让
D.避让、补偿、减缓和重建
【答案】 B
1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后,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
A.生态影响最小
B.投资估算最少的方案
C.工程量最少的方案
D.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
【答案】 D
114、某新建乡村道路拟穿过的区域无明显声源,现状声源较低,下列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要求的是( )。
A.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
B.在全部敏感目标处布设测点
C.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距离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D.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高度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
【答案】 A
1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答案】 A
116、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A.环境地质处置和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
B.设置防渗层和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
D.设置防渗层和污水回收处理
【答案】 C
11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适用于( )的环境影响评价。
A.跨流域调水工程
B.县级市土地利用规划
C.跨省输油管道工程
D.省级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答案】 D
118、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 )。
A.产生有毒气体
B.造成二次污染
C.产生废气污染
D.使废物增量
【答案】 C
119、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关于地下水质量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Ⅱ类地下水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B.Ⅱ类地下水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C.Ⅱ类地下水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