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库
资料仅供参考
执法资格考试试题库目录
《宪法》试题 1
《立法法》试题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试题 10
《行政诉讼法》试题 19
《行政许可法》试题 24
《行政复议法》试题 29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试题 34
《国家赔偿法》试题 39
《行政强制法》试题 45
《公务员法》试题 5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试题 54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试题 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试题 70
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题目 87
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知识试题 100
《认证认可条例》试题 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试题 112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试题 117
刑法(相关条款)、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题 121
《宪法》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国的根本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依法治国制度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它的基本法律。
A.经济 B.行政
C.刑事 D.都不是
3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副主席
C.军委副主席 D.国务院副总理
4. 法律解释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5 根据中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能够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
D.土地的所有权能够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6.根据中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A.国家副主席 B.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国务院副总理
7.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能够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9.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监督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可是必须实名检举。
C.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10.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11.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宪法界定公民资格的依据?
A.出生地主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国籍 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
12.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它法律
B.在中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13.在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告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国务院某部制定的一个行政规章,原告认为该规章违反了有关法律。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下列哪一机关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规章?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
A.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B.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公民有出版的自由 D.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15.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有权决定的人选不包括下列哪些?
A.司法部部长 B.审计长
C.秘书长 D.国务委员
16.有关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中,哪一选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B.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D.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应开设宗教课程
17.在中国宪法中既属于权利,也属于义务的,包括:①劳动;②抚养;③教育;④结婚。下列哪种选项正确?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8. 国务院实行( )
A.集体负责制 B.总理负责制
C.个人负责制 D.部长委员会主任负责制
19.根据中国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 .
A.在新选区继续有效 B.在原选区继续有效
C.由该地方人大常委会决定中止 D.自行终止
20.下列有关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哪一项不正确?
A.《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正式的宪法
B.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75年《宪法》从总体上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D.1982年《宪法》到今天一共有1988年、1993年、1999年和 四个修正案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中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下列哪些?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公安部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C.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报的职务
D.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3 关于特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国务院总理决定特赦
4 下列选项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 。
A.矿藏 B.草原
C.森林 D.山岭
5 宪法是根本法,主要取决于( )等因素。
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的效力最高。
C.在制度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6.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能够如何处理?
A.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B.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等
C.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等
D.报请国务院决定
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中国公民的什么权利?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文化教育权利 D.民主权利
8.中国宪法的修改,必须遵循的法定程序是( )。
A.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3/4以上多数经过
B.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经过
C.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1/2多数经过
D.全国人大出席会议代表的2/3经过
9.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人民法院 D.电信部门
10. 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的权力在哪个机关?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外交部
三、判断对错题
1.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A 正确 B 错误
2.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罢免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
A 正确 B 错误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 )
A 正确 B 错误
4.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能够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A 正确 B 错误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
A 正确 B 错误
6.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
A 正确 B 错误
7.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
A 正确 B 错误
8.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
A 正确 B 错误
9. 除宪法外的法律和其它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经过。( )
A 正确 B 错误
10超市工作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人身搜查。( )
A 正确 B 错误
《立法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当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 )裁决。
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D .国务院
3.《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 )。
A.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C.国务院组织法 D.选举法
4.中国违宪审查机关是( )。
A.国务院 B.最高法院
C.最高检察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5. 8月1日施行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属于( )。
A.行政法规 B.地方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6.地方性法规案能够由( )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提出。
A.10 B.22 C.30 D.15
7、依《立法法》的规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向下列哪一级机关报批( )。
A.省级人大常委会 B.省政府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8、下列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立法主体是( )。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
C.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 D.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
9、 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代表联名,能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
A.三十名以上 B.十名以上
C.二十名以上 D.五十名以上
10、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
A.10天 B.一个月
C.五天 D.六个月
11、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机关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
A.法制办 B.国务院
C.司法部门 D.内务司法委员会
12、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但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
A.国务院直属机构 B.司级以上单位
C.法制办公室 D.局级以上单位
13、行政法规由( )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A.国务院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法制办
14、《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 )。
A.经地方政府批准较大的市 B.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C.地级市 D.县级以上的市
15、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6、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 经过。
A.三分之一 B.过半数
C.三分之二 D.五分之三
17、下列选项中有关地方政府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由地方政府制定
B.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C.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由地方行政首长决定
D.地方政府规章应报全国人大批准
18、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是中国立法机关,关于二者的立法权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基本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全国人大常委会能够部分补充、修改基本法律
D.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及规章
19、法律 规定施行日期。
A.能够 B.应当明确
C.必须 D.以上都不对
20、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效力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B.部门规章效力大于地方政府规章效力
C.地方政府规章效力大于部门规章效力
D.视具体事项而定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划分包括( )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
A.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 B.中央与地方
C.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 D.行政机关与军事机关
2.关于行政法规的公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公布。
B.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C.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D.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3.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 .
A.执行法律的事项 B.执行行政法规的事项
C.执行国务院决定的事项 D.执行国务院命令的事项
4.( )能够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5.社会监督有以下哪几种?( )
A.社会舆论的监督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人民群众的监督 D.人民团体的监督
6.法治的内容包括以下哪几项?( )
A.法律至上,权利在法律之下 B.法律公开,依法行政,司法独立
C.保障权利和自由 D.实行“正当程序”
7.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些属于有权的法律解释?( )
A.司法机关对法律的解释 B.国务院对法律的解释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法律的解释
8、根据《立法法》的要求,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教育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是( )。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新法优于旧法
C.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能够规定的事项有( )。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地方性事务
三、判断题
1.全国人大能够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它事项的基本法律。( )
A 正确 B 错误
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能够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A 正确 B 错误
3.全国人大经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经过。( )
A 正确 B 错误
4.法律经立法机关经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
A 正确 B 错误
5 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适用新的规定. ( )
A 正确 B 错误
6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决定. ( )
A 正确 B 错误
7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 )
A 正确 B 错误
8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
A 正确 B 错误
9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由有关机关依照《立法法》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
A 正确 B 错误
10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章。( )
A 正确 B 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
A、预防 B、惩罚与教育
C、杜绝 D、警示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D、人大常委会
3、下列事项中,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不必告知当事人的是哪一项( )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和理由
B、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两个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罚款的处罚
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它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
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5、 某市欲制定一项地方性法规,对某项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规不得创设的行政处罚措施是( )
A、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C、责令停产、停业 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6、部委规章能够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 )
A、警告与罚金
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
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7、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它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 )
A、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后有设定权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没有设定权
8、 国务院某部制定一行政规章,规定对某种行政违法行为,除处罚单位以外,还要给予直接责任人罚款的行政处罚,但设定这一违法行为处罚的国务院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要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规章是否违法?( )
A、违法。因为规章无权规定行政处罚
B、违法。因为规章无权规定罚款的行政处罚
C、违法。因为本规章超出了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范 围
D、不违法
9、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一违法行为的罚款权“委托”给某一组织。根据这一规章,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 )
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B、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C、能够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10、李某自1997年4月起开始非法聚众赌博,至次年1月停止。1998年8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李某的违法行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对李某违法行为不进行追究
B、公安机关应对李某予以处罚
C、李某系主动停止违法行为,能够从轻处罚
D、若李某配合查处违法行为,应当减轻处罚
11、温某在一家医院偷了一老人携带的400元钱,当她准备离开医院时,听见被偷老人在医院大门口大哭,向周围的人诉说自己用来给孙子看病的钱被人偷了。温某动了恻隐之心,将偷来的钱还给了老人。对温某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应当( )
A、不予处罚 B、从轻处罚
C、减轻处罚 D、给予处罚
12、根据《行政处罚法》,下列哪项属于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情形( )
A、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B、王某16岁有违法行为的
C、钱某的违法行为是因行政管理人员的过错造成的
D、精神病人崔某在患病期间有违法行为的
1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
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14、在行政处罚中,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将给予较重的处罚的,处罚机关应如何作出决定( )
A、由处罚机关的行政首长决定 B、由办案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C、报上级机关决定 D、由处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15、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伙同她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16、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 )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A、3 B、5
C、15 D、7
17、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能够对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加处罚款。
A、百分之三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D、百分之一
18、当事人被处以罚款,但其确有经济困难,经本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能够( )
A、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B、适当减少罚款数额
C、免除罚款 D、变更行政处罚措施
19、某企业对县国税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能够向( )申请复议。
A、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
B、县人民政府
C、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和县人民政府
D、该国税局的上一级国税局或县人民政府
20、下列不是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 D、刑事拘留
2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B、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C、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违法人不了解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D、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依据。
22、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A、抗辩权 B、沉默权
C、陈述权、申辩权 D、解释权
23、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 )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自觉守法。
A、处罚和教育 B、理论和实施
C、原则性和灵活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2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能够设立各种行政处罚。
B、行政法规能够设立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C、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不能够再作规定。
D、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25、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人数( )
A、必须为两人 B、不限
C、不得少于两人 D、都不是
26、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不能够采取的措施是( )
A、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B、重新作出处罚决定,加重处罚。
C、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折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7、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定依据充分,虽不符合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有效。
B、没有法定依据,但遵守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有效。
C、没有法定依据而且不遵守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无效。
D、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无效。
28、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能够设立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 )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各部、委
2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 )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A、无需 B、应当 C、能够 D、都不是
3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均应当举行听证。
B、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之前,应当举行听证。
C、行政机关作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D、组织听证的费用由要求举行听证的当事人承担。
31、对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申请行政复议。
A.任一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
B.其共同的上级行政机关
C.任一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D.其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条件包括( )
A、违法事实清楚 B、有法定的依据
C、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D、相对人没有异议
2、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C、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D、与委托组织有业务联系
3、下列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
A、责令限期改正 B、暂扣驾驶证
C、暂扣物品 D、没收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 )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受处罚的当事人能够申请行政复议。
A、罚款 B、警告
C、行政拘留 D、劳动教养
5、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应包括( )
A、主体合法 B、有法定依据
C、程序合法 D、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6、下列哪级政府能够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 )
A、国务院 B、省人民政府
C、经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7、某市技术监督局根据举报,对力青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伪劣产品,立即查封了厂房和设备,事后作出了没收全部伪劣产品并处罚款的决定。力青公司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且逾期拒绝履行处罚决定。对于力青公司拒绝履行处罚决定的行为,技术监督局能够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将查封的财物拍卖抵缴罚款
C、通知银行将力青公司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D、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8、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能够设定以下哪些行政处罚 ( )
A、没收违法所得 B、警告
C、一定数量罚款 D、限制人身自由
9、当行政处罚事项涉及( )时,听证会不公开举行。
A、国家秘密 B、个人隐私
C、知识产权 D、商业秘密
10、在下列人员中,有权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人员有
( )
A、执法人员 B、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C、主持听证的人员 D、行政机关法制机构负责人
11、当事人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 。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B受她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醉酒后有违法行为的
12、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 )
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B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C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D行政机关的印章
13、李某因违规驾驶被交通警察房某口头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李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房某拒绝。关于该处罚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处罚决定不成立 B 该处罚决定违法
C 该处罚决定可撤销 D 该处罚决定无效
14. 当事人被处以罚款,但其确有经济困难,经本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能够( )。
A.暂缓 B.适当减少罚款数额
C.免除罚款 D.分期缴纳
15. 与下列选项相关的行政处罚的管辖权行使如何确定?( )
A.违法行为地 B.违法行为发生地
C.行政行为地 D.规章制定机关所在地
16、1998年甲违反海关法的规定,走私香烟入境,尚未达到犯罪标准。 ,甲走私的违法行为被举报。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
A.由公安机关处罚,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B.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
C.由海关处罚,给予罚款,如果海关认为对甲应予行政拘留的,
应移送公安机关决定
D.不予处罚
17、某县技术监督局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处罚权,技术推广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
A.县技术监督局 B.农业技术推广站
C.农业技术推广站执法队 D.县人民政府
18、下列有关行政处罚设定权,叙述正确的有哪项?( )
A.法律能够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B.国务院能够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C.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能够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D.司法部能够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19、部委规章能够创设行政处罚,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
A.警告与罚金 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
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20、李某自1997年4月起开始非法聚众赌博,至次年1月停止。1998年8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李某的违法行为。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对李某违法行为不进行追究 B.公安机关应对李某予以处罚
C.李某系主动停止违法行为,能够从轻处罚
D.若李某配合查处违法行为,应当减轻处罚
三、判断对错题
1、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
A、正确 B、错误
2、某市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一商贩抵制,便将其带回执法大队讯问。( )
A、正确 B、错误
3、听证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参加。( )
A、正确 B、错误
4、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5、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
A、正确 B、错误
6、行政机关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能够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
A、正确 B、错误
7、听证主持人可就听证内容当场作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