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项目完整BIM工程应用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237050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完整BIM工程应用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项目完整BIM工程应用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XXXX项目XXXX ( 一期) 安装工程 BIM工程应用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BIM实施概况 3 第一节 项目BIM实施概况 3 第二章 项目BIM应用与价值分析 3 第一节 BIM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3 第二节 BIM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5 第三章 项目工作安排与成果提交 8 第一节 工作安排 8 第二节 BIM的数据审核 10 第三节 BIM的数据交流 10 第四节 BIM的数据会审 10 第五节 提交工作成果 11 BIM建模深度标准参考: 15 第一章 项目BIM实施概况 第一节 项目BIM实施概况 本项目BIM实施范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一) 地下室一层制冷机房和蓄冰池, 其中制冷机房面积约2596平方米, 层高为11.9米; 蓄冰池面积为1730平方米, 层高10.5米; ( 二) 地下夹层配电房、 消控中心、 柴油发电机房的面积约1220平方米, 层高为5.8米及6.8米; ( 三) 地下夹层办公、 库房、 消防水泵房, 面积约1330平方米, 层高为5.8米及6.8米; ( 四) 地上一层配电房, 面积约213平方米, 层高5.6米; ( 五) 一层地面冷却塔。 第二章 项目BIM应用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BIM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1.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 直观的查看各专业系统之间的关系。 电气专业 土建专业 综合模型 给排水专业 暖通专业 1.2 基于BIM的碰撞检测 碰撞调整之前 利用管线碰撞检测功能调整管线关系, 在第一时间发现各系统不合理的地方, 尽量减少现场的管线碰撞和返工现象, 有效提高一次安装的成功率。 碰撞调整之后 1.3 基于BIM的管线优化 在三维中经过方案对比, 根据实际情况选出最优管线排布方式, 节省空间, 并于现场安装工作协调一致。 管线优化之前 管线优化之后 1.4 基于BIM的净高控制 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区域管线的最低高度, 检测出不同标高中不满足要求的位置并作调整, 使之满足天花装修的要求。 1.5 基于BIM的施工图出图 在管线优化, 处理碰撞之后的模型之上直接出平剖面图指导施工, 无需修改原CAD平面图。施工图以及竣工图都能够从模型中直接导出。 第二节 BIM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 基于BIM的技术交底 施工前经过BIM模型配合图纸对劳务队和项目技术人员进行可视化交底, 让施工管理人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觉, 加强对施工方案的理解。同时导出二维施工图纸发放劳务队。施工过程中, 作业工人就能够清晰的了解每路管线的位置、 标高状况, 从而进行精确定位安装, 非常好的控制了施工质量。 2.2 基于BIM的预留孔洞 根据协调、 审批后的BIM模型能够直接标识出管道穿梁、 穿墙和楼板的位置和尺寸, 直接出留洞图指导施工。 2.3 基于BIM的进度模拟 将现场施工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 及时调整材料和人工的配置, 保证工程进度。 2.4 基于BIM的施工专项方案模拟 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 主要包括大型设备的吊装方案、 管线集中交叉部位的施工工序模拟, 设备机房设备管线的安装方案模拟, 与其它单位施工界面的协调关系模拟, 对这些施工重点难点进行科学、 合理指导。 2.5 基于BIM的支吊架设计与计算 自动计算支吊架的大小和间距, 对三维支吊架进行选型以及验算校核, 简便快捷地完成复杂的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 能够减少大量计算支吊架的人力物力。 2.6 基于BIM的工程量清单统计 精确计算整个项目或区域工程量, 导出工程量清单。 2.7 基于BIM的装配化施工 对制冷机房进行工厂预制生产-现场装配化安装, 一方面减少施工工期, 另一方面大大改进现场施工环境。 第三章 项目工作安排与成果提交 第一节 工作安排 一、 人力资源配置 1.1 成立BIM小组, 确定相关人员及职责: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结合贵司的需求, 我院建议BIM实施过程人员配置情况如下: 前期建模人员配置: 职务 人数 职责 技术总负责人 1 负责项目技术指导及审核 BIM项目负责人 1 负责BIM工作的沟通及协调, 参与BIM工作会议, 以保证与各方之间的协调一致 专业总协调人员 1 各专业的碰撞检测分析及具体优化建议 电气建模 1 负责本专业的BIM建模与深化设计 空调建模 1 负责本专业的BIM建模与深化设计 给排水建模 1 负责本专业的BIM建模与深化设计 土建建模 1 负责本专业的BIM建模与深化设计 中后期施工配合人员配置: 总协调人员 1 协调各专业模型给出BIM施工应用建议 机电模型调整 1 跟进机电专业的BIM模型修改与施工应用 二、 软硬件设备配置 2.1核心软件 软件名称 主要功能 AutoCAD 二维绘图软件, 作为BIM建模的图纸基础 Revit BIM模型的创立, 几何模型、 协同设计的整合 Navisworks 施工阶段BIM模型浏览, 漫游, 仿真, 协调和碰撞检查 广联达5D 进度模拟、 方案模拟、 材料管理、 成本管理、 工程统计 2.2硬件配置 配置 移动工作站 协同工作站 CPU I7-4710MQ 英特尔至强系列八核处理器 8MB二级缓存/6.4GT/s 内存 16GB(2×8GB) 32GB(4×8GB) 显卡 Quadro K2100 2G Quadro K2200 4G 硬盘 128G固态+1T机械 256G固态+2T机械 操作系统 Windows 7 64位 Windows 7 64位 三、 管理协调机制 项目执行过程中将组建由业主方主管领导牵头的BIM工作小组, 各参与单位指派专人作为组员, 经过BIM例会和专题会、 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沟通, 共同推进工作开展。管理的基本组织架构如下: 三、 项目参与方及关键职责 BIM参与方 主要职责 业主方 文件确认、 技术方案确认、 规则核定与确认; 监督执行; 各方关系协调 BIM咨询方 BIM策划、 制定建模标准、 工作流程、 工作界面划分、 成果收集与评价、 进行相关技术指导与培训 设计方 提供最新设计图纸, 配合进行设计优化 总包、 监理单位 配合业主方进行BIM与工程结合的管理; 成果初步审核 其它单位 完成招标文件/业主方指定的BIM实施工作, 提交业主方BIM实施要求的成果文件; 第二节 BIM的数据审核 一、 审核流程 本项目各专业BIM模型完成建模后递交相关部门( 甲方顾问或公司设计院) 进行审核, 待审核完毕后再下发各部门使用, 审核时间为5-7天。 第三节 BIM的数据交流 二、 数据交流方式 为方便与其它部门及单位交流, 本项目各专业的BIM模型将以Navisworks文档格式作为演示及现场施工指导使用。Navisworks文件可导入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 携带方便、 容量小且运行速度较快。 三、 数据交换 建筑项目的参与方包括建筑、 结构、 水、 暖、 电以及概预算等多个专业, 而各个专业所使用的软件和工具都不一致, 为了令各专业之间的信息能够平滑地流通, 制定专项会议及信息系统文件库为本项目提供数据交换, 使参与者均可参考多方数据。 四、 BIM模型数据输出 经过BIM模型的建立之后得到的数据, 如结构阶段的各分项的工程量统计, 能够经过Revit导出至Excel统计总量。 五、 图纸疑问 BIM建模期间发现的图纸疑问以及机电的碰撞分析报告将一并归纳存档, 经过设计例会或疑问单形式解决后保存文档放入信息系统文件库内, 可供参与者实时查看。 第四节 BIM的数据会审 一、 图纸会审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召开的图纸会审, 参与各参建单位与设计院共同经过BIM的可视化模型有效地探讨图纸上存在的问题, 同时亦是各个单位对BIM模型的数据审核。根据模型精确地反映出各专业系统的空间布局、 管线走向, 专业冲突。 第五节 提交工作成果 一、 基础建模环境 1.1. 项目模板 每个项目都需建立统一的项目模板,项目模板分为两类型: (1). 项目基础模板: 主要包括项目统一基点( 原点) , 标高、 指北针及轴网。 1). 原点及轴网: 由BIM咨询单位提供原点与轴网的基础模板。 2). 标高: 建筑专业统一按照建筑标高来命名, 例: 1F, 2F等, 结构标高按照建筑标高—X.XXX来命名, 例3F-0.150等。 (2). 各专业模板: 主要包括各个专业的颜色分类体系, 构件模数, 构件命名等信息。 1.2. 模型的拆分原则: 分区、 分层、 分专业, 如I区1F建筑专业 1.3. 族文件命名与分类管理 族文件命名: 族文件命名按照软件系统自带的命名规则命名。 族文件分类管理: 族文件按照系统自带的分类系统进行管理 专业名称 专业族文件夹命名 分项族文件命名 建筑专业 0ARC( 建筑专业) 0栏杆; 0橱柜; 0天花; 0柱子; 0装饰面板; 0详图构件; 0门; 0电气装置; 0配景; 0地板; 0家具; 0通用模型; 0照明设备; 0体量; 0体量要素; 0植物; 0卫浴装置; 0轮廓; 0屋顶; 0场地; 0专业设备; 0楼梯扶手; 0可持续设计; 0墙; 0窗 机电专业 0 MEP( 机械、 电气、 管道专业) 0天花板; 0管道; 0电气元件; 0消防; 0通用模型; 0管; 0管道部件; 0轮廓; 0专业设备; 0可持续设计 结构专业 0STR( 结构专业) 0边界条件; 0柱子; 0连接; 0楼板; 0基础; 0框架; 0通用模型; 0钢筋; 0挡土墙; 0屋顶; 0专业设备; 0桁架; 0结构墙 通用族 0注解; 0标题栏 1.3.1. 设置族管理员 在项目中设置项目族管理员, 统一创立和管理项目自有族, 建立项目族库; 在部门设置部门族管理员, 对各项目族进行统一整理和归档。 二、 视图和过滤器设置 1.4. 视图设置 1平面视图: 与标高命名相同, 如标高命名为1F,2F…,平面视图同样命名为1F,2F… 剖面视图: 按照剖面1-1, 剖面2-2等命名 立面视图: 按照系统自带东南西北命名 三维视图: 按照系统自带命名 1.5. 过滤器设置 建筑结构过滤器设置 机电工程现行和配色标准 三、 模型创立原则 专业名称 构件命名原则 建筑专业 1、 墙体, 地坪, 天花: 按照厚度及作用来命名 例: 墙体为内墙, 厚200, 命名为insidewall-200; 地坪, 室内地坪, 厚100, 命名为insidefloor-100 2、 构造柱: 按照柱子截面尺寸命名, 例: GZ—1 200x200 3、 门、 窗: 按照建筑施工图门窗表命名 4、 楼梯及栏杆: 按照建筑施工图楼梯及栏杆编号命名 5、 台阶, 坡道: 建筑施工图中有明确标号的按照图纸的命名, 图纸中无标号的, 按照TJ-1, PD-1命名 6、 房间: 房间定义按功能, 房间名称按施工图 机电专业 1、 管线: 按照管径分类 2、 桥架: 按尺寸命名 3、 大型机电设备: 按照图纸中设备名称对应命名 4、 末端设备: 按照设备类型命名 结构专业 1、 梁: 按项目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命名, 例, 图纸中梁为L-01 400x700, 行对应的模型中的梁也命名为L-01 400x700 2、 板: 按照标高—厚度来命名, 例, 5.850—200 3、 柱: 按按项目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命名, 例, 图纸中柱为Z-01 400x400行对应的模型中的梁也命名为Z-01 400x400 4、 结构墙: 按标高—墙体厚度命名, 例, 5.850—300 5、 钢结构: 钢构的梁柱均按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命名 机电专业 1、 管线: 按照管径分类 2、 桥架: 按尺寸命名 3、 大型机电设备: 按照图纸中设备名称对应命名 4、 末端设备: 按照设备类型命名 结构专业 1、 梁: 按项目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命名, 例, 图纸中梁为L-01 400x700, 行对应的模型中的梁也命名为L-01 400x700 2、 板: 按照标高—厚度来命名, 例, 5.850—200 3、 柱: 按按项目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命名, 例, 图纸中柱为Z-01 400x400行对应的模型中的梁也命名为Z-01 400x400 4、 结构墙: 按标高—墙体厚度命名, 例, 5.850—300 5、 钢结构: 钢构的梁柱均按结构施工图中对应构件命名 四、 提交工作成果 序号 工作成果 提交时间 备注 1 BIM施工模型( 包括第一章中BIM实施范围内建筑、 结构、 强电、 弱电、 空调、 给排水、 通风、 消防各系统及相应的机房设备等) 中标后4周内完成第一版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 分阶段、 分区域在施工前1个月提供。 2 碰撞检查报告及优化建议 中标后5周内 根据施工进度提供分阶段、 分区域在施工前半个月提供。 3 管线综合深化图 中标后6-8周 经过碰撞检查之后的深化图 4 结构留洞图 中标后6-8周 经过管线综合优化后的留洞图 5 管道支吊架计算及选择 中标后6-8周 经过管线综合优化后的支吊架设计 6 施工模型更新维护 第一版模型出来之后, 每周更新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 按照LOD400标准要求进行模型更新 7 专项施工方案模拟( 主要包括制冷机房装配化施工、 大型设备的吊装方案、 管线集中交叉部位的施工工序模拟, 设备机房设备管线的安装方案模拟, 与其它单位施工界面的协调关系模拟) 随工程进度, 按业主要求提供 8 工程量清单及材料管理 随工程进度, 按业主要求提供 9 施工进度模拟 随工程进度, 按业主要求提供 10 BIM模型效果图、 动画漫游 随工程进度, 按业主要求提供 11 竣工模型 竣工移交后一个月内 模型精度达到LOD500标准 12 驻场设计 贯穿整个机电施工过程 模型精度达到LOD500标准 13 对项目现场人员进行BIM培训 贯穿整个机电施工过程 BIM建模深度标准参考: 模型深度 简单介绍 包含内容 LOD100 等同于概念化设计 主要表现建筑体积、 朝向等 LOD200 等同于方案设计或扩初设计 包含构建大致的数量、 形状等 LOD300 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设计, 模型可用于成本估算和方案模拟 模型满足安装工作的属性信息, 包括几何尺寸、 系统、 材料等信息 LOD400 在施工过程中对LOD300的模型进行逐步深化, 该模型需要在施工中不断修改, 模型可用于预加工和安装工作 模型满足加工和安装工作的属性信息, 包括几何尺寸、 系统、 材料、 敷设方式、 空间精确定位、 设备运行工况等信息 LOD500 等同于竣工模型, 模型将作为中心数据库整合到建筑的运营和维护系统中 基本上包括了模型完整的信息, 包括LOD400模型信息以及设备的价格、 厂商、 联系方式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