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单选题(共1000题)
1、工业销售产值中不包含的项目是( )。
A.销售的全部成品
B.销售的半成品
C.对外加工费
D.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答案】 D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一共由( )位数字组成,分为三段。
A.9
B.18
C.10
D.12
【答案】 D
3、从业人员统计以( )为基本原则,劳务派遣人员除外。
A.谁用工谁统计
B.谁发工资谁统计
C.谁管理档案谁统计
D.谁录用谁统计
【答案】 B
4、实际工作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的计算主要采用( )。
A.重置成本法
B.历史价格法
C.平均价格法
D.单价法
【答案】 D
5、根据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已知某年某地区人均工资性收入20000元,人均经营性净收入200元,人均财产性收入400元,人均财产性支出200元,人均转移性收入300元,人均转移性支出100元,人均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1000元。请问按照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该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元。
A.20000+200+400-200+300-100=20600
B.20000+200+400-200+300-100+1000=21600
C.20000+200+400+300=20900
D.20000+200+400+300+1000=21900
【答案】 B
6、下列估价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发生货币支付的交易,应按市场上相同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或按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估价
B.货物和服务产出应按生产者价格估价
C.固定资产存量应按原购置价格估价
D.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应按购买者价格估价
【答案】 C
7、城乡住户调查中的部分材料如下:小王一家有 3 口人,妻子小张在超市上班,儿子在本市就读小学 3 年级。2018 年 12 月,小王获得工资 6500 元,小张得到工资 3000 元及超市发放的价值 500 元的各类下架蔬菜,小王自住房屋折算净租金为 2000 元,出租第二套房屋月净租金为 2000 元,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获得利息 1000 元,政府发放居民生活补贴 500 元,给远方的父母赡养费 2000 元;小王全家的食品消费为 2400 元,购买衣服花费 2000 元,汽车燃油及通信费 1000 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消费共 1500 元,看病及吃药花费 300 元。
A.3000
B.4000
C.9500
D.10000
【答案】 D
8、根据《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房地产开发企业划型所采用的指标组合是( )。
A.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
B.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
C.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
D.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
【答案】 B
9、()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A.中间消耗
B.居民消费
C.政府消费
D.最终消费
【答案】 D
10、某省人民政府为了解本省采取的一项经济政策实施情况,需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统计局共同组织开展专门的调查活动,并撰写分析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A.由该省统计局审批
B.由该省统计局备案
C.由国家统计局审批
D.由国家统计局备案
【答案】 C
11、能够引起统计行政复议的统计行政行为是( )。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处罚
D.处分
【答案】 C
12、已经取得( )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无需再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可凭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直接从事统计工作。
A.初级统计员
B.中级统计员
C.高级统计员
D.统计员
【答案】 D
13、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的、可以不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是( )。
A.政府统计机构工作人员
B.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C.具备统计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
D.具备经济及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
【答案】 B
14、下列统计违法行为中,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是( )。
A.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B.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明知统计数据不实,不履行职责调查核实,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C.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行为
D.统计调查对象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情节严重的行为
【答案】 D
15、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由民政厅对调查对象进行处罚
B.移送上级主管部门民政部处理
C.移送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处理
D.移送省统计局处理
【答案】 D
16、某居委会统计用的区划代码是 640105003007,其中乡级代码是()。
A.007
B.003
C.01
D.05
【答案】 B
17、某地区,某年3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80亿元,1~3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00亿元。请问该地区3月固定资产动用系数是( )。
A.0.2
B.0.45
C.0.8
D.0.25
【答案】 C
18、某设区市的A企业未按照要求报送劳动工资统计报表,该企业收到市统计局的《统计报表催报单》之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统计报表。市统计局认为该企业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A企业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经审理,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A.责令改正
B.警告、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批评教育
【答案】 B
19、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A.常住单位
B.企业
C.居民
D.经济组织
【答案】 A
20、以下是2005年全国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部分,请根据该表数据回答以下有关76-80题。
A.-5476
B.14970
C.-14970
D.5476
【答案】 C
21、在统计法律制度中,统计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 )。
A.仅次于宪法
B.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统计法规
C.低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高于统计行政规章
D.低于法律和统计行政规章,高于地方性法规
【答案】 B
22、统计法以人们在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 )为调整对象。
A.社会关系
B.协调与被协调关系
C.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答案】 A
23、以下不属于工业统计内容的是( )。
A.采矿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水生产及供应业
【答案】 C
24、2008 年企业部门的净金融投资为( )亿元。查看材料
A.?31348
B.?30321
C.?38006
D.?23663
【答案】 A
25、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为( )。
A.产量×价格
B.总产出-中间消耗
C.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D.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答案】 D
26、下列项目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是( )。
A.预收款项
B.应付债券
C.应付股利
D.应交税金
【答案】 B
27、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请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A.51.6%
B.51.1%
C.59.5%
D.58.5%
【答案】 D
28、涉外调查机构资格认定属于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涉外调查工作的( )的行政行为。
A.法律权利
B.法律资格
C.法律义务
D.法律责任
【答案】 B
29、《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将全部企业划分为( )个大类
A.5
B.18
C.3
D.8
【答案】 C
3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营业费用的是( )。
A.运输费
B.包装费
C.广告费
D.工会经费
【答案】 D
31、考察财政与国民经济关系的主要统计指标不包括( )。
A.财政收支差率
B.国家财力集中程度
C.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D.财政收入边际倾向
【答案】 A
32、目前我国统计调查项目中尚未包括的是( )。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B.部门统计掉项目
C.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D.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答案】 C
33、下列有关资金流量核算中各机构部门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收到的劳动者报酬—支付的生产税净额+收到的生产税净额?支付的财产收入+收到的财产收入
B.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C.总储蓄=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
D.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
【答案】 D
3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补贴范围的是( )。
A.农业生产保险补贴
B.国有企业亏损补贴
C.家电下乡补贴
D.退耕还林补贴
【答案】 C
35、在统计行政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中,被告为( )。
A.统计调查对象
B.统计行政执法机关
C.统计诉讼代理人
D.统计诉讼第三方
【答案】 B
36、2005年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为( )亿元。
A.1196
B.-16937
C.-15741
D.-18133
【答案】 C
37、根据法律和法规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统计行政许可的项目是()。
A.统计从业资格认定
B.统计执法监督检查
C.调查机构资格认定
D.涉外社会调查项目审批
【答案】 D
3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耕地的是( )。
A.农作物土地
B.当年新开垦地
C.当年的休闲地
D.专业性的果园
【答案】 D
39、《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属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地方性统计法规
D.统计行政规章
【答案】 D
40、住户收支的调查对象是( )。
A.住户成员
B.常住成员
C.从业人员
D.住户不再供养的在外学生
【答案】 B
41、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既不能对轻微的统计违法行为给予很重的或者较重的统计行政处罚,也不能对社会危害相当大的统计违法行为给予较轻的统计行政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体现的是( )原则。
A.公正公开原则
B.过罚相当原则
C.法定原则
D.合理原则
【答案】 B
42、《统计法》第十六条规定,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应当以( )为主体。
A.周期性普查
B.经常性抽样调查
C.全面调查
D.重点调查
【答案】 B
43、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是( )。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 D
44、以下不属于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
A.没收违法所得
B.吊销许可证
C.罚款
D.警告
【答案】 B
4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
A.台商在大陆独资企业
B.中国驻美大使馆
C.赴美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
D.已获美国绿卡并在美工作的中国留学生
【答案】 D
46、下列关于失业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按资料来源分,失业率可分为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
B.我国的调查失业率由于尚未与国际劳工组织标准对接,因此尚不具备可比性
C.国家统计局自2018年6月起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D.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尽管在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指标涵义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的作用基本相同
【答案】 A
47、根据以下资料计算: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5%,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5%,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4%,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 1.9%。
A.0.45
B.0.55
C.1.83
D.1.5
【答案】 B
48、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同时
B.之前
C.之前或同时
D.之后
【答案】 B
49、关于地方统计调查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律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B.地方调查项目制定一律需报审批,不存在备案情形
C.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重复
D.具有地域性,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
【答案】 A
5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造业范围的是( )。
A.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再加工
B.对采掘品的加工和再加工
C.建筑物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
D.建筑物的装置
【答案】 D
51、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在全区执法检查中发现甲企业虚报工业增加值,情节十分严重,遂依据《统计法》对甲企业提供不真实的统计数据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A.向国家统计局申请复议
B.向海淀区法院起诉
C.向北京市中级法院起诉
D.向北京市政府申诉
【答案】 B
52、统计局对该国有企业的统计违法案件审理完毕,在正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 )。
A.与该国有企业协商处理结果
B.进行听证
C.告知其权利
D.履行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义务
【答案】 D
53、银行信贷资金平衡实质上是( )。
A.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平衡
B.存款和贷款的平衡
C.货币流通量的供求平衡
D.信贷收支的平衡
【答案】 C
54、在收入分配统计中,下列各项属于收入再分配范围的是( )。
A.社会保障补助
B.单位社会保险付款
C.红利
D.地租
【答案】 A
55、在我国,有权制定统计法律制度的不包括(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家统计局
C.省人大
D.省政协
【答案】 D
56、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D.民间统计调查项目
【答案】 C
57、2009年新修订《统计法》内容的重中之重是( )。
A.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
B.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C.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
D.完善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答案】 C
58、以下关于国民资产负债表中平衡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净值
B.金融净资产=资产负债差额一非金融资产
C.资产负债差额=非金融资产一负债
D.国民财产=国内非金融资产合计+对外持有金融净资产(增减符号与等式左边相反)
【答案】 C
59、“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的劳动报酬总额。
A.全部从业人员
B.全部在岗职工
C.企业报告的人员
D.全部具有劳动关系的职工
【答案】 A
60、我国目前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所用的权重为( )。
A.工业品销售额
B.工业品产值
C.工业品增加值
D.工业品产出
【答案】 A
6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了了解我国家庭,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家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中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调查对象为我国城乡的计划生育家庭和计划生育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D.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答案】 B
62、已知某城镇失业人数为12000人,就业人数为38000人,则该城镇失业率为()。
A.31.58%
B.68.42%
C.64%
D.24%
【答案】 D
63、下列有关工业中间投入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必须是企业外部购入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的价值
B.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C.中问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计算的口径相一致
D.中间投入是总产值的一部分
【答案】 A
64、正确定性统计违法案件的基础是( )。
A.事实清楚
B.证据确凿
C.处理恰当
D.程序合法
【答案】 A
65、统计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是指中央统计机构对全国的统计工作进行( )。
A.领导、管理、协调
B.指导、管理、协调
C.引导、监督、协调
D.督导、检查、协调
【答案】 A
66、张某是大连市一家个体工商户负责人,认为大连统计局的统计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提起统计行政诉讼,在该诉讼中,大连市统计局局长参加庭审,其身份是( )。
A.原告
B.被告
C.被告的法定代表人
D.被告的委托代理人
【答案】 C
67、由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统计调查制度是( )。
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C.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D.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答案】 C
68、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中用许多指标和数据反映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国民总收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总额
B.全年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为2407亿元
C.全年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为-2407亿元
D.不变价国民总收入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国民总收入得到
【答案】 C
69、我国实行( )的统计管理体制。
A.分散管理、集中负责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统一领导、集中负责
D.垂直管理,分级负责
【答案】 B
70、《统计法》规定的统计的组织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活动、统计调查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中,不包括( )。
A.统计行政机关和统计工作人员的职权、职责
B.统计行政机关和统计工作人员的民事权利、义务
C.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
D.违反统计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答案】 B
71、《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 )。
A.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指定统计负责人
B.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兼职统计人员
C.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D.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答案】 D
72、以下有关负责人在统计活动中基本守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得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不得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答案】 C
73、某火电厂2009年末的煤炭库存情况如下:
A.50万吨
B.59万吨
C.60万吨
D.61万吨
【答案】 D
74、根据《统计法》规定,( )具有统计执法检查权。
A.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B.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及其调查队
【答案】 C
75、根据《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机关是( )。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总队
D.组织实施该项调查的调查机构
【答案】 D
76、研究与试验(R&D)活动不包括(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技术服务
D.试验发展
【答案】 C
77、某省民政厅为了制定本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A.国家统计局备案
B.国家统计局审批
C.该省统计局备案
D.该省统计局审批
【答案】 D
78、下列统计违法行为中,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是( )。
A.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B.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明知统计数据不实,不履行职责调查核实,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
C.地方、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行为
D.统计调查对象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情节严重的行为
【答案】 D
79、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重点核算产业部门间的中间产品流量,由此详细表现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核算表是()。
A.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
B.投入产出表
C.资金流量表
D.国际收支平衡表
【答案】 B
80、( )是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的承办机关。
A.国家统计局
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地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 D
81、以下关于统计资料公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为准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应当及时公开,定期公布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定期公布
D.公布统计资料应同时工作调查对象的原始数据
【答案】 A
82、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指标和数据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A.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
B.第二产业发展好于一、三产业
C.第三产业占全部经济总量份额最高
D.第二产业占全部经济总量份额最高
【答案】 C
83、某地区年初人口为500万,该年迁人口5万,年末人口为510万,则该年该地区迁入率为()。
A.9.76‰
B.9.84‰
C.9.90‰
D.9.95‰
【答案】 C
84、我国统计法律规范中的统计法律的制定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统计局
【答案】 B
85、分散型的统计管理体制特点是( )。
A.统计工作能够与主管部门的工作紧密结合
B.避免重复调查
C.能够客观公正
D.有利于统一管理协调
【答案】 A
86、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 )。
A.国务院审批
B.国务院备案
C.国家统计局审批
D.国家统计局备案
【答案】 C
87、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A.半年以上
B.-年以上
C.五年以上
D.十年以上
【答案】 B
88、经批准的涉外社会调查项目,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涉外调查机构应当就( )向原批准机关提出申请。
A.变更部分
B.变更后的全部内容
C.变更原因及理由
D.变更依据
【答案】 A
89、反向投资是指( )。
A.境外企业对其境内投资主体实现的投资
B.境外企业在外国的投资
C.境外企业对境内企业的投资
D.境内企业对境外企业的投资
【答案】 A
90、某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6.5%,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4.5%,电力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4.4%,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1.9%。
A.0.22
B.1.78
C.0.78
D.1.21
【答案】 D
91、2014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 )。
A.0.228
B.0.78
C.1.78
D.1.21
【答案】 D
92、下列不具有统计行政处罚主体资格的是( )。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
C.象山县统计局
D.周口店镇统计所
【答案】 D
93、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让统计人员将当年的工业总产值3.2亿元上报为5.6亿元。并在统计局对其进行执法检查时指使下属人员不配合统计机构的检查。
A.与该国有企业协商处理结果
B.进行听证
C.告知其权利
D.履行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义务
【答案】 D
94、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总产出为15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A.2500亿元
B.400亿元
C.900亿元
D.500亿元
【答案】 D
95、农村男性整劳动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年龄在()周岁的人。
A.18~45
B.16~60
C.18~50
D.18~60
【答案】 C
96、 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关键在于要求执法者()。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
C.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D.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答案】 C
97、在我国目前单位从业人员统计中,不包括( )。
A.民办教师
B.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C.兼职人员
D.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答案】 D
98、国内生产总值在价值的构成上,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的( )总和。
A.增加值
B.总产出
C.中间消耗
D.劳动力报酬
【答案】 A
99、投产项目或单项工程平均新增每一单位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所耗用的投资称为()。
A.生产能力利用率
B.单位生产能力投资
C.投资回收年限
D.投资回收率
【答案】 B
100、某地区2007年末人口数为119850人,2009年末人口数为122389人,该地区从2007年至2009年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
A.1.1%
B.1.05%
C.1.08%
D.1.02%
【答案】 B
101、以下关于资产负债表中平衡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资产=负债+资产净值
B.资产=∑国内各机构部门资产
C.资产净值=非金融资产-负债
D.资产净值=期初资产净值+期内资产净值变化
【答案】 C
102、构成产业活动单位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C.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D.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答案】 B
103、国家统计局自( )起发布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A.2018年4月
B.2018年6月
C.2018年10月
D.2019年1月
【答案】 A
104、以下不属于我国统计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
A.没收违法所得
B.吊销许可证
C.罚款
D.警告
【答案】 B
105、《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 )等标志。
A.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文号、有效期限
B.表号、制定机关、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C.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D.表号、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有效期限
【答案】 C
106、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 ),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聘用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B.设立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
C.设置统计工作岗位,聘用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D.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答案】 D
107、在显著水平为a的假设检验中存在两类错误,其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可能犯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
A.最大不超过a
B.等于a
C.最小不超过a
D.不确定
【答案】 A
108、下列选项中可以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的是( )。
A.某村村委会
B.某镇政府
C.某县政府
D.某市人大常委会
【答案】 C
109、制订统计法的根本目的是( )。
A.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B.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C.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D.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答案】 B
110、在各类统计法律规范中,具有最高的统计法律效力的是(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地方性统计法规
D.统计规范性文件
【答案】 A
111、由省及省以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统计调查制度是( )。
A.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B.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C.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D.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答案】 C
112、某工业公司有关数据如下:报告期末在岗职工1000人,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20人,兼职人员30人,借用的外单位人员10人;报告期生产成品价值3000万元,对外承担的工业品加工费收入200万元;销售成品5000万元,其中上期生产成品2000万元;企业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2000万元、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中间投入合计30万元,报告期应交增值税150万元,工业能源消费量为500吨标准煤。
A.1170万元
B.1320万元
C.1020万元
D.1200万元
【答案】 B
113、国家统计局每年发表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统计指标反映一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试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A.(1/6.3009-1/6.6227)×6.6227=5.1%
B.(1/6.6227-1/6.3009)×6.6227=5.1%
C.(1-6.3009/6.6227)×6.6227=4.9%
D.(1-6.6227/6.3009)×6.6227=5.1%
【答案】 A
114、如果该公司的调查范围限于北京市朝阳区,则应当向( )提出资格认定。
A.国家统计局
B.北京市统计局
C.北京市朝阳区统计局
D.国家统计局华北地区办公室
【答案】 B
115、政府财政收入的主体是( )
A.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B.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C.公共财政预算内收人
D.政府性基金收入
【答案】 C
116、某企业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342000元,其他业务收入12000元,投资收益8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元。5月份相应的有关费用为:管理费用18950元,财务费用13240元,营业费用1350元,主营业务成本22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4200元,其他业务支出10600元,营业外支出2000元。该企业5月份的主营业务利润为()。
A.342000元
B.354000元
C.87800元
D.307800元
【答案】 C
117、下列各产业中不按主营业务收入来核算其产出的是()。
A.交通运输业
B.住宿和餐饮业
C.批发零售业
D.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
【答案】 C
118、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统计指标和数据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试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在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
A.土地增值税
B.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
C.港口建设费收入
D.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答案】 B
119、下列有关我国农业普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 10 年进行一次,尾数逢 6 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B.每 5 年进行一次,尾数逢 6 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C.每 10 年进行一次,尾数逢 3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D.每 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 0 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答案】 A
120、《部门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性质上属于( )。
A.统计行政规章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法律
D.部门规章
【答案】 A
121、以下关于统计执法检查基本特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B.它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C.它是依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
D.它是一种事后的检查,仅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答案】 D
122、制定统计法,最终目的是()。
A.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B.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D.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
【答案】 B
123、下列有关工业总产值与销售产值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当期工业产品的生产总量,工业销售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当期工业产品的销售总量
B.工业销售产值不含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的价值,而工业总产值则包括
C.工业销售产值有时可能大于工业生产总值, 因此工业产销率有可能大于100%
D.工业总产值与工业销售产值之间的差距就是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的价值
【答案】 D
124、2009年《统计法》修订的重中之重是( )。
A.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
B.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
C.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D.完善统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答案】 B
125、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除以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得到的指标是( )。
A.能源增长系数
B.能源弹性系数
C.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D.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答案】 C
126、在我国,批准开展人口普查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答案】 A
127、?以下关于国民财产与资产负债的计算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民财产=国内金融资产合计+对外持有金融净资产
B.国民财产=国内各部门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