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0236244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写材料用典】过则勿惮改 【例文】过则勿惮改,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修身智慧。闻过、知过、改过,这三重境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身体系。听得进、容得下、更要改得了,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唯有以开放的心态闻过,以深刻的认知知过,以坚定的决心改过,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纪检监察报《过则勿惮改》) 【典故】出自《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义】意思是,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失,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古代圣贤对闻过的态度值得今人深思,子路“闻过则喜”的胸襟,老子“自知者明”的超然,都展现了对批评的开放态度,是发自内心对自我完善的渴望。知一重非,进一重境。春秋时的政治家晏子被誉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他曾自喻为一根弯弯曲曲身有无数疙瘩的木头,必须拿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经此反复打磨,愚木才可能成为有用的器具。晏子此话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道出了改过之艰、修身之难。做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或虽然看到但不愿意接受“劈、削、刨、锯”的改造,终究难成大器。检视自身、自省自励不仅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周恩来同志在为《团结》撰写创刊词时,开头引用了“吾日三省吾身”,将其视为“个人修养的最好规范”,强调这种“反省功夫”对个人和政党都大有益处。陈毅同志写过这样一首诗:“中夜尝自省,悔愧难自文。还是鼓勇气,改正再前行。灵魂之深处,自掘才可能。”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手术刀”,勇于刀刃向内,敢于揭短亮丑,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中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用法】主要适用于政德建设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自我警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