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NO19. 宣传部部长讲话汇编
“文稿 108”微信公众号 着力打造文秘工作者的移动图片馆
目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央宣传部部长 黄坤明 1
在纪念胡绳同志诞辰 10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宣传部部长 黄坤明 10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飞进 19
略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杜飞进 23
高举起民族复兴的思想旗帜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飞进 33
唱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北京强音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杜飞进 40
在与时俱进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长 杜飞进 42
唱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奋进凯歌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周慧琳 50
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慧琳 52
史诗追忆 40 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 鸣 57
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 鸣 59
勇立时代潮头 当好改革开放先行区
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浙闽 62
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浙闽 64
开启新征程 打造文化自信高地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浙闽 70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浙闽 72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傅 华 75
积极推进广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傅华 78
做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傅华 84
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傅华 86
在“学习习近平老区思想、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88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傅华
用改革开放之笔描绘美好江苏画卷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燕文 93
深刻认识伟大社会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燕文 95
着力把“三个下功夫”引向深入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施小琳 100
更好担当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燕文 103
以新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把文化强省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燕文 106
谱写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 王燕文 114
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刊事业发展新局面——在纪念《群众》创刊 8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王燕文 123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燕文 131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国贤 133
在中央党校 2017 年秋季学期第一批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葛慧君 136
牢记初心使命 勇立时代潮头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葛慧君 139
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关志鸥 141
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关志鸥 143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一个成一个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关志鸥 147
勇闯领跑路,改革再出发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51
在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倾情抒写生态文明建设答卷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53
牢牢把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个中心环节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57
从小岗变迁看改革精神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63
着力增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69
打通理论武装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76
新时代改革的新特点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虞爱华 179
把握新特点 踏上新征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虞爱华 18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四个兼顾”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虞爱华 190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往心里做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虞爱华 193
全力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虞爱华 199
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艳玲 20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艳玲 205
在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蔡振红 208
奋力迈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铿锵步伐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蔡振红 210
举旗帜,引领复兴伟业前进方向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蔡振红 212
为新时代福建改革开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 梁建勇 215
进一步增强“四力”更好地承担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 梁建勇 217
筑牢精神之基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秘书长 梁建勇 222
牢记使命 守正创新高水平推动海南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
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肖莺子 22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肖莺子 232
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抓落实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肖莺子 238
大海之南气象新
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肖莺子 241
抒写八桂新华章 唱响壮乡新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范晓莉 243
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晓莉 245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晓莉 251
努力在守正创新中实现新作为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范晓莉 255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晓莉 264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范晓莉 267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新优势新动力新形象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廉毅敏 275
自觉承担使命任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廉毅敏 277
永远的右玉精神—— 谈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廉毅敏 280
增强本领能力 建设过硬队伍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廉毅敏 285
深化教育改革与交流合作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 廉毅敏 288
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三秦华章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牛一兵 289
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的壮丽画卷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青 291
聚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 青 293
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展现社科理论界新担当新作为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素萍 297
用好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一招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素萍 302
担负起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河南使命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素萍 304
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培养出彩时代新人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素萍 310
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素萍 312
汇聚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磅礴力量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甘霖 316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守正出新 更上层楼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慕德贵 318
“文军扶贫”行动的经验与启示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慕德贵 320
为谱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思想舆论保证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慕德贵 325
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慕德贵 33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334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慕德贵 334
辉煌四十载 圆梦新时代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金 338
打造高素质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赵金 340
牢记嘱托凝心聚力奋发有为
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效廉 343
尽经时济势职责 助发展振兴伟业——在龙江振兴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原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效廉 345
担当负责 抓实工作做出表率 走在前列
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效廉 351
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效廉 36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效廉 364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原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效廉 367
让解放思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持久动力
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晓萍 371
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中共吉林省委长 王晓萍 373
以思想之光指引振兴之路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福海 380
担当新使命 奋进新时代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福海 382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福海 387
坚持文化自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白玉刚 390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白玉刚 393
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的重 要指示精神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白玉刚 395
改革开放是西藏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边巴扎西 403
兴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边巴扎西 405
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田文 408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田 文 410
以过硬的本领素质抓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长 赵永清 414
以宣传工作的新作为建功改革开放新征程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施小琳 418
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守正创新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施小琳 420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西明 423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西明 427
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
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袁飞 439
打造鲜明文化标识 建设江南文化名城
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袁飞 445
聚力书写文化建设高质量的新答卷
中共连云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滕 雯 449
在践行新思想中推动扬州新发展
中共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姜龙 454
推动马庄农民精气神蔚然风行彭城大地
中共徐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冯其谱 460
用新思想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科教城党工委书记 徐光辉 464
建好实践平台 弘扬文明之风
中共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浩 467
做出特色 做响品牌 做好标杆——2018 丽水“乡村春晚”的几点启示
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葛学斌 471
弘扬“红船精神”,扛起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责任
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葛学斌 474
从浙江实践看“八八战略”的时代价值
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葛学斌 477
为益阳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中共湖南益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胡立安 486
高举新时代思想旗帜培育高素质时代新人
中共益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胡立安 489
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遵义故事
中共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郑欣 492
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
中共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统战部长 郑欣 496
建强干部队伍 推动宣传事业健康发展
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宏 503
五大工程助推文明家庭创建
中共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波 507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510
中共江西德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建华 510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璐 513
习近平主席的“奋斗幸福观”
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璐 517
持续推进“幸福花开”活动以十九大精神滋润衡州
中共湖南省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丽华 521
以“日新”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刘丽华 525
建设“千军万马”工程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原福建省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蔡战胜 528
坚定文化自信 大力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
中共河南省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常保利 532
扎稳乡村俱乐部的根
中共四川省巴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涂虹 536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共吴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兰德明 539
坚守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中共连云港赣榆区宣传部长 许思文 547
凝聚乡贤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
中共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宣传部部长 许思文 550
用优秀传统文化厚培文明乡风
中共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宣传部部长 许思文 553
用系统思维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
中共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周毅 556
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共重庆沙坪坝区委宣传部长 陶世祥 562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 林涛 566
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 满足群众文化新需求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顾惠文 569
“四个一”践行雷锋精神
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 姚建刚 573
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四川筠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雷敏 576
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传习工作
中共庆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建华 579
“四梁八柱”让意识形态工作生根
中共淄博市淄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白向坊 582
为江川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中共玉溪市江川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 赵琦 587
加大理论创新学习力度精心打造多元理论学习平台
中共滦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秀宏 590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中央宣传部部长 黄坤明
在全党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第二卷和中外读者见面了。这本书连同 2014 年 9 月出 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为全 党全社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权威教材,为国际社会增进对当 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提供了一把钥匙。
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 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高高举起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总 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 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 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 献。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一 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
这一思想是谱写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的科学理论。马克思 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 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长期以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是 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做到 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新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 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以“8 个明确”“14 个坚持”为主 要内容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 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一思想与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全新视野深 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的认识,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理论成果,开辟 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这一思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 战略和战术相一致,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原 创性贡献,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中国共产党人 的理论创造力。
这一思想是立足时代引领时代的科学理论。时代是思想 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产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展现力量的时代舞台。研读《习近 平谈治国理政》,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催生新思想、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这一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和 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 斗争,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伟大斗争呼 唤着新的理论指引,新的伟大实践推动着理论创新步伐,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这样的伟大时代 中应运而生、在独特的中国实践中顺势而成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 党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开创的,最重要的标识就是 创立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 想以其深刻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从根本 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 必将有力指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归结起来,新思想与新时代相生相成、 共进同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的实 践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孕育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正是由于这 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
这一思想是扎根广袤中国大地上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 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 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 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种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 960 多万平方公
里的广袤土地,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 40
年的伟大实践,聚合了 13 亿多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具 有无比深厚的现实基础、十分鲜明的实践特色。这一思想坚 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 的事情为中心,着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大智慧谋划大格局,大手笔续写大文章,是实践 探索、经验总结、理论升华凝结而成的思想结晶。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 历史的中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 5000 年文明中承 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的精华养分,从历朝历代的治乱兴衰 中总结安邦治国、经世济民的历史智慧,从我们党革命建设
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探寻民族复兴、民富国强的客观规律,是 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成果,具有无比深 厚的历史底蕴。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贯通党的使命、国家的前途、人民的 福祉、民族的命运,贯通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 一,成为当今时代最富中国味、最具中国魂的科学理论。
这一思想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我们党 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是为了 人民。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能够深切感受到,“人 民”二字强调得最多、分量最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 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 民至上论”,是引领亿万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 福论”。这一思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初心是 人民、使命是人民,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 本力量,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指向依归就是实 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居于引领 地位的战略目标,提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最质朴的情感底色就是人民情怀,坚持把人民放在 心中最高位置,始终着眼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
终聚焦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人民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 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 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为人民代言、 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是人民利益、人民心声的集中表达, 得到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凝聚和激发了全体人民跟党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 量。
这一思想是观照人类共同命运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 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 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研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中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 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领袖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对人类发展 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 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 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以卓 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恢弘视野、战略思维,鲜明提出一系列 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构成了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提出 并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阐明了中国的安全观、 发展观、义利观、全球化观、全球治理观,提出建设持久和
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 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这一思想基于中国实践和中华文化,提出了解决人类问题、 建设美好世界的独特创见,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 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体现着世界各国的整体利 益和长远利益,汇聚着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 最大公约数。国际上关注中国的各界人士通过《习近平谈治 国理政》,循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可 以找到破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能、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的密码密钥,就可以发现既能够加快发 展又能够保持自身独立性的现代化新途径。
这一思想是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 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切感 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最突出的特征,也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特色。这一思 想着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提 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 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 中统一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 识,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
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揭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系、 利益所系。这一思想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克服“四 大考验”“四种危险”,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明确新时代党 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思想建党和制 度治党同向发力,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 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 起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符合时代发展和长期执政要求 系统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 党学说。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完成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深 刻把握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体现 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强意志,体现了推进社会革命和 自我革命相统一的高度自觉,在管党治党实践中引领了党的 革命性锻造,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 一致,极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坚持学懂、弄通、 做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用好《习近平谈治国 理政》这一重要著作,准确把握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 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增进高 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忠诚维护 核心、坚定看齐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这一思想同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贯通起来,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 的伟大实践贯通起来,同掌握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 署贯通起来,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真功夫苦功夫。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新 问题、迎接新挑战,更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创造新作为、建功新时代。
在纪念胡绳同志诞辰 100 周年座谈会上
的讲话
(2018 年 1 月 10 日) 中共宣传部部长 黄坤明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
纪念胡绳同志诞辰 100 周年,追思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 革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 和崇高风范。
胡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 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历史学家,曾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 员会副主席。在 6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胡绳同志把毕生精 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历史功勋。
1918 年 1 月,胡绳同志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1 年, 他升入高中时发生九一八事变。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 13 岁的胡绳同志强烈的爱国热情。从此,他开始接触马列著 作和中共地下党的出版物。1935 年 9 月,胡绳同志在上海参 加革命,积极投身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胡绳同志奔赴武汉,于 1938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武汉等地参与党的文化领导 机构和统一战线工作,曾任《鄂北日报》主编、中共中央南
方局文委委员、《读书月报》主编等职。1941 年 1 月皖南事 变后,胡绳同志到香港,任《大众生活》编委。同年 12 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返回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 员,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社编委。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胡绳同志历任中共上海工委候补委 员、文委委员,上海、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 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 等职。1949 年 9 月,他作为社会科学界代表团成员,出席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创建新中国的筹 备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绳同志先后任政务院出版总 署党组书记、人民出版社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学 习》杂志社主编、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第一部主任、中共中央 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央马列主 义研究院副院长。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中期,他参加《毛 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负责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参 加许多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参加毛泽东同志和党 中央召集的关于重要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为研究、阐释和 普及毛泽东思想,向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付出了大量心血。
“文化大革命”中,胡绳同志遭受迫害,下放干校劳动。 1973 年后逐步恢复工作。1975 年被任命为国务院政治研究 室负责人之一,参加毛泽东同志著作的整理和主管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恢复工作,为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整 顿付出了艰苦努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胡绳同志于上世纪 70 年代
末 80 年代初,先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 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室主任,1994 年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1985 年至 1998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他还担任过香港特别 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这期间,他继续参与或负责党 和国家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主持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的 学术研讨活动,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和与台湾学者 的交流等。他为总结历史经验,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历史性 转变,宣传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 策,研究、阐述和传播邓小平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绳同志在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 史学会会长时,对中共党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他主编 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中共党史 简明读本,并有英文译本在国外发行。1991 年出版的《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卷(后改为第一卷),也是由他主持撰写的 一部有重要影响的党史著作。这些重要党史著作的编写、出 版对推动党史的教学、研究和宣传产生了很大影响。
胡绳同志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
长。中国科学院设立学部后,历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常务委员。他十分重视我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 设,强调社会科学为适应时代需要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他坚 持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尊重科学,爱护 人才,努力为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1988 年和 1993 年,胡绳同志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第七、八届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他参与领导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章程》等重要文件的修订工作,推动了人民政协的规范化、 制度化建设。他积极参与全国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领导工 作,十分重视政协的建言立论,善于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 为促进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贡献。
胡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 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胡绳同志在不同的领 导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同志们,朋友们!胡绳同志的一生,是孜孜不倦追求真 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光辉 业绩值得我们铭记,他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高 尚品德和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纪念胡绳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不忘初心。
胡绳同志在青少年时代就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并为实 现这一理想而奋斗终生。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遇到 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他坚信党的事业“曲折有时难免,前途 定是光明”,始终坚定执著,积极进取,毫不懈怠。上个世 纪末,81 岁高龄的胡绳同志在接受采访时,满怀豪情地指出: “21 世纪是社会主义在总结 20 世纪的经验以后,重新振兴 起来的一个世纪,而中国的振兴恐怕在世界社会主义重新振 兴起来的潮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充分展现出一个革命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和无比信心。革命 理想高于天。学习胡绳同志,就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挺起共产 党人的精神脊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和忠实实践者;就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永远保持中国共 产党人的奋斗精神、革命精神,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 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自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事业而苦干实干。
我们纪念胡绳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一心向党、对党忠诚。 胡绳同志对党充满着无限深情。入党 60 多年,他始终坚信: “中国革命的全部过程,一直到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胡绳同志一贯党性坚强,始终 坚定不移跟党走,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
权威,认真贯彻党的决定,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 矩。无论党分配他到什么岗位工作,他都任劳任怨,无私奉 献。即使在下放到干校劳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也不忘以“伏 枥犹存千里志,劳生岂为一身谋”自励,充分表达了对党和 人民的一腔热血和耿耿忠心。学习胡绳同志,就要增强政治 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 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 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在思想上高 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 随;就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 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我们纪念胡绳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坚持真理、不懈求索。 胡绳同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向坚持马克思主 义立场观点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发展马 克思主义就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也 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很早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在宣传思想工作部 门担任领导职务,在研究、宣传和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研 究、宣传和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理论成果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学习胡绳同志,就
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