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发言系列681(8篇)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市审议发言材料汇编
目 录
1. 胡兆民代表:
加快推进农垦集团现代农牧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1
2. 陈佰山委员:
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2
3. 张廷代表:
以“两会”精神为引领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3
4. 王长春委员:
擦亮叫响呼伦贝尔农畜林产品“金字招牌” 4
5. 李静代表:
加强民生保障推动残疾人无障碍出行 5
6. 周淑芝委员:
加快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将“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 6
7. 季丛奎代表:
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完善冰雪人才培养体制 7
8. 鄂文举委员:
加强群众体育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8
怀揣民意赴盛会 不负重托献良策
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代表委员发言材料汇编
(呼伦贝尔日报,2022年1月24日)
加快推进农垦集团现代农牧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胡兆民代表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立意高远、内容丰富, 既有理论性、前瞻性,又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个凝心聚力、把向导航的好报告。”自治区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兆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胡兆民说:“在自治区、市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下,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已全面完成,改革激发崭新动能,使企业焕发出新活力,取得新成效。”他告诉记者,2021年,集团经营性资产总额突破百亿大关,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83亿元、48亿元、1.27亿元,均创1954年垦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资产负债率等相关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胡兆民表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打造一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健康食材产业,形成优势明显、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辐射带动力强的食品产业集群;打造一流产品品质,充分挖掘呼伦贝尔自然资源优势,借助国家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在黑土地保护、气象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造一流企业品牌,深挖呼伦贝尔农垦的品牌内涵,扩大影响力, 彰显品牌实力和价值;打造一流管理团队,多措并举激发团队存量人员的工作热情,依托市域内三所高校资源,加大培训力度进行素质提升;打造一流经营业绩,建设与国内一流食品企业相匹配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决策、依法经营, 让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真正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化航母。
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陈佰山委员
自治区“两会”期间,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提案》。
陈佰山表示,森工集团在企业“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安排了林下经济等特色转型产业和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利用5年时间,打造优质森林生态绿色食药供应区、中国最大的碳汇项目储备区、
地标性森林生态旅游康养目的地,到2025年初步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体制保障上,注资1.49亿元,补充大兴安岭旅游公司资本,成立林下产品公司和林业碳汇公司, 理顺了管理体制,拓宽了转型发展路径。
陈佰山说,当前,林区转型产业发展正处职能转变后的培育起步期,森工集团在全面停伐之后收入能力下降,且在历次改革中承担了大量改革成本,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难以独立完成林区改革转型使命,需要上级和属地政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助力转型攻坚。
陈佰山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统筹资源力量,形成推动林区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积极落实规划相关支持政策,搭建平台,联合金融机构设立地方性林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林业共享机制;在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对森工集团转型发展给予侧重支持;在自治区级招商引资工作中,将森工集团作为重点企业进行推介,多措并举提高企业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为自治区兴边富民提供强大支撑。
以“两会”精神为引领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廷代表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施职业教育‘双高’、双优计划, 推动部区共建‘技能内蒙古’,对接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引领,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自治区人大代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廷说,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落地。
“要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全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张廷表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底线。今年,首届扩招生即将毕业,受疫情影响,既要确保绝大多数扩招生如期毕业,还要同等对待搞好就业服务,尤其要实施好自治区出台的17条政策措施,多渠道扩大求职岗位,确保毕业生就业率。
“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尝试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张廷建议,继续柔性引智引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借助科研技术力量,以呼伦贝尔农垦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国有集体的经营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搞试点,做科研,建模式,出样板。学院拟在无人机技术、农业机械、畜牧业良种繁育与模式化养殖、中蒙药良种培育与栽培等方面合作共建农牧业产业学院,同时辐射和服务呼伦贝尔农牧业人才培养培训, 加快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
擦亮叫响呼伦贝尔农畜林产品“金字招牌”
🖂长春委员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关于加大我区农畜林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的建议》。”自治区政协委员、满洲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长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长春表示,呼伦贝尔农畜林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其中,野生果品制品、油料植物制品、淀粉植物制品、食用植物制品、野生食药用菌制品以及呼伦贝尔大草原久负盛名的牛羊肉、呼伦湖鱼类产品等,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呼伦贝尔的农畜林产品与国内同类知名产品相比, 却远未形成品牌含金量。
王长春认为,呼伦贝尔应以品牌化建设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加大呼伦贝尔农畜林产品“金字招牌”品牌建设与推广力度。要将呼伦贝尔农畜林产品“金字招牌”品牌建设与推广纳入全市工作重点,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定期研究品牌建设工作。要科学规划,创新农畜林产业发展思路,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品产区、品牌农畜林产品集中。要加快品牌农畜林产品基地建设,坚持统一品牌、供种、技术标准、供肥,确保为市场提供质量稳定、数量充足的优质农产品。要强化品牌保护与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畜林产品诚信体系、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产品质量认证、检测和监管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程监测。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公共财政导向,大力支持农畜林产品品牌建设工作。
加强民生保障推动残疾人无障碍出行
李静代表
自治区人大代表、根河森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应急事务处远程监控站副站长李静,十分关注保障人民健康、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内容。今年全区“两会” 期间,他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推动残疾人无障碍出行和为林区一线职工制定体检补贴政策的建议》。
李静说:“目前,全区残疾人已超过15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残疾人需要依靠轮椅出行。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好、利用好,保障残疾人正常生活和合法权益,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建议,要严格依法建设无障碍设施,有关部门在审查建设设计方案时,要按照残疾人保障法、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要求,对规划实施过程实行严格监督,要强化管理,保证无障碍设施正常发挥作用。
李静说,内蒙古森工集团公司承担着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营保护工作,在岗职工近5万人,他们负责植树造林、森林抚育、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他说,“由于作业环境相对复杂恶劣,这些年,职工的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病率较高。针对这一现象,森工集团下辖各单位每年都为一线职工开展身体健康筛查,使职工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他建议,要进一步为林区一线职工增加体检筛查项目,让职工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
加快推动冰雪产业发展将“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
周淑芝委员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实事求是、振奋人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非常关注报告中提到的要开展全面健身和冰雪运动方面的内容。” 自治区政协委员、海拉尔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呼伦贝尔市总支主委周淑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自治区“两会”期间,周淑芝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实现内蒙古区域经济转型的议案》。
周淑芝表示,要坚持全区一盘棋,在自治区层面加大政策、资金重点支持, 将上级政策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服务于内蒙古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建设冰雪产业体系,培养冰雪人才,以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为核心, 大力发展高端冰雪赛事和群众性冰雪活动。进一步促进冰雪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冰雪运动旅游特色品牌、冰雪户外装备展示等。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转变政府职能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创新服务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推动冰雪运动发展。以“一带一路” 倡议为先导,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交流。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冰雪运动发展,为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要营造冰雪文化氛围,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支持、全社会参与,鼓励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冬运文化、冰雪体育文化、冰雪运动健康知识和赛事活动的宣传和展示, 并倡导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促进冰雪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将“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为实现内蒙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探索新路径。
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完善冰雪人才培养体制
季丛奎代表
“随着冰雪运动在我区蓬勃发展,冰雪运动场地匮乏、冰雪项目发展不均衡、专业型冰雪人才短缺等问题也显露出来,建议全区有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增加冰雪运动招生项目和招生人数,加快形成冰雪人才培养体系。”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市领先未来科技公司总经理季丛奎提出了《关于内蒙古高校增加开设冰雪运动专业、加大招生和人才储备的建议》。
季丛奎表示,呼伦贝尔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与广泛的群众基础,非常利于冰雪运动的开展。作为全区唯一一所开设“冰雪运动”专业的高校,呼伦贝尔学院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加该专业招生数量,完善课程体系,加快成立高水平冰雪运动院系。同时,呼伦贝尔市各中小学应依托良好的冰雪运动基础, 结合各学校冰雪运动优势项目,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培养冰雪运动“苗子”, 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和规范有序的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级青少年校园冰雪赛事衔接机制。
季丛奎建议,全区有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增加冰雪运动招生项目和招生人数。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建设冰雪高水平运动队的规模。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水平运动员招考制度,从而达到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的目的,使更多的冬季项目人才从高校走出,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加强群众体育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鄂文举委员
自治区政协委员、莫旗曲棍球训练中心主任鄂文举建议,进一步加强旗县区群众体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健身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十四五’ 时期是落实落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关键时期,要着力解决制约影响人民群众健身的突出问题。”鄂文举说。
对此,鄂文举建议,要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成立群众体育指导与竞赛管理中心,各镇街道要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进一步充实工作机构。要科学规划公共健身区域,重点布局健身设施缺乏地区,形成以大型广场公园为中心点,以居民区为分散点的普及式健身设施格局;农村地区可利用村委会等村民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小型健身广场和设置健身器械,让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群众自筹自建,争取体育彩票公益金,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推动设施建设,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助力群众体育工作有效推进。
“体育场馆是体育运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的重要保障。”鄂文举说,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已建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