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音乐花教案通用5篇中班音乐花教案篇1活动目标1、欣赏乐曲赛马,感受二胡所表现出的骏马奔驰的情境。2、通过听、看、说,体会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情绪。3、培养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乐曲录音、vcd光碟。图片两幅、实物二胡。活动过程1.倾听音乐。(1)第一遍听音乐。教师提问:这首乐曲好听吗?(2)再听音乐。(第二遍)教师指导语:我们再听一遍音乐,一边听、一边体会,听着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听二胡拨弦模拟马蹄声。教师提问:听,这像什么声音?像谁在奔跑?3.观察两幅图片,与乐
2、曲匹配。(1)观察第一幅图片。教师提问:这幅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教师指导语: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湖水,马在悠闲自得地喝着水,好一幅安逸祥和的景色。(2)观察第二幅图片。教师提问:这幅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教师指导语:蓝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地,骏马奔驰,好一幅欢腾、热烈的景象。(3)再听音乐。(第三遍)教师指导语:请小朋友再听乐曲,听听看,乐曲表达的是哪一幅图片呢?4.欣赏乐曲的中间部分,体验爽朗的情绪。教师指导语: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绿绿的草原一望无边,骏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驰,它们的心情怎样?乐曲的哪一部分表现了骏马这样爽朗的心情?(辅助问题:是开始部分、结束分还是中间部分?)听乐曲的中间
3、段。5.看1vcd录像舞蹈赛马。(1)教师指导语:有许多小朋友也喜欢这首乐曲,他们还合着音乐跳舞呢。看录像。(2)教师提问:小朋友拿着一个道具在表演,那个道具是什么?6.跟随录像学习表演赛马。教师指导语:请你们跟着电视里的小朋友一起来边听音乐、边表演赛马。活动反思二胡独奏曲赛马的旋律难快、奔放,较形象地表现出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赶的动人场面。听了这首乐曲后,给人以振奋、鼓舞。二胡的音色及相应的演奏技巧如:拨弦模拟马蹄声,将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及欢快的情境充分地表现出来,乐曲的结构较工整,一气呵成,非常的连贯流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可结合二胡独奏曲
4、赛马的音乐欣赏,不仅促进幼儿进一步加深对马的认识,而且从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及想像中产生出有关马的审美认知及审美情趣。中班音乐花教案篇2活动目标认真倾听音乐,尝试用肢体表现与歌曲情境相符合的动作,体验韵律的快乐。在听听、说说、做做的活动中感知大自然中动物、自然现象及物品发出的声音。活动准备幼儿会玩大小游戏,了解大自然中动物、物品及自然现象发出的声音特点。音乐cd,录音机,歌曲中涉及到的情境图片。小椅子摆成半圆形。重难点根据音乐中不同的声音特点创编相应的动作。创编不同的动作,了解节奏型的不同特点。活动过程1、小朋友表演歌曲在农场里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小朋友刚才唱出了很多小动物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这首
5、新歌中都有什么样的声音。2、欣赏歌曲,找图片。(1)大家一起来唱歌说说歌中的声音并模仿它们分别发出的声音(教师将幼儿找到的角色图片贴于黑板上)(2)听听找找少了什么声音?幼儿再次欣赏歌曲后将没有说到的声音加以补充。(教师帮助将对应的图片贴于黑板)3、区分声音大小,创编动作。(1)幼儿区分每组声音的大小并进行归类。(2)师生共同讨论每种声音的特征,按歌曲中的节奏表现各种声音。(3)根据歌曲中不同声音的特点创编不同的动作。(鼓励幼儿创编与他人不同的动作)4、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1)幼儿分组用动作、声音表现不同声音的大小。(教师哼唱,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2)教师完整哼唱歌曲,幼儿自由表现。(
6、3)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4)师幼探讨开始和结束部分的动作。(5)师幼探讨用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来表现音乐。(6)增加合作环节,集体寻找好朋友来一起玩。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和相应的动作,为幼儿准备不同的乐器,尝试分辨乐器的大声和小声,玩奏乐器。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了音乐活动的快乐,认真倾听音乐,注意力比较集中,开动脑筋想出不同的动作,这与充足的前期经验以及直观的图片是分不开的。中班音乐花教案篇3一、设计意图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歌曲旋律优美、内容生动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让幼儿感受和欣赏音乐的同时,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及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7、二、目标定位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绪变化,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激发幼儿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激发幼儿能表现自己地欲望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能根据歌曲的变化随意做出伤心及快乐的动作及表情,积极参加音乐剧的表演课前准备经验准备:课前举行过有关迷路的谈话,使幼儿对迷路及自救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多媒体课件、歌曲碟片、鸭妈妈及小花鸭的头饰空间准备:活动前幼儿的位置摆成半圆形,以利于幼儿进行表演三、教法学法教法:1、视听唱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提点而采用的。2
8、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和场景,以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法:1、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我让幼儿通过观看电教、情境模拟等手段,让幼儿体验歌曲中小花鸭的伤心和快乐,使活动更为丰富和有趣。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四、教学程序教学流程:(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谈话。师:小花鸭怎么了?幼:小花鸭哭了。师:它
9、怎么哭了?你们猜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欣赏歌曲1、第一遍有画面的欣赏音乐后,师:小朋友们,歌曲中唱到了谁?歌曲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第二遍无画面欣赏音乐后,师:“听了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一:“听了之后我心里感到很难受。”幼二:“这首歌很好听,我还想听。”幼三:.3、欣赏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师:“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当小老师吧!”(三)、学唱歌曲1、用“啦、哩”轻声哼唱旋律。2、师生齐唱(师要有感情地演唱,引导幼儿唱时注意表情及语调的变化)。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如:个别领唱集体用单音字伴唱等。(四)、表演歌曲师:“小朋友们,这首歌曲真好听,
10、它还可以编成音乐剧呢!我们现在就来扮演一下歌曲中的角色吧!”(五)、活动延伸师: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会表演音乐剧了呢!晚上回家当小老师把爸爸妈妈教会,也在家里表演音乐剧好吗?五、教学反思在这节音乐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1、说话时的语速过快,孩子不能听的很清楚,要是能在慢点温柔点孩子会更喜欢。2、自己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因为老师的唱要给孩子美的享受,不管是音准还是声音都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3、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没有及时的肯定孩子和鼓励孩子,所以孩子在自我创编动作时不太积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中班音乐花教案篇4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理解儿歌
11、内容,让幼儿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2.能正确演唱象声词,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3.引导幼儿初步根据歌曲的内容,学习创编表演动作。活动准备1.课件-声音:娃娃的哭声2.布置娃娃家活动过程一、导入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引导幼儿知道那些是象声词?什么是象声词?2.课件:有小雨点小青蛙复习歌曲小树苗快长大二、展?1.体验我和小鼓玩得真开心(1)出示一只布娃娃,引导幼儿与娃娃打招呼。(2)老师敲鼓。幼儿敲几下,小鼓就响几声,表示小鼓真听话。(3)个别幼儿敲鼓请名幼儿带有节奏变化的敲鼓,在敲上打出不同节奏。(4)幼儿欣赏歌曲第一段(5)幼儿再自由玩鼓(6)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敲鼓老师敲鼓,幼儿听着老师发
12、出了指令敲鼓,可以带有节奏的变化。(7)欣赏儿歌第一段或跟着念。2.体验理解关心小妹妹的思想情感。(1)放娃娃的哭声引导幼儿猜猜讲讲娃娃为什么会哭?(2)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幼儿讲出是小娃娃要睡觉了。(3)哄娃娃睡觉,师生共同唱摇篮曲。(4)师生共同把小娃娃送到小床上睡下。老师以自己轻轻地唱,轻轻地哄,轻轻地走,轻轻说话等言行和情绪来感染幼儿,使那种关爱他人的.情绪得到扩散,从而理解小妹妹睡觉了,我们不能影响她的思想情感。(5)欣赏儿歌第二段。3.幼儿与小鼓说悄悄话。例:小鼓你别响了,小妹妹睡觉了等等。引导幼儿轻轻走,轻轻地用儿歌第二段的内容与小鼓说悄悄话,让小鼓别再响了,把对儿歌的理解化为具体
13、的行动。4.老师完整念儿歌,幼儿跟念。5.幼儿轻轻走出活动室。教师:小妹妹睡觉了,我们去操场上玩吧,幼儿模仿小猫走轻轻离开。三、结束引导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中班音乐花教案篇5设计意图:秋天来了,秋风送来凉意,把树木吹得摇来晃去。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呀飘落下来,象在跳舞,象在说话。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岂会忽视这无形中的变化,他们好奇、兴奋,甚至会随落叶一起飞舞,一起唱歌,内心的情感流于言表,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参与。为此,我设计了这次音乐艺术活动小树叶,旨在让幼儿在探究的同时,学会去感受,学会去倾听,并真正学会表征自己。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
14、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唤起幼儿内心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态度目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3、能力目标:能大胆表达自己所得知识,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4、知识目标:了解落叶知识,感受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大自然的奥秘。5、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勇于探索的技能,以及善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活动准备:带幼儿到附近参观树叶的变化,体验和感受落叶的情境。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争取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重点难点:幼儿对整首歌曲的感受能力,两段乐曲的不同表情与表现形式,以及歌曲的创编。活动过程:一、环境激
15、发,引发主题。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落叶的情景。教师问:小朋友们,我们看到了什么?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为什么会落下来?呢幼儿自由发言。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幼儿自由坐)故事:秋天来了,秋风吹起来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园里,吹到了树林里。一天,小兔米尼到树林里玩,忽然,它发现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不知什么时候,地上已经落下了好多好多的树叶。米尼好奇的捡起一片树叶,(拿落叶)小心的问道:小树叶,小树叶,你怎会离开了妈妈?小树叶回答:秋天来啦,秋风起来啦,我就会离开妈妈你呀,你要飘向哪?心里可害怕?小树叶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的回答:放心吧
16、春天,春天我还会回来,打扮树妈妈!然后提问:米尼发现了什么?小树叶怎么会离开妈妈?怎样离开了妈妈?心里是否害怕?小树叶发出什么声音?说了什么话?或:秋风起来啦,谁就会离开妈妈?你们想它会飘向哪?心里可害怕?为什么呢?(了解知识:树叶是缺水才落下来的;不是风把树叶吹下来,而是地球引力把树叶吸下来的;树叶不是被摇下来的,而是大树妈妈为了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树叶,才使树叶落下来的。)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倾听歌曲的节奏,感受优美的旋律。一起随音乐打节拍。(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打出来)(一)集体完整的欣赏歌曲。提问:1、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3、歌曲叫什么名字?(二)打节拍
17、感受音乐旋律随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出节拍四、讨论谈话。1、小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幼儿表演)2、讨论:小树叶会飘向哪?小树叶表现怎样?是怎样的表情?(反复强调)3、对比两段不同表情。五、完整演唱歌曲。1、集体演唱歌曲,并自由表现。2、游戏:会跳舞的小树叶集体演唱歌曲,一人在中间表演。六、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形式:集体,分组)1、教师先做大树,幼儿为小树叶。或换角色2、幼儿分组表演(幼儿手拿树叶)七、主题升华讨论:还有什么植物也发生了变化?幼儿联想。可以做创编替换练习。八、到大自然寻找更多的变化。随音乐离开活动室。九、活动结束。活动延伸:组织幼儿或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更多的植物变化与奥秘,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情感与兴趣本文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