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22910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1月期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年级化学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学校:合肥十一中 命题教师:韩晶 审题教师:武媛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7 C12 N14 016 Ne20 Na23 S32 Cl35.5 Co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小题,每题 3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近年来我国科技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科技创新离不开化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战斗机的隐形涂层含石墨烯,石墨烯、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B中国空间站太阳翼使用氮化镓(GaN) 半导体材料,GaN 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

2、料C创造了可控核聚变运行纪录的“人造太阳”,其原料中的2H 与 H 互为同位素3D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新型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具有硬度大、熔点低的特点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2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B常温下,浓 H SO 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 H SO 不反应2424C向 50mL18molL -1的 H S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 SO 的物质的量等于24240.45molD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不一定含有 SO24-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分

3、类组合混合物胆矾酸碱盐酸性氧化物ABCDHNO3CH3COOHHClOC H OH2 5NaHCO3NaBrCO2SO2CaOCO汽油Ca(OH)2盐酸Cu (OH) CO2BaSO423漂白粉HBrKOHNH4ClAABBCCDD4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A18gNH 和 18gH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2AB用含 1 mol溶质的 FeCl 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含有的 Fe(OH) 胶粒数为 NA33试卷第 1 页,共 7 页 C3.2 gO 和 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2NA23DNa O 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标况下生成 2.24LO

4、转移电子数为 0.4NA222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B Na2O 2Na O + 4H+ = 4Na+ + 2H O + O )Ca2+ + 2OH- + 2HCO3-= CaCO3 +CO32-+ 2H2O与盐酸反应:22222()2 溶液中加足量的烧碱溶液2OH- + Mg2+ + 2HCO3-2-Mg HCO= MgCO3 +CO3+ 2H2OC3D NaHSOBa (OH)H+SO24- + Ba2+ + OH- = H O + BaSO 溶液与溶液混合至溶液呈中性:4224Ni2O6常用催化剂,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A过

5、程 1的离子方程式是:ClO- + Ni2O3 2NiO2 Cl-=+B过程 2中, NiO作氧化剂2C Ni2O和NiO都是催化剂23Ni2O3D此催化过程的总离子反应为:ClO-Cl-+O7有下列三个反应:Cl +FeI =FeCl +I ;2Fe2+Br =2Fe3+ +2Br- ;22222Co O +6HCl=2CoCl +Cl +3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222A在反应中,当 1 mol Co O 参加反应时,2mol HCl被氧化23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 Cl2Fe3+Co O2 3C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 I2、Fe3+、CoCl2D可以推理得到 Cl +

6、FeBr =FeCl +Br22228常温下,下列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Ba2 、Cu2 、NO3-、Cl-B在 pH=13的溶液中:K 、Mg2 、Cl-、SO32-C在乙醛水溶液中:K 、Na 、Cl-、Br2D在由水电离 c(H+)=11012mol/L 的溶液中:Na 、K 、HCO 、CH COO33试卷第 2 页,共 7 页 9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方案实验目的Na2CONaHCO溶液3AB取样,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鉴别溶液与3MnO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加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2MnO的氧化性

7、比Cl2 强检验2产生Na2SOBaCl溶液,向所得沉淀中加入2取溶液少许,滴加3Na2SOCD是否变质3足量稀盐酸,观察沉淀溶解程度Na2ONa2O是否变质2向装有的试管中滴加少量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检验2AABBCCDD10已知卤素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如 BrCl(氯化溴),已知氯化溴能发生如下反应:nBrCl + 2M = MCln + MBrnBrCl + H2O = HBrO + HCl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BrCl与 Br 、Cl 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2BBrCl的氧化能力强于 Br 单质,弱于 Cl 单质22C常温下 BrCl可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Cl和 NaB

8、rODBrCl与 H2O反应时,Br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Fe FeCl2Fe(OH)2BCl Ca(OH) Ca(ClO)2HClO22CS SO2H2SO4D2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 H、Fe3、Fe2、Al3、Al(OH) -、CO 2-、NO -七种离子中的433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 1 mol/L的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 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 Fe3,但一定不含 Fe2B一定不含 Fe3和 Fe2C溶液可能含有 NO

9、3-试卷第 3 页,共 7 页 D只含有 Al3,Fe3,Fe2中的一种3高铁酸钾(K2FeO )是新型的绿色环保水处理剂。一种制备 K2FeO1的流程如下: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 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 +H O +2H+ =2Fe3+ +2H2O22B步骤说明碱性条件下,氧化性:NaClONa2FeO4Na FeO K FeO4C步骤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说明溶解度:242D K2FeO作为性能优良的水处理剂,主要是利用了其强氧化性和还原后产生的具有絮凝作用的4Fe()14向 FeI 、FeBr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10、22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I-Fe2+Br -B线段 AB表示 Fe2+被氯气氧化C线段 BC表示生成 Fe3+D原溶液中 n(Br -)=6mol二、填空题(共 58分)15(共 16分)Ca(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漂白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 Ca(ClO) 。已 知:22氯气和碱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a(ClO) 遇热水会分解生成 Ca(ClO ) 。回答下列问题:2 3 2(1)仪器 a的名称是,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装置 B中盛装的试剂是,装置 E中 b的作用是。试卷第 4 页,共 7 页 (3)装置 C中的颜色变化为(4)为提高 Ca(ClO

11、)2的产率,防止副反应发生,装置 D需要控制一定温度,采用方式为_(填“热水浴”或“冷水浴”),实验中除控制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5)已知氯气和 Ca(OH) 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同时发生反应:2Cl +2Ca(OH) =CaCl +Ca(ClO) +2H O,。2222226Cl +6Ca(OH) =5CaCl +Ca(ClO ) +6H O。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 C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 CaCl 、Ca(ClO)3 2 2222222-3和 Ca(ClO ) 的混合溶液,该反应中,氧化反应的产物为3(填化学式),经测定 ClO-与 ClO 的2个数比为 2:3,则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

12、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6(共 14分,每空 2分)回答下列问题。1(1)金属与硝酸反应通常不能生成 H ,用 3mol/L HNO 与过量铁粉反应,HNO 的还原产物主要是 NO,请写出23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同学在查阅文献时发现文献有记载:HNO 与铁反应能产生 H 。于是其小组进行了金属铁与硝酸反应能否32产生 H2及其有利条件的探究。实验 I:20,将过量铁粉溶于 0.5molL-1 HNO3中,立即有无色气体生成,充分反应后,溶液几乎无色。(2)检验气体:方法如图所示。确认气体是 H2,不含 NO。实验证据是。(3)检验溶液:取上层清液,等分两份向一份滴加 K

13、 Fe(CN) 溶液,3(填现象),说明含有 Fe2。6向另一份加入 NaOH溶液,产生灰绿色沉淀;加热至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综合、,说明实验 I中发生的反应有 Fe2H=Fe2H2,另外还有(写出离子方程式)。-3对 H 产生的原因提出假设:在稀的酸性溶液中,HNO 中 H的氧化性大于 NO ,验证如下:23(4)实验 II:将铜粉溶于 0.5mol/L HNO3中。经检测,发现没有生成,初步证实假设不成立。实验序号温度204060试卷第 5 页,共 7 页 (5)再次查阅文献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尽管电极电势数据显示生成 H2体积 6.0mL 3.4m

14、L 2.6mL-3NO 离子是个颇强的氧化剂,然而动力学原因导致它在稀酸中的反应一般都很慢。于是小组改变条件重复实验 I,向 2mL 0.5molL-1 HNO3中加入过量铁粉,结果如下(右图中数据):-3经检验,实验 III、IV、V中,NO 的还原产物与实验 I相同。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解释温度升高 H2体积减少的原因。(6)综上所述,有利于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条件是。17(共 14分,每题 2分)N O、NO和 NO 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22(1)N O的处理。N 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 N O分解。NH 与 O 在加热

15、和催22232化剂作用下生成 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2)NO和 NO 的处理。已除去 N O的硝酸尾气可用 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222NO +2NaOH=NaNO +NaNO +H O(I)2232NO +NO+2NaOH=2NaNO +H O(II)222反应(II)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_。NO 和 Br 蒸汽都是红棕色气体,下列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_。22A用氢氧化钠溶液B淀粉碘化钾溶液C用硝酸银溶液D用蒸馏水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 NO和 NO2去除率的有_(填字母).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 N

16、aOH溶液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 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填化学式)。(3)NO的处理。-3可以用 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在酸性 NaClO溶液中,HClO氧化 NO生成 Cl-和 NO ,其离子方程式为_1_。8(共 14分)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 Fe、Cu、Co、Li等,已知 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试卷第 6 页,共 7 页 Li2CO3(1)金属 M为_,操作 1为_。2)加入 H O 的作用是_,加入氨水的作用是。223)由 CoC O 2H O转化为 Co O

17、的化学方程式是2。422 3(4)草酸钴晶体(CoC O 2H O)是制备钴的氧化物的重要原料,图 1为 CoC O 2H O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2422 42化曲线,曲线中 300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为(填化学式)。(5) 已知 Li CO 微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见图 2。操作 2中,蒸发浓23缩后必须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6)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 Li CO 制取锂,阳极生成两种气体,两种气体分别为_.23试卷第 7 页,共 7 页 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年级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8、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D2D3B4C5B6C7A8A9C10D11B12A13C14B1D【难度】0.65知识点】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碳纳米材料、新型陶瓷、共价晶体(新教材)详解】A石墨烯、石墨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比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的要求,如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氮化镓等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C2H 与 H 是氢元素的两种核素,两者互为同位素,C正确;3DSiC为共价晶体,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的特点,D错误;故选 D。2D【难度】0.65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溶于水生成

19、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C在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中硫酸浓度逐渐减小,稀硫酸和铜不反应,因此向 50mL18molL -1的 H S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 SO 的物质的量小于 0.45mol,C2424错误;D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也可能是氯2-化银沉淀,则原溶液不一定含有 SO ,D正确;4答案选 D。3B【难度】0.94知识点】酸、碱、盐、氧化物分析】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

20、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详解】A胆矾为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C H OH为有机化合物中的醇,不属于碱,A25错误;B汽油为混合物;乙酸属于酸;氢氧化钙为碱;溴化钠为盐;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B正确;CCu (OH) CO 不是碱,是盐;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C错误;223DCO既不能与酸作用生成盐和水,也不能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没有相应的氢氧化物,属于中性氧化物(也称为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故选 B。答案第 1 页,共 8 页 4C【难度】0.65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21、物质的量的相互转化关系18g+4【详解】A18gNH 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 11mol质子,质子数为 11N ,18gH OA218g/mol18g的物质的量为1=1mol,含有 10mol质子,质子数为 10NA,A错误;8g/molB胶粒是许多微粒的集合体,用含 1 mol溶质的 FeCl3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含有的 Fe(OH)3胶粒数小于 NA,B错误;3.2gC3.2 gO 和 O 的混合气体可看成 3.2 gO,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0.2mol,氧原316g/mol子数为 0.2NA,C正确;2.24LD2.24LO2的物质的量为 22.4L/mol=0.1mol,N

22、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O +2H O=4NaOH+O ,由方程式可知,当生成 1mol O 时,转移 2mol电子,则生成 0.1mol22222O 时,转移 0.2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 0.2N ,D错误;2A答案选 C。5B【难度】0.94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详解】A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氢氧根离子与钙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Ca2+ OH- + HCO3-= CaCO +H O,A错误;132B Na2O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B正确;2()2 溶液中加足量的烧碱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Mg HCOCOH-

23、 Mg2+ + 2HCO3Ba (OH)D NaHSO34-= Mg(OH)2 +2CO32-+ 2H2O,C错误;溶液与溶液混合至溶液呈中性422H+SO24- + Ba2+ + 2OH- = 2H O + BaSO ,D错误;24故选 B。6C【难度】0.85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详解】A由图示可知,过程 1是次氯酸根离子与三氧化二镍反应生成氯离子和二氧化镍,离子方程式为:ClO- Ni2O3 2NiO2 Cl- ,A正确;+=+B过程 2的离子方程式为: 2NiO2 +ClO- =Cl- +2O+Ni O ,其中镍元素由+4价降低到+3价,23作氧化剂,B正确

24、C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镍又消耗了二氧化镍,二氧化镍是中间产物,不是催答案第 2 页,共 8 页 化剂,C错误;D过程 2的离子方程式为: 2NiO2 +ClO- =Cl- +2O+Ni O ,与过程 1联立,总离子反应23Ni2O3为:ClO-Cl-+O,D正确;7A【难度】0.85知识点】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详解】A在反应中当 1 mol Co O 参加反应时,有 6mol HCl参加反应,其中 2 mol HCl23被氧化,故 A正确;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中,

25、氧化性 Cl2I ,在反应中,氧化性 Br Fe3+,在反应中,氧化性 Co O Cl ,则氧化性强弱顺序:222 32Co O Cl Fe3+,故 B错误;232C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由 FeI I ,则 I 为氧化产物,中由 Fe2+Fe3+,则 Fe3+为222氧化产物,中由 HClCl ,则 Cl 为氧化产物,故 C错误;22D由可知,还原性 Br-Fe2+,Cl 和 FeBr 反应时,氯气先氧化亚铁离子,再氧化溴离子,22故 D错误;故选 A。8A【难度】0.4知识点】离子共存详解】试题分析:A、能使石蕊变化的溶液呈酸性,各离子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 A正确;B、pH=13的溶液呈

26、碱性,Mg2+能与 OH反应生成 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C、乙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 Br2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 C错误;D、由水店里的 c(H+)=110-12molL1的溶液中,可能呈酸性或碱性,HCO3既能与 H+反应,也能与 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答案选 A。9C【难度】0.65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鉴别的实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亚硫酸及其盐【详解】A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则澄清石灰水不能用于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故 A错误;B二氧化锰与稀盐酸

27、共热不反应,不可能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故 B错误;C若亚硫酸钠溶液变质,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亚硫酸钡的混合物,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则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沉淀溶解程度可以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故 C正确;答案第 3 页,共 8 页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滴加少量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不能确定过氧化钠是否变质,故 D错误;故选 C。10.D【详解】ABrCl 中 Br 元素化合物为+1 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非金属性以及其它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 Br 、Cl 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 正确;22B根据反应:Br

28、 + Cl =2BrCl,Cl 为氧化剂,Br 为还原剂,BrCl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2222原产物,故 BrCl 的氧化性强于 Br 而弱于 Cl ,B 正确;22CBrCl 与水反应生成 HBrO 和 HCl,则与碱反应可生成 NaCl 和 NaBrO,C 正确;D反应 BrCl+H2O=HBrO+HCl 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故选 D。11B【难度】0.65详解】Fe在氯气中燃烧一定得到氯化铁,不会得到氯化亚铁,选项 A错误。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得到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得到次氯酸,所以选项 B正确。二氧化硫与

29、水反应应该得到亚硫酸,得不到硫酸,选项 C错误。钠与氧气加热应该得到过氧化钠,选项 D错误。12B【难度】0.4分析】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1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说明溶液呈酸性,则一定含有大量的 H+离子,在酸性溶液中Al(OH) -、CO 2-离子因发生反应而不能存43在;而后才有沉淀,能够生成沉淀的是 Fe3+离子、Fe2+离子或 Al3+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 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说明一定含有 Al3+;结合溶液的电中性和Fe2+离子的还原性以及酸性条件下 NO3-离子的氧化性做进一步的推断。【详解】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1mol/L

30、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说明溶液呈酸性,则一定含有大量的 H+离子,在酸性溶液中Al(OH) -、CO 2-离子分别与 H+离子反应生成43Al(OH) 沉淀、CO 气体而不能存在,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阴离子,则只有 NO -323离子符合;开始没有沉淀,而后才有沉淀,能够生成沉淀的是 Fe3+离子、Fe2+离子或 Al3+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但在酸性条件下 Fe2+离子与 NO3-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则一定不含 Fe2+离子,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 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说明一定含有 Al3+和 Fe3+;综上所述,溶液中一定含有 H+、NO -、Fe3+

31、Al3+;一定没有Al(OH) -、CO 2-、Fe2+;343A、依据判断可知一定含 Fe3+离子,一定不含有 Fe2+离子,故 A正确;B、分析判断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但一定不含 Fe2+,故 B错误;C、依据分析和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只有 NO -离子,所以一定存在 NO -离子,故 C33错误;D、一定含有 Al3、Fe3,一定不含 Fe2,故 D错误。点睛】本题注意从反应的现象推断离子的存在,把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的共存是做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电荷守恒判断离子。3C难度】0.4【1【答案第 4 页,共 8 页 【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Fe2+的还原性、高铁

32、酸钠分析】根据制备流程分析,FeSO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H 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Fe (SO ) ,42 224 3Fe (SO ) 与 NaCl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得到 Na FeO ,Na FeO 与饱和的 KOH溶液作用24 32424得到 K FeO 粗品,经洗涤干燥后得到 K FeO 纯品,据此分析解答问题。2424【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为 FeSO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 H 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24生成 H O和 Fe (SO )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 32Fe2+H O +2H+=2Fe3+2H O,A选项正确;222B步骤为

33、Fe (SO ) 与 NaCl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得到 Na FeO ,氧化剂是 NaClO,24 324氧化产物为 Na FeO ,因为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故在碱性条件下,氧化性:NaClO24Na FeO ,B选项正确;24C步骤为 Na FeO 与饱和的 K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 K FeO 粗品,溶解度大的物质2424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故溶解度:Na FeO K FeO ,C选项错误;2424D由于 K FeO 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且其还原产物 Fe3+水解得到的24Fe(OH) 胶体,具有絮凝的作用,故 K FeO 是性能优良的水处理剂,D选项

34、正确;324答案选 C。14B【难度】0.85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氯气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碘离子先反应,亚铁离子再反应,溴离子最后反应,因此还原性:I-Fe2+Br-,故 A正确;B线段 AB表示 I被氯气氧化,故 B错误;C线段 BC表示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生成 Fe3+,故 C正确;DDE是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DE消耗了 3mol氯气,因此原溶液中 n(Br)=6mol,故 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 B。15(共 16分,除标注外其余空 2分)(1)(2)圆底烧瓶(或烧瓶) (1分)MnO +4HCl=MnCl

35、 +Cl +2H O2222D饱和 NaCl溶液(1分)防倒吸(3)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4)(5)冷水浴控制浓盐酸的滴加速度17:5Ca(ClO)2、Ca(ClO )3 2【难度】0.4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氯气通入 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 HCl后,再通入 C中检验氯水的漂白性,然后再通入 D中使氯气与石灰乳反应产生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最后通入 E中进行尾气处理,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仪器 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或烧瓶);装置 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是用来制备氯气,同时还生成二氯化锰和水。MnO +4HCl 浓 MnCl +Cl +2H O( )故

36、答案为:圆底烧瓶(或烧瓶);。2222(2)根据分析可知,装置 B中盛装的试剂是饱和 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HCl气体;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而 b的作用是吸收尾气时防止液体倒吸。故答案为:饱和 NaCl溶液;防倒吸。答案第 5 页,共 8 页 Cl +H O=HCl+HClO,HCl和 HClO体现出酸性使紫色石蕊溶(3)氯气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生22液变红,然后 HClO体现漂白性使红色石蕊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4)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 Ca(ClO )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应采用冷水浴32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控制氯气的产生速率,避免反应过快大量放

37、热使温度快速升高产生副反应,因此可采用控制浓盐酸的滴加速度来控制氯气生成的速率。故答案为:冷水浴;控制浓盐酸的滴加速度。(5)根据题目的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得电子生成 CaCl2,氯元素失电子生成-Ca(ClO) 和 Ca(ClO ) ,因此氧化反应的产物为:Ca(ClO) 、Ca(ClO ) ;Cl 生成ClO- 和ClO323 223 22-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由 0价分别升高到+1价、+5价,ClO- 与ClO 的个数比为 2:3,3-3可假设生成的ClO- 为 2mol,ClO 为 3mol,被氧化的氯原子为 5mol,共失去电子 17 mol,Cl2生成Cl- 是被还原的过

38、程,化合价由 0价降低到-1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要得到 17mol电子,则被还原的氯原子也为 17mol,因此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比为 17:5。故答案为:Ca(ClO) 、Ca(ClO ) ; 17:5。2 3 216(共 14分,每空 2分)-3(1)3Fe+8H+2NO =3Fe2+2NO+4H O2(2)气体遇空气未见红棕色,点燃肥皂泡,发出爆鸣声-3+4(3)产生蓝色沉淀4Fe+NO +10H+=4Fe2+NH +3H O2(4)H2-3-3(5)温度升高,H+、NO 被还原的速率均增大,NO 被还原的速率增大的更多;H+同时被消耗,H+得电子机会减少,导致产生的

39、 H2体积减少(6)较低温度、低浓度硝酸【难度】0.4分析】已知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会生成 H2,根据图示所做实验,产生的气体为无色,点燃时,有尖锐的爆鸣声,容器壁出现无色液滴,其气体为氢气,铁粉过量,则铁变为亚铁离子;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 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铁粉与硝酸还能反应生成铵根离子。【详解】(1)稀 HNO3与过量铁粉反应生成亚铁离子,还原产物主要是 NO,离子方程式:Fe+8H+2NO-3=3Fe2+2NO+4H2O。3(2)NO遇氧气生成二氧化氮变红棕色,而氢肥皂泡中氢气可燃烧,不纯的话有爆鸣声,所以确认气体是 H2,不含 NO的实验证据是气体遇空

40、气未见红棕色,点燃肥皂泡,发出爆鸣声。3)如产物有亚铁离子,滴加 K Fe(CN) 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63Fe2+2Fe(CN) 3-Fe Fe(CN) ;加入 NaOH溶液,加热至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6 263NH+NO3-,则另外发生的反应为:4Fe+出,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产物有4答案第 6 页,共 8 页 10H+=4Fe2+NH+4+3H2O。+(4)同样是 0.5mol/L HNO ,Fe反应能产生 H ,铜粉能反应但不产生氢气,则无法证明320.5mol/L HNO3中 H的氧化性大于 NO-3。5)H+、 NO-3都有氧化性,可被还原,温度升高,H+、NO-NO-被还原的速率均增大,被(33还原的速率增大的更多。H+同时被消耗,H+得电子机会减少,导致产生的 H2体积减少(6)较低温度和低浓度的硝酸有利于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气。17(共 14分,每空 2分)催化剂(1) 2NH3+2O2N O+3H O22(【2) 1:1CDBCNaNO3NO3)3HClO+2NO+H O=3Cl-+2NO- +5H+23难度】0.65详解】(1)NH 与 O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N O,反应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