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家庭教育6个误区易惯坏孩子.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10218345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6个误区易惯坏孩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家庭教育6个误区易惯坏孩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家庭教育6个误区易惯坏孩子现在的父母在小孩身上花的时刻、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小孩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缘故确实是,现在,家庭生活方式显现了新的变化,但父母并未及时调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种育儿书刊充斥市场,专门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来似是而非。因此,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个新误区便显现了。误区1:小孩应该放到首位幸福指向让小孩学会关爱他人近些年来,小孩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悲的是,一个家庭中越是以小孩为中心,小孩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力力的妈妈对此深有感触,往常每次吃虾她差不多上把虾剥给亲小孩吃,自己从来不吃,当她有一次随意地把一个虾仁塞进自己嘴里时,没想到力力

2、赶忙翻了脸,又哭又闹,还逼着她吐出来!专门明显,像力力如此自我中心的小孩今后是专门难融入社会的。误区2:现在的小孩都专门幸福幸福指向让小孩学会体验欢乐专门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小孩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小孩自己明白。据调查,在三种情形下小孩最不快乐:一是父母吵架离婚时,小孩专门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忧自己没人要。二是没人玩时。专门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小孩专门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能拍球、卫生间里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专门多小孩都想回老房去住。三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爱好班。安全、交往、自主差不多上儿童期的合理需要,这些需要没

3、有被满足,那么即使锦衣玉食、玩具丰富,小孩也可不能感到幸福,因此,幸福的童年是让小孩过小孩的生活。童年的主旋律应该是欢乐无忧的,但小孩也会有小孩的小小苦恼。父母应随时关注小孩的情绪体验,确信、鼓舞他表达情绪,关心他调整情绪。误区3:吃饭穿衣不要紧,大了自然会!幸福指向让小孩学会生活自理专门多父母带养小孩偏重操纵,衣服穿得多但恰恰先感冒,吃饭追着喂直到跑不动,结果是长大以后生存适应能力差,中学生父母铺床垫褥、大学生父母全职陪读大有人在。父母的包办代替剥夺的是小孩生活自理的实践机会。事实上像穿脱衣服、洗脚洗脸、学具整理这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劳动完全能够让小孩自己去干,初期父母要容忍他的不利索不完美,父

4、母从示范到手把手教到只动嘴不动手,逐步放开,只要你坚持一个月两个月,没有培养不出的生活能力。在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识的“懒”些,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时候肯放手,长大了才放心。误区4:尽量满足小孩的愿望幸福指向让小孩学会克制需求专门多父母对小孩有求必应,生怕拒绝会挫伤了他们的心灵。事实上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幸免的。假如我们把自己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然后,在今后三年内可能满足的愿望上打勾,其中打勾的能占20%,我们多半就专门满足了。而现实是多数小孩75%以上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许多父母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克制地满足小孩的要求,但是,太容易获得的东西人往往不珍爱,而且从中获得的乐趣也了了,这一点

5、小孩和大人是一样的。更糟糕的是,小孩从中学会的是不劳而获,高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埋怨、挟制、强求得来。因此,父母应善于对小孩说不,要他学会克制与承担。一项实验说明,幼年时面对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自己攫取欲望的小孩长大后的成就要远远高于不能克制的小孩。问题是专门多父母缺乏临场说“不”的处理技巧。典型的过程是如此的:上街前说好今天不买东西,但到了街上,面对诱惑,小孩先逗留再明示后撒泼,大人觉得专门丢面子就屈服了,因此嘴上依旧要恶狠狠地说,下不为例否则就收拾你之类,明显这种空泛的威逼永久都可不能兑现。另有一对夫妻是如此处理的:小孩撒泼,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由妈妈出面说,你情愿赖在这儿就呆

6、这儿,我们先回去了,说完掉头就走,小孩见势不对,拔腿就追。回去后吃完晚饭,父母郑重地和小孩交谈,让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为,并主动作出行为承诺。误区5:家务活父母干就行了幸福指向让小孩承担劳动的义务我们小时候都被家长安排着承担一定的家务,但轮到自己做父母时几乎没人希望小孩能帮家里做事。调查显示,各国儿童平均每日劳动时刻分别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小孩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关心小孩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能力与自信的途径。比如3岁能够端板凳、递用具,4

7、5岁能够叠衣服、理床铺,6岁能够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小孩就该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饭桌、倒垃圾。总之,小孩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误区6:板凳绊倒了你,我打它!幸福指向让小孩学会承担责任板凳绊倒了小孩,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小孩不同的人格特点:中国的家长是打板凳,安抚小孩,小孩学会的是推卸责任,埋怨他人;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小孩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判指责,小孩学会的是承担责任,查找缘故。事实上专门多情况大人是不必急着挡在前面的,自己的情况让他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让他自己承担,比如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只有承担了他才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这远比家长过后反复唠叨成效要好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