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致橡树》高效课堂导学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216145 上传时间:2025-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橡树》高效课堂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致橡树》高效课堂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木职教中心 职高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___ ___组别:___ ___姓名:______ _____ 薛武春 本节课题 《致橡树》 学习目标 1、感受含蓄模糊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3、培养同学欣赏、心得诗歌语言的能力。 4、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 5、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深厚兴趣,丰富同学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 教学重点 1、理解含蓄模糊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 介绍作者有关状况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爱朗诵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乱就将她推动了风雨之中。197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模糊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模糊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模糊美,所以称“模糊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抵抗。 探究案——课中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抓意象,悟感情,挖主题。 1、罗列诗中出现的意象。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下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它让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一类人? (1)凌霄花 (2)痴情鸟儿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 〔修辞 〕 ,否定、批判 了 的爱情观,深入地说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 探究点二:3、诗人笔下的橡树和木棉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4、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繁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探究点三:5、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坚持着一种特别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1〕我必需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 上,并 ,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训练案——课后巩固学习 六、品艺术 《致橡树》给了我们深入的人生心得。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致橡树》也不例外。你可以从表现手法,所用修辞,语言特点等方面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说一下你的看法吗? 七、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以前接触过“模糊诗〞〞,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家喜爱的可能还是模糊爱情诗,老师也相信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积存了很多的爱情名言,今天不防把你喜爱的写下来、读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致橡树教学参照: 四.1、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 (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有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坚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入地说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3、.橡树木质坚硬繁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4.诗人将人的品行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行。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5、〔1〕——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凹凸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六、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模糊。           4、语言优美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