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眼外肌的解剖,斜弱视组,林静,1,眼眶,眼眶内侧壁与头部矢状面平行,两外侧壁互成,90,角,内外侧夹角约,45,,眼眶轴与头部矢状面约成,25,角,2,眼眶骨组成,七块颅骨构成:,蝶骨 颧骨,腭骨 泪骨,筛骨 额骨,上颌骨,3,相关窦腔均与鼻腔通:,内侧壁筛窦,内侧后方蝶窦,上方及前部为额窦,下方为上颌窦,4,眶尖部重要孔道,视神经孔:通过视神经与眼动脉,眶上裂:运动神经(,),知觉神经,植物神经,眼静脉,眶下裂:眶下神经,5,6,7,眶内容,主要讲眼眶筋膜与眼外肌,其他还有 眼球 神经 血管 泪器 脂
2、肪等,8,眼眶筋膜(一),Zinn总腱环:颅内骨膜及硬脑膜延续到达眶尖处增厚成一纤维环,此环为大部分眼外肌的起点。此环包围全部视神经孔及眶上裂的内侧部,呈椭圆形。眶尖部硬脑膜通过视神经孔后即分为内、外两叶,Zinn总腱环居于之间。,9,眼眶筋膜(二),眶隔:由眶缘的筋膜向睑板及内外呲延展而成,环绕整个眼眶前部,将眶内容与眼睑分开,使眶内容不致脱出,上部眶隔向前附着于上睑板及眼睑皮肤,被提上睑肌纤维向前牵引,可以随眼睑运动一起皱缩。下部眶隔起自下眶缘附着于下睑板下缘,10,眼眶筋膜(三),内、外呲韧带:由眼眶筋膜的终末部分及上、下睑板两端向两侧扩展的纤维联结而成。,内呲韧带直接起自睑板内侧端向泪
3、囊前方扩展附着于泪前嵴上,外呲韧带起自睑板外端附着于颧骨结节上,11,12,眼球筋膜(一),淡黄色,前,1/3,与球结膜紧密粘连在一起,在角膜缘外,23,毫米区域二者联系很紧,其后较易分离。此膜至上、下穹隆分为两层,外层与穹隆部组织相延续,内层与球结膜相连接。眼外肌穿过眼球筋膜中,1/3,到达附着点,同时筋膜也反折延伸包绕每条肌肉,二者的关系如同衣、袖,此包绕肌肉之筋膜称为,肌鞘,。,13,14,眼球筋膜(二),肌间膜,:四条直肌的肌鞘向两侧延展并互相连续而形成,此膜对于眼外肌手术十分重要,如不切断则限制肌肉移动,15,肌肉圆锥,:肌间膜将眶内脂肪组织分隔为中心与周围两个部分,其中间部分称为肌
4、肉圆锥,16,眼球筋膜(三),节制韧带,:眼外肌的肌鞘从眶面向外扩展直接或间接附着于眶骨膜或眼眶其他组织上,称为节制韧带,一般从眼球赤道部水平的眶骨膜开始向后延伸一定距离附着于肌鞘上。,当主动肌收缩时限制其过度牵引;限制拮抗肌过度迟缓,17,18,眼外肌Pulley,19,支持韧带,Lock woods 韧带:眼球下方从眶骨一侧到另一侧的一条纤维带,其中部变宽形成一个凹窝,形如吊床,眼球卧在上面,20,眼外肌,每眼司眼球运动的肌肉有6条,四条直肌,两条斜肌,除下斜肌以外,其他眼外肌均起自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Zinn总腱环,21,内直肌,起自,Zinn,环内侧偏下方,在眼球及眶内侧壁间前行,附着
5、于距角膜缘,5.5,毫米的巩膜面上。全长,40.8,毫米,肌腱长,3.7,毫米,宽,12.3,毫米。是直肌中最厚、最强的,受动眼神经支配,由眼动脉的下肌枝供给血液,牵引方向与眼球视轴一致,在第一眼位只引起眼球内转而无其他副作用,22,下直肌,起自,Zinn,环的下方,向下、向外、向前在眼球与眶下壁之间走行,附着于眼球垂直经线下方距角膜缘,6.5,毫米的巩膜面上。肌肉全长,40,毫米,肌腱长,5.5,毫米,宽,9.8,毫米。,由动眼神经支配,由眼动脉的下肌枝及眶下动脉供给血液,其牵引力方向与视轴成,23,角,其主要作用为下转,同时有内转和外旋的次要作用,23,外直肌,起自Zinn环的上外方,向前
6、外方走行,附着于距角膜缘6.9毫米的巩膜面。全长40.6毫米,肌腱长8.8毫米,宽9.2毫米,由外展神经支配,由泪动脉供给血液,牵引力方向和视轴一致,第一眼位时只起外转作用,无次要作用,24,上直肌,起自,Zinn,环上方,在眼球与提上睑肌之间向前、向上、向外走行,附着于眼球垂直经线上方距角膜缘,7.7,毫米的巩膜面上。全长,41.8,毫米,肌腱长,5.8,毫米,宽,10.6,毫米,由动眼神经支配,血液供应来自眼动脉的上肌枝,肌肉长轴与视轴成大约,23,角,第一眼位主要功能为上转,还有内转和内旋的次要作用,25,上斜肌,是眼外肌中最细最长的一条。起始于视神经孔内上方的总腱环上。上斜肌在眶顶和眶
7、内侧壁之间向前行,在眶内上缘附近、滑车之后约,10mm,处,上斜肌肌腹即变成圆形肌腱,经过滑车后,再向后向外,并稍向下转折,穿过眼球筋膜,行于上直肌之下,肌腱散开成扇形,斜行附着于眼球赤道部稍后面略偏外侧的巩膜上。上斜肌原始部分长,40mm,,返折部分长约,20mm,,其与眼球接触弧的长度为,5mm,。上斜肌平面与视轴的夹角为,51,26,27,下斜肌,起源于眶下缘稍后,鼻泪管上端开口外侧,上颌骨眶面的粗糙区,向后外上方伸展,经下直肌下到达外直肌与眼球之间,通过短腱附着在眼球外侧赤道后的巩膜上,全长37毫米,肌腱长1毫米,附着点宽9.4毫米,附着点距视神经约5毫米,距黄斑约2.2毫米。,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