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高三地理复习,1,目录,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二、等温线的判读与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四、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等值线图的判读,2,1等高线图的阅读:,等高线,稀疏,,地表,坡缓,;等高线,密集,,地表的,坡陡,;,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 40H41 B 49H50 C 59H60 D 60H61,【例1】读右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各题。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 B 西北C 东南 D 西南,N,820,830,840,(l)判断坡度陡缓:,3,相对高度的计算:,(x1)d H(x1)d,x:重合或两点间的等高线的条数 d:等高距,300,300,400,500,C,B,A,D,H,【例3】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C处陡崖最大高度可能为,A、390米 B、420米,C、220米 D、180米,4,(2)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可以判断地形。,游客被困在图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300,300,400,500,C,B,A,D,H,5,图1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1,回答56题。,5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ABCD,6济州岛以西海域属于,A黄海B渤海,C南海D日本海,6,(3)地形剖面图:,7,(4)等高线地形图中库址、坝址的位置选择:,选择在,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地区,,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8,a,b,c,d,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若有一条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b、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b、d位于山脊,A.B.C.D.,练习:,“凸高为低山谷,凸低为高山脊”,9,2等温线图的阅读:,阅读等温线图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2)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3)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4)判断某地所处的海陆位置:,(5)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6)等温线的疏密:,(7)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10,从“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中可读出,A地的气温为,,E地的气温约为,。,(1)判断某地的气温值:,11,下图所示的区域位于,半球,(2)判断某地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北,北半球:,南半球:,温度自南向北,递减,;,温度自南向北,递增,;,12,据此可以判断,下图所示的区域处在,季。,(3)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高于,低,高,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得夏季陆地气温,于海洋,等温线在大陆向 _纬凸出,在海洋向,纬凸出;冬季则相反。,13,a,b,c,d,(4)判断某地所处的海陆位置:,【例】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b地位于,北半球大陆上 北半球海洋上,南半球大陆上 南半球海洋上,A.B.C.D.,北半球:,1月陆低海高;,7月陆高海低,南半球:,1月陆高海低;,7月陆低海高,14,【例】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答案:,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15,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说明,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季:B地A、C,,季: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5)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冬,16,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说明,影响因素,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流经A处为_流,流经B处为_流,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暖,寒,17,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与,基本一致,东西向延伸,海洋:,等温线大体与,平行,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海陆分布:,等温线发生弯曲,同纬度大陆最冷月等温线向,纬,度突出,海洋向,纬度突出,最热月相反。,地形地势:,等温线呈闭和曲线的地区,数值,里大外小,的为_,,里小外大,的为_。,洋 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纬度突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纬度突出。,纬线方向,海岸线,低,高,高,低,盆地,山地,18,【例】图6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P1、P2两地的气温T1,T2值范围,T1,T2,.,(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BB属于,。,(4)P1、P2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19,4,2,0,2,4,甲,乙,丙,【例】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的地形是,A.丘陵、山地 B.山地、盆地,C.盆地、山地 D.盆地、丘陵,20,(6),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空变化规律:,(1)冬密夏疏:,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2)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3)陆密海疏:,陆地表面形态复杂,等温线密集且较曲折;,海洋表面性质均一,等温线稀疏且较平直;,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21,【例】右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包含的大面积的陆地和海洋是,A、亚洲、太平洋,B、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C、北美洲、太平洋,D、南美洲、大西洋,30度,60度,10,20,120度,甲,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A、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C、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D、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22,(7),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4,2,0,2,4,甲,乙,丙,【例】读“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A.8001000米 B.13332000米,C.13331667米 D.10001333,4,甲地温度 6,6,乙地温度 4,8,甲乙温差 12,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23,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区别:,1、气压:,2、等压面:,3、等压线:,气压值:P,A_,P,B_,P,C,C,B,A,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重量。,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注意:,(1)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2)高压和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3等压线图的阅读:,降低,同一,24,如下面“等线示意图”中的A区域是,气压,B区域是,气压,。,C区域是,;,D区域是,。,C,D,25,3等压线图的阅读:,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气压;反之为,气压。,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称为,;由低压中心向外延伸出的狭长区域称为,。,两个高压脊之间和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称为,_。,(1)判断气压系统:,高,低,高压脊,低压槽,鞍部,26,(2)判断天气状况:,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阴雨天气,上升气流为主,干晴天气,下沉气流为主,根据高、低气压中心判断天气状况,27,(3)判断风力和风向:,2.判断风向规律:,(1)先判明高低气压,,(2)然后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3)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确定风向,(,注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4),风向与高低空:,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1.风力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28,根据下图等压图判断其季节:,(4)等压线季节判读:,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9,(5)等压面图的判读:,1 000百帕,结论:,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气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气压,“高高低低”,A、气压值比较:,PbPa,PdPc,Pa=Pd,高度,A,B,D,C,Pb,Pc,30,等压面弯曲判读:,根据下图等压面弯曲判断A、B、C三地气压较低的是,;,并绘出气流运动方向。,A,B,C,B,31,甲,1000,1005,1020,1010,1015,C,D,A,B,乙,丙,丁,右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天气系统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的C、D气压中心分别是,C,D,;,(2)图中的两条粗实线可以形成锋面,甲乙间的锋面是,,丙丁间的锋面是,;,(3)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A地偏,,B地偏_;,(4)如果图中的锋面均能引起降水,则甲、乙、丙、丁四地有降水的是,。,高气压,低气压,冷锋,暖锋,北风,南风,甲、丁,32,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区(气旋),锋面多形成在低压槽处,如下图中AB和CD线处。,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判断冷暖空气(气团):,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6)锋面气旋的判读:,33,【例】(2001年天津、山西文综卷)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AP,a,P,b,P,c,BP,a,P,b,P,c,CP,b,P,c,P,a,DP,b,P,c,P,a,(2)当图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沙尘暴 B干旱,C泥石流 D暴雪,(3)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太阳耀斑爆发,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00升起,D太阳直射北半球,34,(02天津文综)读图,回答810题:,8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A 1020、1012.5,B 1017.5、1020,C 1017.5、1015,D 1015、1012.5,9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 南风 B 西风,C 西南风 D 东北风,10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 B C D ,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单位:hPa),35,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_,;,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_;,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图中单位mm),4.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主要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大,小,大,36,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2)判断海陆影响:,(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3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