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形势要求 开拓安全管理的新思路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飞速发展。2003年x月xx日益恶化,外力破坏十分严重。今年以来,因气候原因、山火、外力破坏等外部因素造成的电网事故达45%,其中,外力破坏十分严重。2003年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的电网设备事故占全部电网、设备事故的18.3%,今年年1至5月底,共发生外力破坏事故27起,占全部电网、设备事故的19.2%。 五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仍然薄弱。今年以来发生的各类事故无论有客观因素,有外部条件的影响,但人员责任的原因不容忽视,主要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随着企业职工队伍的年轻化,素养有待提
2、升。一线员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安全技能等问题,往往因为忽视简单、常规性工作,酿成事故。二、求真务实,积极探究并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机制一适应电力体制的变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要求,完善公司系统建章立制的工作。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后,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要求,及时制定、颁发了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规程规定,规范和明确公司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管理责任和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的确保体系和监督体系;公布国家电网公司1号令关于强化调度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规定,严正调度纪律,落实复核运行方式、复核调度规程、复核继电保护
3、配置、复核安全自动控制装置、复核反事故措施、复核保厂用电“六复核措施,防止发生大电网事故。同时,公布国家电网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通过建立覆盖事故发生、发展、处理、恢复全过程,以及覆盖电网、电厂、用户全方位的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体系,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二超前安排,严密布暑,保证了电网安全度夏。针对当前夏季电力供必须矛盾特别、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庞大压力,提前安排落实电网迎峰度夏各项措施。各网省公司去年度夏结束后,就着手研究今年夏季的电力供必须形势,强化电力负荷猜测,安排和落实发电负荷计划。强化网间电力交易,强化必须求侧管理,合理安排发输变电设备检
4、修和消缺,加快新建、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和投产。充分发挥跨区联网效益,采用有效技术措施提升跨区联系线的稳定限额和输电能力。落实各项反事故预案和供电抢修措施,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市政、医院、新闻媒体、交通运输等重要场所及重要用户的安全用电,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用电不受影响。三逐步理顺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关系。公司极为重视体制改革对电网安全的影响,电力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要确保系统安全,必须遵循电网运行的客观规律。电网是联系电源与用户的纽带,电网发展建设上要统一规划,电网运行上要统一调度,电网安全上要统一管理,电网技术上要统一标准。“四统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预防重特大电网事故的
5、基础。越是在改革时期,越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状况下,越是要强调遵循电网运行的客观规律,要强调电网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措施必须协调统一。去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在充分听取和征求各大发电公司看法的基础上,颁发了强化网厂安全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指导看法,电监会制订了关于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的看法,初步理顺了网厂之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及时明确和规范了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的管理内容和范围。为确保电力正常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以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为手段,推动安全管理革新和机制革新,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在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同时,我们致力于建设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针对电力生产事故暴露出安全管
6、理基础薄弱、缺乏对生产过程实施全面有效控制,以及过去安全性评价在具体应用和操作中存在评价内容不全面、管理不到位、整改不落实等问题,提出建立覆盖电力生产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科学、规范的安全评价体系,立足于形成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不断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电网“跨越式变化,生产管理模式必须与之相适应,必须实现管理上的“跨越式发展。为推动安全生产管理革新和机制革新,去年以来我们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借鉴ISO9000、ISO14000、OSHAS18000三个国际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编制了国
7、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简称SHEQ,目前,该标准在公司系统的两个单位进行了试点,通过试点,促进了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形成文件化的程序和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岗位使命权限,带来工作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逐渐显现。 五以人为本、推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理念建设,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树立安全就是责任的理念和强化“防患于未然、“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推动安全科学管理工作。二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构筑和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三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建设。广泛开展员
8、工业务技能和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员工自身业务技术素养和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员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将遵章守纪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将员工的言行融入企业安全的整体氛围中,从而坚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优良局面。 六开展设备健康状况评估和分析,强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去年以来,我们逐步在公司系统建立和完善了各级电力设备健康评估体系,准确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的特别问题和倾向性问题,为设备全过程管理奠定优良基础。强化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落实技术监督责任制,适应网厂分开新形势,调整技术监督工作的重点,即电网输变电设备、并网发电厂升压站电气设备和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等。三、科学管
9、理,严格要求,进一步把安全工作抓深做细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面临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电网公司成立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将持续深入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强化经营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进一步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去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发了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五个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的规程规定,明确了网厂分开的体制变化之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和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今年我们将按照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抓好规程规定落实和落实工作。并从安全生产管理革新入手,改革过去粗放型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强化过程控制,进一步把安全生产工作抓深、抓细,逐步完善适应电网企
10、业发展必须要、符合电力生产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理顺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省级电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管理界面和管理模式,强化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抓好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程制度建设,特别电网管理;依据技术发展的状况,完成现场作业的安全工作规程的修改工作。二是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方式,推行现场作业程序标准化。结合电力生产特点,建立符合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的规范化作业程序,规范人的工作行为,从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上建立防错、纠错机制,避免人为失误,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三是建立分
11、级负责的电力生产设备健康状况分析评估制度和体系。定期对发输变电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准确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掌握和组织处理全局性特别问题,确保设备的健康运行。四是强化电网二次系统的管理。持续开展“六复核和“五查工作,并形成常态机制,提升继电保护装备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强化电网无功和电压管理,防止因无功电源不够,尤其是夏季空调负荷增大时而导致的电压稳定破坏事故;加快电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打开电磁环网。五是针对目前电力设施保护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常态保护机制。发动和组织群众,拨出专款,建立联防机制;强化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如城建、林业等部门之间的联系,避免交叉作业
12、对电力设施造成的破坏;主动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六是完善常态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健全应急机制。结合电网安全生产特点,组织分析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提出对策,落实预防性措施,完善电网安全管理的常态机制。加大对开展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工作的宣贯力度,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指导各网省公司制订实施细则和开展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手段,全面推动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稳步推行“三标一体的管理体系,不断夯实电网安全生产基础。本着对安全生产目标执行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预警管理办法,要求公司系统针对事故发展趋势和上升苗头,分区的动态管理预警体系,及时掌握电网安全生产状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按照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和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公司系统的重特大事故应急机制。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事故指挥、事故抢险、信息发布要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分工,做到事故处理井然有序;完善各项反事故措施,构筑有效的第三道防线。进一步完善突发事故处理预案以及电网黑启动方案,开展反事故演习,提升事故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强化对低频压减载、解列装置和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运行维护管理,构筑有效的电网安全第三道防线;催促并网发电厂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厂用电措施;确认重要用户的保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