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3说 明:1、本试卷共4页,共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3、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分。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25分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子衿诗经郑风1分2、蒹葭第一章中“,写秋天水边的景色,烘托了主人公怅然、假设有所思的心情。1分3、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典故来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其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诗句是:,。2分4、小伙子一般都
2、喜爱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这两句就是佐证。2分5、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 。2、以下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B、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
3、分钦佩B、 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比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够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不由自主 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状况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变色龙随着四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慢慢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地表达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年轻的我们渴求生活,渴求创造,渴求摆脱束f( )。然而
4、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 )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 , 。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1)、依据文中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2)、文中有二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第二部分 阅读45分一桃花源记16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
5、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够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6、后遂无问津者。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渔人甚异之 异: 2、便要还家 要:( ) 3、无论魏晋 无论: 4、寻病终 寻:( )7、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翻译: 8、渔人在这时看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这里环境 ,生活 ,民风 。3分9、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桃花源出现前,作者描写桃花林的美景,作用是暗示将有“奇景出现,为下文桃花源的隐蔽幽深和美好作铺垫。B、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林一一进入桃花源一一离开桃花源一一再寻桃花源。C、文
7、章先写渔人偶然进入了桃花源,结尾却又写刘子骥“欣然规往而“未果,前后矛盾。D、文章借写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二) 习惯说8分蓉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府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假设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假设平,至使久而即平其故,则反窒11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2。【注释】蓉
8、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学家。府f:同“俯。弗f:不。洼:凹陷的地方。径尺:直径一尺。浸淫日广:逐渐地越来越大。浸淫:逐渐,渐进。踬zh:被绊倒。蹶ju然:跌倒的样子。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洼者假设平: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11窒zh:阻碍。 12慎始:一开始就慎重。10、对画线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打理好,那一个国家怎么办呢?B、一间屋子就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好国家么?C、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打理好,还能治理国家么?D、一间屋子就不能治理,那一个国家怎么办呢?11、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俯 而
9、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辄 起 绕 室 以 旋。12、本文显示的道理是:用原文回答 ;表达的中心思想是:用原文回答 2分(三) 艾叶香中寻玉佩11分郑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
10、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
11、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楚。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
12、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摩奶奶的脸。静静地,闻声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贫寒,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
13、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芳香。 13、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4分 教“我磨面作饼给“我压岁钱 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14、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4分(1) 、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2分 15、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
14、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代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浮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 四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10分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无人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革
15、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状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状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说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有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一般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
16、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楚,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庞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曰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一般人的住宅,个
17、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或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个蜘蛛,飞到你眼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索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索的问题。16、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无人机的用途十分广泛,已由军用转入民用领域。B、无人机的造价很便宜,已成为一般人的玩具。C、大量事实证实,目前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D、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17、依据文章内容,概括无人机在使用中的利与弊。2分 18、第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19、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
18、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3分 第三部分 写作施行50分20、按要求作文。 请以“学会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故事和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主要写自己的经历、心得等。 3、字数在600字左右。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班名。第四部分 附加题10分阅读以下名著选段,完成l3题。1954年10月2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致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
19、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激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致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激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
20、一种心情应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态度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复蹈前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心得,才不致于被回忆腐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假设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碰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选文出自 ,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 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2分2、 这封信是针对孩子碰到的什么状况写的?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4分 。3、 “太阳太激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用的什么修辞?作者想借太阳和雨水向儿子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