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_ 姓名_ 学号_密封线东灶港初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初二语文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初二备课组一22分1、 依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zhu然一亮,出现一hng水潭。它叫姊妹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xn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qin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Zhu hng xn qin 2、 古诗文默写。6分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巢成雏长大, 。葛天民迎燕、在登飞来峰一诗
2、中,作者以“浮云为喻,表达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的诗句是: , 。3、以下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B、从小挚爱电脑的王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C、“全国亿万同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展开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同学的全面发展。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4、6分一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明长城东起 ,西至嘉峪关。 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人物、一个传
3、说、一则俗语或诗句。 人物: ;传说: 俗语或诗句: 二朱赫来是长篇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这本书的作者是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学习题。4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急看紫巉岩。【注释】褰qin帏:掀起帘子。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二35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7分 火焰山“火红的奥秘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吐鲁番是一个葱绿的盆地,山麓地带村民聚居,瓜果葡萄清脆香甜,人们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不料一条凶恶的火龙从远方而来。它口喷火焰到处作孽,所到
4、之处一片焦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玉皇大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决心镇住这条凶恶的火龙,于是他先扇起一阵巨风,把火龙刮落在地上,接着又下了一场滂沱大雨,瓢泼的雨水浇灭了大火,就形成了今天的火焰山。火焰山横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东西长100多千米,最宽处达10千米,平均海拔为500米,远看真像一条红色的火龙横躺在那里。维吾尔族人称它为“克孜勒格塔,意思是“火红山。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它真的像西游记里所描述的那样能喷火吗?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一游,就会揭开这个秘密了。火焰山全部是由红色的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些砂岩和页岩是距今1.1亿7000万年的地质时期堆积而成的。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
5、泥土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这些堆积物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褶曲隆起,石化了的岩石抬升成山,兀然崛起在沉凹的盆地之中,构成了火焰山山体的火红底色。当然了,火焰山的火红还因为有自然环境作衬托。吐鲁番盆地高温火热,是我国西部“火炉之一,元代就有人称吐鲁番为“火洲。这里的岩石风化、风蚀激烈,山石造型奇特,层峦叠嶂,悬崖峭壁。山上寸草不生,沟壑滴水不流,山麓沙砾成堆,在一望无际的灰白色戈壁沙漠的映衬下,火焰山的红色山体格外醒目。盛夏时节,晴空万里,气温特高,灼人的阳光照耀在火焰山的红色岩石上,红光闪耀,云烟萦绕,好似熊熊烈焰。人们远眺这赤峰秃岭好似火焰喷然,又似火云蒸腾,也就
6、会把这红色的山看作是喷射着火舌的火焰山了。所以火焰山并不能喷火,喷火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幻觉。6、结合全文来看,第段中有一个句子暗示了说明顺序,请找出来。2分 答: 7、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介绍了火焰山,请写出所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答: 8、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那个时期,气候异常炎热,堆积的砂石泥土经过高温氧化、大雨淋溶,便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答: 二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学习。12分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汪曾祺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爱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
7、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地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惟妙惟肖。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怀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
8、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乡村劳作,他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写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有时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诫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我们等着他回来
9、不料他同时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大队的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儿子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责备他:“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即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
10、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用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需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将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制定。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坚持一点童心。9、 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 。1分10、文
11、章写了两对父子:父亲和“我,“我和儿子。“我的父亲和“我作为父亲来讲,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11、中国一般家庭里的父亲是严父有“严父慈母的说法,可是本文中写的父亲却跟儿子“没大没小,如兄弟一样,你认为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吗?为什么?2分1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3分13、第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 ,第二处的意思是 2分14、第七段主要用了 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 。2分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721题。8分布 鞋 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
12、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 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 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
13、阉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光。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
14、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当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乏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慢慢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难的学习生涯。娘常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
15、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摩,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涵亲人思念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无论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5、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问忆,表达了对 之情。3分16、请从第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7、认真品味文中第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
16、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1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2分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摩,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三阅读语段,答文后题8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够,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17、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以下加点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2)食之不能尽其材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弦而鼓之 作断纹焉 易之以百金 莫不然矣 21、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2)弦而鼓之 还之
18、易之以百金 工之侨闻之 2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寓意: 三写作 43分,其中3分写字分23、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给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是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次感动经过珍藏,陶冶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请以“珍藏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题目:珍藏 200400600800附参照答案和评分标准一25分1共4分骤 泓 殉 嵌2共6分荡胸生层云谁家新燕啄春泥留
19、取丹心照汗青相伴过年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共3分C4共6分一鸭绿江 秦始皇蒙恬等 孟姜女哭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等 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5共4分忽或 才急切、好奇、惊喜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6一6、那火焰山为什么是火红的呢?2分7、列数字、打比方作用略3分82分二9、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10、父子如兄弟,甚至是“没大没小;父亲对儿子宽容,让他们自由发展;都坚持童心。 11、这样的父亲是好父亲。因为父子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而且充满人情味,与封建家长制格格不入,体现出现代化的新型的父子关系。 12、1他爱孩子,带着孩子玩。2对孩子的学业关怀而不强求。3给孩子的学业和发展提
20、建议、给帮助。 13、1与孩子关系好,“我被打成“黑帮后,孩子们跟“我还很亲热。2父子间互相理解,“文革期间让儿子带一个“黑帮子女回家住了四十多天;儿子谈恋爱,了解,但不干涉。 14、议论 叙平凡的事,抒真挚的感情;十分自然而又含深意;语言清新朴实而富于表现力。三 15、布鞋;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母亲的怀念、感激。每空1分,共3分16、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1分17、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18、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
21、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下对母亲的思念惦念、怀念、思念、依恋之情。2分四19、略20、名词用作动词 残断不齐的花纹 换 这样21、不译 代词 代词 这件事22、 看待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才干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三、43分,其中含写字3分24作文评分标准。等次分数项目一类卷35-40分二类卷30-34分三类卷25-29分四类卷21-24分五类卷20分以下内容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思想感情较真实健康内容比较具体中心不明确思想感情不够真实健康内容
22、空泛文不对题内容失真语言语言流畅表达方式恰当语言通畅表达方式较恰当语言基本通畅有少量语病表达方式不够恰当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文理不通表达方式不当结构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结构尚完整层次较清楚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楚层次混乱评分注意事项:1内容、语言、结构三项都具备同类条件,可得该类卷的上限分;具备该类卷两项条件,另一项属于下限者,可得该类卷的中等分;具备该类卷一项条件,另两项属于下一类者,可得该类卷的下限分。2关于语病:这里的语病是指显然的语法、修辞或逻辑上的错误。3不够6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4如遇出现真实地名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的试卷,一律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23、写字3分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3分书写较清楚、规范 2分书写潦草、尚可识别 1分书写难以识别 0分命题意图: 一、 命题主要依据 1、命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同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习目标的要求。 2、处理好语文学科基础知识与施行能力的关系。 3、依据语文学科特点,着重视察同学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试卷基本状况 试卷分三大板块:积存运用、阅读理解、作文,总题量约23题。同学有充分的思索和作答时间。试卷力求形式活泼,文体多样。在“着重考查同学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兼顾第三册书知识面的覆盖。难度系数稳定,难度系数严格控制在0.71左右。试题难度比例适当,
24、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同学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 强调文化积存,注重陶冶情操。选材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同学生活,注重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同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选文注重典范性,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阅读文本选材文质兼美,课外现代文阅读选文具有鲜亮的时代特色。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合适同学的阅读水平,凸显了人文精神,能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在阅读题设置上重点考查同学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适度拓展,激励对文本展开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第一部分是“语言积存和运用,从四个常见字词看同学对词语的掌握状况;从几个古诗诗句的填空,看同学对古诗文的掌握状况;从一道选择题,看同学对成语的正确运用如何;长城专题和课文推举的名著,通过几个填空题来检点;至于对古诗文的理解状况,则通过一首没学过的古诗来加以检点。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题。主要通过三篇现代文了解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阅读,则通过课内和课外结合的方式,考查同学对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