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209017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549 大小:17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9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草书《自叙帖》是( )的代表作。 A.怀素 B.张旭 C.黄庭坚 D.蔡襄 【答案】 A 2、在美术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一定方法手段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这一教学环节被称为( )。 A.演示技能 B.传授新知 C.展示评价 D.导入新课 【答案】 D 3、下列选项中,较为适合“美术教育价值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是(  )。 A.理论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 A 4、明暗交界线是素描中( )的内容。 A.背光面 B.受光面 C.五大调 D.三大面 【答案】 C 5、在美术教学设计中,选择美术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B.教学评价与学生人数 C.教学环节与教学时间 D.工作报酬与劳动强度 【答案】 A 6、梁老师在雕塑课程结课后,发现学生制作的雕塑作品最后都闲置或扔掉,张老师决定以后学生的作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设计,例如幼儿园、敬老院、电影厂等,最后可以应用在这些环境中,既保留了作品又丰富了环境。张老师的做法属于()。 A.教学理念 B.教学目标 C.教学过程 D.教学再设计 【答案】 D 7、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基础技能和表达能力的评价,属于教学行为评价的(  )。 A.教师的教姿教态 B.教师的教学能力 C.教师的评价语言 D.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 【答案】 B 8、张老师用“小老师”的方式来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每组选择幅名作备课。下列选项中,这种教学活动没有体现的学习方式是( )。 A.探究式学习 B.自主学习 C.接受式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 C 9、 提出“素描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观点的艺术家是() A.林风眠 B.张大千 C.齐白石 D.徐悲鸿 【答案】 D 10、通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艺流程完成的工艺美术品是(  )。 A.唐三彩 B.青铜器 C.粉彩 D.景泰蓝 【答案】 D 11、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通过会考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属于()。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答案】 B 12、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 )。 A.网络资源 B.信息资源 C.文化资源 D.本土资源 【答案】 A 13、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该课程属于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14、某教师期末总评时,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按照30%的比例纳入学生总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表现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A 15、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A.通过质疑 B.发现问题 C.调查研究 D.合作探究 【答案】 D 16、美术课程改革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也是对()的改革。 A.教学途径和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C.教材材料和教学手段 D.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 【答案】 B 17、首先采用“破墨”山水技法的是( )。 A.张璨 B.王维 C.李思训 D.韩干 【答案】 B 18、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不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是( )。 A.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 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C.美术与文化相结合 D.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答案】 C 19、比萨大教堂属于( )建筑。 A.巴西利卡式 B.哥特式 C.拜占庭式 D.罗马式 【答案】 D 20、明代吴门画派兴于( ),成于文徵明。 A.唐寅 B.沈周 C.仇英 D.吴宽 【答案】 B 21、“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  )。 A.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B.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C.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 D.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 【答案】 A 22、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初中水粉风景写生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与示范相结合 B.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C.观摩水粉写生视频 D.按照风景照片进行描绘 【答案】 B 23、王老师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课堂上又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经典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讲解。王老师在突出该课重点方面采用了哪些主要方法( ) A.提前预习、保证时间 B.提前预习、着重讲解 C.提前预习、保证时间、着重讲解 D.保证时间、着重讲解 【答案】 C 24、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属于课程基本理念的()。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C.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D.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答案】 B 25、王老师是一名山区的美术老师,他能够利用的校外教学资源是( ) A.①②③④⑦ B.②④⑤⑦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 【答案】 A 26、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造型·表现”领域内容的是(  )。 A.古代雕塑欣赏 B.剪纸创作 C.标志设计 D.装帧书籍 【答案】 B 27、在美术的教学评价中,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评 B.互评 C.档案袋评价 D.多主体评价 【答案】 D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腿部肌肉的是( )。 A.股四头肌 B.腓肠肌 C.比目鱼肌 D.斜方肌 【答案】 D 29、下列选项中,对高中美术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 B.着眼于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 C.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D.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性 【答案】 A 30、唐代的染织工艺十分发达,更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以织锦最著名,称为(  )。 A.蜀锦 B.苏锦 C.唐锦 D.云锦 【答案】 C 31、廖老师在上学画中国画一课时,正好在示范葡萄的画法时,一不小心旁边的学生把墨水打翻在纸上,这个时候廖老师立即想到了曹不兴的“落墨为蝇”的故事,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一边把墨水处理成葡萄的形状。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 A.教学理念 B.教学智慧 C.教学模式 D.教学方法 【答案】 B 32、平面类型的民问工艺美术包括民间剪纸、民间镂印、地方戏剧脸谱以及()。 A.民间编织 B.民间泥塑 C.民间竹刻 D.民间年画 【答案】 D 33、在义务教育中,初中二年级美术课程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答案】 D 34、程老师在海报设计课上,以一幅学生作品为例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其优点和不足。然后程老师以局部为例给学生做了示范,并在学生练习时给出点评和建议。其中没有涉及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讨论法 C.探究法 D.示范法 【答案】 C 35、下列选项中,对于美术教学“探究学习”理解与运用不适当的是(  )。 A.帮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知识 B.不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表现 C.有利于培养严谨的研究态度 D.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 B 36、关于水彩画调色,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水愈多色彩愈透明,明度愈高,纯度愈低 B.用水越多色彩愈不透明,明度愈低,纯度愈高 C.用水愈少色彩愈不透明,明度愈高,纯度愈低 D.用水愈少色彩愈透明,明度愈高,纯度愈高 【答案】 A 37、张老师在进行木刻版画教学时,现场进行了执刀、刻制、印制等制作。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游戏法 C.讲述法 D.示范法 【答案】 D 38、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要解决的问题是()。 A.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 B.造型和美术创作的问题 C.美术鉴赏和评述的问题 D.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答案】 C 39、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 A.实践的指导 B.经验的指导 C.理论的指导 D.教材的指导 【答案】 C 40、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  )。 A.实践精神 B.创造精神 C.审美能力 D.创新精神 【答案】 D 41、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创世纪》的作者是(  )。 A.提香 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 D.乔尔乔内 【答案】 C 4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提问法 C.比较法 D.讨论法 【答案】 C 43、《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44、荷兰著名的画家马奈的代表作是(  )。 A.《舞蹈上的舞蹈》 B.《草地上的午餐》 C.《桥上的少女》 D.《大浴女》 【答案】 B 45、针对《用一根线散步——室内线描写生》一课,不合适的教学方法是(  )。 A.让学生临摹经典的明暗素描作品 B.教师局部示范,学生尝试运用创作 C.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线条的韵律 D.引领学生观察并用线表现对象的细节 【答案】 A 46、程老师在海报设计课上,以一幅学生作品为例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其优点和不足。然后程老师以局部为例给学生做了示范,并在学生练习时给出点评和建议。其中没有涉及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讨论法 C.探究法 D.示范法 【答案】 C 47、在塑造美术形象的艺术语言中,线条、形体、明暗、色调属于美术的表现手段,而夸张、变形、对比、寓意、象征、抽象则指的是( )。 A.艺术手法 B.表现形式 C.艺术语言 D.艺术规律 【答案】 A 48、《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 )课程。 A.必修 B.选修 C.选择性必修 D.辅修 【答案】 A 49、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A.美术课程标准 B.学生作业 C.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D.学生学习的兴趣 【答案】 A 50、《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需要加强的是( )。 A.课程的专业性和技能性 B.课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C.课程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D.课程的典型性和逻辑性 【答案】 B 51、切面略呈角质样,淡黄色至黄棕色,可见多数淡黄色筋脉小点的饮片是 A.玉竹 B.黄精 C.何首乌 D.胡黄连 E.郁金 【答案】 B 5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提出“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中的感受和理解”这一学习活动建议属于( ) A.造型?表现领域 B.设计?应用领域 C.欣赏?评述领域 D.综合?探索领域 【答案】 C 53、关于美术教学设计的标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教学目标多元化 B.教学流程清晰 C.教学步骤合理 D.教学内容丰富 【答案】 C 54、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三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答案】 D 55、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教学重点是(  )。 A.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B.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的作品风格意趣 C.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 D.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技法技巧及表现形式 【答案】 A 56、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精神的学习氛围不包括(  )。 A.设置问题情境 B.提供原型启发 C.指定操作方法 D.营造宽松氛围 【答案】 C 5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建议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的选课策略是(  )。 A.“1+1” B.“1+2” C.“1+3” D.“2+1” 【答案】 B 58、美术教材的编写应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和要求,以( )为参考。 A.教学内容 B.教科书 C.学生的基础水平 D.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答案】 D 59、从植物药材浓缩水提液中除去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水-醇法 B.醇-水法 C.酸-碱法 D.醇一醚法 E.醇一丙酮法 【答案】 A 6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表述的是(  )。 A.学生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 B.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C.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 D.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的独特作用 【答案】 A 61、写出成熟规整的楷书的是魏时的(  )。 A.钟繇 B.王羲之 C.王献之 D.张僧繇 【答案】 A 62、为促进学生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要体现的特点是(  )。 A.专业性、审美性的特点 B.权威性、创造性的特点 C.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 D.人文性、技能性的特点 【答案】 C 63、美术教科书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  )。 A.兴趣和感受 B.愿望与兴趣 C.感受和体验 D.效率和感受 【答案】 C 64、某教师期末将学生平时态度的30%纳入学生总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表现性评价 B.绝对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A 65、王老师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中,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课堂上又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经典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着重讲解。王老师在突出该课重点方面采用了哪些主要方法?( ) A.提前预习、保证时间 B.提前预习、着重讲解 C.提前预习、保证时间、着重讲解 D.保证时间、着重讲解 【答案】 C 66、写意山水画技法的一般步骤是(  )。 A.“勾”“皴”“染”“描” B.“勾”“皴”“染”“点” C.勾线、罩染、涂色 D.写生、勾线、染色 【答案】 B 67、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 )。 A.创作与写生 B.借鉴与临摹 C.表现与想象 D.表现与鉴赏 【答案】 D 68、《喷笔画画》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属于()模块。 A.电视.电影 B.设计.电脑 C.电脑.摄像 D.电脑.绘画 【答案】 D 69、不适合作为初中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评价要点的是(  )。 A.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 B.能够自主设计,具有专业创新性 C.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D.了解设计中不同媒材的特性 【答案】 B 70、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  )被称为“农民的画家”。 A.丢勒 B.扬·凡·爱克 C.胡·凡·爱克 D.勃鲁盖尔 【答案】 D 71、滕王阁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 )。 A.武汉 B.南昌 C.长沙 D.成都 【答案】 B 72、下列选项中,对美术课程教案表述不恰当的是(  )。 A.美术教案是实施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案 B.美术技法类课程可以没有教案 C.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使用简案 D.美术教案可以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 【答案】 B 73、孟老师在《原始美术》鉴赏教学中,针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用相关的音乐、视频、角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美术文化的感悟。这一教学行为的主要动机属于( )。 A.增强教学难度 B.创设教学情境 C.注重学生合作 D.运用网络资源 【答案】 B 74、以冲刀和切刀为主要表现技法的美术门类是( )。 A.雕塑 B.陶艺 C.篆刻 D.剪纸 【答案】 C 75、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要求,课程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设定。张老师在讲绘画技法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激发创意思维,了解绘画技法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这属于课程目标中( )维度。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技能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 A 76、籍里柯的代表作《梅杜萨之筏》被视为( )的伟大宣言。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新古典主义 【答案】 A 77、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相、纯度和( )。 A.色温 B.彩度 C.明度 D.灰度 【答案】 C 78、金老师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等材料,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大型拼贴 A.比较教学法 B.演示教学法 C.合作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 【答案】 C 79、艺术作品借助艺术手段,使表现对象显示有规律的重复和交替的现象被称为( )。 A.空间 B.肌理 C.节奏 D.调和 【答案】 C 80、某教师擅长国画,在课堂教学中仅传授国画技法,以显示其特长,对于上述评价恰当的是( ) A.优化教学内容 B.教学内容单一 C.缺少分工合作 D.教学有针对性 【答案】 B 81、李老师在美术鉴赏课《当代艺术》的导人环节,对杜尚《泉》的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肯定,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当,节约了学生学习的时间 B.不恰当,老师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C.恰当,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D.不恰当,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答案】 D 8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以示范法进行教学的美术学习活动是(  )。 A.静物写生 B.美术创作 C.艺术考察 D.美术欣赏 【答案】 A 83、中国画家中,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的是(  )。 A.刘海粟 B.徐悲鸿 C.林风眠 D.丰子恺 【答案】 B 84、对实用的或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计划和制作的活动和出于实用的或观赏的目的创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活动属于(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C 85、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  )。 A.具体规定 B.基本依据 C.基本保障 D.基本标准 【答案】 B 86、教学活动实施后,教师对本单元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作品设计制作方式是否恰当的思考属于对(  )的反思。 A.教学评价 B.教学策略 C.教学目标 D.教学资源 【答案】 B 87、《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是哪个时期的书法家?(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西汉 【答案】 C 88、下列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动态的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任务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B.通过写意花卉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材料的性能、基本技法及运用 C.使学生了解立体构成,初步接受现代艺术的造型手段 D.进一步提高运用基本欣赏方法的能力,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增强创造性审美能力 【答案】 D 89、在中国书法史上,被誉为“书法之祖”的是()。 A.颜真卿 B.赵孟頫 C.王羲之 D.钟繇 【答案】 D 90、“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和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句话突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91、《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92、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 )柱式。 A.多立克 B.爱奥尼 C.科林斯 D.塔司干 【答案】 C 93、“把提香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的形体结合起来”是( )的理想。 A.委罗内塞 B.丁托列托 C.乔尔乔涅 D.奇马布埃 【答案】 B 94、槐花为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花部分习称槐花,花蕾部分习称槐米。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 A.细辛 B.银杏叶 C.陈皮 D.五味子 E.厚朴 【答案】 B 95、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  )。 A.学生的评价 B.学习状态的评价 C.文本材料的评价 D.课堂教学的评价 【答案】 B 96、高中课程标准中电脑绘画设计的学习内容包括()。 A.平面绘画与设计、动画设计和创作、三维立体造型设计、网页设计 B.平面绘画与设计、三维立体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 C.平面绘画与设计、动画设计创作、环境艺术设计、网页设计 D.动画设计和创作、三维立体造型设计、工业设计、网页设计 【答案】 A 97、亨利·摩尔的作品《国王与王后》属于( ): A.雕塑 B.绘画 C.工艺美术 D.新媒体艺术 【答案】 A 98、美术课程改革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也是对()的改革。 A.教学途径和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C.教材材料和教学手段 D.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 【答案】 B 99、下列不是教师评价美术作业注意点的是(  )。 A.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是作业评价的重心 B.有弹性和灵活性,通过纵向比较的方式,比较学生的过去与现在 C.激励方法,在班上讲评环节中对美术作业表扬激励,对较差的同学,应纵向评价,看到其进步,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 D.学生绘画技法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完成作业 【答案】 D 100、《童年——设计六一节贺卡》一课中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尝试制作 B.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贺卡 C.教师提供贺卡范本,学生集体仿制 D.学生交换购买来的贺卡,相互祝福 【答案】 B 101、雕塑作品《艰苦岁月》的作者是(  )。 A.潘鹤 B.滑日友 C.钱绍武 D.刘开渠 【答案】 A 102、从视觉形式上来划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分类的是(  )。 A.超现实主义美术 B.意向美术 C.抽象美术 D.具象美术 【答案】 A 103、构成美术教学的四大要素是(  )。 A.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与技术 B.教师、学生、目标、反馈与评价 C.家长、学生、课程、设备与手段 D.教师、学生、教材、模式与方法 【答案】 A 104、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种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105、下列选项不属于南宋四家的是( ) A.李唐 B.米芾 C.马原 D.夏圭 【答案】 B 10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设计·工艺”模块中要求学生:“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生活用品等)和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展示、校园等)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其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的依据是( )。 A.学生的兴趣 B.社会的需求 C.学校的资源 D.教师的能力 【答案】 A 107、地方或校本美术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 )又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A.地方性限制 B.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C.地方性选择 D.统一性限制 【答案】 B 108、按照媒体作用于人体感官的不同,影片和录像通常被称为(  )。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觉媒体 D.超媒体 【答案】 C 109、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是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  )为核心。 A.评价理论和目的 B.评价对象 C.教学内容 D.教学问题 【答案】 A 110、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几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  ) A.5位以上 B.8位以上 C.10位以上 D.12位以上 【答案】 A 1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应用”领域学习目标是(  )。 A.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 B.观察、认识与理解基本造型元素 C.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D.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答案】 B 112、以下(  )不属于对高中美术教科书编写的要求。 A.要体现时代要求 B.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C.要注意全面性 D.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答案】 C 113、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从基本形态对设计进行分类的是( )。 A.平面设计 B.产品设计 C.立体设计 D.空间设计 【答案】 B 114、列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些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度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答案】 C 115、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  )的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现实。 A.具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抽象艺术 D.现代艺术 【答案】 A 116、在用笔的技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的是(  )。 A.顾恺之 B.吴昌硕 C.吴道子 D.曹仲达 【答案】 C 117、以下不属于当代美术学科教育功能的一项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 B.传递与交流美术文化的功能 C.教育陶冶人格的功能 D.社会宣传舆论的功能 【答案】 B 118、各小组同学到台前介绍自己的设计构思和制作过程,然后进行相互评价,这是(  )。 A.学生自评 B.同学互评 C.教师评价 D.家长评价 【答案】 B 119、范老师在《文具设计》一课中,展示实物并利用教具呈现设计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实验法 D.讨论法 【答案】 A 120、美术教师进行水彩画示范时,不适合的做法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讲清作画步骤 C.提示作画要点 D.画而不讲 【答案】 D 121、卢老师拜当地的彩塑艺人为师,把雕塑艺术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文化景点,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多个人物的雕塑作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这是(  )。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专业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122、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分析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采用下面哪种评价方法最合适 (  )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答案】 D 123、新课标对美术的评价体系提出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  )。 A.集体评价方式发展民主意识及积极参与意识 B.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 C.双向评价方式,学习与人合作,提高学习质量 D.单向评价,发挥自主能力,促进创意能力 【答案】 B 124、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 ) 。 A.学业质量 B.学业评价 C.美术教学评价 D.美术学习总结 【答案】 B 125、美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艺术意志。选择最适合自己理想的创作方法去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识和情感是指(  )。 A.创造意识 B.主体意识 C.表现自我 D.创作个性 【答案】 D 126、园林被称为“城市中的山林”。下列选项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 A.寄畅园 B.留园 C.拙政园 D.颐和园 【答案】 D 127、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  )。 A.主观性和客观性 B.整体性和综合性 C.相对性与绝对性 D.多样性和丰富性 【答案】 B 128、夏老师在讲授海报设计一课时,讲解完制作过程后,学生开始拿出材料和工具设计海报,该老师运用美术课堂巩固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提问法 C.竞赛法 D.情境法 【答案】 A 129、艺术作品的(  )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A.色彩和画面 B.表现和形式 C.表现和内容 D.内容和形式 【答案】 D 130、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的分类方式是(  )。 A.学习领域和学习单元 B.学习领域和学习科目 C.内容系列和科目 D.内容系列和模块 【答案】 D 131、 19世纪擅长表现农民题材和关怀农民生活的画家是()。 A.贝尼尼 B.彼得?勃鲁盖尔 C.米勒 D.维米尔 【答案】 C 132、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的目的是(  )。 A.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B.实现资源的有效性 C.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D.实现资源的关联 【答案】 C 133、《中国山水画》这一课的教学中,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勾、皴、擦、点、染”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不容易灵活运用,于是王老师选择了示范法进行教学。王老师是根据( )选择教学方法的。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过程 D.自身素质 【答案】 A 134、( )是阶段性评价、考试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A.教学设计 B.学科核心素养 C.教学评价 D.学业质量水平 【答案】 D 135、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  )瓷著称。 A.白 B.黑 C.青 D.青白 【答案】 D 136、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 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答案】 C 137、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下列选项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不错,你的作品很有特色!”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 D.“你的这件作品太有想象力了!” 【答案】 B 138、在下列作品中,属于法国现实主义画家柯罗的是( ) A.《受惊的马》 B.《蒙特芳丹的回忆》 C.《牧羊女》 D.《晚钟》 【答案】 B 139、《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 A.自然美 B.美术作品 C.技艺美 D.美术现象 【答案】 C 140、《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总目标的四条分目标中,主要与美术鉴赏活动有关的是( )。 A.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B.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 C.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D.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 【答案】 D 141、在达维特的《马拉之死》欣赏教学(1课时)中,不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 A.分析作晶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B.重点讲述人物的逸闻故事 C.介绍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 D.师生模拟作品所表现的情景 【答案】 B 142、《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的教学难点是(  )。 A.掌握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 B.如何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进行设计 C.熟悉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 D.掌握色彩的搭配组合 【答案】 B 143、下列选项中,倡导“南北宗论”的中国画家是( )。 A.董其昌 B.张彦远 C.石涛 D.谢赫 【答案】 A 144、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教材指(  )。 A.课程资源 B.教科书 C.自学手册 D.教学参考 【答案】 B 14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体现了完整的美术课程结构?( ) A.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 B.课程、教学、评价和维持 C.目标、内容、评价和维持 D.课程、教学、组织和评价 【答案】 A 146、 中国现代著名画家赵延年创作的版画作品是(  )。 A.《人桥》 B.《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C.《血衣》 D.《卖血后》 【答案】 B 147、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属于(  )。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D 148、《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