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逍遥游》导学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07115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逍遥游》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逍遥游》 【复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适)、虚词、名词的活用及特别句式。总结虚词“以〞的用法。 2. 能力目标 体悟庄子超越时空、追求自由的人生观。 课前案       一、朗诵全文,口头通译全文。 二、自我检测。 ㈠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培风                      4、朝菌不知晦朔                   5、适莽苍者              6、众人匹之                      7、抢榆枋              8、知效一官                          9、犹有未树也               10、犹有所待者也                 11、假设夫乘天地之正                    1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㈡指出以下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北冥有鱼                         2、而征一国                        3、御六气之辩                       4、小知不及大知                        〔三〕指出以下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适百里者,宿舂粮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然后图南                  4、三月聚粮              5、不过数仞而下                    〔四〕一词多义 适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始适还家门            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            适与羽船会                发闾左适戍渔阳           又以适去,意不自得                  〔五〕说出以下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此大年也                    〔2〕翱翔蓬蒿之间                                〔3〕此亦飞之至也                      〔4〕以游无穷者                                   三、梳理本课中出现的名词活用现象,结合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 名词的活用: 1、类型:      例句:                                  2、类型:      例句:                                 3、类型:      例句:                                     4、类型:            例句:                                       课堂案       二、             翻译以下句子 ⑴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2分〕                                          ⑵《齐谐》者,志怪者也。〔2分〕                                            ⑶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分〕                                           ⑷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分〕                                          〔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4分〕                                                                                      二、拓展翻译 1.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3分〕                                             2.子小寡人之国,以为不够仕也。  〔1分〕                                                     3.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3分〕                                                 4.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4分〕                                                   三、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并翻译以下文段中的划线句子。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1〕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2〕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韩非子 内储说上》 〔1〕   译文:                                                                                                                                    〔2〕   译文:                                                                                                                                         课后案     一、素材积存 ★庄子思想 〔1〕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养生主》 〔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庄子寓言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只,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 庄子有个好朋友叫惠施,人称惠子。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听到这件事后,就直接去见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古指凤凰一类的鸟〕,你知道吗?鹓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它就是这样一只圣洁的鸟〕。有一次,一只猫头鹰寻找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鶵刚巧从空中飞过,猫头鹰抬头看着鹓鶵,大喊一声:‘吓’!慧子啊,你怎么兴师动众地找我,是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 ★有关庄子的文段 ◆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轻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常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爱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够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忙里偷闲读庄子》节选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如此贫寒的生活之中,仍保有一颗宁静之心的人,非庄子莫属。在功名利禄、宦海烟云的俗世几经浮沉,惟有庄子,常常磨洗那片心灵的明镜,才不致被滔滔的官场蜗角虚名所动,始终坚持一颗善鉴万类的赤子之心。〔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明月为镜,昭然我心》节选〕 二、一课一词 以〔之二〕 〔三〕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动作行为前后发生。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②日以尽矣。〔《荆轲刺秦王》〕 2.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2.把……作为或制成。 【以是】【是以】 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参照答案:                课前案 二、自我检测 ㈠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 1、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2、志:记载。 3、培:凭借。                   4、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初一 5、适:到                   6、匹:比   众人:一般人    7、抢:撞。               8、 效:功效,这里指胜任。 9、树:梳理                     10、待:凭借。      11、假设夫:至于说到乘:顺应      12、用于句首,表示更进一层,翻译为“再说〞 ㈡指出以下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冥:通“溟〞,海。    2、而:通“能〞,才干。 3、辩:通“变〞,变化。   4、知:通“智〞,智慧。             〔三〕指出以下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宿:名作状,用一整夜的时间   2、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飞     3、南:名词用作动词,向南飞     4、三月:名作状,用三个月    5、下:名作动,落下。 〔四〕一词多义 适 到……去/女子出嫁/适宜/ 刚刚/被强迫戍边/被流放或贬职   〔五〕说出以下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推断句,这是寿命长的〔2〕省略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 〔3〕推断句,这也就是飞的最高限度了。〔4〕省略句,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 三、梳理本课中出现的名词活用现象,结合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类总结。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2、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中名词直接带宾语时,往往活用为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① 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 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 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①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②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课堂案 一、翻译以下句子 ⑴ 鹏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                                        ⑵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                     ⑶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小草也可以做它的船,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搁浅,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⑷背负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止它,然后才打算向南飞。                                                  ⑸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6〕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因此更加沮丧。                                                                                   二、拓展翻译 1.喜爱当面表扬别人的人,也喜爱在背后诋毁别人。                                       2.您小看我的国家,认为不值得〔在此〕当官。                                 3.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4.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三、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并翻译以下文段中的划线句子。 〔1〕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状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尚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 〔2〕管仲回答说:“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