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07075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一、定义颅底骨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颅底几处薄弱的区域发生的骨折。颅底骨折大多为颅盖和颅底的联合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按其解剖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二、病因颅底骨折大多为颅盖和颅底的联合骨折,绝大多数为线形骨折。发生的原因:1. 颅盖骨折延伸而来。2. 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3. 头部挤压伤,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所致。4. 个别情况下,垂直方向冲击头顶部或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三、临床表现1. 颅前窝骨折常累及额骨眶板和筛骨,引起的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流进眶内,眶周皮下及球结合膜下形成瘀血斑,称之“熊猫”眼征,骨折处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

2、或筛窦由前鼻孔流出,成为脑脊液鼻漏,空气也可经此逆行进入颅腔内形成颅内积气,筛板及视神经管骨折可引起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2. 颅中窝骨折常累及颞骨岩部,脑膜和骨膜均破裂时,脑脊液经中耳由鼓膜裂孔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如鼓膜完好,脑脊液则经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常合并第W或伽颅神经损伤,如骨折累及蝶骨和颞骨内侧可伤及脑垂体和第ii,m,w,v及巧颅神经,如果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痿而出现搏动性突眼;颈内动脉如在破裂孔或在颈内动脉管处破裂,则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3. 颅后窝骨折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23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

3、部肿胀及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大孔或岩骨尖后缘,尚可出现个别或全部后组颅神经(即IXXU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四、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 有感染的危一一与脑脊液外漏有关2. 意识模糊/昏迷一一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3. 知识缺乏一一缺乏有关脑脊液漏后的体位要求及预防感染方面的相关保健知识4. 清理呼吸道无效一一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有关5. 潜在并发症继发性脑损伤、颅内血肿、癫痫、颅内低压综合征五、护理措施1. 入院评估(1)评估评估有无。皮下淤血及预约部位,有无脑脊液鼻漏,耳漏及漏出烨量,性质,部位以判断骨折类型和部位。(2)护理查体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失明,听力下降

4、面瘫。(3)检查检验项目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头颅CT检查,如怀疑多发伤行全身CT检查。 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基本生命体征。(4)专科症状与体征颅前窝骨折:眶周皮下及眼球结合膜下瘀血,表现“熊猫”眼征。鼻腔流血并伴脑脊液鼻漏。可合并嗅神经、视神经、脑垂体、丘脑和额叶脑挫伤症状。颅中窝骨折:外耳道流血并脑脊液耳漏,常伴有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和颞叶脑损伤症状。少数患者合并颈内动脉一海绵窦娄或外伤性动脉瘤。颅后窝骨折:乳突皮下瘀血、肿胀、压痛,有时咽后壁肿胀、瘀血或脑脊液漏。(5)心理护理 理解、同情病人,鼓励病人

5、诉说自己的感受并让其适当发泄 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耐心解释机体的代偿功能和可逆性,多予鼓励和支持,使病人树立信心 关心体贴病人,主动满足病人需求,为其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2. 常规护理(1)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最好将病人安排在单人病室,同时限制、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病室要早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30分钟。(2)保证正确卧位,促进漏早期闭合有脑脊液外漏时,要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前颅窝骨折且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30度,患侧卧位;中、后颅窝骨折者卧于患

6、侧。维持特定的体位至停止漏液后3日。绝大部分病人在伤后1周内漏常能自行愈合。(3)加强耳鼻、呼吸道护理,预防颅内感染颅底骨折出现脑脊液漏时,属隐性开放性骨折,护理不当可引起颅内感染。要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的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于鼻孔处或外耳道松松放置一消毒干棉球,浸湿后及时更换,并根据浸湿的棉球数估计漏液的多少。擤鼻涕、打喷嚏、用力咳嗽、屏气排便等动作均可增加颅内压,加重脑脊液外漏或引起气颅,所以颅底骨折病人要注意避免上述动作。禁止抠鼻、挖耳,严禁鼻腔吸痰或插胃管、耳鼻滴药、冲洗和填塞等。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的病人,可让病人深呼吸、浅咳,配合雾化吸入、应用祛痰药物,使痰液稀释

7、易于咳出,必要时可经吸痰。加强腔护理,遵医嘱静脉应用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4)饮食护理颅底骨折病人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坚硬、需用力咀嚼的食物,饮食要富含高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用力大便增高颅内压。(5)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的方法正常脑脊液为清水样,无色透亮。脑外伤时,血性脑脊液易与耳鼻道损伤所致的出血混淆。当不能确定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时,可通过下列方法鉴别: 将漏出液滴于白色吸水纸或纱布上,血迹外有宽的淡黄色晕圈,犹如月晕样。 被脑脊液浸湿的手帕,没有被鼻涕或组织渗出液浸湿的那样干后变硬的现象。

8、收集血性漏出液观察,血性脑脊液多不易凝固; 脑脊液含糖量较高,可用尿糖试纸测定; 部分颅底骨折病人,鼓膜仍完整时,脑脊液可经耳咽管流至咽部,病人可自觉有咸味或腥味液体咽下。(6)观察有无脑损伤和颅内感染症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注意病人有无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情况;对病情做好记录。一般对于脑外伤病人,护士往往警惕高颅压的症状和体征,而对于低颅压的重视不够,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量的脑脊液外漏时,可导致低颅压,病人表现为意识淡漠、头痛、头昏、视力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发生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减少脑脊液流失,同时静脉补液。(7)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颅底骨折病人一般表现为两种心理状态:出现脑脊液外漏、颅神经损伤等症状时,病人大都十分恐惧;而轻症病人对疾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表现为不以为然。在住院治疗期间,需长时间卧床,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治疗费用高,病人往往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护士要做好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使病人了解颅底骨折的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