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桃花源记》教学评一致性.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05721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学评一致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花源记》教学评一致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桃花源记》(2课时) 【学习目标】 1.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3. 比较阅读,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评价任务】 1. 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够疏通文意。 2.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文本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3. 比较阅读中,学会比较、归纳对作品的不同感受。 【学情分析】 学生问题归类 【预习设计】 1. 阅读【链接材料1】和【链接材料2],完成下面填空题。 【链接材料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1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洱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链接材料2】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LI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主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乂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填空】陶渊明,名潜,字 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2. 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要求。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前然开朗(hu6)呼然(yQn)垂§(tiao)谓太守(yD 吁陌交通(q『n)便A(yao)迂家(hu5n)知子曜(ji) (2) 语句停顿: ①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② 问'所从来 ③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④ 后遂\无\问津者 3. 熟读课文与课下注释,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句。 4. 学贵有疑,写下你在预习中的困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评价任务】 1. 展示预习,师依据预习情况强调重点知识。 2. 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3. 学生按特殊文言现象的分类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过程】 一、启趣入学 (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 “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只面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 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者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明确目标(课时目标) 1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三、预习展示 1. 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人27),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洱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笫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 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LI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 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乂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 小试牛刀 陶渊明,名潜,字元壳,东晋伟大诗人。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 “五柳先生” O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四、初读课文,读准读顺(指向目标一) 活动一:读课文 1. 播放录音,学生听读, 要求:听准字音、断句、节奏,圈出疑难。 2. 生朗读师出示的重点字词句,师以此检测听读效果并强化对重点字词句的认读。 (1) 读准字音: 前然开朗(hu6)俨然(y{n)垂§(tiao)i ^太守(yi) 吁陌交通(qiQn)便A(yao)还家(huan)刘子浆(ji) (2) 语句停顿: ①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② 问'所从来 ③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④ 后遂\无\问津者 3. 师指生读,余生听读并纠误。 4.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巡回指导。 五、译读课文,疏通文意(指向目标二)活动二:疏通文意 1. 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标划出自己不会译的字或词或句。 2. 生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3. 师生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时未解决的疑难。 4. 学习反馈:(教师强调重点词语、句子)活动三:积累文言词语 (1)解释加点词语 ①缪溪行(沿着、 ③裱为其林(尽) ⑤才痛人(仅仅, ⑦看良田、美池、 ⑨举如外人(全,• (2)通假字 顺着)② 瘠茨缤纷(落花) ④血审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⑥总看俨谡(整齐的样子) 八)(类)’6吁阳交通(田间小路) 桑竹之碍 ⑩具答•之.(详细) 都)°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3)古今异义 ① 阡陌娈遇(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② 率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 来庄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 无诊獴备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4)一词多义 ① 舍:A,便含船(离开) B.走舍俨然(房子) ② 寻:A,寻向所志(寻找) B.耳病终(随即,不久) ③ 志:A,处加亭之(做记号) B.寻向所杏(记号) ④ 为:A.不足申外人道也(对) 日.捕苗为业(作为) ⑤ 乃:A.见渔人;刀大惊(于是,就) B.刁不知看汉(竟然,居然) ⑥ 遂:A.耀迷(终于) B. •后逐无问津者(于是,就) (5)词类活用 ①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6)重点句子翻译 ①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儿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③ 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④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⑥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六、当堂检测 1.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后人称其为“靖节先 生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前然开朗(hud ) 俨然(y5n) 3. 划分下列句子节戛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 解释加点词语 ①欲事其林(尽 ③ (对 感到惊异) 5.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 A、武陵人捕鱼为业 C、念无与为乐者 6. 句子翻译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或“五柳先生”。本文选自 《陶渊明集》 垂g ((tiao ) 甲太守(yi) ②便辱还家(“要”同“邀”,邀请) 率赛子邑人(妻子儿女) ④渔•人甚号之 中“为”字用法相•同的是(B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无论魏晋。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译: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七、布置作业 1.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 以想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2.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2. 比较阅读,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评价任务】 1.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对文本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2. 比较阅读中,学会比较、归纳对作品的不同感受。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重点,检查背诵。 二、明确目标(课时目标) 1. 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2. 比较阅读,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三、感知课文 活动一: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1. 文章以一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 花源一-桃源一_桃 源一-桃花源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 预设: 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源一进入桃花源一访问桃花源一离开桃花源一再寻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芙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四、探究学习 活动二:朗读课文,依据原文说。 1. 结合要求,边读边说。 (提示:先读出具体的句子,然后说出作者所描述的桃花源。) 桃花源内的环境: 桃花源里的人: 桃花源里的事: 预设: 桃花源内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部分引导学生注意“之属”、“交通”、“相闻”几个词语。 桃花源里的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此部分引导学生注意“种作”、“悉如外人”、“黄发垂着”儿个词。 桃花源里的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此部分引导学生注意省略句式,和“之”、“焉”、“为”、“妻子”、“隔 绝”、“无论”等词语。 活动三:悟读课文,理解写作意图。(指向目标一) 1、武陵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 预设: 沿着小溪走,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发现的桃花源。 2、桃花源里的人对武陵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但是武陵人怎么 做的,结果怎样? 预设: 桃花源里的人不想让外人知道这个地方,不想与外界交往。武陵人却违背了桃花源人的意:愿,报告官府,兴师动众,询来找寻。结果是没有找到。 3、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南阳刘子冀”的“欣然归往”,结果如何?而且要注明他是一位"高尚士也” ? 预设: 点明具体的人物,对桃花源的向往和找寻,说明桃花源的真实性。结果是没有出发就病死。注明武陵人是一位“舟尚士也”,不仅仅表明他的身份特点,还想突出表明一个高雅之人,都找寻不到桃花源。 4、作者为什么如此安排故事情节?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理想境界? 预设: 开头具体的时间,两个具体的人物,作者是为了突出桃花源的真实性:武陵人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发现的桃花源,从桃花源出来后,尽管做了标记,再去,仍然迷路,刘子冀,虽然是品德拓尚的人,但也无缘桃花源,这些都说明桃花源的可遇而不可求。桃花源是一个美丽、神秘、没有战乱、和谐的地方,同时它没 有政府,自给自足乂相对封闭的地方。桃花源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5、请评一评你心中的陶渊明。 生结合课下所查找的资料自山谈。 预设: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开创了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五柳先生传》《归去 来兮辞》。他为人清高,有骨气,不因利禄所动,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活动四:比较阅读,体会写作特色。(指向目标二) 朗读课后所附的《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比较。 预设: 《桃花源记》短句多,以叙述为主,少有描写、渲染、形容,还有很多省略句,读来朗朗上。而且它与《桃花源诗》比,显得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同时本文强化了诗的理想性、神秘性。 四、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穷:尽②舍:房屋③悉:全,都 ④ 属:类⑤俨然:整齐的样子⑥ 缘:沿着,顺着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3. 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儿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活动、穿戴、心情 4. 课文从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一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 好・ 5. 文中“惊者”“问者”“叹者” “不知者”—村人—;而“答者”“辞者”指一涣人—o 6. 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 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解,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7. 渔人临走时,桃源人为什么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 桃源人不想外来人进来干扰和破坏他们U前的和平F静的生活,不想把外面 的人世纷争带进桃源。 五、布置作业 1. 积累陶渊明的诗歌。 2. 以《“桃花源”,心灵的净土》为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美丽、神秘、安宁、和谐[ '寄予作者社会理想 似真似幻、可遇不可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