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某活动室工程现场平面布置措施
3.1现场平面布置总体规划
本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将严格按照文明工地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布置,既要做到经济、合理、适用,同时还要做到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二者相互协调统一。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及现场实际用地情况和投入到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设施料、材料及办公生活用房、生产用房的结构形式统一进行规化,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现场施工及布置依据总平面进行统筹管理。
充分考虑整个工程施工需要的最大供水管径、供电容量及水电线路的走向,做到水、电供应线路一次到位。
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平面布置的侧重点应放在生产性临建及主材加工、制作及堆放场地上。
为了便于现场管理并从文明施工的角度考虑,按使用功能的不同,结合文明工地有关规定,本工程施工现场可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办公生活区、施工区、库房及材料场区。现场布置应重点按这三大区域进行。
3.2办公生活区布置
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只搭建办公室两间(18m2),作为施工管理人员现场办公用房;门卫(4.5m2)、配电室(12m2)、砼标养室(12m2)各一间。职工住宿、餐饮等生活性临建设在场外,由我方自行解决,不占用施工场地。
现场搭建一临时水冲式厕所(15 m2),厕所南侧设密封式砖结构
集粪池,池盖为钢筋砼预制盖板(预留淘粪孔)。集粪池应定期安排人员清理。
3.3施工区布置
施工区主要设置各中小型机械,并按搅拌机、钢筋和木工机械位置搭设作业棚。
3.3. 1物料提升机;主体结构及装饰阶段物料的垂直运输各选用两部提升机。在布置物料提升机时应注意避开楼梯间和厨房、卫生间,并尽量靠近物料运输比较集中的部位。
砼、砂浆搅拌站:现场设一砼、砂浆搅拌站拟布置在楼的西边。搅拌站内设砼搅拌机一台、自动配料机一台和砂浆机两台,搅拌站机棚用钢架管钢架板水平搭设,屋顶为双层钢架板上铺波形石棉瓦。作业棚南侧布置一座全砖结构的微机控制房。
砼搅拌站西侧设一沉淀池,以便收集排放出的污水。沉淀池采用砖砌而成,池壁内侧用水泥砂浆粉刷,池顶用型钢梁上铺钢板方法遮盖。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应及时清理。
钢筋加工棚:由于施工场地有限,钢筋制作均设在场外,钢筋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至施工地点就位绑扎、焊接。场外的钢筋加工棚内设机加工场、手工制作台。为防止钢筋受潮或受泥土污染,钢筋棚的地面均应做成细石砼随打随抹地面,且室内地面比室外自然地坪高出10cm,防止雨水浸入棚内。钢材的原材料与加工好的半成品分别堆放于用钢管搭成的货架上。
木加工棚:木加工棚布置在场地东北角,采用全砖结构搭架,其屋架为钢管屋架,屋面为波形石棉瓦。
3.4库房及材料堆场布置
材料库房(18 m2)、材料堆场则围绕施工操作区安排布置,以利于施工。
砂石料场设在搅拌站旁,以减少材料二次倒运的运距,提高工效。砂石料场应用砖砌1米高料仓,将砂子、石子分开堆放,防止材料混淆,引起计量误差。砂石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设施料场应设在提升机及木工棚附近,主要用于堆放钢架管、模板等周转材料。周转材料必须分类整齐的码放在钢管搭成的货架上。
砖堆放于垂直运输附近,门窗、轻质隔墙板、装饰材料及安装材料进场后堆放于楼内。设施料、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阶段工程施工需要分期分批进场。严格控制材料、构件、设施料的堆放场地,并做好现场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3.5工地围墙
为了便于管理,施工现场外围用砖墙或彩钢板围挡,在现场的西边设一个大门便于施工车辆的进出。
3.6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的电力供应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正常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合理供电,安全用电。
施工动力用电容量
(1)动力机械:
砼自动计量装置一台12.0KW
砼搅拌机一台15.0KW
砂浆机两台3.0 2 = 6.0 KW
提升机一台15.0KW
20.0 KW
其它小型机械
合 计P1 = 68.0 KW
(2) 电焊机:电焊机两台
P2 =21x2 = 42 kVA
(3) 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的10%计算:
P3= ( 68.0+ 42 )10% = 11.0kW
(4) 总用电量:
P=1.1 (k Pcos /+kP+kP )
112 23 3
=1.1 (0.6 68.0/0.75+ 0.6 42+1 11.0)
=1kVA
施工现场需供电容量120kVA,可满足施工需要。
临时用电线路
(1) 用电线路的选择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引入现场配电室。施工现场的办公和动力用电均采用埋地电缆。系统保护采用TN-S系统。
(2) 线路的敷设
① 埋地电缆:埋地电缆的敷设深度应不少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电缆穿越道路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以及引出地面从2.0m高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② 架空电缆:进入楼内的电缆,其垂直敷设的位置应设在楼梯间的空档,固定点以每层楼高度不少于一处为限。电缆水平敷设时,宜沿墙或门固定,其最大弧度垂点距地不得小于1.8m,电缆应用绝缘子固定,捆绑电缆需用绝缘线。
③ 室内配线:室内照明配线应用瓷瓶、瓷夹敷设,配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其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3)配电箱的布置及结构形式
作业棚、提升机、砼、砂浆搅拌站附近及办公临建处各设一个配电箱,楼内每层设一临时配电箱。施工现场的开关设备主要体现于由各种开关、电器组合而成的配电箱、开关箱等,并成为整个临时用电系统的枢钮,为了确保临时用电安全,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在技术上采取合理的组成结构形式。均要求采用铁质箱盒。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的结构形式应与临时用电工程配电箱线路的结构形式相适应,在保护方面可采用TN-S系统,在配电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安全技术要求及措施
(1)施工用电除电焊机外,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通过漏电保护器,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保护的要求。
(2)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总箱、分配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3)直埋电缆及架空线路,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制定的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的要求敷设。
(4)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7施工用水
建筑面积在1万m2以内的多层建筑,只要满足消防用水量(25ha以内,一次火灾用水量10〜15L/S),其它施工用水、机械用水和生活用水一般亦可满足。故可按消防用水量Q=10L/S计算供水管径。
D = '4^ = :4 10 = 0.92m « 1mm
10 V 3.14 1.5 10
(管网中水流速度V取1.5m/s)
取D=1mm,按消防要求,地下供水干管为①1mm铸铁管,支管为①25mm给水钢管可满足施工用水要求,供水管路按平面布置图布置。除楼层供水管外,其它供水管均埋入地面下50cm,地面上固定的水笼头应做排水暗沟。
3.8施工道路及排水
施工道路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路面宽度根据场地情况及施工车辆的进出决定,施工道路应做硬化处理,做成10cm厚砼路面,基层用2 : 8灰土压实。路面可略低于自然路面。
沿施工道路一边修排水沟,沟上封盖钢筋篦子,根据现场出水的位置做好排水坡向,一般不小于2/10,排水沟末端设沉淀池,雨水废水经沉淀池后排入院内下水管网。
施工场地及各作业棚地面应平整夯实,表面硬化,并留排水坡度,使地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入下水系统,保证各种材料在雨季能顺利进场,正常施工。
3.9总平面管理措施
要使现场施工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必须严格执行统一管理。
由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使用,严格按照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布置,并根据进度计划与施工内容灵活调整总平面布置,实行总平面动态管理。
现场重要入处悬挂出入制度,安全警示牌、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等,教育职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出入现场必须佩戴统一的施工证。
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图布置所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
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等设置醒目的标志,并加以保护。
现场设专人打扫、清理,并定期检查,使现场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临设、施工机械布置及材料、设施料堆放详见文后施工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