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危险源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203853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危险源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 一、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分为例行风险评价和临时性风险评价。 1.1、例行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在项目建立之初及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例行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规划评审之前进行,例行评价针对项目全过程作业活动进行。 1.2、在出现以下状况时〔不局限于〕,应临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临时评价涉及范围可依据评价目的具体确定: A.制定改正和预防措施; B.某些具有危险隐患的作业之前; C.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D.其他因素要求更新。 2 、工作步骤及作业活动和其它活动区域的选择 2.1 工作步骤 A. 选择必需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作业活动及其它活动区域; B. 辨识出作业活动和其它活动区域中存在的危险源; C. 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评价; D. 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 2.2 选择作业活动、其它活动区域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阶段、与施工有关的辅助活动  ;  办公区域、生活区域 3 、组织及技术措施 3.1编制具体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实施办法》,报审批后执行。 3.2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小组,对所找出各自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评价,评价小组应由各相关专业、丰富经验人员组成。 3.3 对从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3.4 特别状况可聘请外部专业人员参加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4、 危险源辨识 工程项目开工前,各项目部应成立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工作小组,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人员依据项目施工特点和施工工艺、场地布置等对该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由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工作小组填写危险源登记表,其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区域和办公、生活区〔并包括其他相关方的生产和活动过程〕。 5、 危险源的类型:        C脚手架类                  6、 风险评价 6.1 对作业过程的危险源进行评价时应合计危险源在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况下的危险,通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确定其危险的大小,定量评价主要采纳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详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实施办法》。 二 、项目施工过程重大危险源的判别及危险源的控制 重大危险源的判别和评价是公司制定管理目标、指标的基础,可以按以下方面加以判别。 1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为重大危险源: A.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严重危害的因素,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C.经评价小组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而判定的重大危险源。 2、依据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结果,属极其危险和高度危险的为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控制;其他危险源,由项目各部门依据要求进行控制; 三、依据不同施工阶段,列出相应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有序管理。 1、基础施工阶段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后果 管理部门 管理责任人 联系 基坑支护 坍塌、人员伤亡、设备设施受损 工程部/安全部 XXX/ XXX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2.各施工阶段重大危险源。     3、重大危险源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健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防火组织网络,配齐管理人员; 3.2依据各阶段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监管措施; 3.3施工现场应在必必需位置悬挂各种安全标识〔如易触电、严禁合闸、易燃易爆、高处坠落、安全管道、消防标识等〕,对安全标志和安全色的使用和管理,应执行GB2893《安全色》和GB2894《安全标志》的规定; 3.4严格执行工程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要求,健全内部安全标准化〔文明施工〕分层次、分段验收、审核评比制度和标准; 3.5对相关重大危险源作业前必必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现场作业必必需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配置安全防护用品,安排人员进行重点监管。特种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后方准独立上岗; 3.6塔吊、电梯、脚手架等拆掉提前核实作业人员操作资质、体格检查等工作,并填写《重大危险源作业告知书》,设置警戒区域,联合监理进行重点监控; 3.7强化对危险品、化学品的管理,库房、油库必需具备合格的贮存条件,物品单独存放并符合消防要求,对上述物品应标识〔如正确名称、危险状况、安全措施〕并有警告指示〔如不准吸烟、不准明火、易燃物品〕。 3.8脚手架工程方面的控制: 3.8.1施工现场落地式外脚手架、门型脚手架应编制专项方案,严格执行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JGJ128《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3.8.2施工现场卸料平台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有专题制定计算,按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3.8.3对悬挑脚手架主要从架体结构安全、安全防护设施、悬挑钢梁、卸荷钢丝绳、架体使用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管。 3.8.4架体拆掉前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证件检察、作业人员体检。 3.8.5每段架体拆掉前组织各单位进行检查,确认各分包单位施工工序已完,并由各分包单位在《拆架令》上签字确认,安全部主要对架体上的材料垃圾清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架体上材料垃圾清理完后方在《拆架令》上签字,并由监理一并核查方可进行拆掉工作。 3.8.6架体拆掉时,在作业下方设置警戒区域,设立温馨提示牌,并安排专人监管,禁止任何人员进入。为避免拆架下方可能存在的施工人员进行外墙作业而形成交叉作业,组织土建队对架体拆掉工作安排在前一日知会相关单位,协调各分包单位作业分段分开进行。 3.8.7架体拆掉过程中,严格监督作业人员拆掉工作,禁止提前拆掉架体连墙件、卸荷钢丝绳等设施,避免对架体稳定性造成影响。 3.8.8拆掉过程严格监控作业人员、施工单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 3.9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方面的控制: 3.9.1施工现场基坑支护应编制专项方案,有专题制定计算,按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建设部建质[2021]82号《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假设干规定》执行; 3.9.2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方案,应有专题制定计算,执行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建设部建质[2021]82号《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假设干规定》及相关的技术规范。 3.9.3对超过8M的高支模,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检察办法》的规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3.9.4高支模区域混凝土浇筑前,由项目总工牵头,项目技术部、安全部、工程部联合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了专项验收,确保安全。 3.9.5作业过程中强化对高支模体系的监控,避免出现坍塌等事故。 “三宝〞、“四口〞防护方面的控制: 3.10.1对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管理,应执行GB2811《安全帽》、GB2812《安全帽试验方法》、GB6095《安全带》、GB6096《安全带试验方法》、GB5725《安全网》、GB5726《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16909《密目式安全网》等规定; 3.10.2高空作业应佩带必必需的防护用品,按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建设部建质[2021]82号《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假设干规定》执行; 3.10.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临街防护,按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建设部建质[2021]82号《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假设干规定》执行; 3.10.4对有光、热、电磁、放射性等有辐射作业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基层单位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发放配备劳保用品;对各类工种劳保用品的配备和管理,执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劳作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规定。 3.11施工用电方面的控制: 施工现场外电架空线路、临时用电应编制专项方案,严格执行JGJ46《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①、依据分包单位施工用电负荷,提供给分包单位一级或二级电箱接线端,分包单位由此接线,分包自己投入本施工区域的临时用电设施; ②、由各分包单位上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方案,审核合格后按方案执行; ③、各分包单位新进场电箱必必需经验收合格方可进入现场使用,并张贴验收合格牌; ④、各分包区域的整个施工现场的线路配置必需按JGJ46-2021的要求敷设; ⑤、在采纳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必需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执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⑥、对现场临时用电组织各分包单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⑦、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华润建筑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并将检查、抽检记录存档。并督促各分包单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⑧、督促各分包单位按要求进行相关测试工作,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并完善安全资料; ⑨、强化对现场使用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违章行为监管; 3.12对外用施工电梯、塔式起重机等大型垂直运输设备以及起重吊装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3.12.2外用施工电梯应编制专项装拆施工方案,装拆作业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队伍进行,并经有权部门检测验收后投产使用。 3.12.3塔式起重机应编制专项装拆施工方案,装拆作业应由具备专业资质的队伍进行,并经有权部门检测验收后投产使用。 3.12.4施工现场起重吊装应编制专项方案。 具体管理要求如下: 1、大型设备安装、拆掉管理      大型设备的安装〔拆掉〕时必必需严格按拆掉方案执行,特别是对安装、〔拆掉〕过程中工具、小型配件的管理,防止工具、配件高处坠落伤人事故的发生。 1〕、大型设备的安装〔拆掉〕前必必需编制专项安装〔拆掉〕方案。安装〔拆掉〕前,由分包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对安装〔拆掉〕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技术交底。 2〕、大型设备的安装〔拆掉〕工作必必需由专业资质的队伍进行拆掉。 3〕、安装〔拆掉〕过程中,必必需在下操作下方设置可靠的警戒区域,并设立专职人员进行监督,禁止任何人员进入。 4〕、操作人员必必需按要求配备安全带等劳作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5〕、安装〔拆掉〕过程中,操作人员必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使用的工具必必需稳拿稳放,并随身牢固佩带。对拆掉的小型材料如销子等必必需放置在桶内,并及时吊运至地面。 6〕、大型设备安装〔拆掉〕过程中,总包安全部专人全程跟踪监督,防止安装〔拆掉〕人员图方便,违章作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2、大型设备使用期间管理 1〕、对进场大型设备的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特种作业证件、基础图、地质勘察资料、拆装方案、主要零部件质保书等进行检察并报专业检测机构,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由检测机构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安装完善后组织监理一同对大型设备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形成备案资料报成都市施工安全监督站备案,由市安监站出具备案书、使用登记证后方可使用。 2〕、塔吊使用由中核华兴塔吊配备塔吊司机,各主要使用单位配备司索工;施工电梯由电梯公司配备司机。安全部检察各操作人员的特种作业上岗证,并同监理一并组织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资料。 3〕、日常使用中强化对大型设备的动态跟踪管理,作好台班记录、检查记录和修理保养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大修〕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在修理的过程中所改换的材料及易损件要有合格证或质量确保书,并将上述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大型设备管理资料。 4〕、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对大型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对安全装置逐一检查,作好检查改换记录,保持这些安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主要检查的安全装置有:   塔吊: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和缓冲器等。       施工电梯:安全防坠器、防冲顶装置等 5〕、对各分包对大型设备的使用严格监督,严格按大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使用,禁止违章作业; 6〕、协调各分包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安排,解决各分包间的纠纷。    因施工进度紧、吊运材料多,分包队间可能出现多次纠纷,项目部均将及时给予协调解决;   施工电梯使用纠纷主要存在于材料运输与上下班人员运输冲突,项目部将及时依据现场实际状况进行电梯使用时间安排,并及时按不同状况进行调整。 3、群塔作业管理     由于本工程布置塔吊8台,由于技术施工上的要求,各塔塔臂之间有交叉作业现象。为确保群塔的作业安全,特对本工程群塔作业制定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及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1〕、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群塔作业统一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人员,明确领导、施工组织及驾驶、指挥和维护保养人员使命,对现场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安排、使用和指挥,并完善群塔作业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所有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指挥。 2〕、制定作业预案措施。塔机安装前应编制《群塔作业施工作业方案》,对塔机的安装、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策划,对群塔作业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危险等级,并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制定各项预案措施,确保各项技术措施经批准后实施。 3〕、合理进行施工组织。依据现场施工必需求和风向气候状况以及每台塔机的修理保养状况,合理安排塔机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同步作业,并及时协调。 4〕、健全报告检查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通报,并合理安排修理保养,确保所有塔机经常性处于完好状态。 5〕、强化联系、通讯管理。群塔作业应对每台单机进行统一编号,确定每台单机组操作及信号指挥人员,并保持固定。现场应为塔机组操作及相关指挥人员配备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率必必需单独锁定,未通过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 6〕、强化指挥管理。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应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编号,待塔机操作人员应答后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同时,信号指挥人员必必需随时目视塔机吊钩及吊物,塔机运行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环顾相近塔机及其他设施,及时指令;安全指令应明确、简短、完整、清楚。塔机长时间暂停时,吊钩应起升到最高和最近位置,起重臂按顺风位置停置。 7〕、各塔的升塔应按固定的次序进行,每次升塔后可能相交的各塔应留有与相邻各塔均不小于5米的安全高差。应建立各塔的升塔顺序及最小相对高差表,以便现场升降塔机时,协调管理。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群塔互相间的垂直距离符合立体协调方案要求。保持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由于中心位置塔机受四周塔吊的影响和制约较多,因此居中塔机应尽可能保持在高位,并确保其技术性能最好。 8〕、天天上班前,塔机班组长必必需对各塔塔吊司机及信号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其签字确保。 9〕、塔吊联系信号采纳无限联系,各塔信号采纳不同的频段,且固定使用,不得随意更改。各塔的信号人员和塔司固定,每塔只接受本塔信号人员的指挥,各塔塔司有权拒绝来自非本塔信号人员的指挥。      各塔信号人员在进行指挥时,应密切注意四周各塔的动向,当有可能发生碰撞时,应采纳信号延时等防止碰撞的措施。下班时,各塔应将小车收至塔身部位。 10〕、保持群塔作业运行原则     低塔让高塔原则:高塔安装在主要位置,工作繁忙,低塔运转时,应观察高塔运行状况后再运行。     后塔让先塔原则:塔机在堆叠覆盖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动塔让静塔原则:塔机在进入堆叠覆盖区运行时,运行塔机应避让该区停止塔机。     轻车让重车原则: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塔机。     客塔让主塔原则:另一区域塔机在进入他人塔机区域时应主动避让主方塔机。   3.13施工机具、电〔气〕焊设备,按JGJ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4《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修理安全技术规程》执行;     各分包单位进场的施工机具必必需安全性能合格,符合施工机具相关规范标准,经进场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并按规范规定对各类施工机具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并将检查、抽检记录存档。主要检查各类机具的机械性能、安全性能、各类接地〔接零〕保护设施等,完善各类验收、测试记录,并督促各分包单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①、移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修理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②、电焊机单独设电箱。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必需加装电焊机防触电保护器。电焊机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米,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米。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合格。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③、木工平(压)刨、木工圆锯传动部位必必需有防护装置,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接地合格。 ④、手持电动机具防护罩壳安全有效,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外壳须有效接地或接零,橡皮线不得破损。 3.14.1进入建筑物内严禁吸烟; 3.14.2有动火作业的施工内容,按要求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手续,并配备接火斗等防护措施,灭火器、消防砂桶等灭火器材,施工时必需进行监火,防止暗火发生; 3.14.3动火作业严格按《动火作业审批管理规定》进行; 3.14.4严禁私自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建筑物内;按照仓库防火管理规则存放、保管施工材料。易燃易爆物品应按其性质专库分类储存。并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3.14.5现场易燃垃圾、纸皮等必必需及时清理; 3.14.6仓库消防安全管理; 本工程施工单位众多,特别是精装修施工时仓库内易燃材料较多,致使仓库消防安全问题较为严重。针对本工程仓库问题,针对此类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仓库管理: ①、严格要求各分包单位按我司仓库管理规定进行有序管理; ②、仓库内材料堆放必必需分类堆放整齐,易燃易爆品单独分类存放,仓库内留有安全通道,并按要求设置消防器材; ③、安全部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工作; ④、每周安全检查均对仓库区域进行检查,并针对现场状况组织多次仓库区域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节假日期间组织节前消防安全大检查,督促各分包单位按要求进行仓库管理工作; ⑤、对落实仓库管理工作较差的相关分包单位进行处理,并限期落实整改工作。 3.14.7冷却塔处作业消防安全管理; 3.14.8宿舍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按《宿舍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3.14.9公共区域、施工电梯、正式电梯、宿舍等位置设置充足的消防器材;各分包施工区域由分包单位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器材,并由精装单位在施工楼层设置消防水桶; 3.14.10设置消防安全管理区域责任人及紧急联系 ; 3.14.11施工电梯入口处设置消防告之牌,将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告之施工人员。      分包单位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必必需先向总包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动火安全作业证》,由总包安全部对动火作业环境、监火措施等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批准动火作业,分包单位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一般为24小时,三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120小时。如果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动火作业前分包单位应先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落实接火措施,并应配备不少于2台灭火器器材。分包单位动火负责人及安全员对动火作业进行监护,特别危险动火及一级危险动火总包安全部须派人跟进,随时改正违章作业。作业完成后应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防止发生暗火,方可离开现场。 为更好的对现场动火作业进行管理,在《动火作业审批表》中增加了现场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栏,督促各分包强化现场监控。 3.14.13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活动,强化各分包单位义务消防小组对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1〕、进场的吊篮必必需提供相关机况资料,安全锁等装置检测合格资料,作业人员资格进行检察。 2〕、安装完后,由我司组织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进行编号管理;验收不合格的,张贴“未通过验收,禁止使用〞牌,告知操作人员; 3〕、作业前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吊篮内最多同意2人作业; 4〕、强化对吊篮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吊篮的安全锁、行程限位、安全绳等装置定期进行检查,不符要求的马上要求改换;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吊篮内禁止放置材料、垃圾及时清理;等 5〕、每周安全检查吊篮为必查项目,并组织对吊篮的专项检查;督促各分包单位严格按“定人、按时、定措施〞要求落实整改工作; 6〕、安全部依据吊篮作业状况,及时组织所有操作人员多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7〕、吊篮拆掉前,对拆掉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设置警戒区域,专人监督; 8〕、吊篮相关操作规程牌、验收合格牌等挂牌管理; 9〕、强化吊篮维护保养工作,完善相关安全资料;      本工程工序多,交叉施工作业多,而交叉作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对交叉作业主要以以下原则进行管理: 1〕、与工程部、机电部沟通,协调各分包单位施工部位、施工时间错开; 2〕、由施工单位采纳设置防护措施以避免交叉作业造成的伤害; 3〕、调整施工工序; 本工程钢结构施工量大,结构施工复杂,构件吊装工作多,依据钢结构吊装施工特点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性,在对钢结构施工将强化以下几方面安全管理工作: ①、钢结构施工因人员主要在钢梁上进行行走、作业,因此对防人员高处坠落管理上须强化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可采纳在钢梁上设置安全绳供作业人员使用的状况下,在作业面下方再设置水平兜网保护的设施,以保护作业人员在有不安全行为状况下而发生坠落,及材料、工具高坠的防护。 ②、为确保工程结构周边的安全防护效果及防临边作业人员、材料工具高坠,采纳沿外框设置防护棚设施,随着结构层数增加而往上升。这样基本可避免临边作业人员高坠,临边材料工具高坠并造成下方人员受到伤害的问题。 ③、强化对吊装作业前的各项检查及现场监控工作;本工程钢结构吊装发生的钢梁、气瓶坠落事件主要原因为吊装前检查工作不充分,吊点不规范,钢丝绳及吊装用具出现问题而造成。因此吊装前的各项检查工作极为重要,特别是重点检查吊装用具、钢丝绳设施、吊点是否设置规范、须吊装的材料是否存在可能的断裂折断等问题,吊装过程须强化对操作过程是否正确、指挥人员是否规范指挥等监控工作。     成都二十四城商业一期 华润建筑成都分公司 2021年1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