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学校教研教改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为指导,坚持“科研兴教,教研兴校”战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将通过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本领,力争我校教研工作有特色、有实效。
1. 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和角色。
2. 优化课堂,有效训练,提高课堂效益,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加强集体备课。
3. 科研课题。一是课题结题,二是落实教研组校级课题。
4. 教师队伍专业化。培养一批学科教学标兵和校本教研带头人。
三、工作重点
1. 加强集体备课及评课活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的有效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为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加强集体备课。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的一项常规性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得与失的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评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革新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更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敦促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确立课改理念
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评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评课者要评好课,首先必须研究教育思想,在评课时评课者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用超前的课改理念去分析、透视每一节课,才能对一节课的优劣,得失做出客观、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给授课者以正确的指导,才能促进授课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认知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同样一门学科,同样一节课,不同的教师表现出的教学风格则有所不同。有的教师会精雕细刻,把课上得天衣无缝;有的教师则大刀阔斧,紧紧抓住重点、难点、使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有的教师善于归纳推理,用逻辑思维的魅力吸引学生;有的教师运用直观、形象、幽默的优势,使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愉快,充满学习的乐趣。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评课者听课时要特别注意去发现和归纳授课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个性,要注意挖掘其闪光点,要对执教者所表现出来独到的教学风格大加鼓励和肯定,对其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和问题要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短期内改进,使执教者的教学个性由弱到强,由不成熟到成熟不断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3)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构建和谐环境、求得共同提高
评课是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领导引领最有效的模式。通过评课为不同教学群体各抒己见以增进彼此了解创造了机会,为教师交流切磋搭建了平台,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管理者可及时获得有关教与学的准确信息、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好的地方应得以强化,缺点和不足应得以及时纠正,使课堂教学管理有的放矢,达到全面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所以,从广泛的意义上讲,评课活动它具有协调角色、沟通意见、融洽情感的功能,同时,也可促进领导与教师之间、校际或校内教师之间的了解,提高评课者自身的认识,从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和谐发展。
2.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头雁。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完善“一帮一”结对互助工作之外,还将通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骨干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等形式,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3. 九年级毕业班工作是学校的窗工作。九年级毕业班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为此,本学期里,教导处将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九年级,通过年级教学例会、学生调研和学生会、家长会、试题研究等形式,狠抓毕业班工作。
5. 常规教研工作。
四、措施
1. 建立年级组主任、领导蹲点联系制度,全程参与并指导教学工作。
2. 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尤其是课标的学习。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顺应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潮流。
3. 加强教研组管理。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充裕,充分体现“新、活、实”。
(1)充分发挥各个教研组的作用,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周至少要集体备好一节课,并确定授课教师,组内教师统一听课和评课,以确保“七步三查”活动的落实。
(2)进一步落实“七步三查”活动。各个教研组要依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月确定1人就此问题做主题发言,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3) 活动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
4. 同伴互助强化课改。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对年轻教师的跟踪指导。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创新。
5. 充分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骨干教师的讲座、研究或者示范课等,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互相成长。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认真落实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以培养校、县、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6.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认真抓好艺体教育教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7. 采取“走出去、请近来”的策略,加强校际交流。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及时了解兄弟学校的教育发展状况。
8. 本学期计划月考两次和期末一次,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总结。
五、活动安排:
周次
教研活动内容
第一周
开学教育、制定教研、集体备课计划
第二周
业务学习、听评课
第三周
教研活动
第四周
作业教案评比
第五周
月考
第六周
第一次月考分析总结
第七周
集体备课
第八周
期中质量检测
第九周
期中质量检测分析总结
第十周
教研活动
第十一周
业务学习
第十二周
组织听课
第十三周
集体备课总结
第十四周
七步三查总结会
第十五周
作业教案检查
第十六周
期末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