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PC项目HSE风险识别、消减控制措施本合同项风险主要集中在: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以及环境保护方面。1 HSE风险识别工作程序(1)环境和危害因素的识别范围1)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中的危害和影响。2)所使用的产品、服务中可以施加影响的因素。3)识别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以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a. 常规和非常规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条件。b.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来自:产品(材料)的包装缺陷。结构失效。气候、地球物理及其他外部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包括违反HSE管理体系要求。c.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d. 以往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2、4)识别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要考虑以下几种类型:环境因素的识别危害因素的识别向大气的排放车辆、机械、起重等伤害向水体的排放物体打击向土地的排放高处坠落废物污染物触电、烫伤能源使用火灾与爆炸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中毒和窒息社区性问题辐射其他其他环境和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采用工艺流程分析、现场调查、标准对照、问卷调查等方法或互相结合方法。(3)环境和危害因素识别步骤1)HSE部定期组织EPC项目部各职能部室和各工区进行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工作。2)各职能部室组织人员对本部室的环境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汇总后填写环境和危害因素清单,并及时上报HSE部。3)各工区将危害因素调查表和环境因素
3、调查表下发,组织相关人员对环境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填写危害因素调查表和环境因素调查表,汇总后填写环境和危害因素清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上报EPC项目部HSE部。(4 )环境和危害因素的评价1)对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评价一般采用是非判断法、矩阵法和打分法或互相结合方法进行。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依据风险评价矩阵表进行,重大危害因素的评价依据打分法进行。a.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矩阵图、分类分级违反法律法规标准“三废”排放噪声污染安全隐患或危害员工健康浪费资源能源生态影响相关方关注环境影响大环境影响小环境影响大环境影响小加强管理或优化操作可改进或控制改进的方案技术可行,由低费方案近期改进有难度(技术不
4、成熟及中费方案)没有改进可能性(没有成熟技术或高费方案)OOOOOOOO重要环境因素般环境因素。一一未来控制环境因素重大危害因素的评价危险因素分值列表:(LEC)LEC分值可能性分值频繁程度分值后果的严重程度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1大灾难/多人死亡6相当可能6工作时间内40灾难/数人死亡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7严重/重伤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1每年几次3重大/致残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0.1实际不可能危险等级可根据以下确定:(D=LxEx C)分值危险程度等级 G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工作重大160 - G
5、320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重大70 - 160显著危险,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方案中等20 - 70一般危险,需要加强意识培训,需要引起关注轻微 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轻微2) EPC项目部各职能部室、各工区依据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和上述方法对识别出的环境和危害因素进行确定和评价,填写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上报EPC项目部HSE部。3)HSE部组织有资格、能力的专业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从上报的重要环境和重大危害因素中确定、评价出项目部重要环境和重大危害因素,报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以文件下发。4)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确定和评价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应进行一次,在工程
6、施工中根据工程或环境的变更要重新进行确定与评价。(5)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的管理1)对EPC项目部确定、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实行分级管理。列入EPC项目部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由HSE部组织相关职能部室、各工区制定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方可实施,EPC项目部HSE部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验证。2)未列入EPC项目部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由各工区自行组织制定风险削减控制措施,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实施,本单位HSE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3)对无法直接通过运行控制的重大环境和危害因素,HSE部监督其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执行
7、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6)环境和危害因素的更新1)通常情况下,每年对环境和危害因素重新识别和评价。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a. 有关的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及要求发生变化时。b. 重大环境污染和健康安全事故发生后。c. 基础办公设施发生变化时。d. 办公区域迁址或有新项目开工前。e. 管理评审要求时。f. 顾客和相关方提出抱怨或合理要求。g. 发生其他重大变化时。2)发生上述任一情况时,由HSE部(或各工区)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一周内对发生变化的活动的环境和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及时修正环境和危害因素清单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经项目经理审批后,由EPC项目部HSE部将
8、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发放到相关职能部室和各工区,将旧清单收回,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3)由于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的更新,引起的文件变更,执行变更管理程序有关规定。2 HSE风险和消减控制措施HSE风险消减和控制措施序号作业名称作业风险描述危害削减 措 施1安全设计雷击、触电、隧道塌方人员伤亡1确保防雷、防静电设计合理、设计结构、安装位置等符合法规、标准要求2重点考虑隧道的抗震性,预防周围有爆破或地震发生时可能诱发的塌方事故。2水土保持设计崩塌、泥石流、滑坡、人员伤害、环境污染1要求主体工程设计提高防洪标准与设计暴雨频率。主体工程在下一阶段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项目区暴雨特征,从确
9、保主体工程安全运营出发,提高主体工程建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与设计暴雨频率。2设计滑坡与泥石流沟的处理。选择洞位置及弃渣场位置时,对一些大范围滑坡必须绕避通过。对于一些小的滑坡体,若绕避造成投资明显增加时,应对滑坡体进行分析,明确滑坡体的地质构成、分布范围、厚度、滑动方向等参数,进行必要的力学计算,当计算证实采取防护措施可保证隧道安全时,可通过滑坡区段。3加强对施工场地、弃渣的设计;对挡土(渣)墙、排水及植物措施等的设计;对道路边坡防护,排水及林草措施的设计;对站场绿化等植物措施的设计。3职业病防治设计噪声、物料的跑、冒、滴、漏、中毒、窒息、冻伤、爆炸人员伤害1. 采取的一系列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必须
10、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 职业病危害特征相同的设备、设施尽量集中布置,做到高温与低温区分开;有毒与无毒分开;高噪声区与低噪声区分开布置,减少了相互影响。4安全方面物资采购与使用油料运输、管理、使用不当、气体运输、管理、使用不当人员伤害、设备危害、环境污染1强化施工用油料的管理,重点控制油料运输与保管,健全油料运输、保管、使用时的消防设施,严格遵守油料使用程序,防止因油料引起的爆炸、火灾和环境污染。2强化施工用气体的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燃性气体的运输、保管、使用场所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惰性气体储存应保证通风良好。3购买的材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购买的劳保用
11、品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序号作业名称作业风险描述危害削减 措 施5爆破用的炸药按相关部门要求购买、储存、发放。5水土保持物资采购水土流失环境破坏明确所购买土料、石料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在购买合同中须有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条款。6职业病防治方面物资采购中毒、爆炸、噪声人员伤害1. 选用密闭性能好、能耗低的设备,保证机泵和阀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减少油品泄漏。2. 设备选型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3. 锅炉选配国际先进水平的进燃烧机,运行噪声低,燃烧充分。7地方病区作业地方病、碘缺乏病、肠道寄生虫病、大骨节病、克山病人员伤害1. 施工前对施工地点的地方病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积极与当地医院联系,取得医院的支持。
12、2. 项目部建立职工食堂,保证食物卫生,对炊事员定期体检,保证职工生活水平。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体检,随时注意职工身体状况。4. 碘缺乏病的防治: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的,预防碘缺乏病的首选和最根本措施食用碘盐。经数十年防治措施的实行,基本上得到控制。5. 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关键在于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6. 大骨节病预防:注意饮水水质,防止污染;补硒,进食硒盐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7. 克山病的预防:主要原因是发病地区的食品缺乏硒,必须从补充食物中硒含量入手来预防本病。8特殊地质区作业地震、塌方、山
13、体滑坡、洪水人员伤害设备损害1作业前对特殊地质区进行勘察,充分识别风险。2建筑物设计建造时按级设防,预防地震。3对于伴行路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序应紧密衔接,即使完成水工保护作业,必要时采取临时稳管、过水措施。尽量避免雨季进行河谷、过水面地段施工。序号作业名称作业风险描述危害削减 措 施9特殊气候作业雨、雪、雾、大风天气人员伤害设备损害1收集天气预报,做到提前预防。2现场提供给职工躲避的客车或其他设施。3恶劣天气施工视施工环境而定,应指派多名专职监护人员监护施工环境和设备移动情况。4严格控制施工用车,禁止在恶劣天气进行吊装作业。5施工结束设备停放应选择地势较高、相对平坦的位置并进行设备稳固。10
14、行车安全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物资损失1保证作业车辆车况完好,不出病车。2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司机驾驶车辆,司机各种证件齐全。3特殊道路情况(如:雨雪雾天、冰雪路等)要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物资摆放平稳捆扎牢固,平稳行驶。11爆破作业飞溅伤害、冲击波扰动人员伤害、环境破坏1严格按国家标准和施工方案进行爆破施工,合理选择爆破方法。2爆破工程师、安全监督员不在施工现场禁止进行爆破作业。3爆破作业前应对爆破干扰区环境进行仔细勘察,发现潜在地质隐患应消除后再进行爆破作业。4爆破干扰区设置安全警示带并派专人看护。5爆破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并清理作业现场。12弃土弃渣水土流失、河道阻塞环境破坏1渣场的选择要合理,避开当地的泄洪道。2堆渣场周边修筑拦渣墙、截水沟,并进行平整绿化。3弃渣场堆渣前,先剥离表土层,将其临时堆放在场地旁,用于后期渣场覆土绿化,修建临时排水沟,并临时覆盖。4弃渣场地周边修建排水沟,场地较低一侧人工修建挡渣墙,然后堆渣。堆渣时从外到内,从低到高,分层堆放并层层机械碾压。堆放过程中控制弃渣边坡比在设计范围内,堆放完毕后平整渣面,覆土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