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学校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分析
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主流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促进我校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县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领下,我校坚持以“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办学理念为统领,围绕“教学设施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学生素质一流”的办学目标,做到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学生喜欢、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社会认可的高品质学校。随着学校外部办学环境的变化,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周围小区入住率的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加剧使得片区内适龄儿童不断增加,班额较大的状况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是相比以往来说片区内的家长大部分受教育程度较高,家长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特长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软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校概况
实验小学创办于2015年,学校占地28.55亩,建筑面积110多平方米,建校两年来,学校软硬件设施已全部完成,是一所环境优美、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级48个,学生25余名,在岗教师140人。学校自建校之日起就紧紧围绕“诚以立德、信以修身、博学笃志、文以化人”的校训,秉承“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不断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办学实践探索,我校现在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在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建校短短两年内,就先后荣获“市平安和谐校园”、“县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县2015--2016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县2016--2017学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2016--2017学年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县2016--2017学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县2016--2017学年度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办学优势
学校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在“同行同道同梦想,共建共享共未来”的这一团队愿景的引领下,通过“细化规范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强化队伍建设,深化习惯养成,以科研立校、特色立校,实现零起点上的最优化发展,全力打造高品质的学校”这一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幸福成长,让
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教育的幸福,目前我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效果显著
学校秉承“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的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比赛活动体验,激发学生潜能;参加各级比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兴趣较高,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2、进行书香校园建设,濡染自信磁场
为提升师生的阅读素养,我校自2015年开始创建“书香校园”,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晨诵、午写、暮读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3、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寻找自信源泉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经过探索实践,具有学校特色的自信课堂教学形态已经形成:积极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合作学习的新路子。我校根据县教研室的推荐并结合自身特点,在全校推广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本着“边开展边探索”的原则,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探索“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操作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具体的方法指导。在研究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行动交流、观摩研讨,最终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学校生根发芽,师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4、开设“社团活动”课程,丰盈自信气场
自2016年开始,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了一部分的精品社团。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科特点,分语言、科技、艺体三个方面,共成立了30多个社团。学校的社团活动成果初现,学生在文、体、艺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5、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创建特色学校
我校自2017年2月份起,着力于创建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努力打造出的科技长廊、成立了 “科技梦”社团、3D打印社团、机器人社团,学校还创编了自己的科技校本课程,多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探究能力。
6、发展信息化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我校虽然建校时间短,但是信息化教学工作却走在了的前列。学校的每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展示屏,每位教师配备一体机。学校拥有独立服务器,满足学校内教师们的资源共享。我校架设覆盖全学校的无线网,可更方便的服务于教师及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交流。学校建成录播室,方便老师们进行录课和交流。学校建有一智慧教室,其它班级学生配备智慧答题器,进行智慧课堂的实验。学校教师制作码课码书和微课的水平县内领先。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和公众微信号,每天更新学校最新动态,方便社会家长监督并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一起体验并见证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
三、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1、师资力量薄弱,阻碍学校建设的发展
学校作为新建校,教师来源广泛,教学风格各异,教学水平不一,年龄段两极分化严重,导致理念贯彻不够扎实,前行缓慢。老教师的教学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更新,青年教师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学科骨干教师还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认识到,教师队伍内部的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自我发展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需要进一步点燃,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2、学校资源有限,经费不足制约学校发展
由于学校场地面积较小,空间资源不足,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各类活动项目的开展,对学校的品牌建设形成一定的阻碍。我校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场地资源的支持,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自身资源,力求有限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发展。
3、学校发展理念及课程建设需要趋于实效
建校以来,学校确立了“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校的各项工作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经过七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我校离我们的理想中的教育境界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具体的工作中还需要找到更好地切入点与融合点。在课程实施方面,学校也一直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及有关实施意见开齐国家课程,上好地方课程,并充分激发教师创新的潜能开发校本课程,如社团课程、德育课程等。但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感觉课程的整体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更好地指向育人目标。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理念为统领,以文化艺术的滋养和科技信息创新为两条主线,两线并行发展,努力构建“高品质的学校”。紧紧围绕“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依托,努力遵循办学规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之路,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整体实力,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 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
理念解读: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全面育人,全程育人。让每一个孩子张扬个性,幸福快乐的成长,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成功的愉悦。
校训:诚以立德、信以修身、博学笃志、文以化人
校训解读:根据地域特色,我校东临文诚路,西傍沂博路,毗邻新行政中心华信大厦,取其“文”、“诚”、“信”、
“博”四字,作为学校人文发展的中心思想。
校风:速度与激情、创新与超越、包容与信任
教风:风清气正、敬业爱生
团队愿景:同行同道同梦想共建共享共未来
学风:“合作、探究、善思”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科学规划学校的办学方向,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探索适合教师发展的路径。构建科学富有生命力的“幸福花开课程体系" 培养人格诚馨,品性信达,学识博雅,气质文韵的“花蕾少年”。经过努力使学校成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管理科学规范、特色品牌鲜明的学校,遍地“盛开幸福的花朵”。
1、全面推行“幸福花开教育"深入挖掘“诚馨信达、博雅文韵”的思想内涵,构建“幸福花开”文化价值体系,让其成为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指南。
2、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花开文韵”的文化课程体系,继续着力打造书香校园,深入推进阅读教学改革,通过晨诵、午写、暮读等活动浸润文化气息,将“经典诵读”、“海量阅读”课程与语文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以此广泛增加校园文化韵味,塑造“文采斐然”而又“风韵卓绝”的四小好少年,形成“灿若文锦、笛韵悠扬”的文化氛围,实现文以化人的目标。
3、致力于“花开诚馨”德育体系的开发和完善,探索一套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符合道德教育规律、适合小学各学段特点的德育模式。把培养“诚挚、馨香”的花蕾少年作为育人的第一目标,培养既有传统优秀品格又有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素养的花蕾少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4、丰富校园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机会,构建“花开博雅”课程体系,通过文化艺术的滋养、科技创新特色项目的实施、社团活动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学生成为知识广博、气质高雅的阳光幸福少年,教师成为博学儒雅的阳光幸福教师。
5、加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进行“花开信达”价值体系的构建,创新学校管理育人模式,坚持“同行同道同梦想,共建共享共未来”的团队愿景,实现教师的“信任通达”;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新路子、新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信练达”;通过构建家校合力育人共同体,充分挖掘家长优势资源,实现家校“互信洞达”。
6、继续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构建“幸福花开课程”体系,科学规划课程的架构,将学校的活动与课程进行有效地嫁接与融合,让课程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让课程促进教师的发展,引领学校的发展。
第四部分: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一、找准学校发展的切入点,致力于“幸福花开”教育体系中“诚馨信达、博雅文韵”教育精神的打造。
1、赋予“幸福花开”教育精神内涵
将“幸福花开”课程的实施和落实跟学校的管理机制,教学机制,教育平台,师生的成长、发展、生活等有机交融,合为一体,赋予其“诚馨、信达、博雅、文韵”的内涵,分别指向人格诚馨,品性信达,学识博雅,气质文韵(“人品诚馨、言行信达、学识博雅、文采风韵”)育人目标。“诚馨”是指为人诚挚、朴实、散发馨香,指向做人,属于德育;
“信达”是“信任通达”、“自信练达”、“互信洞达”,指向做事,属于行育;“博雅”是“广博、高雅”,指向涵养、修养,属于美育;“文韵”是“文采斐然、风韵卓绝”,指向文化、气质,属于智育。“诚馨、信达、博雅、文韵”四个词语跟“花开”相连,是“幸福花开”的不同姿态,是
“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的不同领域,指向孩子成长、发展的四大归宿。
2、落实“幸福花开”教育体系的实施途径
将“幸福花开”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来实施,使其跟学校的管理机制、教学机制、教育平台、师生的成长、发展、生活等有机交融,合为一体。
3、营造“幸福花开”的氛围
“幸福花开”的氛围营造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形成“幸福花开”的精神文化,让师生从精神层面上理解认同“幸福花开”教育的精神内涵;二是“幸福花开”的环境文化,让校园里的楼台墙壁、一花一树、一景一物皆成文化;三是“幸福花开”的班级文化,加强班级文化的氛围创设,提炼班级精神,形成班级特色;四是形成“幸福花开”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幸福花开”文化氛围营造的主要一环,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管理的创新,校园各种活动的开展等途径,让幸福的花朵盛开满园!
二、科学规划“幸福花开”课程,推动学校课程改革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上好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将学校前期的学校课程建设中积淀开发的校本课程再行重组和整合,针对“幸福花开”文化体系所指向的育人目标,围绕“诚馨、信达、博雅、文韵”四个方面来规划新的校本课程体系,大致表述如下:
诚馨课程:指向学生的行为规范,一举一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教会学生为人诚恳、真
挚、朴实、散发馨香。开发《花蕾少年绽放课程》、《校园节日课程》、《行为规范课程》等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高尚的品德。使学生成为讲诚信、有理想信念、品德高尚的诚馨少年。
信达课程:指向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新路子、新方法,开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课程,实现学生的“自信练达”;通过构建家校合力育人共同体,充分挖掘家长优势资源,开发《家校共育》课程,实现家校“互信洞达”,全面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会合作、会交流的信达少年。
博雅课程:指向学生的气质涵养,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学识修养的知识广博、气质高雅之人,开发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继续完善各类《社团活动》课程,结合音乐、体育、美术课的教学,多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特质,使学生成为个性张扬、举止优雅的博雅少年。
文韵课程:指向培养学生厚实的学养,让学生拥有“文采斐然”的学识和“风韵卓绝”的气度。通过晨诵、午写、暮读等活动浸润文化气息,将“经典诵读”、“海量阅读”内容进行课程的开发,开发完成《国学经典课程》和《硬笔书法课程》等课程,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有学识的文韵少年。
三、精心打造“幸福花开课堂”,启动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借“幸福花开课程”的开发和开设,探索“幸福花开课堂”的规律,打造“幸福花开课堂”的特色。
1、明确“幸福花开课堂”的基本特征。立足“花开"追求“幸福”,“花开”是基础是底线,“幸福”是目标是张力。“幸福花开课堂”的营造首先要以学生共性发展的底线为基,以学生个性张扬的目标为本,做好“基”与“本”的和谐统一。
2、进行“幸福花开课堂”的改革试点。依据学校课程设置,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课型,制定相应的课堂评价标准,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幸福花开课堂”的教学流程及基本操作策略。
3、开展各种形式的“幸福花开课堂”展示活动。通过“展示课”、“交流课”、“研讨课”、“评比课”等形式,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创建“幸福花开教师团队”,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上,本着包容与信任的原则,追求速度与激情、创新与超越的精神,成立不同层面上的“教师团队”,通过教学教研、课程开发、实验研究、读书成长来实现“合作双赢”。
1、给老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充分发扬“跑者”精神,打造一批引领四小快速发展的“顶级跑
者”,在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2、寻找典型,树立标杆,用优秀教师的行为感染、带动全体教师成长。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榜样”教师和“模范”教师,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教师的成长。
3、组建项目团队,利用团队的力量打造一些优势项目或者优势学科,让教师成就学校特色项目。同时让项目成就教师。
4、利用团队愿景(同行同道同梦想,共建共享共未来)引领和激励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同行。通过文化的力量感染和影响每一位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求自身的价值。
五、创新学校管理,用文化的力量管理学校
学校本着“让每一朵花蕾幸福绽放”的理念来实现学校的文化管理。引领师生深刻感悟“幸福花开”的深刻内涵,人人争做“诚馨信达、博雅文韵”的人。文化管理从底线做起,为师生的具体行为设置底线,制定“诚馨信达、博雅文韵”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师生有目标、有追求,把“诚以立德,信以修身”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博学笃志,文以化人”作为为学的最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