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生物实验总结.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9753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实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生物实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实验总结 01、显微镜的使用 目的要求: 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 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 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 A转粗升 B转转换器低镜对准通光孔 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知道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1、安放装片 2、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 2毫米处B左。缓缓上升C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象移动方向 3、整理和存放 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 C最低竖立 D原处 讨论: 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0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 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 方法步骤: 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 1、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 讨论: 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 2、人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03、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 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虫的活动 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讨论: 草履虫怎样运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04、观察水绵 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 方法步骤: 1、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 3、对照课本上的图片,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 讨论: 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05、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2、了解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材料用具:有分枝的植物,透明塑料袋,细线等 方法步骤: 1、取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选出三个枝叶相似的枝条,分别做以下处理:甲去掉全部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处理 2、用三个不透气的塑料袋分别罩上选出的枝条,用细线将袋扎紧 3、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塑料袋内的现象 讨论: 1、各塑料袋内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做不同的处理? 06、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新鲜的植物叶片,清水、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滴 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1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 2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叶片 3、将切下的薄皮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4、用毛笔醮取最薄的一片,将切面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5、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6、用镊子从新鲜植物叶片上分别撕取一小块上表皮和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对照图示观察植物的保卫细胞和气孔 讨论: 1、描述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2、描述叶肉细胞、表皮细胞的形态以及排列特点。 0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目的要求: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验证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 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等 方法步骤: 1、将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选一叶片,用黑纸片把该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3、将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 4、取出黄白色叶片并用清水漂洗,然后平铺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 5、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讨论: 1、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地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4、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08、观察蝗虫 目的要求:了解蝗虫的形态特点 材料用具: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等 方法步骤:将蝗虫放到解剖盘中 1、轻轻的捏一下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手的感觉 2、数一数蝗虫的身体的胸、腹各有多少体节。(胸部体节3 个,腹部体节11个) 3、观察蝗虫的足(发达的足和翅使蝗虫善飞善跳,扩大了蝗虫的生活范围、)触角(触角为蝗虫带来敏锐的嗅觉)的分节情况和翅的特点 4、观察蝗虫气门(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的位置和数量。(气门从中胸开始,到后胸,直至第八腹节,每节一对,因此共有10对。) 讨论: 1、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3、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4、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09、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 目的要求: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清水、玻璃钢等 方法步骤: 1、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型、鳞片。认识各种鱼鳍 2、观察各种鳍如何配合鱼的运动 3、观察鱼的开合与鳃盖后缘的张合之间的关系 4、触摸鱼的体表,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5、观察了解鱼鳃的结构 6、观察鱼的骨骼标本,了解鱼脊柱的构造特点。 讨论: 1、鱼类的体形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2、描述鱼各种鳍的作用? 3、鱼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 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 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 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 10、观察家鸽 目的要求:了解家鸽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家鸽、家鸽的骨骼标本等 方法步骤: 1、观察并描述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体形、翼和羽毛的特点 2、摸摸家鸽的胸部肌肉,感受其特点 3、了解家鸽骨骼的特点 讨论: 1、家鸽的体系是怎样的? 2、家鸽的翼羽和尾羽的排列有何特点?(有几排大型的正羽,覆瓦状排列成扇形) 3、家鸽的骨骼、肌肉各有什么特点? 4、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 体型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降低飞行能耗; 骨骼中空:减小体重,降低飞行能耗; 气囊结构:减小比重,降低飞行能耗; 双呼吸:加强供氧,提高飞行效率。 11、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目的要求: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知道动物学习行为的形成过程 材料用具:饥饿的小动物,小木桩,细绳和食物 方法步骤 1、用细绳的一端拴一只饥饿的小动物的适当部位 2、在教室外找一块空地,将两根木桩钉在地上,两木桩之间相 距3050厘米 3、将细绳的另一端拴在木桩上,在地面的适当位置放一些食 物,将细绳绕过第二根木桩使动物不能直接取到食物 4、观察动物的行为,并记录动物怎样解决问题及尝试的次数 5、过一段时间再重复这个实验,观察并记录动物尝试的次数有无变化。 注意问题: 1、要离开适当的距离观察,不要惊吓动物 2、要注意安全,防止被动物咬伤 讨论: 1、实验动物是怎样取得食物的?(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绕开第二根木桩而取得食物) 2、重复试验中动物取得食物的尝试的次数有什么变化?(尝试的次数减少) 3、不同的动物学会绕道取食有快慢差别吗?(有越是高等的动物尝试的次数越少) 12、观察细菌的形态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 2、通过观察细菌的永久装片,知道细菌的形态特点。 材料用具 显微镜,细菌的永久装片 方法步骤 1、将细菌的永久装片安装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 2、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4、慢慢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5、仔细观察各种形态的细菌,并绘出看到的细菌形态简图 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为什么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主要是高倍镜下能观察的物体范围较小,不易找到观察目标,其次使用高倍物镜寻找观察对象容易压破镜头) 2、转换高倍物镜时,为什么要转动转换器而不是直接扳动物镜? 3、你观察的细菌形态有那几种? 13、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目的要求 1、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认识霉菌的形态 材料用具: 酵母菌培养液,长霉的橘子皮或馒头片,培养皿,盖玻片、载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碘液,解剖针,放大镜,显微镜等 1、观察酵母菌 A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就可以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小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B在盖玻片的一边滴加一滴碘液,从另一边用吸水纸吸引,就能看到被染成棕色的细胞核 2、观察霉菌 A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橘子皮或馒头片上的霉菌 B可以用解剖针挑取一些菌丝,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小心仔细的铺开,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丝的结构及孢子等 讨论: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试着画一个酵母菌的形态图。 2、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有什么区别? 14、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目的要求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材料用具 锥形瓶,玻璃管,橡皮管,澄清的石灰水 方法步骤 1、向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2、缓慢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左手捏紧橡皮管,右手松开(切勿将石灰水吸入中)呼气时右手捏紧橡皮管,左手松开 3、观察甲乙两个锥形瓶内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变化。 讨论: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手交替捏紧或松开橡皮管? 2、两个锥形瓶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15、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目的要求: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 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方法步骤: 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2、对照图,辨认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 讨论: 1、你是怎样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尝试描述他们的形态。 2、显微镜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哪一种?最少的血细胞是 哪一种? 16、观察血液的流动 目的要求 1、了解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2、尝试辨别血管的种类 材料用具: 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花,活的小鱼等 方法步骤 1、将小鱼放在培养皿内,用湿棉花抱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保持鱼体湿润,小鱼要露出尾鳍 2、待小鱼安定后,把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小鱼的尾鳍3、观察并记录鱼鳍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情况,要特别注意红细胞在最小的血管中流动的情况 注意:要善待小鱼,结束后,放生 讨论: 1、在粗细不同的血管中,血液流动的速度是否相同? 2、你能观察到几种不同的血管? 17、观察心脏的结构 目的要求 认识心脏的结构,了解心脏的功能 材料用具: 解剖刀,解剖盘,猪或羊的新鲜心脏等 方法步骤 1、将心脏放在解剖盘中,对照图观察心脏的外部形态,区分心脏的上下、腹背、左右,辨认与心脏连通的血管 2、用手捏一捏,比较心房和心室壁的厚度 3、解剖心室的壁,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 4、剖开与心脏连通的血管,观察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讨论: 1、心房和心室、左心室和右心室各有什么不同?左右心房之间以及左右心室之间各被肌肉壁隔开,这有什么意义? 2、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各有什么作用? 3、心脏的各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同? 18、观察膝跳反射 目的要求: 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了解反射现象 方法步骤 两人一组,让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的搭在另一条腿上。实验者用橡皮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快速的叩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注意观察小腿的反应 讨论: 1、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 2、如果有一时的控制膝跳,上述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 19、观察花的结构 目的要求 1、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 2、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 较大的完全花,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白纸等 方法步骤 1、观察花萼:用镊子摘下萼片,依次放在白纸上,观察其颜色、形态、数目等 2、观察花冠:用镊子摘下花瓣,依次放在白纸上,观察其颜色、形态数目等3、观察雄蕊:用镊子摘下雄蕊,观察雄蕊的数目,并用放大镜观察单个雄蕊的形态和结构特点,轻轻抖动雄蕊,让花粉落到白纸上,并用放大镜观察 4、观察雌蕊:用解剖刀小心的切下雌蕊,放在白纸上,先观察形状,然后仔细观察其顶端,试试它的黏性,看能否粘起碎纸片,用解剖刀从雌蕊的最膨大处横向或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其内部结构 讨论: 1、描述你所观察的花的各部分结构以及排列特点 2、与同学交流试验记录,比较所观察的不同花在结构上的异同。 20、观察种子的结构 目的要求 1、学会解剖和观察种子的方法 2、认识种子的结构 材料用具 菜豆、玉米等植物的种子,解剖刀,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等 方法步骤 1、取菜豆玉米种子,放在清水里浸泡一昼夜,使其膨胀 2、用力捏一捏浸泡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注意感觉上的差别 3、剥去菜豆种子的种皮,对照图观察其内部结构 4、用解剖刀纵切玉米种子,对照图观察其内部结构 5、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切面上,观察剖面的颜色变化 讨论 1、:经水浸泡后的菜豆种子有什么变化?这有何意义? 2、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切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列表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21、观察枝芽的结构 目的要求 1、认识枝芽的结构 2、知道枝芽各部分结构的发育 材料用具 带有枝芽的杨的枝条,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针,镊子,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 1、从枝条上选取一个较大的枝芽并轻轻掰下,放入解剖盘中, 2、用解剖刀将枝芽总剖开 3、用解剖针轻轻拨开枝芽内部,对照图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芽的结构 讨论: 1、你观察到了枝芽的哪些结构? 2、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22、观察鸡蛋的结构 目的要求 认识鸡蛋的结构,知道各部分的组成部分的功能 材料用具 新鲜鸡蛋,培养皿,镊子 方法步骤 取新鲜的鸡蛋,打破卵壳,将其内容物倒入培养皿内,对照鸡蛋结构示意图,观察鸡蛋的各部分结构 讨论:鸡蛋的各部分结构具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