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考点汇总】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1. HE染色(染料与效果)
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染料-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 内皮(本质、分布)
分布-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本质-单层扁平上皮,属被覆上皮。
3. 内分泌腺(组成、结构特点、分泌物、排除途径)
组成-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注入血液。
4. 浆液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分泌物)
光镜结构-浆液性细胞的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结构-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分泌颗粒。浆液性细胞分泌物含较多的酶类。
5. 微绒毛(位置、形态、组成、作用)
位置-细胞游离面;形态-微小的指状突起: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微丝;作用-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6. 杯状细胞(分布、形态、内容、作用)
分布-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形如高脚酒杯;内容物-黏原颗粒(黏蛋白);作用-润滑保护。
7. 浆半月
分布-外分泌腺的一种腺泡即混合性腺泡的底部;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
8. 缝隙连接
又称通讯连接至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连接形式。在缝隙连接处的胞膜中有许多规律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两相邻细胞之间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也相连,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功能是交换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
9. 基膜
上皮细胞基底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电镜下分基板和网板两部分,有支持、连接、固着和半透膜的作用。
10.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
位于腺细胞外方的扁平多突起细胞,胞质内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
11. 巨噬细胞
使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结缔组织内。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成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襞、微绒毛和隆起。巨噬细胞行使多种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有吞噬作用、抗原呈递作用、和分泌功能。
12. 分子筛
在结缔组织基质中,大量蛋白质多糖聚合体形成的具有微小空隙的立体结构叫分子筛,小于空隙的水和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分子气体等可以通过,大于有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不能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
13. 网状组织
有网状细胞核网状纤维构成。在体内网状组织不能单独存在,而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为血细胞的发生和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14. 组织液
存在部位-结缔组织间隙;来源-毛细血管动脉端;回归-毛细血管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