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9297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点】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汇总】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 1. HE染色(染料与效果) 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染料-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 内皮(本质、分布) 分布-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本质-单层扁平上皮,属被覆上皮。 3. 内分泌腺(组成、结构特点、分泌物、排除途径) 组成-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注入血液。 4. 浆液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分泌物) 光镜结构-浆液性细胞的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结构-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分泌颗粒。浆液性细胞分泌物含较多的酶类。 5. 微绒毛(位置、形态、组成、作用) 位置-细胞游离面;形态-微小的指状突起: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微丝;作用-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6. 杯状细胞(分布、形态、内容、作用) 分布-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形如高脚酒杯;内容物-黏原颗粒(黏蛋白);作用-润滑保护。 7. 浆半月 分布-外分泌腺的一种腺泡即混合性腺泡的底部;组成-少量浆液性细胞,在切片中呈半月形结构。 8. 缝隙连接 又称通讯连接至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连接形式。在缝隙连接处的胞膜中有许多规律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两相邻细胞之间的连接小体对接,管腔也相连,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功能是交换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 9. 基膜 上皮细胞基底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电镜下分基板和网板两部分,有支持、连接、固着和半透膜的作用。 10.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 位于腺细胞外方的扁平多突起细胞,胞质内含肌动蛋白丝,其收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 11. 巨噬细胞 使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结缔组织内。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成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襞、微绒毛和隆起。巨噬细胞行使多种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有吞噬作用、抗原呈递作用、和分泌功能。 12. 分子筛 在结缔组织基质中,大量蛋白质多糖聚合体形成的具有微小空隙的立体结构叫分子筛,小于空隙的水和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分子气体等可以通过,大于有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不能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 13. 网状组织 有网状细胞核网状纤维构成。在体内网状组织不能单独存在,而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为血细胞的发生和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14. 组织液 存在部位-结缔组织间隙;来源-毛细血管动脉端;回归-毛细血管静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