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98905 上传时间:2025-04-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调查对象 (1) 物质性旅游资源 按照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内容进行登记,除其中规定的7大类之外,更应关注资源组合。 资源概况:已发现的各类旅游资源(含资源组合)数量、类型、级别、特点。 资源地域结构:分布,类型组合,密集度,互补特点,整体结构优势,邻区借景与互补性。 (2) 非物质性旅游资源 主要对区域经济吸引要素,文化(非物质性文化),科技信息,旅游服务,综合形象,动态活动的类型、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并通过咨询和抽样问卷等途径了解因素影响力。 2调查要点与即时评价 清楚记述资源(或产品)及资源组合的位置、类型、规模、级别、特点、美学与科学文化价值、可游赏性、交通条件、综合环境、用地条件、设施配套、资源结构、游客量与综合经济效益等等。 3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现状 (1) 开发条件分析:①景点特色和文化品位,发掘和转化的条件。②景点的基础设施配套状况。③与主要客源地的交通条件和区位,④近期内可能改善的开发条件。⑤资源是否符合旅游的主流和趋势。 (2) 旅游开发现状:已开发并开放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开发投 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开发、景点建设、经营管理、旅游组织等发展状态;开发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4资源公众评价 游客抽样调查,了解游客分布、目的、组织形式、路途时间与游览时间、重游次数、最喜欢的旅游点、对旅游环境与旅游活动评价以及对旅游产品的个人偏好等。 5综合性评价 (1 )评价模型(菲什拜因一罗森伯格模型) E== XQi - Pi (Qi因子权重;Pi因子质量综合值)一各旅游要素的重要性与要素质量评估值乘积之和。 (2) 评价内容与方法 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资源本底,开发条件,现状基础 确定因子重要性:各因子重要性评价,确定权重值 因子评价:对每项因子的价值确定一经验评价 综合评价:将每项因子评分乘以各自权重,求和,得综合分值。 (3) 评价因子 资源本底素质:(5.1227) (1) 容量规模:以用地面积和可游时间衡量景区发展潜力和效益潜力。(0.4517) (2) 美学价值:综合美感度评价。(1.0638) (3) 科学文化价值:科研、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价值等评价。 (0.4213) (4可游赏性:对资源游憩观赏价值的评价大众可识性雅俗共赏)、宜居性度假休闲适宜性)评价。(0.7616) (5) 独特性特色评价):以规划主要市场区内有无替代资源和在同类资源中的地位为标准。(1.3125) (6) 资源结构:资源的密集程度和不同类型资源互补型资源)的组合状况。(1.1118) 开发条件:(4.1976) (7城市人: 2km半径范围内的城市人数量。(1.0883) ⑻区域经济:2km半径主要市场区(一级市场区)人均GDP。 (1.0801) (9) 可达性:交通条件、交通工具和到旅游中心城市依托的中心城市)转运条件及便利程度。(0.8495) (10) 综合环境:包括旅游区及邻区的综合环境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建筑环境、整洁度等表观环境)。(0.4927) (11) 用地条件:旅游开发、设施建设的用地类型和开发条件。 (0.3382) (12设施配套: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内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及服务设施(吃住娱购等)配套。(0.3488) 发展基础:(0.6797) (13) 客源基础:以现已达到的游客量为标准。(0.3265) (14) 综合效益:以现已达到的综合经济效益为标准。(0.3532) (4 )评价指标 "\^分档 因子、 一 (8.1-10 分) 二(6.1-8 分) 三(4.1-6 分) 四(2.1-4 分) 五(0.1-2 分) 容量规模 >10公顷二日以上 5-10 公顷 二日 2-5公顷 一日 50-2公顷半日 <50公顷 2小时 综合美感度 非常美 很美 较美 较普通 较差 科学文化价值 极高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可游赏性 宜大众游赏,可 较宜大众游赏, 较宜大众游赏,较 不太适宜大众游 不适宜大众游赏, 3 识,宜居宜游 可识性一般,宜居 难识,宜居性一般 赏,居游条件一般 居游环境较差 独特性 独特,不可替代 不是唯一,但地位高 可替代,地位中等 可替代,地位一般 可替代,本底较差 资源结构 非常集中,类型结构良好,2小时范围内11种以上互补类型 集中,类型结构较好,2小时内互补类型 6-10 种 较集中,2小时范围内互补型资源4-5种 分散,类型结构单调 2小时范围内互补型资源2-3种以下 孤立,且类型单 一 城市人 10万以上 5万-10 万 2万-5万 50万-2万 50万以下 人均 GDP 30美元以上 30-20 美元 20-10 美元 10-5美元 5美元以下 可达性 到中心城有一级路,高级航线或其他专线,半小时直达 二级路或其他专线直达,中转时间0.5-1小时 二-三级路中转1-2小时 3-4级公路中转时间>2小时 2小时以上砂石路、土路 用地条件 良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整体环境 内外均优美,保护完好 外一般内较好,保护较好 内外均一般, 有轻度破坏 内一般外较差,有一定破坏 内外均较差,破坏损毁较严重 设施配套 配套齐全,设备良好 配套较全,设施较好 配套不齐,设备一般 不够配套,设施较差 设施差,不配套 游客基数 >50万人 50-20万人 20-10万人 10-5万人 <5万人 综合效益 >10万元 10-5万元 5-3万元 3-1万元 <1万元 (5 )平衡分析 1)对于区域基础设施在规划近期内可能形成的改善,计入现状条件。 2)对于不同的使用功能类型,可根据需求现状和趋势做定性分析,如同一级别的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居优先地位;同属于文物,则保存良好、观赏性强的居优先地位。 3)可考虑对于特别优秀的旅游资源增加附加分,以拉大差别。如世界级品牌,可在本底素质独特性评分值增加;同一级别的资源,特色突出的增加评分值。 6非物质性旅游资源评价 目前对非物质性旅游资源还无法建立系统的量化评价体系,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处理,例如可以用特尔菲法;而对于某些类型可以结合分层聚类法、相关分析法、抽样统计法等进行评价。 (1) 经济:经济总量或人均值与旅游经济总量的聚类评价;大流通业与商务旅游流的对应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活力分析;经济活动规模与影响范围;旅游需求类型与消费抽样评价(如城市过夜旅游者中商务旅游者比重、商务旅游者空间结构、商务旅游消费比重、商务旅游贡献)。 (2) 文化:作为非物质性旅游资源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部分,语言、文字、风俗、艺术、信仰、礼制、规范、历史、审美观、道德观、人文精神以及神话、传说、故事等具有可开发性的文化资源,主要从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可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科技:科技吸引是对于科技交流、大众科普教育的价值认定。科技能力与科技地位评价;科技信息交流活动与影响力;科普教育的可行性评价;科技与科普旅游活动的抽样调查。 (4) 旅游服务:具有独立吸引力的旅游服务项目的民族性、特殊性与法律许可性;一般旅游服务的规范性、人性化等服务质量评价;旅游者的服务需求调查与公众评价。 (5) 形象:区域和城市总体形象的美誉度、鲜明性、可识性;旅游形象的特色、个性与可包装性;旅游者对区域、城市整体形象认识和评价,整体形象吸引力评价,旅游形象评价。 (6) 动态项目:各种节庆、赛事、庙会、集市、会展等动态项目的评价,主要作特色评价;规格与影响范围评价;专业性与综合性评 价;周期与持续时间评价;物资流通量或客流量规模评价。 7复合型旅游资源 指一个城市或区域多种因子复合而成的吸引要素,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 城市整体品牌: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的地位级别、知名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城市风貌:城市风貌指的是街道景观、公用设施、交通秩序、标志性建筑、文化装饰以及居民素质等综合景观,体现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 特色地段的整体旅游吸引:特色地段是城市整体性景观的形象,在旅游者的认知过程中印象最深刻,因此是旅游吸引重点塑造的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