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03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5)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
1. 不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
A. 成纤维细胞
B. 成软骨细胞
C. 成骨细胞
D. 肥大细胞
E. 腱细胞
2. 对骨板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由胶原纤维有规律地分层排列与基质共同构成
B. 骨细胞位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的骨陷窝内
C. 相邻骨细胞突起通过骨板内的骨小管相连接
D. 同一层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交叉排列
E. 同一层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内的纤维则相互垂直
3. 以下对红细胞数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正常成人女性血液中含(3. 5-4. 5) X 1012/ml
B. 正常成人女性血液中含(4.0〜5.0)X101z/L
C. 正常成人男性血液中含(4. 0-5. 0) X 1012/ml
D. 正常成人男性血液中含(3. 5-4. 5) X 1012/L
E. 幼年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较低
4. 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结构是()
A. 由一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
B. 由两条横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C. 由两条纵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D. 由一条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构成
E. 由三条横小管组成
5. 含大量水解酶的结构是()
A. 中心体
B. 滑而内质网
C. 溶酶体
D. 高尔基复合体
E.核糖体
6. 关于化学性突触,错误的是()
A. 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突触间隙组成
B. 突触前成分内含突触小泡线粒体
C. 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D. 突触前膜上有特异性神经递质的受体
E. 突触间隙是位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7. 大腿肌后群肌外侧为()
A. 半腱肌
B. 半膜肌
C. 股二头肌
D. 股四头肌
E. 缝匠肌
8. 关于膈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膈为主要呼吸肌
B. 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
C. 松驰时,膈穹窿上升至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
D.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E. 膈位于胸腹腔之间,为向下凹陷的扁薄阔肌
9. 属于上肢带骨的是()
A. 肱骨
B. 肩胛骨
C. 尺骨
D. 甑骨
E. 骼骨
10. 以下是膝关节的辅助结构,其中可防止胫骨前后移位的是()
A. 骸韧带
B. 胫侧副韧带
C. 腓侧副韧带
D. 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
E. 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11. 腹股沟管的下壁是()
A. 腹外斜肌
B. 腹内斜肌
C. 腹横肌
D. 腹横筋膜
E. 腹股沟韧带
12. 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 骨和骨连接
B. 骨和骨关节
C. 骨、关节和骨骼肌
D.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E. 骨和骨骼肌
13 .肝胰壶腹开口于()
A. 十二指肠上部
B. 十二指肠水平部
C. 十二指肠大乳头
D. 十二指肠空肠曲
E. 十二指肠小乳头
14. 容易发生鼻窦炎的鼻旁窦是()
A. 上颌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
E. 以上全部
15. 子宫的分部,正确的是()
A. 子宫颈、子宫体、子宫底
B. 子宫颈、子宫峡、子宫体
C. 子宫颈、子宫峡、子宫底
D. 子宫内口、子宫体、子宫外口
E. 子宫下段、子宫体、子宫底
16 .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
A. 子宫阔韧带
B. 子宫圆韧带
C. 子宫主韧带
D. 龈子宫韧带
E. 卵巢悬韧带
17. 右主气管的特点是()
A. 细而短直
B. 细、长、平
C. 粗、短、直
D. 粗、长、直
E. 长、直
18. 下列不正确的表述是()
A. 临床上常把口、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B. 肺纵隔而中央处的凹陷为肺门
C. 胸膜腔是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共同围成的潜在密闭腔隙
D. 气血屏障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所必须通过的结构
E. 肺泡隔是指相邻两个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
19. 男性膀胱底的毗邻中没有()
A. 前列腺
B. 直肠
C. 输精管壶腹
D. 精囊
E. 直肠膀胱陷凹
20. 每个肝细胞与血窦相邻的而至少有()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E. 五个
21. 上消化道包括()
A. 胃、十二指肠
B. 口腔、咽、食管
C. 口腔、咽、食管、胃
D. 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
E. 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22. 关于食管的狭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B. 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管相续处
C. 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与右主气管交叉处
D. 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裂孔处
E. 食管的狭窄处是肿瘤好发的部位
23. 关于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肝的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和腹上区
B. 肝的下界与膈穹窿一致
C. 肝分为上、下两缘和左、右两面
D. 肝小叶由肝板、肝血窦、中央静脉和胆小管组成
E. 进入肝的血管有肝动脉和肝静脉
24. 胃黏膜之所以能抵御胃液等的侵蚀,是因为()
A. 胃液中的酶只是一种酶原,尚无分解消化作用
B. 上皮细胞分泌含有酸性黏多糖的黏液,具有保护作用
C. 上皮中杯状细胞分泌保护性黏液
D. 上皮表而黏液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与表面黏液层构成的胃黏液屏障作用
E. 上皮中杯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与表而黏液层构成的胃黏液屏障的作用
25. 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一般分为()
A. 增生早期、增生晚期、月经期
B. 增生期、分泌早期、分泌晚期
C. 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
D. 增生早期、增生晚期、分泌期
E. 卵泡期、增生期、月经期
26. 关于肺泡的结构,错误的是()
A. 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 上皮细胞由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组成
C. 相邻两个肺泡间的结缔组织称肺泡隔
D. II型肺泡上皮细胞参与构成气血屏障
E. 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27. 滤过膜的组成结构为()
A. 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
B. 内皮、基膜
C. 足细胞裂孔膜、有孔内皮、血管系膜
D. 血管系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
E. 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
28. 消化道管壁分为()
A. 内膜、中膜、外膜
B. 内膜、中膜、浆膜
C. 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D. 内膜、肌层、纤维膜
E. 内膜、中膜、纤维膜
29. 下列关于曲细精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位于皋丸实质的锥形小叶内
B. 为细长而弯曲的小管
C. 为产生精子的场所
D. 进入睾丸纵隔,互相吻合成皋丸网
E. 管壁上皮外有基膜
30. 大隐静脉走行于()
A. 外踝前方
B. 外踝后方
C. 内踝前方
D. 内踝后方
E. 内外踝连线的中点
31. 防止左心室的血逆流入左心房的瓣膜是()
A. 二尖瓣
B. 三尖瓣
C. 主动脉瓣
D. 肺动脉瓣
E. 冠状窦瓣
32. 心房和心室在心表而的分界标志是()
A. 前室间沟
B. 后室间沟
C. 冠状沟
D. 左心耳
E. 右心耳
33. 关于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A. 心
B. 动脉
C. 静脉
D. 淋巴管
E. 毛细血管
34. 心肌正常收缩的起搏点是()
A. 窦房结
B. 房室结、
C. 房室束
D. 左右柬支
E. 浦肯野氏纤维
35 .不参与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A. 角膜
B. 虹膜
C. 房水
D. 晶状体
E. 玻璃体
36.视网膜结构,不包括()
A. 色素细胞层
B. 神经节细胞层
C. 感光细胞层
D. 双极细胞层
E.视神经细胞层
37. 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是()
A. 股神经
B. 闭孔神经
C. 阴部神经
D. 腓总神经
E. 胫神经
38. 臂丛位于()
A. 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
B. 胸锁乳突肌下部的深方
C. 锁骨中点的深方
D. 锁骨中点的下方
E. 肩胛冈的下方
39. 关于脑干的组成,正确的是()
A. 端脑、中脑、脑桥
B. 间脑、脑桥、延髓
C. 中脑、脑桥、延髓
D. 脑桥、延髓、脊髓
E. 脑桥、延髓、小脑
40. 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出现(
A. 同侧舌肌瘫痪
B. 对侧舌肌瘫痪
C. 同侧面肌全瘫痪
D. 同侧相应的肌瘫痪
E. 眼裂以上而肌瘫痪
41. 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 甲状腺
B. 垂体
C. 乳腺
D. 甲状旁腺
E. 肾上腺
42. 关于甲状腺的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腺细胞围成滤泡状结构
B. 胞质内有丰富的滑而内质网和脂滴
C. 滤泡腔内充满胶状物
D. 滤泡上皮的高低与机能状态相关
E. 滤泡上皮基底有完整的基膜
43.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柬状带和网状带分泌的激素依次是()
A.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醛固酮
B. 醛固酮、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
C. 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
D. 糖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性激素
E. 肾上腺素、性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44. 在胚泡植入过程中()
A. 透明带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受精卵逐渐埋人
B. 放射冠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胚泡逐渐埋人
C. 桑根胚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胚胎逐渐埋入
D. 胚泡的极端滋养层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胚泡逐渐埋入
E. 胚泡的内细胞群分泌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宫内膜,胚泡逐渐埋人
45. 后神经孔未闭合可形成()
A. 无脑儿
B. 独眼畸形
C. 脊髓、脊柱裂
D. 无耳
E. 无眼
二、看图选择题(观察图片,辨别箭头标识处的结构,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5分,共10分)
a
图1.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图2•心的外形和血骨(前面)
46. 观察图1.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箭头标示处的器官名称是()
A. 胃
B. 胰腺
C. 肝脏
D. 空肠
E. 十二指肠
47. 观察图2一心的外形和血管(前面),箭头标示处的结构名称是()
A. 心尖
B. 左心房
C. 左心室
D. 主动脉弓
E. 上腔静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