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约束带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肢体局部循环障碍-立即松解约束-评估伤情-更换约束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T活动肢体,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有改善,给予热敷、理疗如磁疗,烤灯照射等;如局部循环无改善或发生局部组织坏死者请外科医生会诊处理)T记录局部皮肤情况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皮肤破损、皮下淤血
处理流程(1)约束致患者皮肤破损-立即松解约束带-更换约束部位-评估伤情T报告医生、护士长T局部涂擦0.5%碘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受压-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约束致患者皮下淤血-立即松解约束T更换约束部位T评估伤情-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加强局部观察-记录受损部位皮肤情况-床旁交接班.
(三)约束带松脱
处理流程 出现约束带松脱-查找原因-重新约束,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做好解释、宣教-加强巡视。
(四)肢体麻木、关节僵硬、骨折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关节僵硬相应症状-立即松解约束带-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查看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如出现骨折,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危重患者翻身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坠床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后再搬动-取合适体位-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扭曲、脱出,引流液逆流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由医生确认处理方法并进行处理(普通患者的胃管和留置尿管可由护士重新置入)-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皮肤擦伤、撞伤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皮肤破损-查看破损情况t局部涂擦0.5%碘伏-严重时报告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脊髓损伤、关节脱位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脊髓损伤、关节脱位相应症状t立即保护好患者头颈部,避免再度扭曲t睡硬板床t报告医生、护士长t评估伤情t做好抢救准备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呼吸及氧饱和度)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搬运和护送患者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坠落意外
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地t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t评估伤情后再搬动t取合适体位t检查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必要时拍X光片)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病情及记录(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情、病情、处理经过及结果)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导管脱落
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管道脱落t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t及时正确处理t安抚患者及家属t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误吸、窒息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误吸、窒息症状T立即清理呼吸道T开放气道T氧气吸入或面罩加压给氧T通知医生、护士长T视情况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或气管镜吸引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通知家属,做好安抚工作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心搏骤停、休克等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休克等T就地抢救,启动心肺复苏程序,通知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T记录病情变化和抢救经过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五)脊髓损伤、骨折移位或骨折复位后再移位处理流程(1)患者出现脊髓损伤-立即保护好头颈部,避免再度扭曲-睡硬板床-报告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做好抢救准备-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尤其注意呼吸及氧饱和度)—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2)患者出现骨折移位-局部制动,避免再度移位-通知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 - 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 - 安抚患者及家属 - 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腔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
处理流程 操作时出现腔黏膜损伤及牙龈出血-立即夹干棉球局部压迫止血-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止血如明胶海绵填塞,必要时注射使用止血针剂,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二)吸入性肺炎
处理流程出现肺炎相关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选合适抗生素治疗,高热使用物理降温,气急、紫绀给予氧气吸入,咳嗽、咳痰给予镇咳祛痰药等)-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窒息
处理流程 发生误吸或窒息-立即有效的清除吸入的异物-派人通知医生、护士长组织抢救(采用一抠:用中食指或血管钳直接抠出异物;二转:即患者倒转180度,面朝下,用手拍击背部,利用重力作用使异物滑落;三压:让患者仰卧,用拳头向上推压其腹部,另一手握住此拳,以快速向上的冲力反复冲压腹部,但应注意避免腹腔内脏器;四吸:利用负压吸引器吸出阻塞的痰液、液体、棉球等异物)-如异物已进入气管,经上述方法无法清除-先用粗针头在环状软骨下1〜2cm处刺入,以争取时间行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氧气吸入或面罩加压给氧-视情况急请麻醉科气管插管或气管镜吸引-遵医嘱对症处理-安抚患者及家属-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恶心、呕吐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暂停操作-安抚患者-再操作时避免触及咽喉部-严重者报告医生-遵医嘱用止吐药物一观察病情并记录。
五、鼻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管腔阻塞
处理流程出现管腔阻塞(食物残渣或血凝块阻塞鼻饲管)-向管中注入适量酶溶液(如糜蛋白酶)或含碳酸的溶液(如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乐饮料)-稀释和溶解粘稠的胃液、食物残渣或血凝块-经过上述方法处理无效-通知医生-拔除胃管重置.
(二)腹泻
处理流程 出现腹泻症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严重腹泻用温水轻拭后喷皮肤护肤粉或涂氧化锌,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腹泻无法控制时暂停喂食,遵医嘱改胃肠外营养。
(三)胃食管返流、误吸
处理流程 出现胃食管返流、误吸症状(呛咳、呼吸困难)-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净气道内异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
(四)胃潴留
处理流程 出现胃潴留症状-抽出胃内残留物-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胃肠减压,给予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每6小时一次,加速胃排空)T安抚患者T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恶心、呕吐
处理流程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减慢鼻饲液输注速度-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
(六)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处理流程 出现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症状-立即报告医生-评估损伤部位及程度-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鼻腔黏膜损伤较轻者局部涂金霉素眼药膏;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咽部黏膜损伤可雾化吸入,以减轻黏膜充血水肿;食道黏膜损伤出血可给予制酸、保护黏膜药物,如雷尼替丁、黏膜保护剂麦滋林等)T安抚患者-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六、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气道黏膜干燥
-给予超声雾化吸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气道黏膜干燥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入-长期吸氧者床旁使用加湿器-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无效吸氧
处理流程出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恢复有效的氧气供给。
(三)氧中毒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立即降低吸氧流量-通知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四)二氧化碳潴留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症状-立即调整氧流量为1〜2 L/min -通知医生、护士长-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二氧化碳排出-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状-遵医嘱处理-安抚家属。
(六)肺组织损伤
处理流程出现肺组织损伤表现-及时将氧流量降低-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七、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低氧血症
处理流程吸痰致患者低氧血症-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流量吸氧-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二)呼吸道黏膜损伤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鼻腔黏膜损伤症状-立即停止吸痰-通知医生、护士长-评估伤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鼻腔黏膜损伤,可外涂抗生素软膏;发生气管黏膜损伤,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等)一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感染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感染症状-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四)心律失常
处理流程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停止吸痰,启动心肺复苏程序-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床旁交接班。
(五)气道痉挛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痉挛症状-立即停止吸痰-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给0 2受体兴奋剂吸入等)-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床旁交接班。
八、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尿道黏膜损伤及出血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尿道黏膜损伤症状T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留置三腔导尿管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尿路感染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如病情需要暂不能拔者可给予膀胱冲洗,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允许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科室讨论分析。
(三)虚脱
处理流程发现患者虚脱-立刻报告医生、护士长-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体位-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及时完成各种处理-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误入阴道
处理流程 导尿管误入阴道-更换尿管重新正确插入.
九、动脉血标本采集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血肿
处理流程穿剌时出现血肿-立即拔针-用静脉贴覆盖穿刺,拇指按压,增加按压面积-安抚患者-若血肿过大-报告医生、护士长-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50%硫酸镁湿热敷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感染
处理流程 出现局部皮肤感染t更换穿刺部位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t安抚患者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交班严禁继续在此处行动脉血标本采集t科内分析讨论。
(三)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
处理流程出现筋膜间隔综合征及桡神经损伤t立即报告医生t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用利多卡因行臂从神经阻滞麻醉;肌肉注射止痛药,如曲马多;保守治疗无效时,采取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t观察肢体血运情况、感觉、运动并记录t安抚患者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假性动脉瘤形成
处理流程出现假性动脉瘤t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较小者无需特殊处理;较大影响功能者采取手术修补)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穿刺困难
处理流程发生穿刺失败t立即拔出针头t安抚患者及家属,取得理解和配合t重新选择部位进行穿刺t必要时另请护士穿剌。
十、微量泵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微量泵报警
处理流程出现微量泵报警t查看报警原因(低电压、阻塞、残量报警等)t根据原因处理报警t按开始键运行t再次确认泵管输注通畅t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二)血液回流
处理流程(1)出现血液回流t用生理盐水将回血回输t确认静脉置管通畅后将延长管接上t将微量泵置于高于静脉穿刺肢体10〜20cm左右位置t按开始键运行t再次确认泵注通畅、无血液回流现象t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2)出现血液回流发生堵管-切勿用力推注-去掉肝素帽,消毒后接注射器乳头直接抽吸出血栓-如无效,则拔管重新穿刺-静脉管道穿刺成功后,确认静脉置管通畅后将延长管接上-将微量泵置于高于静脉穿刺肢体1020cm左右位置-按开始键运行-再次确认泵注通畅、无血液回流现象-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三)注射部位疼痛或静脉炎
处理流程出现静脉炎症状-立即停止患处注射、输液-更换注射、输液部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建议医生行中心静脉置管)-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如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等)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安抚患者和家属-做好床旁交接班。
十一、输液泵使用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药物外渗
处理流程出现药液外渗T立即停止输液T局部按压T安抚患者T更换注射部位-另选血管重新穿刺(如系化疗药物、血管收缩药等特殊药物应报告医生、护士长)-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遵医嘱处理-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静脉炎
处理流程出现静脉炎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肢抬高20〜30°,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利多卡因湿敷;芒硝或马铃薯片外敷;如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t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血液回流
处理流程(1)出现血液回流t暂停输液T用生理盐水冲管T确认静脉置管通畅后t按开始键运行t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2)出现血液回流发生堵管t切勿用力推注t去掉肝素帽,消毒后接注射器乳头直接抽吸出血凝块t如无效,则拔管重新穿刺t穿刺成功后t按开始键运行t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四)异常报警
处理流程出现输液泵报警t查看报警原因(空气、低电压、阻塞、残量报警等)t根据原因处理报警t按开始键运行t再次确认泵管输注通畅t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十二、心电监护仪使用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皮肤过敏
处理流程出现皮肤过敏-更换粘贴部位-安抚患者-局部涂擦0.5 %碘伏;如有较大的水泡可用无菌小针头刺破抽液,无菌纱块覆盖换药,避免指甲抓破皮肤;必要时用TDP治疗仪灯照-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床旁交接班。
(二)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处理流程发现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更换监测部位;抬高患肢-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无改善,局部行湿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注意保暖及避免皮肤破损,防止继续受压)t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局部皮肤破损
处理流程出现皮肤破损t更换监测部位t安抚患者t局部涂擦0.5 %碘伏,必要时无菌纱块覆盖换药t保持局部清洁、干燥t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t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焦虑
处理流程 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t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t做好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学会自我深度松弛的方法,还可以进行想象放松疗法)t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抗焦虑药。
十三、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处理流程 出现肺炎相关症状t报告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选用合适抗生素治疗;高热者使用物理降温;气急、紫绀给予高流量吸氧;咳嗽、咳痰给予镇咳祛痰药)t严格按照院感标准执行各项护理操作t加强病房消毒管理t做好基础护理,保持患者舒适t定期进行空气监测t观察病情并记录。
(二)肺不张
处理流程一经明确肺不张t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若是导管插入一侧支气管,可适当地将导管外拔,直至双肺呼吸音相等,并摄床边胸片予以证实;用纤支镜对肺不张的部位进行充分的吸引)t帮助患者湿化气道,翻身、拍背及吸痰,对不张的肺区(尤其是左上肺、右下肺)进行体位引流t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呼吸道堵塞处理流程 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立即查找堵塞原因-畅通呼吸道(若为痰栓阻塞导管端部,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去除液态或固态梗阻物,加强气道湿化;若吸入胃内容物导致支气管痉挛,可用1%重碳酸氢钠溶液反复灌洗吸净,然后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导管、套管、气囊引起的堵塞,应及时予以更换;皮下气肿压迫气管所致,应切开减压和排气)-氧气吸入或面罩加压给氧-遵医嘱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并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肺气压伤
处理流程 出现肺气压伤-报告医生、护士长,立即查找原因-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出现张力性气胸者,紧急时在气胸侧第二肋间隙腋中线外侧穿刺或置入静脉导管,连接注射器抽气,随后进行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出现纵隔气肿时,沿胸骨上切迹向头侧切开2〜3cm直至深筋膜;心包气肿时行心包穿刺术)-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氧中毒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立即降低吸氧流量-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六)通气不足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通气不足-立即查找原因-若分泌物排出不畅,及时吸痰-若吸净分泌物仍通气不足-报告医生,遵医嘱处理(解除痉挛或调整参数)-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七)呼吸性碱中毒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表现-立即报告医生,协助查找原因-遵医嘱处理(镇静、镇痛或调整参数)-安抚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八)低血压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低血压(舒张压下降大于30〜40mmHg )或发生重要脏器灌注不良征象(如头晕、尿少等)-立即报告医生,协助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核定、调整呼吸机参数(改变V, I: E,采用CMV方式或降低PEEP水平等)-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九)呼吸机依赖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安抚患者-遵医嘱间断撤机-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交接班。
(十)腹胀处理流程 发生腹胀-立即报告医生,查找原因(排除气囊充气不足)-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行胃肠减压;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腹部热敷;必要时给予促进肠蠕动的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十四、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气管内套管阻塞
处理流程 出现气管内套管阻塞-立即吸净内套管分泌物-如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吸引-若发现痰痂阻塞气管内套管-报告医生,协助行支气管镜直接吸引或钳除痰痂-若无效,则更换内套管-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二)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处理流程 发生脱管或旋转-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若脱管,用厚棉垫或油纱布封住切,用简易呼吸器扣住鼻高流量加压给氧-协助医生更换气管套管;若气管套管旋转窒息,只需将患者平卧,将气管套管复位即可恢复气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感染
处理流程 出现感染症状-报告医生,查找原因-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清理分泌物-每日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报告院感科。
(四)气管食管瘘
处理流程 出现气管食管瘘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暂禁食,或使用特殊的双气囊胃管;必要时施行手术缝合)-安抚患者及家
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呼吸道出血
处理流程 出现呼吸道出血症状-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止血药;患者烦躁时,给予镇静剂)-保持呼吸道通畅-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十五、气管插管术后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声门损伤
处理流程 出现声门损伤表现-报告医生、护士长-禁声-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药物超声雾化;重度狭窄威胁生命者需要急诊处理:立即吸入湿化氧气,使用减轻炎症及水肿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雾化吸入等;声带周围药物注射)-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二)气管插管脱出处理流程 出现气管插管脱出-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部分脱出,松解气囊,尝试回插,成功后固定;若全部脱出,重新置管-如医生不熟悉气管插管技术,患者出现严重缺氧症状时,可用面罩连接呼吸器按“EC”手法进行面罩呼吸器通气;同时急请援助-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十六、心、肺复苏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胸骨骨折、肋骨骨折
处理流程发生胸骨骨折、肋骨骨折-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安抚家属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胃区过度胀气
处理流程发生返流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交接班。
(三)肺挫伤、血气胸、纵膈积液
处理流程 出现肺挫伤、血气胸、纵膈积液-报告医生、护士长,立即查找原因-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发生气胸,紧急情况下穿刺排气:选用粗针头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于下一肋的上缘进针进行穿刺减压;大量血胸时,成人在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置入胸腔引流管,儿童可选择腋前线第4〜5肋间;提高给氧浓度,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备血,紧急情况下可进行自体输血)t安抚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十七、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导管堵塞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t查找堵塞原因t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如上述处理后通畅继续输液;如不通畅拔除重注)t安抚患者及家属。
(二)皮下血肿
处理流程 出现皮下血肿t立即拔针t用静脉贴覆盖穿刺,拇指按压,增加按压面积t安抚患者t若血肿过大t报告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50%硫酸镁湿热敷)t更换注射部位t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液体渗漏
处理流程出现药液外渗t立即停止输液t局部按压t安抚患者t更换注射部位t另选血管重新穿刺(如系化疗药物、血管收缩药等特殊药物应报告医生、护士长)-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遵医嘱处理-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静脉炎
处理流程 出现静脉炎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肢抬高20〜30。,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2%利多卡因湿敷;芒硝或马铃薯片外敷;如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五)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处理流程 穿刺部位出现感染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安抚患者及家属-更换注射部位-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十八、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处理流程
(1)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注意保暖-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
(2)出现严重发热反应-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挂上生理盐水-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寒战时保暖,高热时物理降温,给予抗过敏、激素治疗如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等)-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T填写输血反应登记本T将输血反应单、输血器、剩余血连同贮血袋一并送输血科-做好床旁交接班.
(二)过敏反应
处理流程(1)轻度过敏反应-减慢输血速度-同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2)中、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更换输液管,挂上生理盐水-通知医生、护士长、医务科、输血科-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根据医嘱皮下注射1:10肾上腺素0。5〜1ml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填写输血反应登记本T将输血反应单和血样送输血科T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循环负荷过重(急性左心衰)处理流程 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大量血性泡沫痰等症状T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T报告医生、护士长,立即抢救(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根据医嘱给予高流量吸氧68升/分,湿化瓶内放20〜30%的酒精;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和镇静剂等药物;必要时在四肢轮扎止血带,以减少回心血量等)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T做好床旁交接班T科室讨论分析T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溶血反应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输液通道-更换输血器,挂上生理盐水,并用注射器抽出留置针或头皮针内残留血液-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和医务科、输血科(封存输血用品和血制品)-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遵医嘱及时完成各种处理(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静脉使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T填写输血反应登记本T将输血反应单和血样送输血科-做好床旁交接班-护理差错引起的输血反应应进行科室讨论分析-上报护理部(情况严重时应立即上报护理部)。
(五)出血倾向
处理流程出现出血倾向-减慢输血速度-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对症治疗(根据凝血因子缺乏情况补充有关成分)T安抚患者和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六)枸橼酸钠中毒
处理流程 出现枸橼酸钠中毒症状-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使用钙剂,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及除颤等)-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
(七)细菌污染反应
处理流程出现感染症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挂上生理盐水-及时通知医生、护士长、输血科-遵医嘱给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出现休克症状,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T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将剩余血和病原血标本送输血科,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做好床旁交接班。
(八)疾病传播
处理流程患者因输血传染疾病-安抚患者及家属-报告医生、护士长-根据疾病诊治要求给予对症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