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92768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 一、童话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同学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色彩鲜艳、动感强的事物有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时,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用课件展示美丽的画面、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同学,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数学广角中的《排列与组合》时,创设这样的情境,森林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好多动物都来参加了,(课件演示动物运动会的情境)狮子大王宣布了一条规则:"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为了让我们的王国变得更强盛,我们不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拥有智慧。今天你们要先进行智力闯关挑战,优胜者才有资格成为参赛队员。'"小朋友们,你们要不要参加这次运动会?'"有没有勇气参加智力闯关挑战?'"好,智力闯关挑战现在开始――激趣引入',让同学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倍感新奇,有了解它、征服它的欲望。 二、故事教学,培养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同学爱听故事,依据同学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引起同学的注意力,启迪同学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认知除法'时,我用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引入学习内容: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下12个桃子准备分给3个孩子一一老大,老二和老三。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猴妈妈会怎样分呢?'小朋友们积极参加,非常热闹。有的说老大少吃一些让给老二和老三,有的说老大要吃多一些,否则吃不饱我先肯定他们说得都有道理,随后话锋一转:"那怎样分才干公平呢?这一节课老师请小朋友都来做评委,好吗?'通过这个故事,既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又不知不觉地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后来,我又激励同学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学数学,同学们学得兴高采烈。 三、通过游戏,提升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定使他们觉得疲惫乏味,是达不到优良的效果的,事实证实:要妥善地把他们喜爱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课中有些同学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这时我就进行游戏"老狼和小红帽'。游戏规则是:老狼要吃"小红帽',"小红帽'们必须团结起来,合力应付老狼。如:请8人上台表演"小红帽'。其余的同学一起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就说:"3点了!'8个同学每3人抱在一起,请其余的同学列出除法算式:8x3=2(组)2(人)。如不断变幻"小红帽'的人数和点数进行游戏。这样,教室马上活跃起来,课堂活了,精神振奋了,思维积极了,同学不仅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2培养低年级同学数学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小给同学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关于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提升全民族的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同学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才干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兴趣激发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同学在有效的时间里,心情舒畅地高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减轻同学过重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浮现数学信息,同学学会看图、读图,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同学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涵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同学热爱数学的情感。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同学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同学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楚,培养同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学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升学习兴趣,随着同学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同学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针对这些状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同学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同学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数学教学与生活、施行相联系,提升同学学习数学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同学通过观察、视察、尝试等活动,增长同学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社会认知。在数学教学中,让同学在施行中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小同学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同学对直观形象的知识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对动手施行性强的课感兴趣。因此,要依据教材特点,尽量为同学创造一些操作施行的机会,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操作施行中理解掌握新知,提升技能,同时受到学法的启迪。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回家测测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脚步的长度,算算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程;熟悉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去买买学习或生活所必须要的东西。这样能让同学在施行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义,能学到课堂上得不到的施行经验。二年级同学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 因此,依据同学的实际状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同学通过推断学校的方向,再来推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推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熟悉,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施行能力,促进同学的热情和兴趣。又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改变了只是教师在讲台展示物体,同学在下边观察,教师讲,同学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拿出实物,让同学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然后再走上讲台跟老师一起观察、比较,让同学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物体,看一看分别看到的有几个面,并把看到图形画出来。如果单叫同学看书本的画图,同学是很难把空间图形想象的出来的,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看到了几个面,通过实际观察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然后,我又就让同学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模具,让同学自己动手摆一摆,再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再动手把它画下来,通过这样动手操作,同学很快就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同学提供动手施行的机会,让同学从大量的感性熟悉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的实质,变枯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3感受数学魅力 1.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同学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可以促进同学不断加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同学的革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同学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例如教学"圆的熟悉'时,可由"为什么自行车的轮胎是圆形的?'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入,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使同学产生"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意识。教学"求积的近似值'时,出示"妈妈买了1.5千克白菜,每千克白菜0.25元,妈妈应付多少钱?'0.251.5=0.375(元)"该怎样付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现象,使同学看到所学的内容就是发生在自己四周的事物,让同学熟悉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进而强化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2. 回归生活空间,在施行中做数学 面向全体同学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同学将来必须要的,是具有现实背景的,具有趣味性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的学习内容应当是源于同学的生活,适应将来社会必须要和同学进一步发展的。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因而强化同学对数学的熟悉和应用,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在施行活动中去获取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利息'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同学计算方法,而是先让同学在课前到银行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利息方面的知识,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课堂教学空间,使同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同学自觉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无数数学问题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到处都要应用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分创造条件,为培养同学的应用意识提供广阔的空间。学了"多位数乘法'后让同学做父母的"小〔会计〕',在买东西时帮父母算价钱。学了"统计'后让同学统计家里一年中每个月的用水量和用电量,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分析用水量和用电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学了"时、分、秒'后,让同学制定作息时间表,树立时间观念。同学在生活课堂里解决了很多身边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升了施行能力,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