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肌 内 注 射,1,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教学目标,2,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肌内注射法(,IM,)定义,3,注入药物,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肌肉注射的目的,4,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其次:,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注射部位选择,5,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连线法,6,(,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髂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7,(,2,)连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联线,其外,1/3,处为注射部位。,8,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髂嵴、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其示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准),9,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在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宽度为,7.5cm,的区域为注射部位。,10,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定位,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11,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仰卧位:,常用于危重患者及不能翻身的患者(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坐位:,便于操作,但坐位要稍高(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患者体位,12,按医嘱吸取药液,核对,取合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体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常规消毒皮肤,待干,二次核对,排近空气,穿刺,(,90,度角),推药,(速度慢),拔针、按压,(拔针快),再次核对,操作后处理,操作步骤,13,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仪 表,14,评估患者,确认医嘱及注射卡: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等,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肌内注射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以及药品名称和基本作用,取得患者合作,详细询问、了解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对特殊药物应当询问过敏史,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情况:有无炎症、瘢痕、硬结等情况,评 估,15,个人准备: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消毒物品(碘伏、,75%,酒精、无菌棉签),1,套 一次性,2-5ml,注射器,2,支、一次性,6-7,号针头,2,个 无菌纱布或无菌治疗巾,1,块 砂轮、启瓶器、弯盘、或治疗碗各一个 药物 注射卡、笔 治疗盘外备:锐器收集器、手消毒剂,药液准备:按三查七对原则核对药物、液体及有效期;检查并打开注射器外包装,取出注射器后,按无菌技术原则消毒、抽吸药液(如为瓶装粉剂药物,用正确的方法稀释、抽吸药液)后,排净针管内空气,置于无菌治疗巾或纱布内,操作前,16,将治疗盘端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等,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选择注射部位:常选择臀大肌注射部位(采用十字法或联线法),并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注射部位,嘱患者下腿稍弯曲,上腿伸直,告知患者放松(肌肉放松利于药液的吸收),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处,按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面积,55cm,待干,再次进行核对,并排净针管内空气,操作中,17,嘱患者放松,一手拇、食指固定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垂直快速刺入(刺入针头的,2/3,);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匀速缓慢注入药液;可在推药过程中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疼痛,注射完毕,用干棉签压住针眼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将注射器置于弯盘内,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穿好裤子盖好盖被,整理床单位,对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谢,操作中,18,操作中,执笔式持注射器,19,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将针头、安瓿放入锐器收集器内;注射器、纱布、棉签放入医疗垃圾筒内;弯盘放入污染区待消毒;其他未污染的物品放归原处注射完毕,用干棉签压住针眼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将注射器置于弯盘内,清洗双手;在治疗单签执行时间与全名;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肌内注射的日期、时间、药名、剂量、患者反应等,并签名;特殊用药,15min,后巡视患者,操作后,2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对,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若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并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对需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选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如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时,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予以处理,注意事项,21,其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适量药液后,再吸入,0.2-0.3mL,的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其特点是:,将药物完全注入肌肉组织而不留在注射器死腔中(每种注射器的死腔量依针头的长度、号码及注射器大小来决定,其范围从,0.07-0.3mL,),以保证药量的准确,防止拔针时,药液渗入皮下组织引起刺激,产生疼痛,并可将药液限制在注射肌肉局部而利于组织的吸收,留置气泡技术,22,健康教育,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嘱患者取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或坐位。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嘱患者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对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的患者,教给其局部热敷的方法,23,2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