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安装猴车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概述 依据贵州省要求,我矿主井人车到2021年6月底必必需改换为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猴车和“乘人车在矿井运输中相比,猴车有着十分优越的好处。为确保猴车安装工作安全顺利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二、具体施工组织 1、时间要求: 确保2021年5月5日主井架空乘人装置顺利投运。 2、工程排队: 1、驱动机头及猴车室改造工程按制定要求施工,工期3月10日3月30日结束。 2、机尾迂回轮及下车点扩巷工程按制定要求施工,工期3月20日3月30日结束。 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4月10日-5月5日结束。 3、设备安装领导小组主要成员: 组长:崔红军 副组长:唐仲义 成员:
2、全体机电成员 4、机电设备安装组责任分工办法: 1调整横梁上部管道间距腾出托绳轮架固定螺栓安装位置,责任人陶扣勇。 2、副井巷道两帮电缆贴帮固定确保与抱索器安全间隙不小于200mm。责任人张书桥。 3、敷设钢丝绳、提前释放钢丝绳扭曲应力,责任人高保占、赵建勋。 4、安装机头、机尾及张紧装置,责任人刘小军,4月30日前安装调试完毕。 5、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刘成林,5月1日前安装调试完毕。 6、5月2日08:00-16:00安装托绳轮、压绳轮、沿途保护,责任人高保占及各区队机电队长。 (7)、5月3日16:00-24:00钢丝绳对接完毕,责任人张书桥。 8、安装吊椅试运转,5月4日08:00猴车顺
3、利运转,责任人高保占。 三、技术参数 一、制定依据和制定规范 1、巷道的基本状况;巷道总长350米,最大坡度 26,平均坡度25 ,其中变坡点5个,巷道的宽度3米,横梁离地1.94米。 二、主要技术参数 1、猴车型号:RJY45-35/1400型 2、最大运输能力:362 人/小时 3、同时乘坐人数:74 人 4、乘人间距: 10 米 5、托轮绳间距: 8 米 6、驱动轮直径: 1、1米 7、迂回轮直径: 1、1 米 8、运行速度:0.78 m/s 9、钢丝绳距地面高度:1900 mm 10、托轮横梁底面安装高度垂直巷道腰线方向1940mmm 12、钢丝绳间距: 1100mm 13、钢丝绳型号
4、 20 DX619S+FC 公称强度MPa 1670 (表面无油绳芯少油、右同向捻),钢丝绳最大牵引力:21.9 KN, 14、机尾张紧导轨长度:9米 15、系统工作电压:380 V 16、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YB2- 280S-6 额定功率: 45 KW,额定电压: 380 V,转速:980r/min, 17、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机型号:TPS315-50-3F ,中心距:315mm,减速比:50, 18、隔爆型电力液压制动器型号:BYWZ4B-400/E80 ,制动力矩:1600N.M ,电液推动器:BEd-80/6, 19、联轴器型号:HLL8-400 YA75142/YA8013
5、2, 20、矿用隔爆兼本安型PLC控制箱型号:KXJ-1/127型矿用本安型电气信号操作台型号:TH-5/12型,矿用本安型语音信号控制箱型号:KXHZ-5/12型, 三、制定说明: 3.1.1 驱动部分制定为机械传动方式。 该驱动部分主要包括隔爆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机、驱动主轴组件、驱动轮等。 电动机和制动器均采纳防爆型。制动器型号为BYWZ4B-400/E80,有可靠的电液制动能力;制动力矩达到1600Nm,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减速机采纳 平面二次包络蜗轮蜗杆减速机型号: TPS315-50-3F , 满足使用要求。 3.2 驱动部结构形式 经计算单轮驱动时,钢丝绳与驱动轮之间的围包
6、角180,完全可以满足驱动力的要求,因此本方案采纳单轮驱动方式。 由计算可知,牵引钢丝绳的最大张力为 45655 N,按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条的规定,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安全系数最低值为6,选取牵引钢丝绳为 20 DX619S+FC (表面无油绳芯少油、右同向捻),其抗拉强度为 1670 MPa,破断拉力总和为362 KN,安全系数为 10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2021版中第368条第二项: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0.7m,本方案为 0.7 m,符合安全要求。 3.托、压绳轮的选用方案 配套的托绳轮有三种结构形式:单托轮、托压绳轮、双轮托压绳轮,托轮间距为6米,每隔五
7、个单托轮安装一个托压绳轮。双轮托压绳轮组主要使用在变坡点处。每组托压绳轮有二个轮体,两个托轮为浮动式,可绕中间横轴回转,吊椅平滑过渡各轮受力均匀;单轮托绳轮支撑轴为整体加工,托绳轮与压绳轮配合使用,托压绳轮不但有效避免钢丝绳的跳动、摆动和脱槽,而且解决了吊椅通过时的卡阻和震动问题。 托绳轮轮体为铸造件加工而成,每一个托绳轮轮体均为双轴承结构,确保了轮体运行平稳无噪声;轮体与钢丝绳接触部分均镶有非金属高耐磨材料轮衬,轮衬采纳螺栓限位固定,改换轮衬只必需拆卸螺栓即可,简单方便。该轮衬具有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能有效降低钢丝绳的磨损,提升钢丝绳的寿命。 双托(或双压)绳轮直径为 240mm、
8、托绳轮直径均为 180mm、压绳轮直径均为 180 mm,吊椅通过时平稳无振动。 托、压绳轮安装在巷道横梁上,所有吊架均可在横梁上旋转,托轮在吊架上可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托压绳轮的四向可调,因此可弥补横梁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安装误差,从而降低了横梁的施工难度。 直线段每个托轮约承受100kg重量,变坡点托轮随钢丝绳张力与变坡坡度大小不同而不同,最大可达530kg。因此,直线段采纳单托轮,变坡点依据受力大小的不同采纳双托轮或双压轮,双托压轮均为绞支结构,各托压轮受力相等,且能减少对托压轮的冲击,能减缓托、压轮衬垫的磨损,提升托、压轮的使用寿命和乘坐的舒适性。 托、压轮轮衬均为耐磨的材料制成,摩擦系数小
9、且阻燃、抗静电,其中变坡点双托、压轮轮衬材料为聚氨脂,直线段托轮和压轮轮衬材料一般为橡胶。 3.6 乘人器的制定: 乘人器由G-型活动抱索器和G型活动吊椅组成,吊椅总高 1600 mm。吊椅坐凳为舒适型。 座椅按人的正常座姿进行优化制定,使其符合人机工程学,故乘坐舒适,上下车安全。抱索器的外形制定满足绳轮衬垫要求,使之与轮衬吻合较为充分,并在过轮时无太大振动,因而乘坐安全舒适。 3.7 机尾部分的制定 机尾主要包括迂回轮装置、张紧小车、滑道、导绳轮和重锤;迂回轮直径为 1000mm,绳槽内镶嵌硬橡胶轮衬。 迂回轮装置在滑道内可自由移动,保持系统恒定的张紧力;通过导绳轮可将重锤置于巷内或巷帮硐
10、室中。由于钢丝绳使用初期伸长较大,故滑道长度即拉紧行程制定为 9 米,避免由于钢丝绳的伸长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四、安装技术措施 一机头安装措施 1、安装机头主要有五大件:机座、减速机、电机、制动闸、驱动轮,按照上面顺序依次进行安装。 2、安装机座,机座重量1.5t,用5t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机座中心位置,开始起吊,起吊时要保持平衡。吊到已固定好的工字钢下边时,用24条400mm长的螺栓固定在工字钢上,固按时应对角固定,保持平衡,螺栓要紧固到位,机座与驱动装置横梁必必需采纳高强度螺栓联接,初装时不要拧得太紧,以便调整,机座安装要确保水平。
11、 3、安装减速机,减速机2t重,用两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减速机开始起吊。起吊时,先用一个葫芦往上起吊,起吊高度要高于机座高度。高于机座时,在用另外一个手动葫芦往机座上吊;往机座上起吊时,第一个起吊葫芦要慢慢下放,第二个葫芦要往机座上起吊,两个葫芦起吊要始终保持平行,直到把减速机安装到机座上,安装前应使安装表面保持干净,安装面之间不得有杂物,联接螺栓一定要拧紧,紧螺栓时不得按顺序依次操作,而要采纳紧对角螺栓的方法,每个螺栓不得一次紧到位,以确保每个螺栓受力均匀;减速机安装完成后,按照安装中心的位置固定好驱动装置机座,安装中心线通过减速
12、机输出轴的中心减速机输出轴为飞镖锥度轴。 4、安装制动器,制动器重0.14t,用一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制动器,开始起吊。吊上之后,安装制动器采纳纵装方式,沿制动轮轴向方向吊装装入,将制动器套装在制动轮上拧紧紧固螺栓;然后调整螺栓,使制动闸瓦与制动轮贴合至最正确状态及周边间隙不大于2.5mm保持一致,最后固定调整螺栓,制动状态最小接触面积应60%。 5、安装电机,电机重0.55t,同样用两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电机开始起吊。起吊电机过程和起吊减速机一样,把电机起吊到机座上,左
13、右两半联轴器在出厂前已分别压入电机轴及减速机输出轴,此时只有将柱销或梅花坠插入两半轴孔中,调整好同轴度及间隙即可,安装弹性柱销联轴器时,联轴器前后两半的同轴度误差0.1mm,联轴器前后两半之间的断面间隙为26mm,安装梅花型弹性联轴器时,联轴器前后两半的同轴度误差0.1mm,联轴器前后两半的断面应将梅花型弹性垫压紧,两端面之间不得留有间隙,另外电机输出轴与减速机输入轴的同轴度误差0.35mm;安装完成后用斜口刀尺检查两联轴器的最大外径处的上、下、左、右四个点,看是否漏光及漏光大小,漏光处用塞尺检查,另外用钢尺分别测量制动轮断面至电机前段贴合面的上、下、左、右四个点的长度,其误差0.3mm,电机
14、应运转灵活,无阻滞现象;电机和联轴器的安装符合要求后,将电机紧固在机座上,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 6、安装驱动轮,驱动轮重0.4t,用一个5t的手拉葫芦起吊,把手拉葫芦固定在起吊架上,用直径15.5mm钢丝绳和绳索锁住驱动轮,开始起吊。起吊时对准驱动轴往上拉,一直到拉不动为止,使驱动轴与驱动轮孔紧密接触。注意:往上拉驱动轮时,要保持驱动轮水平。驱动轮的水平高度和垂直度误差0.3/1000,符合要求后,拧紧压板螺栓等,将驱动轮固定。假设在斜面上安装,则驱动轮表面必必需与横梁底面所在平面平行。 7、所有机头部件安装完成后,检查驱动装置机座和驱动轮安装后是否符合要求,用长水平尺500mm在机座和驱动轮四周反复测量,如不符合要求则在横梁与机座联接处垫钢板的方法垫平,电机与减速机的联接轴同轴度是否符合要求,紧固螺栓是否拧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