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使用数学教学参考书.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91557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使用数学教学参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使用数学教学参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使用数学教学参考书 1.切忌把参照书与课本分割开来,更忌以参照书取代课本。有的同学喜爱把参照书的使用与课本分割开来;甚至有的同学觉得参照书讲得比课本还明白透彻,只要认真使用参照书其作用可以代替课本学习,因而不重视阅读学习课本。这些都是同学在使用参照书时的误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课本是根本,参照书始终是围绕着课本〔制定〕的,它起到的只能是课本的辅助作用,学习中不能喧宾夺主。 2.数学参照书的使用贵在少而精,现在各类数学参照书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许多同学顽固地以为数学学习多做学习有益无害,以为多做题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于是便进入到无休止的"题海战术'中。选择多种习题性的参照书,搞"题海战术',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观点。倘假设是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多做几本习题集,确实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还在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毫无选择地进行题海训练,会引起思维的混乱。乱做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反而会因体系杂乱而影响了数学学习。 3.好的参照书不能只读一遍,要吃透一本参照书。书的内容,应该读上2~3遍甚至更多。因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升,收获也会不同。所获得的体会也在不断进一步深入的!以前认为掌握了的,现在看看一定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还有新的启发,明明已经记忆过的,再看时,也经常会印象模糊。多读几遍应该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办法。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同学开展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同学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索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同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所以〔教师〕创设的情境有效与否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同学自主探究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紧贴教学内容,以教学重难点制定为中心,运用智慧为同学创设了多种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学习情景。 创设情境时,要注重与生活经验和新旧知识的衔接。其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把问题情境与同学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同学在学习中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感受到生活到处都有数学,增加同学的直接经验,从而达到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其二,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方面,建构在同学已有掌握的知识之上,依据本课教学内容,有目的性的进行引导、迁移,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重视自我探究,培养革新能力 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同学完完全全地重复人类所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加知识的发现和探究,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同学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同学的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探究新知,从而掌握方法,这对同学来说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理解得也最深。因此面对新知识,我们要让同学独立探究,使同学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获取成功,使自主意识不断加强。 比如教学新知识5+8时,我没有把自认为较好的方法直接教给同学,而是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同学经历,自己探究算法――在交流中比较、体会不同的算法――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这样一个过程,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同学探究算法上。我告诉同学:小白兔不会算,你能帮它想出好办法吗?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启发同学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或者通过摆学具来解决问题。探究的火花被点燃了,同学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面的教学,同学学得积极主动,既有思维,又有智慧,使计算方法不是课本说了算,也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同学说了算,获得了自主探究的体验,培养了他们的革新能力。 3数学课堂让同学与老师互动 想方设法让同学自主参加教学活动,注重同学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来源于发现,正如当年牛顿发现苹果落地才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只有让同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才干培养同学的创造力,同学的个性才干得以发展。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熟悉》时,出示一个硬币,要求同学用多种方法求出硬币的直径。教师只做启发,让同学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结果得出如下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1)量圆上的两点的距离,最大者就是圆的直径。(2)将硬币置于纸上,剪下圆形的纸片,再对折得到直径。(3)将硬币倒置,使硬币靠在桌面上,用一根刻度尺和两块三角尺把直径移动到刻度尺上,两块三角尺所夹的长度就是圆的直径。通过同学自己操作实验,既发展了同学的空间观念,又发展了同学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同学参加教学活动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坚持优良的学习状态。 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互动学习中教师要做到三种角色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同学学习的参加者、引导者和合;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同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在互动学习中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要求教师以新角色施行教学,与同学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与同学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因此,教师在同学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要随时变幻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因为解决问题或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必须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同学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同学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同学提问的方向和思索问题的途径,教给同学正确的质疑方法。在教学制定上,应多给同学一些探究、推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同学的问题意识。数学情境的创设,其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数学本身,还可以源于其它相关学科。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同学浮现刺激性的数学材料信息,引起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发同学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测,使同学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吸引同学学习数学 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同学乐学数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除了引导同学喜爱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养成自觉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这样才干从"内因'上真正喜爱数学。例如:在讲"频率与概率'时,我是这样引导同学进入学习状态的,师:同学们在过生日时,非常希望得到家长和同学以及老师的祝福,那么,要是两个同学的生日是同一天,他们会多么高兴啊!我们统计一下,全班同学有没有生日是同一天的。 大家猜测一下,一年有365天,一个班有60名同学中两个同同学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概率是多大?我用两个同学同一天过生日来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又引出了"一个班有60名同学中两个同同学日相同的概率是大还是小,概率是多大'的问题,启发同学对概率问题进行思索,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营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加强了同学学习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同学的探究意识以及尝试和表现的欲望,让同学乐学数学。 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引导同学会"用'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包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同学自己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课堂通向社会,把同学引向社会,提升同学的施行能力,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同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施行中的问题,这样同学会感觉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同学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例如:学校要组织师生郊游,同学226人,老师16人,车站有大客车和面包车两种,大客车有45座,天天租金900元,面包车18座,天天租金400元,如果让你去联系,你该怎样租车?这样就把所学知识〔拓展〕到了生活中,使同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价值和数学对生活的重要,从而加强了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了同学自觉运用数学的习惯。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