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导入
课堂导入游戏化
在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选择同学,要以生为本,每个班同学的数学素养都不一样,其中还包括其它科成绩都很好,可对数学却一点不感兴趣的差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又怎么去学习数学呢?兴趣才是同学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确保。就同学而言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再调皮再好动的孩子都爱玩游戏,如果在导入的时候,加入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小游戏,这样会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生动起来,从而达到提升的那一部分兴趣本来就不高的同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如教学《4的熟悉》导入:师:孩子们,我们现在来做游戏好吗?生:好!师:(让带上1、2、3、4卡片的同学表演)生1:一根小棒细又长,我是谁?众生:你是1,你是我们的老朋友。生2:我也是你们的老朋友,我是2。众生:2像鸭子水中游,你是1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朋友。生3:我是3,3像耳朵听声音。众生:你也是我们的好朋友。生4:我是大家的新朋友,我是谁?众生:你是4。这样既充满了童趣又为后面的编创活动打下了伏笔。课堂导入戏化就恰恰达到了提升同学学习兴趣的作用。
教学导入简介化
简介导入简介导入是教学内容的必须要,简要介绍有关人物、事物或内容而导入新的教学活动方式。如教学《圆的周长》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悉了圆,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而圆是一条封闭曲线。如何科学准确计算圆的周长,这在古代一直是个难题。15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计算,提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和平.1415927之间,这在当时是个很了不起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周长。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全面向同学实施〔素养教育〕乃是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理想价值观。是所有教育界同人共同奋斗的目标。基于这种教育理念,制定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合计到每一个同学,其中包括那些对数学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同学。因此要想上好自己的课,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关键是自己原不愿意做个教育战线上的有心人,把同学反映好的每一堂课都做一个小结,然后记录在自己工作经验积存的笔记上面。我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2参加数学课堂教学
建立民主环境,激励探究兴趣
建立一种民主、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探究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以同学为主体,激发同学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唤起学习的内驱力,放手让同学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在讲"长方体的熟悉'时,笔者结合同学的实际生活,制定富于趣味的活动,让同学在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笔者首先让同学准备好一块橡皮泥,让同学用力一摔,要求同学去观察并动手摸一摸摔出的面。
在同学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同学这叫做"面'。然后,将摔出的平面再垂直一下,让同学观察:"这块橡皮泥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棱)持续摔(是三个面),让同学再观察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小结: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我们通过橡皮泥的活动熟悉了物体的面、棱、顶点,使同学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教师〕与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组成了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立体信息交流网,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当同学的思维擦出创造性的火花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美,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当同学出现思索障碍时,给予启发、点拔,用亲切的话语激励他们,让同学拥有更多的信心。使同学在课堂上始终坚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探究的竞争状态,同学在课上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激励、探究能力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正是培养同学探究能力的沃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同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互相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起师生之间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使过去师道尊严、驯服工具的师生关系向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转变,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同学学习的参加者、引导者、合转变,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同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
例如,同学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后,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在复习引入后同学已发现看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能先看个位数字的,因为个位上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那么怎么看呢?我让同学任意出一个数(不管几位数),教师都能一下子看出能否被3整除。于是同学争先恐后地出数、我答、同学验证。这时同学的悬念更加深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老师是怎样知道的呢?同学们迫切必须要解疑,从而带着激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去探究知识规律,课堂气氛异常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拉近了距离。这样既培养了同学的积极心态,又加深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3吸引同学的数学课堂
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调查显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培养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小学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被搬上了小学数学的教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同学日常熟悉的事物、碰到的难题、自然生活中的数学融入教学课件中。消除同学与数学之间天生的距离感,使同学更亲近数学,更喜爱数学。如果任课过程中,教师发现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过于涣散,很难融入当前的教学环境中。
此时,教师可以放弃刚刚的讲课模式,试着让同学们动手、动脑、动口。如果同学们喜爱画画就让她们画出心中的思路,如果同学们喜爱动手,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和他们玩七巧板的游戏,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得又快又好,或者谁拼得又生动又有趣,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再持续讲课,在学习钱币时,班级可以组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一部分同学扮演收银员,一部分同学扮演顾客,一部分同学扮演店家,使同学身临其境,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学习整除时,教师可以随意让同学向另一名同学提问,某个数是否能够被整除,答对的同学可以持续指定下一名同学,答错则要接受惩处,以此来培养同学对学习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以上哪种方式都要让同学们参加到课堂中。
关于学习的兴趣要着重培养
兴趣关于同学学习来说才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原动力,也能使同学的注意力更好的集中起来,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要讲授相关的知识,更要对同学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如何让同学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才是教学中同学为本理念的真正意图。小同学爱玩是天性使然,天生就是活泼好动的,注意力的产生也是无意识的。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把同学的注意力从无意识转换成为有意识的。针对小同学的这些心理特征,下面几种课堂活动形式关于同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一定的效果。例如说小同学喜爱听讲故事,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一些数学中的人物和故事使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再比如说关于同学革新能力的培养上,老师要引导同学多去观察和想象,不仅能使同学达到一题多解,也可以把求知的欲望得到激发,深入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更例如说老师可以设定一些激励性的措施,像小组比赛、抢答闯关、个人比赛等学习活动,选择发奖品或评出色的形式使同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种学习氛围不仅刺激紧张,还可以培养出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竞争的精神。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同学只会关注游戏的乐趣,关于知识的学习并不重视,这必须要老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同学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能够快乐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4数学课堂训练同学思维
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 要赢得同学的喜爱
"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不管课上课下,我从不以一个"知识传授者、尊师、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以同学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指导者、合、组织者的身份出现:课下同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谈心聊天;课上我们一起交流、探讨知识。这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了同学对我的畏惧心理,在课堂上,他们不再唯老师的标准答案是听,而是能大胆地、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向老师、同学质疑挑战了,在这种状况下,他们的求异思维、革新思维得到了很大发展。
2. 积极创设合适同学探究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同学座位往往排列为"秧田式',教师大多都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这种组织形式,阻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同学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思维的灵活性、革新性势必受到压抑和遏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再老是采纳一成不变的"秧田式'来组织教学,而是依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座位排列方式,借以创设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兴趣、活跃同学思维的教学氛围。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同学思维的活跃
电化教学最能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讲课,更能使同学了解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例如学习通分后,我让同学比较8/9和5/6的大小,顿时同学雅雀无声,因为前面学过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已不适用了。怎么办呢?我运用同学喜爱的卡通录像,从屏幕两边分别同时出来叫8/9的蓝精灵和5/6的红精灵,各自介绍后,为了争大小,争个不休。
后来蓝精灵一变成16/18,红精灵也学着变成15/18。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很多同学已联想到通分后再进行比较大小。我又问"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此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的说以"1'为标准,8/9比"1'小1/9,5/6比"1'小1/6,所以8/9比﹤5/6,又有同学说,因为86大于59,所以8/9﹥5/6。通过电教媒体,我创设了这一个情境大大激发了同学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加活跃了同学的思维。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