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共2篇).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89988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1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共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共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共2篇) 第1篇: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学习遵守游戏规则,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重难点 按歌词有创造性地做动作。 活动准备 猫头饰一个,老鼠头饰若干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把《猫和老鼠》的歌曲来唱一遍,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歌词。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有一群小老鼠肚子饿了,他们就跑来跑去,找吃的`东西,后来找到了很多大米,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吃起大米了,吃完了句想睡觉,正当他们睡觉的时候一只小猫跑上来了,来捉老鼠了。我们跟着录音机再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3、带领幼儿们自由地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二)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小朋友们你们听牢了小老鼠在找吃的东西时要全部蹲下,老鼠吃大米了就做双手取物送口中的动作,老鼠睡觉了就作睡觉的动作,后来一只小猫来了,我们小老鼠就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三)延伸活动 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也来当当小猫,去捉老鼠,好不好 教学反思: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第2篇: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 请仔细阅读这篇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猫捉老鼠》教案范文,也可以参考它的写法与格式。 小班音乐教案《猫捉老鼠》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猫捉老鼠》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乐意用动作进行表现。 2、能听辩音乐中的滑音部分并作出反应,学习遵守游戏规则。 3、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场景中主动地参与游戏。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歌曲《猫捉老鼠》的前三段,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猫。 2、材料准备:活动场地内摆放自制的立体的树木、花朵、蘑菇等,《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和老鼠的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老鼠吃米 (1)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 师:听,鼠宝宝们在做什么(播放《猫捉老鼠》前三段音乐) 师:你会跑来跑去吗谁会轻轻地跑来跑去(幼儿个别及集体相结合做动作。) (2)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哎呀,我的肚子好饿。你们饿吗我们一起出去找点米吧!(引导幼儿在场地中间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动作。) 师:米的味道怎么样你是怎么吃米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3)再次表现。 师:你还想吃点什么米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动作表现“吃”这一行为。) 师:宝宝们,吃了这么多米,让我们回去休息一下吧! 师(小结):刚才有的鼠宝宝会轻轻地跑来跑去,找到米还会一口一口地吃,这些鼠宝宝真能干! 2、大猫来了 (1)听辩音乐。 师:听,谁来了它来做什么(播放歌曲的第四段。) 师: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师:大猫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小老鼠的(再次听辩第四段音乐中的滑音部分。) (2)明确游戏规则。 师:听到大猫的叫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对,我们要一起快快地逃回家。 3、游戏:猫捉老鼠 (1)由教师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教师鼓励每个幼儿参与游戏,观察幼儿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即听到滑音后逃回家。 (2)由幼儿扮演大猫,师幼共同游戏。 师:大猫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它是什么时候去捉老鼠的(帮助幼儿梳理游戏情节,将其与音乐进行匹配。) 师:谁想做大猫 (3)引导幼儿变换躲藏地点进行游戏。 师:如果我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找米吃,大猫来了,我们还可以躲在哪里呢(如大树后面、花丛后面等。)(游戏进行2――3次,教师逐渐退出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一找还有些什么米可以吃。 活动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色彩鲜艳的树木、花丛等道具布置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在巩固歌词、熟悉歌曲最后一个音为抓、逃信号的规则后,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教师通过变化玩法,不断添加新的刺激与挑战,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们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个个跃跃令人令人欲试,热情高涨。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XX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