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防踩踏安全应急演练方案一、活动目标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应急逃生的本领,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活动”。本活动旨在预防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突发事件,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 使全体学生熟悉撤离线路及疏散方法,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有序、安全地通过教学楼疏散通道,撤离到地点;2. 使全体学生在人多拥挤道窄的地段,文明靠右行走,队伍静、齐、快;了解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演练时间:XXXX年X月XX日(周X课间操)三、演练人员范围:全体师生四、逃生避险场所:操场、楼外五、演练流程(一)
2、疏导队伍培训:X.XX召开班主任会议,传达演练方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班级教育训练:X: XX-XX: XX各班级进行演练知识宣传教育。(三)应急演练:XX: XX课间操时间进行。通过广播,对防踩踏演练提出要求:有序下楼,不争不抢,安静前行。(四)总结:各班到场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向分管级部负责人向总指挥报告确定无人员“伤亡”后,宣布演练成功。返回班级上课。六、注意事项(一)顺序按照逃生路线、班级顺序逃生。(二)路队1. 各班级打开前后门。2. 各班级按照平常上课间操的流程组织学生在走廊站好队,按照逃生路线带出教学楼,到位置。3. 沿路不许嬉笑打闹,不许推擦。七、服务事项具体事项及
3、负责人安排(一)楼前电子屏:XX (XX小学防踩踏逃生演练)(二)摄影:XX (楼外、走廊)XX (楼内、班级。)照片汇总给于婕(三)辅助疏散人员安排XX:学安系统演练广播大厅前门XX:实验区楼门XX:办公区楼门XX、XX:操场甬道处XXX:大厅两个小北门XXX:1. 操场的广播系统提前准备好,并负责整理队伍。2. 各值勤老师巡视整个楼层。XXX:1. 提前通知保安活动时间和内容。2. 通知保安人员的安排:保安A、B:大厅。保安C:教学楼西侧;保安D:办公楼东侧(各级部承包主任在学生逃生到操场之后,请靠级部。班主任会在清点人数之后,向承包主任汇报,承包主任需要向台总指挥汇报。)(四)操场总结:
4、XX(五)操场音响负责人:XX(六)信息稿:XXX(七)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活动总结、存档:XX逃生路线:大厅东小北门-红砖区:大厅西小北门-红砖区:实验楼东门-实验楼东侧小道:XXX、XXX、实验楼西门-甬道-操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实验楼西门一红砖区:XXX.XXX教学楼西门-甬道-操场:XXX.XXX.XXX.XXX. oXXX.XXX.XXX.XXX.XXX.教学楼西门-教学楼西侧小道:学校防楼梯踩踏事件应急预案1、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2、上下课或放学
5、两操时,上课的教师要尽量错开与别班下楼梯的时间,负责本班学生(包括对别班学生的管理)上下楼梯的秩序和安全。3、教师上下楼梯时,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站楼梯、在过道做游戏等不良现象给予教育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4、教学楼的楼梯和通道禁止堆放杂物,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5、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必须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且尽快报告学校领导。6、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能抢救的马上组织人力抢救(如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等),但不能让学生走近危险地方
6、根据火情及时电话报警。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职工都要服从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按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同时参与义务消防。8、做好事故分析报告,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踩踏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群众造成的伤害。1. 启动应急预案。踩踏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相关安全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人的工作。2. 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群众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
7、发生事故。3. 紧急救护伤者。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4. 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当群众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1)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2)发生骨折的处置。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3)呼吸与心跳停止的处置。对呼吸与心、跳停止的伤者,应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办法进行抢救。人工心肺复苏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在现场救助他人时使用。受伤者呼吸与心、跳停止时,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护可挽救其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