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掌握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重点:1. 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 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难点: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课前预习:1. 平均速度是反映做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描述,从 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 的平均速度大于的平均速度.2. 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燕子比火车运动得.3. 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了 2 h,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km;如果以
2、这个速度行驶,要通过135km路程需要 h.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平直的铁轨上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C. 射出枪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D. 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直线运动【自学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物体运动有快生活中我们常说“跑比走快,乘坐火车比汽车快,坐飞机比坐火车快”,这表明了一个客观事实,有慢,讨论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讨论交流】(1)甲200米20秒(2)甲200米20秒(3)甲200米20秒乙300米20秒比较甲乙快慢的方法乙200米10秒比较甲乙快慢的方法乙300米15秒比
3、较甲乙快慢的方法(4)百米赛跑过程中,用什么方法比较快慢?(5)百米赛跑结束后,用什么方法比较快慢?【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教师点评。【自学探究】二、速度:(1)定义(2)物理意义(3)公式:(4)单位:m/s,km/h,1m/s=km/h,1km/h=m/s。练习:108km/h=m/s 10m/s=km/h。【自学探究】三运动形式(1)匀速直线运动: 概念: 特点:图象:(2)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概念:平均速度公式: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课堂练习】1、小明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
4、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1.5m/s,求他的全程平均速度。3、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 3min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课后练习】1.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 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 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 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2. 十堰至汉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关于动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到这恐飙哀阳茶08511:12开牟0
5、7:15006:46171 km舞到站40 kmA. 十堰至汉的平均速度大于120km/hB. 从十堰出发到达襄阳东运动了 93minC. 十堰至襄阳东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 襄阳东至汉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3.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4. 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
6、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A. 300m/s B. 30m/s C. 10m/s D. 5m/s5. 如图,小李在经过图A处时看了手表如图甲所示,经过B处时看了手表如图乙所示,则AB间的平均速度是()D. 40km/sA. 80km/h B. 40km/h C. 80km/s6.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 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 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5s7. 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
7、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 一定用了 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8. 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运会的到来,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51m/s B. 6.25m/s C. 5m/s D. 6.67m/s9.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0. 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 B. 6.25m/s C. 6.67m/s D. 7.5m/s11. 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
9、B段处于,犬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 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 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 m/s.(3) 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12. 某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表一小轿车 表二大客车 表三卡车卖验序号路程(千米)时博525105.031575实验序号爵程r千米)时间(分)454-0S1061512.0卖验亭号(千米)-
10、时间(分)744.0SS.01212.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13. 长200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时10min,若火车速度为30m/s,求隧道的长.14. 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15. 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7777传感器451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之间的距离是 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一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一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一时间(t)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