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铁路安全情况公告.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83862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铁路安全情况公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铁路安全情况公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铁路安全状况公告 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比上年增长8.7%,铁路路网密度达到116.5公里/万平方公里,增长8.9%。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3.57亿人,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12亿吨,总换算周转量完成39134.94亿吨公里。一年来,铁路行业认真落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布暑要求,面对新线大量开通运营、运输任务繁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严峻考验,以确保高铁和客车安全为重点,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展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狠抓治本攻坚,强化督促检查,促进了铁路运输安全继续稳定。   一、2021年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状况   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中国铁路总公司及所属企业保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以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为抓手,深入推动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修订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管理使命、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基本健全了安全使命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革新安全风险预警方式,强化安全风险过程管控,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过程追溯,严格干部履责质量考评,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健全设备质量标准、作业标准,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完善了作业标准体系。强化职工基本规章、作业标准和应急处置措施培训教育,广泛展开职工岗位作业对标、达标活动,严格作业过程控制,职工标准化作业技能得到提升。建立季节性和专项性检查整治机制,强化春运、节假日等安全检查整治。加大设备安全投入,扎实推动10项安全专项整治。建立安全信息追踪分析制度,展开安全风险动态研判,定期召开安全对话会,督促落实针对性管控措施,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其他铁路运输企业针对本单位实际,积极展开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努力维护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设备造修企业不断改善制造工艺,强化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设备源头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铁路工程制定、施工、建设单位强化工程质量和现场作业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得到强化。   铁路行政部门强化监管执法。国家铁路局及所属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把维护铁路运输安全作为首要使命,积极推动《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配套规章制度建设,加快铁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依法监管,公布了《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办法》、《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检查处法》等4件规章,《铁路专用设备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计划管理办法》等14件规范性文件,以及《高速铁路制定规范》、《城际铁路制定规范》等55项铁路行业标准。先后组织展开了春运、"两会'、暑期汛期、国庆节和四中全会期间安全督查等9项监督检查及铁路行业"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全年共检查586个单位,下发《监督检查问题通知书》392份,督促整改、解决了一批影响铁路安全的隐患。扎实展开铁路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整治铁路安全保护范围内违法行为等6方面重点问题,共执法办案267件,实施行政处罚72件,收缴罚没款上缴国库1722万元。对关系高铁运输安全的上跨立交桥移交问题执行挂牌督办, 110座未移交的上跨桥完成移交74座,剩余36座落实管理单位和安全确保责任;对新开通高铁沿线安全保护区划定进行了督办。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事故调查机制,认真组织或参加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查找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要求及防范措施建议。   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及社会公众积极维护铁路安全。各级地方政府、铁路公安部门等单位强化铁路沿线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在"打非治违'行动中强化沟通,积极展开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铁路运输法律法规,积极爱路护路,铁路运输安全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状况   至2021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6456公里,比上年度增加5428公里,增长49.2%;全年高铁发送旅客7.03亿人,占总旅客发送量的29.83%。高铁综合检测列车定期对全国高铁进行轨道检测,累计检测总里程404566公里,合格率99.99%,平均轨道质量指数*〔TQI〕2.9,优于5.0的管理标准。高铁综合检测列车定期对全国高铁进行接触网检测,累计检测里程446269公里,各条高铁弓网接触压力*、拉出值*、受流参数*等安全检测数据均满足相关管理标准要求,弓网运行质量合格。   三、铁路交通事故状况   2021年全国铁路未发生铁路交通特别重大、重大事故;发生较大事故6件,同比减少2件,下降25%。国家铁路未发生责任较大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232人,同比减少死亡104人,下降7.8%; 10亿吨公里死亡率*0.3148,同比下降9.4%。 "十二五'铁路交通事故10亿吨公里死亡率变化趋势图   四、铁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 水害防洪方面。全年因水害原因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上道,发生铁路交通较大事故3件,其中旅客列车脱轨事故1件。   (二) 铁路沿线环境方面。全年因机动车抢越道口、行人非法上道和治安原因造成铁路交通较大事故3件。行人非法上道仍是铁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机动车抢越铁路道口事故同比上升43.7%,机动车撞坏防护设施侵入铁路线路、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私搭乱建、燃气管道非法穿越铁路、上跨铁路的公路桥坠物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铁路运输安全。   (三) 营业线施工方面。施工单位尤其是路外企业单位邻近营业线无计划擅自施工、施工人员和机具侵入限界、现场作业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干扰了行车安全。   (四) 主要行车设备方面。机车车辆、线路接触网等故障时有发生,主要行车设备的制定、制造、验收、养护修理、质检等环节必需进一步强化。   五、2021年铁路安全及监管重点工作   (一)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事铁路运输、建设、设备造修的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继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要围绕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继续稳定,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过程控制体系,完善责任落实体系,严格安全关键环节控制,继续深入展开安全专项整治,着力从管理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要强化对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宣扬落实,着力营造合格的铁路安全法治氛围。   (二) 深入铁路行业"打非治违'行动。以推动高铁线路安全保护区划定、督促上跨高铁公路立交桥移交、打击查处铁路安全保护范围内违法行为、打击查处油气管线违法穿越铁路施工、整治应当许可而未通过许可铁路专用设备上线运用、打击整治非法运输危险货物等工作为重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积极展开联合执法,推动"打非治违'常态化,进一步净化铁路运输安全环境。   (三) 强化和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处理。以修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国家处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政府和企业使命,规范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严格分析定责,督促相关单位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强化事故防范,不断提升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处置水平。   (四) 强化安全监督检查。针对近年来高铁投产数量大、运营环境复杂、安全确保要求高的特点,以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危险品运输安全为重点,强化对铁路主要行车设备造修企业质量控制和新建铁路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强化对铁路运输关键环节、铁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落实状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设备和施工源头质量,及时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五) 积极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畅通安全信息渠道,充分运用企业信息公示、铁路行业统计、专家评估、专业机构测评等多种方式,分析研判铁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和发展趋势,为提升监管水平、促进科学监管提供支撑。强化对安全质量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建立铁路安全质量违法行为公告制度,对生产经营单位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告。   解释:   1. 10亿吨公里死亡率=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换算周转量(10亿吨公里)   2. 轨道质量指数:简称TQI,为一个区段线路七项主要平顺性指标〔左右凹凸、左右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标准差之和,用于反映该区段线路平顺性,其数值越小,说明线路平顺性越好。   3. 弓网接触压力:接触网通过高速动车组上的受电弓为其组提供继续、稳定的电能。弓网接触压力即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的力,为确保动车组的能够稳定运行,弓网接触压力必需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不能太大或太小。   4. 拉出值:为确保受电弓滑板的磨损比较均匀,接触网一般布置为"之'字形。拉出值即接触网距离受电弓滑板中心的距离。   5. 受流参数:反映动车组从接触网上取流稳定性的一些参数,主要包括硬点、电弧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铁路地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