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新奥法是(B )
A、一种施工方法B、施工原则 "矿山法 D、全断面施工法
*某隧道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支撑+双层钢筋网+系统锚杆支护体系,下列施工方 法正确(B )
A. 架立格栅钢支撑挂好双层钢筋网再喷射砼
B. 架立格栅钢支撑挂第一层钢筋网喷射砼再挂第二层钢筋网喷射砼
C. 不论喷射砼多厚,一次就喷射够厚度
D. 喷射砼应分段、分部、分块,按先拱后墙,自上而下地进行喷射
*隧道通过松散地层施工,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时常用的手段(B)
A. 先挖后护B.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
C.强爆破,弱支护D.全断面开挖
*明洞浇注拱圈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低线为(A )
A、设计强度70% B、设计强度80% C、设计强度60%D、设计强度90%
*岩石隧道开挖中辅助眼的爆破方式为(D )
A、预裂爆破B、齐发爆破 C、光面爆破D、微差爆破
*光面爆破中炮眼的起爆顺序为(B )
A、周边眼1,掏槽眼2,辅助眼3 B、掏槽眼1,辅助眼2,周边眼3
C、掏槽眼1,周边眼2,辅助眼3 D、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同时起爆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中的IV类围岩硬质岩石其饱和抗压极限强度为(B _ )
A、 RB》60MPa、 B、 RB》30MPa、 C、 RB 铝 30MPa、 D、 RB =5~30MPa、 *模板放样时,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允许将衬砌轮廓线扩大 (A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标准是以(D )
A、岩石的综合物理指标为基础、B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基础
C、地质勘察手段相联系D 坑道稳定状态为基础
*设置仰拱的隧道,路面下应回填以(C )
A、 天然砂砾 B、 粗砂 C 浆砌片石或贫砼D、稳定土
*公路隧道洞门内行车道路面宜采用(A )
A、 沥青混凝土 B、 沥青碎石C、 水泥混凝土 D、沥青贯入式
*隧道新奥法施工的理论基础是(C )
A、充分发挥喷锚支护的作用B、充分发挥二次衬砌的作用
C、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承能力D、岩体的平衡拱作用
*隧道施工是指修建(A )。
A. 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
B. 地下洞室及巷道;C.躲避洞;D.地下交通工程。
*下列叙述错误有(A )
A. 断层构造方面与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只有正交和斜交
B. 隧道施工遇到断层一般先探明断层地质情况后再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C. 隧道穿过断层地段,施工难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的宽度、填充物、含 水性和断层活动性等因素
D. 通过断层带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宜尽量缩短,并尽快地使全断面衬砌封 闭,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
*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多少米地段调整 (C )
A.60mB.80mC.1mD.120m
*在IV〜VI级围岩条件下,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B )
A、3车道隧道B、2车道隧道
C、2车道隧道的停车带D、跨度大于20m的隧道
*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布置的周边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A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喷射混凝土材料计量,一般应以质量计算,其允许误差为:砂与石料各为
(A )
A、5% B、3% C、2% D、8%
*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D )
A、初期支护完成1个月后 B、初期支护完成1. 5个月后
C、初期支护完成后 D、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需要进行地表沉降量测的是(B )
A、覆盖层厚度小于2 0m的隧道
B、位于III-I类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 0m的隧道
C、隧道的洞段 D、位于I-II类围岩中的隧道
*汽车专用公路隧道对防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为(D )
A、拱部边墙不滴水B、路面不冒水、不积水C、设备箱洞处不渗水
D、隧道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 *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类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中隧道长 度为(B )
A.L< 250B.10>L>250C.30 > L > 10D.L>30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哪种误差衡量(B )
A.最小误差B.中误差C.最大误差D.极限误差
*对明洞衬砌施工,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 )
A. 浇注砼前应复测中线的高程,衬砌不得侵入设计轮廓线
B. 浇筑拱圈混凝土其强度达到2.0MPa,就可拆除模板
C. 明洞拱背回填可先填一边夯实后再填另一边夯实
D. 明洞拱背回填不需作粘土隔水层
*隧道完成后的净总宽应为(D),否则将被扣分。
A、设计值±10mm B、设计值±15mm C、设计值±20mm D、不小于设计值
*隧道偏位检测可采用以下哪种测量工具:(B)
A、水准仪B、经纬仪C、收敛仪D、重锤
*二次衬砌墙面平整度采用哪种工具进行检查:(C)
A、1m直尺B、1.5m直尺C、2m直尺 D、3m直尺
*隧道工程中使用的原始基准点、基准高程等资料应在开工前由(A)向承包人书 面提供。
A、监理工程师B、业主C、设计代表D、设计单位
*一座直线隧道长度为2980m,该隧道按长度可称为:(B)
A、特长隧道B、长隧道C、超长隧道。、大隧道
*节理裂隙2〜3组、呈X形、较规则、以构造形为主、多数间距大于0.4m、多 为密闭、部分微张、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呈大块状,这样的节理状态等级应 定为(B)
A、节理不发育B、节理较发育C、节理发育D、节理很发育
*围岩地质构造变动较大,位于断裂(层)或褶曲四的邻近地段,可有小断层;
节理较发育,这样的围岩条件可称为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B)。
A、轻微B、较重C、严重D、很严重
*隧道内止水注浆用水玻璃的浓度指标是:(A)
A、玻美度B、粘度C、粘稠度 D、不透明度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大小为(B)
A、5cmx5cm B、10cm x 10cm C、15cmx15cm D、7cm x 10cm
*如果出现承包人与业主签定的合同文件的技术要求比现行施工规范要求的精度 高,应按(A)执行。
A、合同文件B、施工规范
C、合同文件和施工规范均可D、由质量监督站仲裁决定
*隧道控制测量的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B )
A、一倍 B、两倍 C、三倍 D、四倍
*控制测量的精度应以中误差衡量,最大误差(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A )。
A、两倍 B、三倍 C、一倍 D、四倍
*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C )。
A.左、右开挖B.分步开挖C.上下开挖D.中间开挖
*隧道明洞施工当具备相应的机具条件时可采用(B )。
A、边墙法 B、拱墙整体灌筑 C、先墙后拱法 D、先拱后墙法
*浅埋段加强对地表下沉、拱部下沉的量测及反馈,以指导施工、量测频率宜为 深埋段的(B )。
A、3倍 B、2倍 C、1倍 D、四倍
*锚杆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A )。
A、1倍洞跨 B、0、5倍洞跨 C、2倍洞跨 D、4倍洞跨
*全断面法适用于V1-IV类围岩,该法可采用深孔爆破,其深度可取(C )。
A、1 — 2 米 B、2 — 4 米 C、3 — 5 米 D、 4 — 6 米
*当衬砌采用先拱后墙施工时,拱圈混凝土达到仪器强度7 0%之后方可进行
(B )。
A拱脚 B下部断面的开挖 C边墙 D拆模
*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C )
A、隧道长度B、工期要求C、地质条件 D、安全生产
*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直线部分不宜短于(C )
A、5 0m B、8 0m C、1m D、30m
*当洞可能出现偏压时,应采取措施(C)
A、地表锚杆B、喷射混凝土C、平衡压重填土D、深基桩
*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边墙马开挖应(C )
A. 左右边墙马应同时开挖
B. 同一侧的马宜跳段开挖
C. 左、右边墙马应交错开挖,不得对开
D. 先开马,应开在边墙围岩较破碎的区段,且长度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8m, 并且及时施工作边墙衬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