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审计管理
审计于工程造价的作用
工程造价审计是独立于建设单位,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具体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的审核与监督;并通过审计监督,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编制方法的合法性。
审计可以客观的评价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为建设单位提供和积存建设经验,反思问题进而预防解决问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审计通过专业的方式与方法,可以查出工程方案是否真实可靠、建设资金的使用以及招投标过程是否合法、合规。2.3审计不但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趋势,也拓展固定资产投资及丰富审计内涵的客观要求。新形势下风险存在于审计中
审计工作指的是相关工程建设的经济技术活动,与活动相关的是各种人财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都要面对且理顺。审计必须要提供的资料包括: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概预算、投标资料等;施工图纸、完工图纸、图纸会审、制定交底材料、联系单、〔摄影〕摄像资料等。
委托审计风险分析
在日常的委托审计管理过程中,委托审计风险主要展现为以下三大方面:
一是委托审计单位人员职业道德风险。由于审计管理的特别性,审计管理从业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利益的熏陶,还是会有部分人将原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丢掉,选择利益,做出有损委托单位利益的行为。在委托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结果的主要决定一方面在于受委托方的审计管理,另一方面在于执行审计管理的工作人员,且第二方面占据较大的比重。
二是受委托方审计能力风险。委托审计通常来说关于委托方,其并不能真正地知道受委托方〔企业〕的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真实的能力。通常来说,受委托方的工作人员相关证件都较为齐全,但其实际的施行经验却是参差不齐,因而导致工作质量出现较大程度的差异。由于关于受委托方审计能力的不准确评估,因此在委托审计的过程中可能会为委托方带来一定的风险困扰。
三是委托审计过程中的风险。一旦委托审计项目确定之后,原有的委托方审计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将全部地由受委托方审计单位执行。那么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委托方的审计管理活动是否能够严格地遵循法律规定以及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审计质量管理便成为了委托方在进行委托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果委托方不能有效地针对受委托方审计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督,那么风险的概率将更高。
内部审计参加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环节 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确保。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建设管理部门应建议组织建立强化工程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工程管理部门工作使命》、《项目施工管理及工程签证管理办法》、《监理管理规定》、《甲供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乙供材料设备采购签证管理办法》、《工程建设全过程审计实施办法》、《建设工程委托审计管理办法》、《清廉自律管理规定》等,审计部门应协助完成制度建设工作,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有序、执行有章、审计有据。
(二)招投标环节 依据《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在限额以上的均要进行公开招标,既可引进竞争机制,选择好的施工队伍,也可适当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对设备、材料实施公开招标还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做好招标工作的前期准备:竞标单位的资格预审、招标文件的拟定、技术(经济)指标确实定、自行招标项目的组织工作等,审计部门则应对招标文件会审并提出审计看法、测算技术(经济)指标、参加评标会议的过程监督等。
(三)合同审签环节 在法治观念日益加强的社会,合同成为规范、约束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武器,但在实际操作中,合同法律效力的严正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合同条款不清楚、意思表达不确切、主要条款与招标文件和投标书内容不一致,甚至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等问题大量存在。为规避风险,管理部门与审计部门应共同把关,本着合同双方互惠、互利、平等的原则,对合同双方承当的责任、义务、奖罚等条款是否公平合理,内容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合同价款的测算依据是否充分、准确,条款语言是否严谨、准确和全面等进行审核,提升合同履约效率,降低不合理工程费用支出。
(四)工程签证与隐蔽工程验收环节 签证分变更签证和其他临时性签证。管理规范的施工队伍特别注重工程变更的现场签证,使之成为工程潜在盈利的手段。现场签证多也反映出前期规划、制定阶段工作有疏漏、不严谨,为后期的工程结算留下了不必要的麻烦。而隐蔽工程的不可再现性也给管理部门工作的时效提出了高标准。这就要求工程管理部门严把签证关和隐蔽工程验收关,按项目管理的分工权限在使命范围内对工程变更、隐蔽工程验收的实际状况予以记录反映。审计部门对此应严格执行合同及有关规定,不得变通。
(五)工程结算环节 工程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由施工单位在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编制工程结算书并报送建设单位审核,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进行审计或委托审计。报送资料的齐全与否决定了结算工作的时限和造价的准确性。在此环节,建设部门应做好配合工作,负责结算、变更、验收、甲供材、水电等资料的归集及工程量真实性的认证,审计部门应采用审计的技术方法对经工程管理部门审核的结算资料与自己前期收集、掌握的资料验证,勘察现场、核对图纸、计算工程量、按清单套价、扣减待扣款,直至确认工程造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