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安全、文明确保措施
6.1 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认真执行质量管理责任制,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制定图纸、规范规程和施工工艺进行熟悉,做好施工作业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控制要点。施工过程中保持三检制度,强化过程控制。
〔2〕强化原材料管理,水泥等主要材料必必需要有质保书,按有关规定做好取样试验工作,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3〕选择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供应质量。进场材料必必需具备“三证〞,即:生产许可证、天津市建筑工程材料准用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材料运至现场后要进行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进场的水泥材料要妥善储存,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5〕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各项技术资料,做到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6〕依据现场实际状况,适时认真调整各项施工控制参数,并在加固过程中严格执行,确保注浆加固质量。
〔7〕严格按照既定的配比拌制浆液,杜绝偷工减料状况发生。
〔8〕做好工艺性试桩工作,或依据前期施工状况调整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参数作为最终的施工参数,施工时严格按此执行,没有经过监理指示,不得随意更改。
〔9〕桩位水平位置控制:由测量工程师按制定轴线实地测放后作出显然标示,并沿垂直方向量出距离作出标示,施工时沿测放点拉线,顺线平行移动施工。
〔10〕成桩垂直度的控制:在钻机施工过程中采纳水平尺调整钻机底盘的平整度;用铅垂调整钻杆垂直度。
〔11〕施工技术措施
1〕组织各级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有关的文件。
2〕依据地质资料,选择适宜的钻孔机具及方法,并确定钻孔的顺序。
3〕建立和强化测量复核制度。
4〕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指派专人进行技术交底,并负责在现场指导施工。
5〕关于关键工序及新工艺等,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题研讨、论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
〔12〕端头加固完成后,必必需进行探孔检测,确保止水效果。
6.2 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措施
〔1〕明确质量目标,分解质量目标计划,健全和完善各部分岗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程质量监督、评审小组、工程创优小组和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在工程施工中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各工班有兼职质量检查员。完善质量工作确保体系。
〔3〕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强化对施工人员全面、系统、全方位的质量教育,使“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严格规范规程。改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整体素养。
〔4〕充分发挥质量检查监督员的作用,对质量实施一票否决权制度,保持自检与专业检查的程序,对项目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处于受控制状态,从而实现整体的质量工作目标。
〔5〕每道工序,每一次材料都必必需进行严格的检验,以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保持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不合格产品不得转入下一道工序。
〔6〕对各分项工程或工序要先树立样板工程或样板工序,做到互相观摩,以样板组织施工,以达到其共同提升目的。
〔7〕施工记录、检验和实验报告等所有质量记录,必必需按时完成,妥善保管,为完工交验积存大量的原始资料,为编制完工资料做好准备。
6.3 分项施工质量确保措施
三轴搅拌桩质量确保措施
〔1〕搅拌桩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制定要求进行。
〔2〕所有进场搅拌桩机均有出厂合格证及受检正常可用,匹配设备应齐全。
〔3〕桩机施工人员必必需具备一定操作技能水平并进行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4〕开工前,应由技术人员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记录;明确各级岗位责任制度以及桩机规程等。
〔5〕进场水泥均顺通过质检部的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6〕应按时检查搅拌桩的成桩直径及喷浆均匀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应定期复检查,其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
〔7〕搅拌桩施工时应对桩长、水泥浆配制掺灰量、复搅长度、提升速度等关键指标严加控制,以确保满足制定及规范要求。
〔8〕桩机及其易损原件应有充足备用量,其配套钻杆长度及数量应配备足够。
高压旋喷质量确保措施
为确保旋喷桩的施工质量,依据施工条件、制定要求和相关行业规范,拟采纳如下质量确保措施达到施工质量目标。
〔1〕放注浆管前,先在地表进行射水实验,待气、浆压正常后,再下注浆管施工。
〔2〕高喷施工时隔两孔施工,防止相邻高喷孔施工时串浆。相邻的旋喷桩施工时间间隔不少于48小时。
〔3〕采纳PO42.5一般硅酸盐水泥作加固材料,每批水泥进场必必需出具合格证实,并按每批次现场抽样外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施工中所有计量工具均应进行鉴定,水泥进场后,应垫高水泥台,覆防雨彩布,防止水泥受潮结块。
〔4〕浆液水灰比、浆液比重、每米桩体掺入水泥重量等参数均以现场试桩状况为准。施工现场配备比重计,天天量测浆液比重,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运灰小车及搅拌桶均做显然标记,以确保浆液配比的正确性。灰浆搅拌应均匀,并进行过滤。喷浆过程中浆液应连续搅动,防止水泥沉淀。
〔5〕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由制定、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旋喷桩施工参数,确保成桩直径不小于制定桩径。
〔6〕严格控制喷浆提升速度,其提升速度应小于0.2m/min 。喷浆过程应连续均匀,假设喷浆过程中出压力突然上升或下降,大量冒浆、串浆等异常状况时,应及时提钻出地表排除故障后,复喷接桩时应加深0.5米重复喷射接桩,防止出现断桩。
〔7〕高喷孔喷射成桩结束后,应采纳含水泥浆较多的孔口返浆回灌,防止因浆液凝固后体积收缩,桩顶面下降,以确保桩顶标高满足制定要求。
〔8〕因地下孔隙等原因造成返浆不正常,漏浆时,应停止提升,用水泥浆灌注,直至返浆正常后才能提升。
〔9〕引孔钻孔施工时应及时调整桩机水平,防止因机械振动或地面湿陷造成钻孔垂直度偏差过大。为确保顺利安放注浆管,引孔直径采纳Φ100mm成孔。成孔采纳浓泥浆护壁成孔,必要时可下套管护壁,以防塌孔。
〔10〕执行技术人员随班作业制,技术人员必必需随时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满足制定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当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等状况时,应具体记录,认真如实填写施工报表,客观反映施工实际状况。
〔11〕依据地质条件的变化状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以确保桩的施工质量。调整参数前应及时向业主、监理、制定部门报告,经同意后调整。
〔12〕配备一台备用发电机组。旋喷桩施工,进入旋喷作业则应连续施工。假设施工过程中停电时间过长,则启用备用发电机,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13〕施工现场配备常用机械设备配件,确保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抢修。
6.3.3 冻结施工质量确保措施
〔1〕冻结质量确保措施
1〕 建立健全质量确保体系、质量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和监督机构,为确保质量提供组织确保。
2〕 认真分析该工程地质资料,精心编制施工技术制定和施工组织制定。
3〕 控制造孔和冻结器施工质量,确保冻结质量符合要求。
4〕 严控冷冻站安装质量,提升制冷效率,确保盐水降温符合要求。
〔2〕 冻结造孔的具体要求及措施
1〕认真按图纸要求施工钻场基础,确保钻场基础平整、稳固。
2〕造孔上部采纳取芯钻进或冲击钻头钻进,下部使用牙轮钻头钻进。
3〕测温孔布置在相邻冻结孔终孔间距较大的界面上。具体位置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共同商定。测温管的下放及焊接严格按冻结孔的质量要求施工,并及时绘制偏斜平面图。
4〕钻进时,应按深度及地层状况的必需要,及时增减钻铤,要求作到均匀、匀速钻进,严禁速度忽快忽慢,压力忽大忽小。
5〕合理掌握转速、压力及冲洗量,加尺或改换钻头时,钻具应下到距孔底0.3~0.5m处扫孔,不准将钻具停在一个深度长期冲压。停电时,应将钻具提至安全深度,停电超过2小时,应将钻具全部提出,对所有钻具应经常具体检查,弯钻杆和磨损过大的钻杆禁止使用,终孔时应复核钻具全长,并冲孔将岩粉排净,再下管。
6〕冻结管应进行地面配组,丈量全长,做好记录,下管时应清除管内异物,保持清洁,试压封口后,应及时将冻结管四周的空隙用土填实,防止泥浆串孔。
7〕偏斜:冻结孔平均偏斜率不得大于5‰,冻结孔终孔间距不大于制定值,否则应予以补孔,冻结深度应满足制定要求,下管长度应不小于制定冻结孔深度。
8〕测斜:冻结孔施工过程中使用灯光经纬仪进行终孔和成孔测斜并及时绘制冻结孔偏斜平面图。
7 安全确保措施
安全施工是关系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兴盛的大事。强化安全知识的宣扬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素养,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等构成了施工安全工作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7.1 组织措施
〔1〕现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小组,设置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期间的安全工作,各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负责具体检查监督工作,现场建立安全生产确保体系。
〔2〕保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制度和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制度,明确本工程的安全目标,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使命。
〔3〕每周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进行安全工作的总结和布置。
〔4〕展开安全活动,在现场布置安全标语、横幅等,积极进行安全知识宣扬教育。
〔5〕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和操作要求,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6〕关于各类安全违章行为坚决进行处理,限期整改。
〔7〕做好天天的安全生产记录,并填写安全日记。
7.2 用电措施
〔1〕开工前,专业电工和技术负责一起编制《安全用电施工组织制定》,以指导现场施工用电。
展开阅读全文